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十多年,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下,不少学者对语文课堂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中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论述为研究对象,从新课改背景下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审视、新型语文课堂的构建以及语文课堂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做简要概述。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35-0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十多年,在这期间,不少学者把焦点聚集在了课堂教学中,纷纷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本文试图对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做一番简要的综述。
一、新课改背景下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审视
结合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一些研究者关注到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弊端。《中国教育报》指出:“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但不少课堂仍是涛声依旧——教师为何踩不上点。”陆志平、辜伟节的《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1]提出先进的新课改理念没有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日常行为,致使现实的课堂仍然有探索过程中的机械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张玉彬的《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2]一书中指出传统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四大弊端: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在《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3]一书中,熊生贵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有:独白与传话的课堂教学形态;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无视学生的教学设计;单一的课堂教学评价。郑金洲在《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一书中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从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上下工夫,大力挖掘教师教的潜力,在‘灌的技术’上煞费苦心,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把生动多样的课堂教学囿于固定、单调的模式之中”[4]。在《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5]一文中,作者秦淑玲对语文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的弊端做出了解释。
二、新课改背景下新型语文课堂的构建
在新课改新的理念和精神的倡导下,不少研究者提出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这里的新型包括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和谐的课堂、主体的课堂、常态的课堂、个性化的课堂、弹性的课堂、反思型的课堂等。尽管语文课堂之前的定语不胜枚举,但研究者们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选取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并对其进行简要地评述。
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6]中给出了有效教学的定义,即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严先元在《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7]一书中,从有效课堂教学蕴含的要求、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特征、操作的重点、实施的环节、实现的关键五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蒲元君在《创设情境是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8]一文中提出了情境教学,他所谓的情境既包括语文课堂中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又包括学生的生活情境,还包括语文课程教育的资源。论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朱建军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语文有效教学》[9]、赵奇一的《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世纪回眸——兼谈语文有效教学》[10]都是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在《关于语文有效教学的讨论》[11]一文中,作者管雪飞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明确语文课程性质是前提;彰显主体教学形态是关键;扎实文本语言训练是保证。刘建在《还原语文课堂的灵性和生动——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浅探》[12]一文中直接从课堂入手,指出审美的课堂、拓伸的课堂、品读的课堂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杨仕洪的《师生互动在语文有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3]提出从加强课堂人文性的角度出发,力图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有效教学的效果。葛艳华在《试论语文课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教学》[14]一文中,分析了新课程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特性,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催化演变、融合交互、内化生成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教学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15]一文中,作者洪竹名从语文教学模式入手,提出应树立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立学习者、问题学习者的新学生理念,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理念,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于婷的《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语文有效教学》[16]中,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的解读来探讨语文的有效教学。范升梅在《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17]中提出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从四个方面,即观念的转变、有效的预设、有效的实施、有效的反思,论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味的回归——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探讨》[18]一文中,作者张晓东提出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当让课堂更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课堂中的“语文味”:读出语感、品出情感、赏出美感。《抓住三个必须,就是抓住语文有效教学的“根”》[19]张爱新从语文教材的角度探讨语文有效教学。
三、语文课堂教学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新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多年,但是要把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同时也正如张玉彬在《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一书中指出“没有课堂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只能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彻底的,不能说真正改变了学生生活和教师行为。[20]”所以语文课程的发展还要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众多文献资料,可以总结出未来的语文课堂教学会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未来的语文课堂不会再局限于固定的空间和特定的时间内,它会走向生活,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的观点。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了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鉴于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诸多关注,仅仅把语文学习局限于课堂内是万万不行的,所以让语文学习打破局限,走向生活是必要的。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不会再把语文学习的焦点聚集在教科书上,也不会让自己的视界局限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内,而是千方百计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语文学习资源。未来的语文课堂会是一个广大的生活化课堂。 (二)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是指在课堂中要把语文这门课程上活,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重知识轻能力、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交际性是语文的性质之一,而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单凭课堂内师生简单的口耳相授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去自悟、自得,并培养自己运用语言去吸收、交流和储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由这些即可看出未来的语文课堂教学倾向。
(三)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也要重视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材料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决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玉彬.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熊生贵.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5]秦淑玲.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教育创新,2008.
[6]崔允漷.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7).
[7]严先元.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8]蒲元君.创设情境是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J].教育期刊,2010,(9).
[9]朱建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语文有效教学[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8,(12).
[10]赵奇一.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世纪回眸——兼谈语文有效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10).
[11]管雪飞.关于语文有效教学的讨论[J].考试周刊,2010,(12).
[12]刘建.还原语文课堂的灵性和生动——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浅探[J].中学语文,2010,(30).
[13]杨仕洪.师生互动在语文有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教资料,2008,(14).
[14]葛艳华.试论语文课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下),2010,(12).
[15]洪竹名.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16]于婷.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语文有效教学[J].商情,2009,(5).
[17]范升梅.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J].基础教育论坛:教研版,2011,(9).
[18]张晓东.语文味的回归——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探讨[J].考试(教研版),2009,(6).
[19]张爱新.抓住三个必须,就是抓住语文有效教学的“根”[J].教师,2010,(31).
[20]张玉彬.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35-0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十多年,在这期间,不少学者把焦点聚集在了课堂教学中,纷纷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本文试图对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做一番简要的综述。
一、新课改背景下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审视
结合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一些研究者关注到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弊端。《中国教育报》指出:“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但不少课堂仍是涛声依旧——教师为何踩不上点。”陆志平、辜伟节的《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1]提出先进的新课改理念没有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日常行为,致使现实的课堂仍然有探索过程中的机械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张玉彬的《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2]一书中指出传统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四大弊端: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在《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3]一书中,熊生贵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有:独白与传话的课堂教学形态;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无视学生的教学设计;单一的课堂教学评价。郑金洲在《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一书中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从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上下工夫,大力挖掘教师教的潜力,在‘灌的技术’上煞费苦心,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把生动多样的课堂教学囿于固定、单调的模式之中”[4]。在《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5]一文中,作者秦淑玲对语文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的弊端做出了解释。
二、新课改背景下新型语文课堂的构建
在新课改新的理念和精神的倡导下,不少研究者提出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这里的新型包括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和谐的课堂、主体的课堂、常态的课堂、个性化的课堂、弹性的课堂、反思型的课堂等。尽管语文课堂之前的定语不胜枚举,但研究者们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选取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并对其进行简要地评述。
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6]中给出了有效教学的定义,即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严先元在《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7]一书中,从有效课堂教学蕴含的要求、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特征、操作的重点、实施的环节、实现的关键五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蒲元君在《创设情境是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8]一文中提出了情境教学,他所谓的情境既包括语文课堂中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又包括学生的生活情境,还包括语文课程教育的资源。论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朱建军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语文有效教学》[9]、赵奇一的《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世纪回眸——兼谈语文有效教学》[10]都是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在《关于语文有效教学的讨论》[11]一文中,作者管雪飞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明确语文课程性质是前提;彰显主体教学形态是关键;扎实文本语言训练是保证。刘建在《还原语文课堂的灵性和生动——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浅探》[12]一文中直接从课堂入手,指出审美的课堂、拓伸的课堂、品读的课堂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杨仕洪的《师生互动在语文有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3]提出从加强课堂人文性的角度出发,力图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有效教学的效果。葛艳华在《试论语文课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教学》[14]一文中,分析了新课程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特性,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催化演变、融合交互、内化生成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教学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15]一文中,作者洪竹名从语文教学模式入手,提出应树立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立学习者、问题学习者的新学生理念,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理念,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于婷的《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语文有效教学》[16]中,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的解读来探讨语文的有效教学。范升梅在《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17]中提出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从四个方面,即观念的转变、有效的预设、有效的实施、有效的反思,论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味的回归——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探讨》[18]一文中,作者张晓东提出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当让课堂更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课堂中的“语文味”:读出语感、品出情感、赏出美感。《抓住三个必须,就是抓住语文有效教学的“根”》[19]张爱新从语文教材的角度探讨语文有效教学。
三、语文课堂教学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新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多年,但是要把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同时也正如张玉彬在《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一书中指出“没有课堂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只能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彻底的,不能说真正改变了学生生活和教师行为。[20]”所以语文课程的发展还要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众多文献资料,可以总结出未来的语文课堂教学会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未来的语文课堂不会再局限于固定的空间和特定的时间内,它会走向生活,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的观点。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了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鉴于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诸多关注,仅仅把语文学习局限于课堂内是万万不行的,所以让语文学习打破局限,走向生活是必要的。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不会再把语文学习的焦点聚集在教科书上,也不会让自己的视界局限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内,而是千方百计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语文学习资源。未来的语文课堂会是一个广大的生活化课堂。 (二)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是指在课堂中要把语文这门课程上活,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重知识轻能力、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交际性是语文的性质之一,而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单凭课堂内师生简单的口耳相授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去自悟、自得,并培养自己运用语言去吸收、交流和储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由这些即可看出未来的语文课堂教学倾向。
(三)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也要重视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材料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决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玉彬.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熊生贵.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5]秦淑玲.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教育创新,2008.
[6]崔允漷.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7).
[7]严先元.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8]蒲元君.创设情境是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J].教育期刊,2010,(9).
[9]朱建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语文有效教学[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8,(12).
[10]赵奇一.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世纪回眸——兼谈语文有效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10).
[11]管雪飞.关于语文有效教学的讨论[J].考试周刊,2010,(12).
[12]刘建.还原语文课堂的灵性和生动——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浅探[J].中学语文,2010,(30).
[13]杨仕洪.师生互动在语文有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教资料,2008,(14).
[14]葛艳华.试论语文课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下),2010,(12).
[15]洪竹名.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16]于婷.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语文有效教学[J].商情,2009,(5).
[17]范升梅.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J].基础教育论坛:教研版,2011,(9).
[18]张晓东.语文味的回归——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探讨[J].考试(教研版),2009,(6).
[19]张爱新.抓住三个必须,就是抓住语文有效教学的“根”[J].教师,2010,(31).
[20]张玉彬.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