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程改革也在呼唤“读”的回归,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更是倡导以读为主。因为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培养语感,增强对语言的敏锐性;可以促进记忆,增强理解,启发顿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刻含义;可以锻炼学生口语能力,丰富欣赏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朗读兴趣的激发、朗读能力的提高,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朗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想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就要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和渠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1.注重范读——带入情景。低年级的每篇课文都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在教学时,针对低年级孩子没有良好的语感和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带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激起朗读的愿望,让学生除了模仿老师读出节奏,学习朗读的技巧外,还要能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情感。例如《荷叶圆圆》一课,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既能让学生明白文中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他们说话的语气是不同的,还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美。
2.宽容鼓励——激发兴趣。我们面对的是年龄小、知识少、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当他们读书有错误时,教师不能责备、挖苦学生,应用一颗平常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用鼓励的语言、表情、眼神和亲热的动作使他们产生朗读的兴趣。当读书能力较差的学生能没有错误,流畅的读下来,我会摸着他的头说:“你读得非常正确、流利。”当读书能力较强的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时,我会伸出大拇指称赞他真是“小小播音员”……
二、正确指导朗读,使学生“会读”
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语文教学自身的基本规律。因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指导和有效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学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
1.掌握技巧——学会朗读。朗读是一种技能。因此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使学生知道停顿、轻重、语气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变化非常重要。如教学《生命的接力》,克拉拉在电话中决定捐献儿子的心脏,“我叫克拉拉,我们决定捐献儿子的心脏。”此时的语气是坚定而悲伤的,体现了这位母亲的善良和失去儿子的伤痛。而当对方要拿出五万马克表示感谢时,克拉拉则用生气的语气说出:“我们不是卖儿子的心脏,我们是捐献。”此时的语速要读得快些,激愤些,来体现这位善良母亲的情绪变化。接着又转而温柔:“让我儿子的生命在你女儿身上得到延续,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朗读时声音应低些、慢些,来体现这位母亲既爱孩子,也爱身边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人们她的爱是无私的。
2.感知语言——加强训练。新课标要求学生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感知语言文字,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揣摩、领会。所以,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做到以朗读为主,让读贯穿全文,在朗读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学生才能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领略作品的文法,体会作品的含义,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看黄果树瀑布》一文中“水花四溅,晶莹耀眼,迷迷蒙”,写了瀑布被风吹散直泄潭中的水珠飞扬的神态。为了让学生更加感受瀑布在风中的美,可以先让学生按顿号和逗号两种不同标点去读,进行比较,明白不同的标点符号应该读出不同的语气,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瀑布的缥缈、朦胧之美。
三、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会品”
学生掌握了朗读技巧,感知了语言文字,就要走进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语段的品读、体会去领悟文章的主题、意境,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从而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品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拓展延伸,而这样的品读体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来实现的。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从语感出发,而且还要始终伴随着具体形象的情境。例如教学《两只小狮子》,品读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只小狮子?画出有关的语句,学生交流,接着大屏幕出示“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抓住句子中的“整天”理解小狮子是怎么样刻苦训练的。最后,让学生说说这真是一只( )的小狮子。情景创设能变抽象为直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2.角色表演——感悟体验。小学生的特点是喜欢模仿、善于表演,恰巧我们教材中又有好多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为了能让学生感悟得更深刻,体验得更真切,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模仿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通过品读体验就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如《称赞》一文可让学生扮演小刺猬和小獾进行表演朗读,体会到称赞对每个人是多么重要。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可以让学生充当小壁虎、牛伯伯、燕子阿姨、小鱼儿等角色表演朗读,体会到它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加大“读”的力度,重视“读”的训练,注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运用朗读去积累,才能不断提高其写作水平,让学生们从亲自实践中品尝到朗读的甜头和乐趣,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
(责编 张亚莎)
一、激发朗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想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就要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和渠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1.注重范读——带入情景。低年级的每篇课文都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在教学时,针对低年级孩子没有良好的语感和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带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激起朗读的愿望,让学生除了模仿老师读出节奏,学习朗读的技巧外,还要能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情感。例如《荷叶圆圆》一课,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既能让学生明白文中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他们说话的语气是不同的,还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美。
2.宽容鼓励——激发兴趣。我们面对的是年龄小、知识少、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当他们读书有错误时,教师不能责备、挖苦学生,应用一颗平常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用鼓励的语言、表情、眼神和亲热的动作使他们产生朗读的兴趣。当读书能力较差的学生能没有错误,流畅的读下来,我会摸着他的头说:“你读得非常正确、流利。”当读书能力较强的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时,我会伸出大拇指称赞他真是“小小播音员”……
二、正确指导朗读,使学生“会读”
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语文教学自身的基本规律。因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指导和有效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学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
1.掌握技巧——学会朗读。朗读是一种技能。因此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使学生知道停顿、轻重、语气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变化非常重要。如教学《生命的接力》,克拉拉在电话中决定捐献儿子的心脏,“我叫克拉拉,我们决定捐献儿子的心脏。”此时的语气是坚定而悲伤的,体现了这位母亲的善良和失去儿子的伤痛。而当对方要拿出五万马克表示感谢时,克拉拉则用生气的语气说出:“我们不是卖儿子的心脏,我们是捐献。”此时的语速要读得快些,激愤些,来体现这位善良母亲的情绪变化。接着又转而温柔:“让我儿子的生命在你女儿身上得到延续,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朗读时声音应低些、慢些,来体现这位母亲既爱孩子,也爱身边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人们她的爱是无私的。
2.感知语言——加强训练。新课标要求学生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感知语言文字,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揣摩、领会。所以,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做到以朗读为主,让读贯穿全文,在朗读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学生才能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领略作品的文法,体会作品的含义,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看黄果树瀑布》一文中“水花四溅,晶莹耀眼,迷迷蒙”,写了瀑布被风吹散直泄潭中的水珠飞扬的神态。为了让学生更加感受瀑布在风中的美,可以先让学生按顿号和逗号两种不同标点去读,进行比较,明白不同的标点符号应该读出不同的语气,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瀑布的缥缈、朦胧之美。
三、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会品”
学生掌握了朗读技巧,感知了语言文字,就要走进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语段的品读、体会去领悟文章的主题、意境,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从而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品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拓展延伸,而这样的品读体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来实现的。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从语感出发,而且还要始终伴随着具体形象的情境。例如教学《两只小狮子》,品读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只小狮子?画出有关的语句,学生交流,接着大屏幕出示“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抓住句子中的“整天”理解小狮子是怎么样刻苦训练的。最后,让学生说说这真是一只( )的小狮子。情景创设能变抽象为直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2.角色表演——感悟体验。小学生的特点是喜欢模仿、善于表演,恰巧我们教材中又有好多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为了能让学生感悟得更深刻,体验得更真切,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模仿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通过品读体验就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如《称赞》一文可让学生扮演小刺猬和小獾进行表演朗读,体会到称赞对每个人是多么重要。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可以让学生充当小壁虎、牛伯伯、燕子阿姨、小鱼儿等角色表演朗读,体会到它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加大“读”的力度,重视“读”的训练,注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运用朗读去积累,才能不断提高其写作水平,让学生们从亲自实践中品尝到朗读的甜头和乐趣,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