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植入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热门的历史街区改造模式,它对原住民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影响。本文从原住民的生活需求出发,通过比较1933老场坊和田子坊两种发展模式的优劣,提出理想的创意产业植入模式,期望能够创造一个不同人群既能够互相交流但又不互相干扰的有秩序的多样化的生活环境。除此之外,要保证原住民的权益还应该保留适当的小型社区商业,以抵御生活成本大幅上涨的冲击。
【关键词】历史街区;改造;创意产业;老场坊;田子坊
由于建筑年久失修或者历史功能的消失,许多的历史街区需要进行保护和改造才能重新焕发活力。除了修复原有建筑并置入一定的商业功能以外,许多历史街区保护项目试图引入创意产业来重新激活这些衰败中的地区。在上海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红坊、田子坊、M50、8号桥、1933等,都是通过对原有建筑的功能进行改造,引入艺术家、设计师等高素质人群来带动地区的发展。从现状来看,这些改造街区的发展情况都比较好,不仅吸引了艺术家、设计师等人,还自然而然地吸引许多游客慕名前往。然而在这背后,新引入人群与原有的居民之间却产生了隔离,甚至引发矛盾。除此之外,由于地区的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上涨导致原住民与艺术家无法负担而被迫迁出,最后仍然留存下来的是营业利润较高的商业功能,与预期的发展目标并不相符。掩藏在创意产业改造之后的种种问题,无论是在规划前考虑引进创意产业,还是改造完成之后的长期发展方面都应该进行思考。
此次调研的基地位于1933老场坊周边,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知名的创意产业改造项目,1933老场坊原为宰牲场,2006经过改造转变为创意产业园区,2007年正式营业。由于1933老场坊的影响力,周边的1913德必老洋行、半岛湾产业园、三角地创意产业园、1930鑫鑫创意设计中心也相应地由老建筑改造建成,从而形成了一片颇具规模的创意产业园区。
然而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居民的生活似乎是并行的两个世界。通过对1933周边居民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即使仅相距不到50米,有的甚至一墙之隔,他们对里面的发展情况如何也完全不了解,并且从来不会去里面活动。对于他们来说,那是毫不相关的一片地方。而对于里面的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而言,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些工作人员只是在这里工作,平常与周边的联系仅限于解决午餐问题,下了班直接回家。另外一些人在附近租了房子,但与周边的居民也没有什么联系与交流。新植入的网络与原有的网络完全没有交集,这样的隔离现象并不是历史街区改造的理想结果。当地的居民没有能够享受到历史街区改造带来的成果,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孤立的点仅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而没有能够融入所在的地区。也许这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对于一个历史街区而言,这种改造的成果太过低效和片面。
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说与创意产业的空间位置不无关系。由于改造成创意产业的这些地区,原本就是工业厂房,与周边居民的生活联系并不密切,有些甚至本来不应该出现在居民区的附近。改造之后新引入的这些功能也与他们的生活并无联系,并且独立在一栋栋的大体量建筑中,因此两边毫无交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然而最终出现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历史街区改造结果。那么应该如何加强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创造一个有活力的多样化街区?前述的原因中提到创意产业的位置问题,是否将创意产业的功能部分地植入到街区当中能够改善这种情况呢?这一点可以对比田子坊的发展得到一点启示。
田子坊最初是由居民出租给艺术家用作工作室,主要业态是画廊,对居民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据居民介绍,最初的时候他们偶尔还会与画家们攀谈,去他们的画廊看看画。可是随着集聚的艺术家越来越多,商业随之进驻,整个地区的发展开始向着商业化发展。经过层层转租,艺术家难以负担高昂的租金纷纷迁出,留下的大部分是毫无特色的商业店面。酒吧、餐厅占用了本来就很狭窄的里弄空间,喧闹的声音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这种商业化的发展不仅破坏了里弄的历史风貌,也损害了当地居民的权益。在田子坊的发展模式中,文化创意产业直接植入到了居民的生活空间中,这在一开始的确带来了不同人群间的交流,但在市场的作用下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
历史街区中的创意产业与居民的关系如何才能维持一个既有联系又不互相干扰的状态?从1933老场坊和田子坊的发展来看,1933老场坊由于空间上过于独立而与居民的联系寥寥,而田子坊由于与居民距离很近最后发展失控带来许多问题。其实两种模式的发展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弊端,要获得理想的改造效果,必须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考虑。
第一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即使由于市场作用发展到失控的局面,对居民的生活影响也不至于太大。然而在这种模式下,如何加强不同人群间的交流?通过在现场的调研发现,1933周边由于经过改造之后,产生了一些划定的停车空间和小型的硬质场地。这些场地早晨在空置时被周边的居民用作锻炼的场所,这就是一种良性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因此在这种模式下的创意产业的改造关键在于公共空间的设计。虽然园区与居民区相对独立,但是公共的活动广场却能够吸引各种各样的人前来活动。一个良好的公共空间,首先应该有清晰的界定,让人能够放心地进入这个区域活动。目前在1933及其周边的创意园区内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场所明明是可以进入的公共活动场所,但是并没有相应的空间要素如入口放大等等进行暗示,不明晰的界限导致几乎没有人主动进入里面活动。因此公共空间与办公空间、居住空间的清晰区分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其实是可达性的一种表现。其次,公共空间要具有吸引力,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功能,或者说能够容纳多样化的活动。因此公共空间周边的建筑功能应该尽量混合多样。为了能够吸引不同的人群活动,应该既要有原有居民需要的一些如社区商业等小型的服务设施,也需要有一些综合性的商业设施以满足设计师和艺术家等的需求。最好还能够有一些大家都能使用的公共建筑如羽毛球馆等。针对1933老场坊周边,还有沿沙泾港两岸的滨水空间也是十分良好的公共交往空间,除了滨水景观以外,还应该设置一些其他的服务设施,并进行适当的分区使得不同人群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活动的场所。
第二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多种人群的混合由于空间距离的接近是自然会发生的,但应该如何避免不同的人群之间的需求冲突产生矛盾?首先这需要政府部门介入进行一定的管理。处于起步阶段的青年艺术家往往生活比较困难,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形式,画廊等艺术展示活动需要较大的空间,因此对于初始进入的青年艺术家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度过开始比较艰难的一段时间,等到稳定下来以后再恢复正常以至回收初始的优惠福利。这种做法是为了维持街区中艺术工作者的比例,使得它不会最终走上田子坊现在的完全商业化的道路。除了扶持青年艺术家,还应该严格限定商业的比例以及商业经营的规范。例如许多商店破墙开窗,完全破坏了原有的石库门风貌,这种行为应该进行严格的管制。其他如对营业时间的控制、侵占里弄空间的控制都应该多方面考虑。其次,从空间规划上考虑,居民区、艺术家工作室、商业区应该是层层外退的结构,即距离居民区最近的应该是艺术家工作室,在艺术家工作室更远的地方则为商业,这样能够尽量避免商业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并且商业处于外围也能减少游客进入居民区的可能,不至于使得居民感到自己成为被参观和游览的对象。并且在里弄的局部地区应该拆除一两栋建筑作为居民区内部的活动场地。
从上面两种模式的发展来看,一种是在隔离的状态下创造共同活动的空间,一种是在共同发展的情况下保证各自活动的场所。总体来说,就是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各个层次的空间都应该要有,这样才能既保证不同人群之间有交流但又不互相干扰。
上面所谈的主要是不同人群之间的隔离问题,要保证原住民的利益,还应该考虑到由于开发带来的生活成本上涨问题。因此在改造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对社区商业这种低端小型的业态进行保留,以保证周边原住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并且保留这种业态还可以提供一部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这既能够使居民受益又能够赋予这个地区独特的特色。
本文认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最重要的内容是对于人的保护。只有考虑到居住在里面的人的需求,才能够真正地使历史建筑焕发生机。自发性的历史建筑保护才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历史街区保护模式,如果生活在其中的人并没有维护建筑的意识和能力,或者仅仅保留建筑的空壳,不仅需要政府拿出大量的经费进行维护,还失去了历史街区本来的风貌。
【关键词】历史街区;改造;创意产业;老场坊;田子坊
由于建筑年久失修或者历史功能的消失,许多的历史街区需要进行保护和改造才能重新焕发活力。除了修复原有建筑并置入一定的商业功能以外,许多历史街区保护项目试图引入创意产业来重新激活这些衰败中的地区。在上海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红坊、田子坊、M50、8号桥、1933等,都是通过对原有建筑的功能进行改造,引入艺术家、设计师等高素质人群来带动地区的发展。从现状来看,这些改造街区的发展情况都比较好,不仅吸引了艺术家、设计师等人,还自然而然地吸引许多游客慕名前往。然而在这背后,新引入人群与原有的居民之间却产生了隔离,甚至引发矛盾。除此之外,由于地区的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上涨导致原住民与艺术家无法负担而被迫迁出,最后仍然留存下来的是营业利润较高的商业功能,与预期的发展目标并不相符。掩藏在创意产业改造之后的种种问题,无论是在规划前考虑引进创意产业,还是改造完成之后的长期发展方面都应该进行思考。
此次调研的基地位于1933老场坊周边,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知名的创意产业改造项目,1933老场坊原为宰牲场,2006经过改造转变为创意产业园区,2007年正式营业。由于1933老场坊的影响力,周边的1913德必老洋行、半岛湾产业园、三角地创意产业园、1930鑫鑫创意设计中心也相应地由老建筑改造建成,从而形成了一片颇具规模的创意产业园区。
然而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居民的生活似乎是并行的两个世界。通过对1933周边居民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即使仅相距不到50米,有的甚至一墙之隔,他们对里面的发展情况如何也完全不了解,并且从来不会去里面活动。对于他们来说,那是毫不相关的一片地方。而对于里面的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而言,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些工作人员只是在这里工作,平常与周边的联系仅限于解决午餐问题,下了班直接回家。另外一些人在附近租了房子,但与周边的居民也没有什么联系与交流。新植入的网络与原有的网络完全没有交集,这样的隔离现象并不是历史街区改造的理想结果。当地的居民没有能够享受到历史街区改造带来的成果,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孤立的点仅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而没有能够融入所在的地区。也许这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对于一个历史街区而言,这种改造的成果太过低效和片面。
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说与创意产业的空间位置不无关系。由于改造成创意产业的这些地区,原本就是工业厂房,与周边居民的生活联系并不密切,有些甚至本来不应该出现在居民区的附近。改造之后新引入的这些功能也与他们的生活并无联系,并且独立在一栋栋的大体量建筑中,因此两边毫无交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然而最终出现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历史街区改造结果。那么应该如何加强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创造一个有活力的多样化街区?前述的原因中提到创意产业的位置问题,是否将创意产业的功能部分地植入到街区当中能够改善这种情况呢?这一点可以对比田子坊的发展得到一点启示。
田子坊最初是由居民出租给艺术家用作工作室,主要业态是画廊,对居民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据居民介绍,最初的时候他们偶尔还会与画家们攀谈,去他们的画廊看看画。可是随着集聚的艺术家越来越多,商业随之进驻,整个地区的发展开始向着商业化发展。经过层层转租,艺术家难以负担高昂的租金纷纷迁出,留下的大部分是毫无特色的商业店面。酒吧、餐厅占用了本来就很狭窄的里弄空间,喧闹的声音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这种商业化的发展不仅破坏了里弄的历史风貌,也损害了当地居民的权益。在田子坊的发展模式中,文化创意产业直接植入到了居民的生活空间中,这在一开始的确带来了不同人群间的交流,但在市场的作用下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
历史街区中的创意产业与居民的关系如何才能维持一个既有联系又不互相干扰的状态?从1933老场坊和田子坊的发展来看,1933老场坊由于空间上过于独立而与居民的联系寥寥,而田子坊由于与居民距离很近最后发展失控带来许多问题。其实两种模式的发展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弊端,要获得理想的改造效果,必须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考虑。
第一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即使由于市场作用发展到失控的局面,对居民的生活影响也不至于太大。然而在这种模式下,如何加强不同人群间的交流?通过在现场的调研发现,1933周边由于经过改造之后,产生了一些划定的停车空间和小型的硬质场地。这些场地早晨在空置时被周边的居民用作锻炼的场所,这就是一种良性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因此在这种模式下的创意产业的改造关键在于公共空间的设计。虽然园区与居民区相对独立,但是公共的活动广场却能够吸引各种各样的人前来活动。一个良好的公共空间,首先应该有清晰的界定,让人能够放心地进入这个区域活动。目前在1933及其周边的创意园区内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场所明明是可以进入的公共活动场所,但是并没有相应的空间要素如入口放大等等进行暗示,不明晰的界限导致几乎没有人主动进入里面活动。因此公共空间与办公空间、居住空间的清晰区分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其实是可达性的一种表现。其次,公共空间要具有吸引力,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功能,或者说能够容纳多样化的活动。因此公共空间周边的建筑功能应该尽量混合多样。为了能够吸引不同的人群活动,应该既要有原有居民需要的一些如社区商业等小型的服务设施,也需要有一些综合性的商业设施以满足设计师和艺术家等的需求。最好还能够有一些大家都能使用的公共建筑如羽毛球馆等。针对1933老场坊周边,还有沿沙泾港两岸的滨水空间也是十分良好的公共交往空间,除了滨水景观以外,还应该设置一些其他的服务设施,并进行适当的分区使得不同人群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活动的场所。
第二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多种人群的混合由于空间距离的接近是自然会发生的,但应该如何避免不同的人群之间的需求冲突产生矛盾?首先这需要政府部门介入进行一定的管理。处于起步阶段的青年艺术家往往生活比较困难,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形式,画廊等艺术展示活动需要较大的空间,因此对于初始进入的青年艺术家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度过开始比较艰难的一段时间,等到稳定下来以后再恢复正常以至回收初始的优惠福利。这种做法是为了维持街区中艺术工作者的比例,使得它不会最终走上田子坊现在的完全商业化的道路。除了扶持青年艺术家,还应该严格限定商业的比例以及商业经营的规范。例如许多商店破墙开窗,完全破坏了原有的石库门风貌,这种行为应该进行严格的管制。其他如对营业时间的控制、侵占里弄空间的控制都应该多方面考虑。其次,从空间规划上考虑,居民区、艺术家工作室、商业区应该是层层外退的结构,即距离居民区最近的应该是艺术家工作室,在艺术家工作室更远的地方则为商业,这样能够尽量避免商业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并且商业处于外围也能减少游客进入居民区的可能,不至于使得居民感到自己成为被参观和游览的对象。并且在里弄的局部地区应该拆除一两栋建筑作为居民区内部的活动场地。
从上面两种模式的发展来看,一种是在隔离的状态下创造共同活动的空间,一种是在共同发展的情况下保证各自活动的场所。总体来说,就是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各个层次的空间都应该要有,这样才能既保证不同人群之间有交流但又不互相干扰。
上面所谈的主要是不同人群之间的隔离问题,要保证原住民的利益,还应该考虑到由于开发带来的生活成本上涨问题。因此在改造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对社区商业这种低端小型的业态进行保留,以保证周边原住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并且保留这种业态还可以提供一部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这既能够使居民受益又能够赋予这个地区独特的特色。
本文认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最重要的内容是对于人的保护。只有考虑到居住在里面的人的需求,才能够真正地使历史建筑焕发生机。自发性的历史建筑保护才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历史街区保护模式,如果生活在其中的人并没有维护建筑的意识和能力,或者仅仅保留建筑的空壳,不仅需要政府拿出大量的经费进行维护,还失去了历史街区本来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