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思想观念的落后,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了阻碍,也使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出现停滞不前的窘境,造成社会对教师专业的认同质疑。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认同;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教师专业素养的优劣直接关乎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保障,也是学校发展成长的首要条件。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它的发展核心是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构建一支优秀的、合格的教师队伍,增强其专业上的认同。让教师在工作中长期坚持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积累丰富的知识基础。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只有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努力掌握新时代教学需要的能力,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可遗憾的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对教师缺乏激励制度,更没有为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培训,使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和提升,限制了他们的教学效率,也影響了学校的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长久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生活,养成了安于现状的习惯,他们丧失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这严重阻碍了社会对农村教师专业的认同,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鉴于此,本人经过研究、分析,对农村小学教师专业认同现状有以下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师专业认同现状
  1.教师对教育教学没有研究意识
  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来说,他们在教学中习惯性地沿用原有的教学方式,很少有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研究出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与其研究什么方法,还不如教学生多做几道题,多背一些课文,多记一些生字等。或者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的认识有限,想研究也不知如何下手。比如,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一些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他们更不知道怎样研究,怎样用到实践工作中,导致大部分农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不好课堂合作、自主探究的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2.教师过于重视分数,知识结构不完善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的大部分教师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在教学中还是唯分数论,过于重视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能力、运用能力,让“学以致用”变成了“学而无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影响了社会对教师专业的认同,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机器,而且大大抹杀了学生的天性,使他们被动地学习,不会思考、不会创新,更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正确运用教材,没有把教材内容当成是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的开端,进行延伸、拓展性的教学,而是以书本为准,进行现成的知识传授,没有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知识,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发展。
  3.教师没有自我学习成长的意识
  “学到老,活到老”,这句话对教师更是适用。可是由于对自我的错误认识,对教学发展的认识不足,使农村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工作中没有自我学习的意识,完全放弃了自我成长的机会。比如,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很少再研读专业的书籍,对别人的教学研究成果也是不屑一顾,不观摩、不学习,更不吸取经验等等。这不但影响教师的专业素养、社会的认同,也影响他们和学生的沟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永远横着一道鸿沟,相互缺乏足够的了解。
  二、改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认同现状的策略
  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是由办学条件决定的,而是由教师的教学质量决定的。在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要想真正改变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增强社会对农村小学的认同感,不管是学校,还是有关部门领导都要把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作为工作的重心,努力从改变农村教师队伍的面貌着手,提升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其社会认同感。首先,要增强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意识,让他们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学习、研究,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其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让教师摆脱应式教育的观念束缚,不要只重视分数,而要从学生的思维、智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最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赶上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把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以使自己不与时代脱节,掌握适合新时代学生的教学方法。
  总之,农村教育教学的发展,学校是基础,教师是根本。要想改变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让教师从观念、方法以及知识上更新,赶上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发展,从而提升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其社会认同感。
  参考文献:
  罗晓,杨俊茹.小学教育专业本、专科学生教师职业态度及其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26-28.
其他文献
摘 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开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思维。”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提出问题;和谐;质疑方法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摘 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对教育的真知灼见。作为一名班主任,以陶行知老先生的教导为座右铭,常常提醒自己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心教育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  关键词: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心灵交往  从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了我
摘 要:想象力是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准确地理解词句的意思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完美地感知文章的意境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贴切地体会文章的情感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并非天生神力,而是需要后天精心培养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路在何方呢?在潜心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小学语文教学,简略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背景下的数学内容应当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作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与其相脱离,并在生活中进一步感悟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因此,打造生活化数学课堂不仅是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与挑战,也成为广大教师共同追求教学境界。内容将结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通过游戏、故事、活动以及日记等多种形式,努力将数学课堂引入生活之中,以此实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无缝衔接
摘 要:自从学校开展“质量立校”这个项目以来,全校的老师都投入到活动中。使大家不仅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而且在教学经验上也有了新的提升,在教学效果上更加有了显著的成效,真正达到了教学质量的飞跃。在这次活动中感悟到了许多,进步了许多,使我的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到最好的收益。  关键词:教无定法;妙趣横生;视野  一、取长补短,拓开教学视野  為了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这次活动与对应的学校进行
摘 要:“自主”是针对学生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合作”是针对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探究”则是针对学习的手段途径而言。在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地利用“合作”这一学习组织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正确认识,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其次,要想方设法地在课堂上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合作的实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现狀;开展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自己粗浅的做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摘 要: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增长知识的窗口。因此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仅仅是知识海洋中的一瓢水,只有引导学生去阅读整本书,才能够带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而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如何善用评价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效果。基于此,就“营造氛围,以评促读——加强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这一课题展开阐述。  关键词:以评促读;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摘 要:为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教师可以借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通过向学生讲述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等方式来完成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接下来,将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体,对其展开一系列的探讨,希望以对相关教师人员有所裨益。  关键词:规则意识;一年级教学;道德与法治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规则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前患上“入学焦虑症”,发现周围有的小朋友都会两位数加减法了,更有“甚者”连退位加减法都能够掌握,而自己的孩子却好像对这些并不感兴趣,询问老师该怎么办?笔者认为真的没办法。一直催着、赶着让春天的果实成熟,能有什么办法?真的成熟了,你敢吃这样的果子吗?  两位数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内容,而退位加减法是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如果幼儿还没上小学孩子就学会了,这一年半上课的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孔子曰:“不學礼,无以立。”可如今,队员们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居多,再加上部分家长过分看重分数,忽视了文明礼仪教育。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机。紧紧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不仅是形成队员健康人格的基础,对他们将来的全面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文明校园,感染你我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