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改对美术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要求。课堂教学的任务由传统的重视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转化为注重学生审美经验的获得。新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美术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
新课程改革后美术课已由传统的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为主,转化成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新课程体系。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要有新的认识。特别是单纯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很难有效完成目标任务。这就必然促使我们积极开辟美术“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加以补充和完善。
一、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然而初中美术教学面对的一大难题——恰恰正是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下降。有的学生甚至把完成美术作业当作一件头痛的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充分利用美术第二课堂,给学生安排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例如,在学习《我为校园添色彩·设计校服》一课时,课前我给学生安排了《中学生与服饰美》这一课题。要求学生调查全校同学的服饰,讨论“怎样的穿着才会给校园添色彩?”;“何谓‘衣着得体’?”;“中学生不应有的穿戴有哪些?”……通过这一活动,以前衣服上到处印着诡异图案等不文明现象一下子消失了,无形中也给学生上了一堂思想课。课堂上学生们个个勤于动脑、勇于动手,设计出的校服既显得青春活泼,又能够朴素大方。有几位同学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出了服装小样,受到大家的好评。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之者。在课外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设计班级标志、布置教室一角、制作主题板报、美化寝室环境等以校园生活为切入点的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二、顺天致性,发展学生个性。
以前我喜欢给学生作示范性板演,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作业的“千篇一律”。如教学生用线条表现花卉,我示范“荷花”,学生就画荷花,示范“梅花”,则一个班学生大多都画梅花。这种被动地接受式学习,极大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美术并不是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除了双基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空间。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在学习《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伙伴》一课前,我和语文教师一起组织了“你认识同桌吗?”活动。要求学生写一篇介绍同桌的文章,然后再给同桌画一张像。活动中学生们对同桌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友谊,文章也写的充实感人。给同桌画像时,是带着感情和自己的理解去表现的。虽然有些“五官比例”不能尽如人意,但每一张画都显得很生动,决不再是“千人一面”。
课后,在我的建议下,他们把文章转抄在画像的背面,作为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同桌。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礼物会越来越显得珍贵的。
三、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1.触景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过去美术欣赏课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只要“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就可以了,很难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一堂课下来,好多学生“知之甚少”。列宁讲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在学习《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一课前,我组织了“体验一次父母的劳动”的活动。要求劳动后每班都要排一出和劳动有关的话剧。有班学生表演了“古诗文《锄禾》”,一下子就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对劳动的理解也加深了。
审美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感受过程。通过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或“身临其境”的课外活动,都能达到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国外就有很多学校和美术馆合作教学的模式。2001年上海美术馆与中小学合作,进行了“摩尔在中国”活动。上海的中小学生们得到了近距离感受“摩尔之洞”魅力的机会。
2.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世纪,社会需求创造性人才。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既动手又动脑,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例如,在元旦组织学生制作贺卡、“万花筒”、蛋壳类工艺品……寓教于乐,也可以补充美术课堂教学之不足。
3.回归自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从事美术教育的人,一般都会对小学生儿童画的那种稚朴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大胆的想象,发出由衷的赞叹。然而仅仅是两三岁之差,再看看初中生的绘画——粗糙、呆板,没有了任何灵气。这也是初中美术教学的又一大难题。为什么呢?我想就像是花儿在室内久了,没了野性一样吧!多组织些课外活动,例如:野外写生、游环城路、参观工厂、春游、野炊……把学生放回到大自然中去,让大自然开阔其视野,让蓝天白云激发其想象去吧!
四、美化校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在学习“我为校园添色彩”一单元时,我和政治教师一起组织了“创建绿色环保学校”活动。要求学生调查校园环境;提出绿化建议;绘制环保蓝图;制作校园模型。通过活动,学生们认识了好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花草树木,有些学生还成了种花能手,学校“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气氛变得浓厚了。在环境优美的氛围中学习,我相信学生们也会得到美的体验。
此外,春暖花开时,组织学生写生花卉。把自己亲手种的花画出来,再搞一次“花与画”的展览,让环保意识深深印在学生的心里。
五、深入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陶行知说“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利用课堂所学服务社会。美术课上学过的美术字可以为社区书写标语、制作墙报;还可以手工制作道具,组织文娱活动等,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2.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教学。
中国历史悠久、幅域广阔,具有丰富的美术社会资源。特别是民间的剪纸、泥塑、刺绣、布艺、农民画……更是世界艺术奇葩。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都可以很好的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学习“民间艺术·剪纸”时,我邀请了邻里的剪纸能手,在课外给学生作了传统剪纸的示范。学生很快就有了反馈:有些同学课后将自己家里长辈的剪纸作品也带来了,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
六、以道扬技,培养学生的“大美术”修养。
古人论画需“诗、书、画、印”四绝,“琴、棋、书、画”常常是相提并论,这就是所谓“画道”。美术教育是整个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美术的发展既有其自律性,也有与整个文化发展的关联性。而美术第二课堂就是连接美术和其它文化知识的一道桥梁。例如,可以和物理学科共同组织一次“校园掠影”的摄影比赛〔由物理教师讲授摄影原理〕。在摄影中练习学生的取景、构图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也可以与历史学科联系在一起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让学生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欣赏我国古代的陶瓷、玉器、绘画、雕塑……由表及里,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
当然,像文学、音乐等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熏陶作用的,更需要组织一些活动,充分利用起来。
综上所述,通过美术第二课堂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了美术同生活、同社会、同其它学科的联系,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研究精神。为将来其成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教育部基教司,《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钟启泉主编,《美术教育展望》,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周积寅编,《俞剑华美术论文选》,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
[5] 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茅村镇茅村中心中学)
【关键词】美术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
新课程改革后美术课已由传统的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为主,转化成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新课程体系。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要有新的认识。特别是单纯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很难有效完成目标任务。这就必然促使我们积极开辟美术“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加以补充和完善。
一、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然而初中美术教学面对的一大难题——恰恰正是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下降。有的学生甚至把完成美术作业当作一件头痛的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充分利用美术第二课堂,给学生安排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例如,在学习《我为校园添色彩·设计校服》一课时,课前我给学生安排了《中学生与服饰美》这一课题。要求学生调查全校同学的服饰,讨论“怎样的穿着才会给校园添色彩?”;“何谓‘衣着得体’?”;“中学生不应有的穿戴有哪些?”……通过这一活动,以前衣服上到处印着诡异图案等不文明现象一下子消失了,无形中也给学生上了一堂思想课。课堂上学生们个个勤于动脑、勇于动手,设计出的校服既显得青春活泼,又能够朴素大方。有几位同学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出了服装小样,受到大家的好评。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之者。在课外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设计班级标志、布置教室一角、制作主题板报、美化寝室环境等以校园生活为切入点的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二、顺天致性,发展学生个性。
以前我喜欢给学生作示范性板演,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作业的“千篇一律”。如教学生用线条表现花卉,我示范“荷花”,学生就画荷花,示范“梅花”,则一个班学生大多都画梅花。这种被动地接受式学习,极大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美术并不是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除了双基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空间。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在学习《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伙伴》一课前,我和语文教师一起组织了“你认识同桌吗?”活动。要求学生写一篇介绍同桌的文章,然后再给同桌画一张像。活动中学生们对同桌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友谊,文章也写的充实感人。给同桌画像时,是带着感情和自己的理解去表现的。虽然有些“五官比例”不能尽如人意,但每一张画都显得很生动,决不再是“千人一面”。
课后,在我的建议下,他们把文章转抄在画像的背面,作为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同桌。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礼物会越来越显得珍贵的。
三、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1.触景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过去美术欣赏课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只要“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就可以了,很难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一堂课下来,好多学生“知之甚少”。列宁讲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在学习《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一课前,我组织了“体验一次父母的劳动”的活动。要求劳动后每班都要排一出和劳动有关的话剧。有班学生表演了“古诗文《锄禾》”,一下子就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对劳动的理解也加深了。
审美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感受过程。通过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或“身临其境”的课外活动,都能达到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国外就有很多学校和美术馆合作教学的模式。2001年上海美术馆与中小学合作,进行了“摩尔在中国”活动。上海的中小学生们得到了近距离感受“摩尔之洞”魅力的机会。
2.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世纪,社会需求创造性人才。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既动手又动脑,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例如,在元旦组织学生制作贺卡、“万花筒”、蛋壳类工艺品……寓教于乐,也可以补充美术课堂教学之不足。
3.回归自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从事美术教育的人,一般都会对小学生儿童画的那种稚朴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大胆的想象,发出由衷的赞叹。然而仅仅是两三岁之差,再看看初中生的绘画——粗糙、呆板,没有了任何灵气。这也是初中美术教学的又一大难题。为什么呢?我想就像是花儿在室内久了,没了野性一样吧!多组织些课外活动,例如:野外写生、游环城路、参观工厂、春游、野炊……把学生放回到大自然中去,让大自然开阔其视野,让蓝天白云激发其想象去吧!
四、美化校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在学习“我为校园添色彩”一单元时,我和政治教师一起组织了“创建绿色环保学校”活动。要求学生调查校园环境;提出绿化建议;绘制环保蓝图;制作校园模型。通过活动,学生们认识了好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花草树木,有些学生还成了种花能手,学校“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气氛变得浓厚了。在环境优美的氛围中学习,我相信学生们也会得到美的体验。
此外,春暖花开时,组织学生写生花卉。把自己亲手种的花画出来,再搞一次“花与画”的展览,让环保意识深深印在学生的心里。
五、深入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陶行知说“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利用课堂所学服务社会。美术课上学过的美术字可以为社区书写标语、制作墙报;还可以手工制作道具,组织文娱活动等,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2.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教学。
中国历史悠久、幅域广阔,具有丰富的美术社会资源。特别是民间的剪纸、泥塑、刺绣、布艺、农民画……更是世界艺术奇葩。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都可以很好的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学习“民间艺术·剪纸”时,我邀请了邻里的剪纸能手,在课外给学生作了传统剪纸的示范。学生很快就有了反馈:有些同学课后将自己家里长辈的剪纸作品也带来了,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
六、以道扬技,培养学生的“大美术”修养。
古人论画需“诗、书、画、印”四绝,“琴、棋、书、画”常常是相提并论,这就是所谓“画道”。美术教育是整个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美术的发展既有其自律性,也有与整个文化发展的关联性。而美术第二课堂就是连接美术和其它文化知识的一道桥梁。例如,可以和物理学科共同组织一次“校园掠影”的摄影比赛〔由物理教师讲授摄影原理〕。在摄影中练习学生的取景、构图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也可以与历史学科联系在一起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让学生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欣赏我国古代的陶瓷、玉器、绘画、雕塑……由表及里,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
当然,像文学、音乐等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熏陶作用的,更需要组织一些活动,充分利用起来。
综上所述,通过美术第二课堂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了美术同生活、同社会、同其它学科的联系,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研究精神。为将来其成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教育部基教司,《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钟启泉主编,《美术教育展望》,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周积寅编,《俞剑华美术论文选》,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
[5] 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茅村镇茅村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