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主体教育是一种启发、发展、建构人的主体性结构的教育活动,强调在教育中让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自主地、创造性地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1 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1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传统的教育使教学沉浸在教师“满堂灌”和学生被动听的气氛中,专制的教学格调下,教师“权”大无比,没有给学生留下主动参与的空间。
  1.2 建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主体教育的基础。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课堂上,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专制教育方法,克服“满堂灌”和“满堂问”等弊端,让学生自由探索、热烈讨论、各抒己见,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2 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2.1 创设情景,巧妙导入,唤起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悬念导入、故事情境导入、诗歌导入、图片导入、谜语导入、媒体导入等都是历史教学中常用手段。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可用悬念法导入,首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羊能否吃人呢?”然后设置悬念:“在世界上曾经发生过‘羊吃人’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段历史,去看一看羊是怎样吃人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调动起来。
  2.2 运用情景,层层激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感知教材;以积极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以蕴含的哲理,激活学生创新的欲望,如讲“西晋和东晋”一课时,通过让学生表演“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乐不思蜀”、“闻鸡起舞”、“击楫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历史典故,使人物栩栩如生;使事件活灵活现;使静止画面变成历史画卷,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以景激情,进行创新的目的。
  
  3 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
  
  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是引导,学是主体,这是一切施教策略中第一要素。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教师的任务是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手脑双挥,脑体结合”,全身心地真正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发展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发挥和自主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帮助老师教学。如在讲述“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我让学生先看书,了解航海家的资料,然后自己绘画航海图,自制道具,自己设计,进行模拟探险表演。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维,学会学习。
  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解决学生“我认为应该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解放学生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让学生参与重、难点的确定;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探索学法,使其在参与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空前发达,“天网”、“地网”的开通,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不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得以真正实现。利用多媒体辅助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学得技能,拓展视野,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期刊
1 教材处理    1.1 根据本课的专业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猪、羊、禽)的动物作为教学的主线,使教有重点,学有所用,学有所获。  1.2 遵循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改革教材的结构编排,合理调整章节的顺序,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目的。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l.3 根据课程特点,合理安排各章课时分配,尤其是生理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此我们压缩了理论讲授,增加了实验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理论
期刊
新课标的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然而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成人腔严重,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缺少小学生的情趣。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失去了本真,给人一种僵化、死气沉沉的感觉,知识的学习过程干巴巴,学习内容偏离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缺少一种生活的气息,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无法充分地调动起来。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
期刊
培养学生的特长是指学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注意培养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创造条件使有特长的学生学得更好、脱颖而出。  教育学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在各年阶段既具有普遍的共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又存在着个别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学校教育只有循这些规律,才能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能力、个人兴趣、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进行全面地调查,组织有关教师进行
期刊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若数学教学脱离学生实际,任意拔高,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这是不可取的,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有些学生能力低下,其中一个原因主要是由于数学基础差而造成的,数学能力的培养部分地通过双基教学来实现。下面我谈谈双基教学与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和肤浅的体会。  1 加强概念教学,培养分析能力  1.1 正确的理解数学概
期刊
阅读是小学高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阶段。这个阶段,要在低、中年级词、句、段教学的基础上,着重进行篇章的教学,即进行领会文章中心思想、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是全面实现《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是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来进行高年级阅读教学呢?    1 要加强朗读    人们朗读时,一般都会有一种力图准确表达文学作品的语词涵义和要求。如果没达到就会觉得读得不对味,再朗
期刊
近代杰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中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会学生学。”这一精辟的论述要求我们教师要开拓思路,自觉地将“教会学生学”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托夫勒曾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学法对学习是多么的重要。为此有关专家及教育名人多次呼吁,应加强对学习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结合自己教学体会,现就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学法指
期刊
所谓复式教学,就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节课内,分别用不同的教材,交叉地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复式教学仍然具有班级授课制的本质特征,学生固定在复式班上,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在预定时间内使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它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进行,这样在客观就存在着许多复杂的条件:如学科的头绪多,讲课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几个年级互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学习的发展动力,教师的作用不能再混同于—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法指导。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小学教育,如何进行学法指导也成为我国小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课题。近来,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
期刊
复习和练习是老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之一。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作业,英语也如此。作业对于巩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有重要的操练作用,作业对于老师检查教学效果及有效地指导学生有直接的导向作用。精心设计和布置英语家庭作业,需要一定的艺术性和创新性。作业布置的恰到好处,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1 作业的有效性    教师教授完一堂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是必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