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情与景的统一,意与境的融合是意境形成的基础。要欣赏诗歌的意境,就要从意境的构成和意境的特点入手,然后方能升堂入室,领会诗境,颖悟诗趣,从深层上把握诗歌。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诗歌意境的赏析。
首先,从情景交融上欣赏诗歌。情景交融不是情和景的任意凑合,而是融洽浑成,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中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情思,体现着作者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且符合作者的审美需要;情中有景是指物象化情感,也不是纯主观的,它包含着具体物象的客观内容。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通过女主人公篱边饮酒赏菊,排遣心中孤苦无告的心情,把外景和内情巧妙的结合了起来。一阵傍晚的秋风轻轻的将帘儿掀起,帘内的愁人与帘外的秋花相互辉映,融成一片。“人比黄花瘦”,到底写花还是写人?花即人,人即花。花瘦,因为秋风萧瑟,百卉凋零;人瘦,因为芳心难理,愁思万端。全诗意境凄楚哀婉,如怨如诉,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载不动,许多愁。”景中寓情,情蕴景中,达到了情与景的统一。
其次,从“思与境谐”上欣赏诗歌。所谓“思与境谐”就是说:其一,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所描绘的物境是和谐的;其二,诗人描绘物境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不言而喻,这是一条高标准的艺术要求,乃“诗家之所尚”。
陶渊明《饮酒》诗之五:“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陶渊明所崇尚的优雅闲适生活的写照,反映了诗人寄情菊花,鄙视流俗,傲然处世的生活态度。陶渊明酷爱菊花,和陆游爱梅一样是有所寄托的。陶渊明曾称菊花“卓为霜下杰。”卓然挺立,凌霜不凋,这是菊花的精神,也是陶渊明的精神。诗人生活在简陋的篱笆之中,篱下是傲霜的菊花,诗人赏之,采之,缓缓起身,无意之中,望见远离尘嚣的南山,而夕阳映照下的南山又是那样的悠静、恬淡。诗人有把自己比作误入尘网的飞鸟,如今摆脱樊笼,飞回山林,如何不惬意呢?诗人恬淡的心情和超尘脱俗的境融而为一,情景谐合。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境,蕴籍着某种独特的精神状态。在东晋黑暗昏浊的政治环境中,陶渊明宁愿归隐山林,也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种归隐山林后的恬淡心情正是这种精神境界的展示。
再次,从含蓄蕴籍上欣赏诗歌。所谓含蓄蕴籍,就是指诗有“言外之味”,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意外,使人固而得之”。在意境的创构中,诗人抓住了事物能唤起某种情感或象征人的内在精神的主要特征而不是全部罗列,给欣赏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读者凭借想象,可掌握形象的全部内容,使意境即形象鲜明而又不一览无余。许多评论家总结意境特点时有“实境”、“虚境”、“象外之景”、“言不尽意”、“言在意外”、“言外有味”、“韵外有致”、“味外之音”等等说法,探本求源,这都是对意境,含蓄蕴籍这一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的阐述,都是由于虚实相生,以有限表现无限,凭借想象创成的。以下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这一问题。
一方面,实境,虚境。实境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具体描绘的实的都分,虚境是指艺术作品中借助实的像和境的比喻,暗示、象征等艺术手法而呈现出来的没有直接描绘的虚的景象,他需要发挥读者自己的想象力来获得,但又是在已具体描绘出来的象的指引下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前一个“象”和“景”就是实境,后一个“象”和“景"就是虚境。
实境是在诗中真实存在的有限的个别的。虚境不是直接存在于作品中,而是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之中,是无限的,一般的。因此,实境和虚境是辨证的关系,是实与虚,有限和无限,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涟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这首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前两句实写,重在景物描绘。通过诗人的生花妙笔准确而生动的描绘了西湖晴雨中的迷人的秀丽景色;后两句虚写,别具匠心地把南国绝色佳人西施与素有天堂之称的杭州西湖作巧妙地比较与联系,激发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领略西湖美景。
另一方面,言意关系。首先,言而不尽,隐而不晦。王之涣《凉州词》之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刃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本诗运用象征手法,以春风喻皇恩,羌笛声声喻将士心中的哀怨之情。将士戍守边塞,备尝艰辛而皇恩不达,无人垂怜,如何不怨?“何须怨杨柳”是无可奈何的慨叹。其次,有言外意,弦外音,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最后,言在此而意在此又在彼。
王维《杂咏》“客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辑窗前,寒梅着花未?”这首诗写的非常曲折委婉。诗人久住异乡,急切而关情地探问家中来人特别是妻子的近况。他不问妻子,却问寒梅,不问一般的梅花而问闺阁辑窗前的寒梅开花了没有,真是若即若离,若隐若现,但诗人之心,仍可窥见。
首先,从情景交融上欣赏诗歌。情景交融不是情和景的任意凑合,而是融洽浑成,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中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情思,体现着作者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且符合作者的审美需要;情中有景是指物象化情感,也不是纯主观的,它包含着具体物象的客观内容。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通过女主人公篱边饮酒赏菊,排遣心中孤苦无告的心情,把外景和内情巧妙的结合了起来。一阵傍晚的秋风轻轻的将帘儿掀起,帘内的愁人与帘外的秋花相互辉映,融成一片。“人比黄花瘦”,到底写花还是写人?花即人,人即花。花瘦,因为秋风萧瑟,百卉凋零;人瘦,因为芳心难理,愁思万端。全诗意境凄楚哀婉,如怨如诉,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载不动,许多愁。”景中寓情,情蕴景中,达到了情与景的统一。
其次,从“思与境谐”上欣赏诗歌。所谓“思与境谐”就是说:其一,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所描绘的物境是和谐的;其二,诗人描绘物境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不言而喻,这是一条高标准的艺术要求,乃“诗家之所尚”。
陶渊明《饮酒》诗之五:“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陶渊明所崇尚的优雅闲适生活的写照,反映了诗人寄情菊花,鄙视流俗,傲然处世的生活态度。陶渊明酷爱菊花,和陆游爱梅一样是有所寄托的。陶渊明曾称菊花“卓为霜下杰。”卓然挺立,凌霜不凋,这是菊花的精神,也是陶渊明的精神。诗人生活在简陋的篱笆之中,篱下是傲霜的菊花,诗人赏之,采之,缓缓起身,无意之中,望见远离尘嚣的南山,而夕阳映照下的南山又是那样的悠静、恬淡。诗人有把自己比作误入尘网的飞鸟,如今摆脱樊笼,飞回山林,如何不惬意呢?诗人恬淡的心情和超尘脱俗的境融而为一,情景谐合。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境,蕴籍着某种独特的精神状态。在东晋黑暗昏浊的政治环境中,陶渊明宁愿归隐山林,也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种归隐山林后的恬淡心情正是这种精神境界的展示。
再次,从含蓄蕴籍上欣赏诗歌。所谓含蓄蕴籍,就是指诗有“言外之味”,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意外,使人固而得之”。在意境的创构中,诗人抓住了事物能唤起某种情感或象征人的内在精神的主要特征而不是全部罗列,给欣赏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读者凭借想象,可掌握形象的全部内容,使意境即形象鲜明而又不一览无余。许多评论家总结意境特点时有“实境”、“虚境”、“象外之景”、“言不尽意”、“言在意外”、“言外有味”、“韵外有致”、“味外之音”等等说法,探本求源,这都是对意境,含蓄蕴籍这一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的阐述,都是由于虚实相生,以有限表现无限,凭借想象创成的。以下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这一问题。
一方面,实境,虚境。实境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具体描绘的实的都分,虚境是指艺术作品中借助实的像和境的比喻,暗示、象征等艺术手法而呈现出来的没有直接描绘的虚的景象,他需要发挥读者自己的想象力来获得,但又是在已具体描绘出来的象的指引下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前一个“象”和“景”就是实境,后一个“象”和“景"就是虚境。
实境是在诗中真实存在的有限的个别的。虚境不是直接存在于作品中,而是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之中,是无限的,一般的。因此,实境和虚境是辨证的关系,是实与虚,有限和无限,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涟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这首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前两句实写,重在景物描绘。通过诗人的生花妙笔准确而生动的描绘了西湖晴雨中的迷人的秀丽景色;后两句虚写,别具匠心地把南国绝色佳人西施与素有天堂之称的杭州西湖作巧妙地比较与联系,激发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领略西湖美景。
另一方面,言意关系。首先,言而不尽,隐而不晦。王之涣《凉州词》之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刃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本诗运用象征手法,以春风喻皇恩,羌笛声声喻将士心中的哀怨之情。将士戍守边塞,备尝艰辛而皇恩不达,无人垂怜,如何不怨?“何须怨杨柳”是无可奈何的慨叹。其次,有言外意,弦外音,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最后,言在此而意在此又在彼。
王维《杂咏》“客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辑窗前,寒梅着花未?”这首诗写的非常曲折委婉。诗人久住异乡,急切而关情地探问家中来人特别是妻子的近况。他不问妻子,却问寒梅,不问一般的梅花而问闺阁辑窗前的寒梅开花了没有,真是若即若离,若隐若现,但诗人之心,仍可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