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至德之世的庄子和构想理想国的柏拉图都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思想家、哲学家了。不禁怀疑,他们在那个时代构建的理想社会还是否有价值。
带着这样的困惑读了《庄子》和《理想国》,还有一些评述的文章,越发觉得庄子的至德之世和柏拉图的理想国遥远地没法实现。于是乎更加困惑了,既然没法实现,为什么他们的理论还会受到如此重视,仅仅因为扣在它们身上,名曰“经典”的帽子吗?必定不是。
将至德之世和理想国对比着看,会有一些有意思的新发现。至德之世与理想国有相似之处,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和谐”。
至德之世追求的是人与万物相亲共融的和谐。《庄子》中有多处这样的描写。例如外篇《马蹄》中“……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这样的画面看上去很诗意,在里面短暂逗留应该是件很美妙的事情,但估计没有多少人愿意终其一生在山林中。这里否定了一切物质享乐,生活环境闭塞,而且自然中的禽兽们可不一定想同人两相无害,和谐共处,因此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
不过了解了一些历史背景后,我的想法有所改变,庄子在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中能提出这样的社会理想确实是很伟大的。战国时期,战乱纷纷,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矛盾极为尖锐复杂。士人蜂起,百家争鸣,却多为追名逐利之学,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虚伪性。庄子还能洁身自好,批判文明进步造成的物欲横流,人为物化,强调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和超然物外的生活乐趣,进而提出至德之世的政治理想,实属难得。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观,也启迪了后世无数士人返璞归真,找回自我,追求自由诗意的生活方式。他所勾勒的至德之世,是对现实最深重的批判和否定。
理想国的和谐,是灵魂的和谐,德性的和谐,城邦的和谐。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理性、激情和欲望,三者对应的德性分别是智慧、勇敢和节制。如果此三者和谐就能实现关乎整体的德性——正义。据此,柏拉图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三部分:哲学王(统治者)、护卫(辅助者)和生产者。哲学王以自己的智慧统治城邦。护卫以自己的勇敢保卫城邦。生产者能节制欲望,接受哲学王的智慧统治。这三种等级的人在城邦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干他分内的事而不相互干扰,就能形成一个正义的城邦了。
我又再次设想了下自己处于理想国中的生活。以我的资质,估计只能成为生产者。人生没有多大盼头,每天重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不会变好也不会变坏。我最好也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只要相信统治者的话就好。我要节制,不能有太多欲望,还不能嫉妒。这个理想国的实现是为了全体的幸福,但是城邦里占大部分的生产者过得似乎会很压抑呢。哲学王身上的担子也异常重,他估计也不会有多幸福。不过关于这一点,我很佩服柏拉图能让“智”凌驾于权利之上,哲学王的统治不是为了寻乐,也不是为了野心,而是追求真理和普世的幸福。生活在理想国中的感觉也都是我个人的臆测,或许是因为我没什么信仰,对理想国没什么憧憬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柏拉图是位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居住在他理想国中的公民应该也对上帝和真理怀有坚定的信仰吧。
至德之世与理想国之间,更多的是不同。如果时空变幻让庄子和柏拉图相遇,并且能顺利沟通的话,他们一定会大吵一架。首先,至德之世,提倡的是“无知”,一切都顺从人的本性发展。“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朴素而民性得矣。”在《骈拇》中,庄子提到那些改变本性去从属仁义,从属五味,从属五声的,做得再好,也不是完善的。《理想国》中,柏拉图虽也重视本性,提过要遵从本性从事最适合的职业。但是,他崇尚“智”,对知识的追求,对本质的探索与庄子的主张截然不同。理想国中的统治者,就是智的最高代表,需要有良好的记忆、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亲近真理,正义、勇敢、节制并且性格和谐(堪称完美)。但柏拉图绝不是让他自然发展,而是要加以全面的教导培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多次提到教育的重要性。全书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第七卷,他用囚徒的例子来说明受教育和没受教育的本质区别。柏拉图还讨论了该用以教导公众的学问:音乐、体操、手艺、算术、几何学、天文学、辩证法等等。这个方面,孟子跟柏拉图应该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孟子崇尚尧舜之道,他的政治理想中,一个国家的命运和统治者息息相关。理想的君王应该兼备仁义礼智。孟子也提倡用音乐来教化百姓——“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其次,理想国中对于公有的设想,必定会遭到庄子的强烈反对,会让孟子暴跳如雷。儒家学说注重伦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怎么可能让妇女和孩童都公有。如果都没有家的概念,还从何说孝,说仁。当然这个设想,柏拉图自己都觉得是疯狂地很难让人接受的。
作了这番思考和对比,解了我开始的困惑,对至德之世和理想国会有如此多的探讨和研究是有价值的。
首先构想至德之世和理想国的年代虽然久远,但是依然有吸引人的光彩。《理想国》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进行了抽丝剥茧的推敲,逻辑严谨,能激起读者对哲学学习探讨的兴趣。《庄子》和《理想国》中的一些主张,对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例如至德之世所倡导的与自然和谐共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自由的精神等等。《理想国》强调了哲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而且它表达的许多观点无论对西方教育体系还是法律体系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至德之世和《理想国》,取其精华,能找到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答案。
其次两者的分歧是中西早期和谐观在后来发展中分道揚镳的一个缩影,是中西文化差异性的体现。对它们的解读也能探求出中西文化差异性的源头。对文化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者,它们的存在也是一个理想的符号,激励后世对理想的追寻。原先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阅读《庄子》、《孟子》、《理想国》的过程中就会跟着思考这个问题。我还真想出了一个结果:能让每个人都满足于自己生活状态的国度就是一个理想国度。但是我又很快被自己的想法否定了,因为人的欲望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必定会产生冲突和矛盾。要构想出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理想社会尚且有困难,何况要实现一个理想国。
有些理想的高度或许永远无法到达,但是在曲折探索的过程中,总会有可喜的变化。
带着这样的困惑读了《庄子》和《理想国》,还有一些评述的文章,越发觉得庄子的至德之世和柏拉图的理想国遥远地没法实现。于是乎更加困惑了,既然没法实现,为什么他们的理论还会受到如此重视,仅仅因为扣在它们身上,名曰“经典”的帽子吗?必定不是。
将至德之世和理想国对比着看,会有一些有意思的新发现。至德之世与理想国有相似之处,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和谐”。
至德之世追求的是人与万物相亲共融的和谐。《庄子》中有多处这样的描写。例如外篇《马蹄》中“……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这样的画面看上去很诗意,在里面短暂逗留应该是件很美妙的事情,但估计没有多少人愿意终其一生在山林中。这里否定了一切物质享乐,生活环境闭塞,而且自然中的禽兽们可不一定想同人两相无害,和谐共处,因此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
不过了解了一些历史背景后,我的想法有所改变,庄子在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中能提出这样的社会理想确实是很伟大的。战国时期,战乱纷纷,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矛盾极为尖锐复杂。士人蜂起,百家争鸣,却多为追名逐利之学,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虚伪性。庄子还能洁身自好,批判文明进步造成的物欲横流,人为物化,强调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和超然物外的生活乐趣,进而提出至德之世的政治理想,实属难得。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观,也启迪了后世无数士人返璞归真,找回自我,追求自由诗意的生活方式。他所勾勒的至德之世,是对现实最深重的批判和否定。
理想国的和谐,是灵魂的和谐,德性的和谐,城邦的和谐。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理性、激情和欲望,三者对应的德性分别是智慧、勇敢和节制。如果此三者和谐就能实现关乎整体的德性——正义。据此,柏拉图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三部分:哲学王(统治者)、护卫(辅助者)和生产者。哲学王以自己的智慧统治城邦。护卫以自己的勇敢保卫城邦。生产者能节制欲望,接受哲学王的智慧统治。这三种等级的人在城邦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干他分内的事而不相互干扰,就能形成一个正义的城邦了。
我又再次设想了下自己处于理想国中的生活。以我的资质,估计只能成为生产者。人生没有多大盼头,每天重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不会变好也不会变坏。我最好也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只要相信统治者的话就好。我要节制,不能有太多欲望,还不能嫉妒。这个理想国的实现是为了全体的幸福,但是城邦里占大部分的生产者过得似乎会很压抑呢。哲学王身上的担子也异常重,他估计也不会有多幸福。不过关于这一点,我很佩服柏拉图能让“智”凌驾于权利之上,哲学王的统治不是为了寻乐,也不是为了野心,而是追求真理和普世的幸福。生活在理想国中的感觉也都是我个人的臆测,或许是因为我没什么信仰,对理想国没什么憧憬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柏拉图是位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居住在他理想国中的公民应该也对上帝和真理怀有坚定的信仰吧。
至德之世与理想国之间,更多的是不同。如果时空变幻让庄子和柏拉图相遇,并且能顺利沟通的话,他们一定会大吵一架。首先,至德之世,提倡的是“无知”,一切都顺从人的本性发展。“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朴素而民性得矣。”在《骈拇》中,庄子提到那些改变本性去从属仁义,从属五味,从属五声的,做得再好,也不是完善的。《理想国》中,柏拉图虽也重视本性,提过要遵从本性从事最适合的职业。但是,他崇尚“智”,对知识的追求,对本质的探索与庄子的主张截然不同。理想国中的统治者,就是智的最高代表,需要有良好的记忆、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亲近真理,正义、勇敢、节制并且性格和谐(堪称完美)。但柏拉图绝不是让他自然发展,而是要加以全面的教导培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多次提到教育的重要性。全书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第七卷,他用囚徒的例子来说明受教育和没受教育的本质区别。柏拉图还讨论了该用以教导公众的学问:音乐、体操、手艺、算术、几何学、天文学、辩证法等等。这个方面,孟子跟柏拉图应该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孟子崇尚尧舜之道,他的政治理想中,一个国家的命运和统治者息息相关。理想的君王应该兼备仁义礼智。孟子也提倡用音乐来教化百姓——“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其次,理想国中对于公有的设想,必定会遭到庄子的强烈反对,会让孟子暴跳如雷。儒家学说注重伦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怎么可能让妇女和孩童都公有。如果都没有家的概念,还从何说孝,说仁。当然这个设想,柏拉图自己都觉得是疯狂地很难让人接受的。
作了这番思考和对比,解了我开始的困惑,对至德之世和理想国会有如此多的探讨和研究是有价值的。
首先构想至德之世和理想国的年代虽然久远,但是依然有吸引人的光彩。《理想国》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进行了抽丝剥茧的推敲,逻辑严谨,能激起读者对哲学学习探讨的兴趣。《庄子》和《理想国》中的一些主张,对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例如至德之世所倡导的与自然和谐共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自由的精神等等。《理想国》强调了哲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而且它表达的许多观点无论对西方教育体系还是法律体系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至德之世和《理想国》,取其精华,能找到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答案。
其次两者的分歧是中西早期和谐观在后来发展中分道揚镳的一个缩影,是中西文化差异性的体现。对它们的解读也能探求出中西文化差异性的源头。对文化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者,它们的存在也是一个理想的符号,激励后世对理想的追寻。原先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阅读《庄子》、《孟子》、《理想国》的过程中就会跟着思考这个问题。我还真想出了一个结果:能让每个人都满足于自己生活状态的国度就是一个理想国度。但是我又很快被自己的想法否定了,因为人的欲望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必定会产生冲突和矛盾。要构想出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理想社会尚且有困难,何况要实现一个理想国。
有些理想的高度或许永远无法到达,但是在曲折探索的过程中,总会有可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