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教育上强调培养创造性、开拓性人才的要求下,在数学学习中也应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在获取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前提下,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加强直觉思维的培养,充分和谐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既科学严谨又勇于创新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数学;直觉思维;数学直觉思维特征;数学直觉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受忽视而又重要的特征。”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尤为重要,下面简单谈谈初中数学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策略。
一、数学直觉思维含义及特征:
(一)直接思维的含义
直觉思维就是指人们不受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数学直觉思维是直接反映数学对象、结构以及关系的思维活动。思维者不是按部就班地推理,而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进行考察,调动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跳过若干中间步骤或放过个别细节而直接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联系。
(二)数学直觉思维的特征
1.经验性:直觉所运用的知识和形象直感都是经验的积累和升华,直觉不断地组合老经验,形成新经验从而不断提高直觉的水平。
2.迅速性:直觉解决问题的过程短暂反应灵敏,领悟直接。
3.跳跃性:直觉思维并不按常规的逻辑规则进行,便显出整体的确定性及细节上的模糊性。
4.或然性:直觉判断的结果不一定正确,需要得到严密的证明。
虽然直觉思维有一定的或然性,但这并不影响数学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某些难题无从入手,或者方向根本就是背离。俗话说得好:“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能够准确预见是多么重要,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直觉思维。
二、培养数学直觉思维能力
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数学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1.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
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决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4发出思维的火花的。
2.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
3.提高直觉思维的敏锐性
猜测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打破思维定势、打破形式逻辑的束缚,大胆猜测合情推理、对其结果可以严格论证。要具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类比、探索等方式进行猜测。
4.數学的美是激发直觉思维的诱因
美的意识能唤起和支配数学直觉,纵观古今,数学上的许多发现和创举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看无不遵循美的创造规律。数学美集中表现在数学本身的简单性、对称性、相似性、和谐性、奇异性等。在数学中让学生体验和领略数学的内在美,着意培养审美意识,是提高直觉能力的重要一环。
5.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直觉思维
通过深入的观察、联想,由形思数,由数想形,利用图形的直观诱发直觉,对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思维大有帮助,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
要把数、形之间的转化作为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当面对表示题目信息的“数”有明显意义的问题时,要求学生能直觉想象出相应的图形,利用“形”的直观来寻找解题途径。运用丰富的数学知识的语言――数学名词、术语、符号等,让学生不但熟悉这些语言、还应善于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比喻等手段阐释抽象难懂的原理。
三、在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的作用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直觉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着潜在开发学生智力意义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1.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直觉的洞察力很重要。例如,在学习异面直线的概念时,学生容易把分别在两个不同平面内的直线,错误的认为是异面直线,这就是由于缺乏对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直觉洞察力与判断力。
2.在推理判断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直觉的判断和想象,不能将积存在大脑里的思维元素充分调动、组合、变换,迅速的作出决策。
3.直觉思维在搜索发现数学解题途径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直觉的形成离不开思维的迅速概括与高度的浓缩,因此,解题中直觉思维的形成常常是多种逻辑思维方法的综合转换,反复应用,高度浓缩产生质变的结果。
总之,直觉思维是一种科学素质,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他的直觉思维水平的高低。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并把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刘云章,马复辟.数学直觉与发现[M].安徽教育出版社.
[3]王小莉.《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7):60-60.
[4]张寄洲.《上海中学数学》.2015年10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直觉思维;数学直觉思维特征;数学直觉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受忽视而又重要的特征。”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尤为重要,下面简单谈谈初中数学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策略。
一、数学直觉思维含义及特征:
(一)直接思维的含义
直觉思维就是指人们不受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数学直觉思维是直接反映数学对象、结构以及关系的思维活动。思维者不是按部就班地推理,而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进行考察,调动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跳过若干中间步骤或放过个别细节而直接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联系。
(二)数学直觉思维的特征
1.经验性:直觉所运用的知识和形象直感都是经验的积累和升华,直觉不断地组合老经验,形成新经验从而不断提高直觉的水平。
2.迅速性:直觉解决问题的过程短暂反应灵敏,领悟直接。
3.跳跃性:直觉思维并不按常规的逻辑规则进行,便显出整体的确定性及细节上的模糊性。
4.或然性:直觉判断的结果不一定正确,需要得到严密的证明。
虽然直觉思维有一定的或然性,但这并不影响数学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某些难题无从入手,或者方向根本就是背离。俗话说得好:“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能够准确预见是多么重要,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直觉思维。
二、培养数学直觉思维能力
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数学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1.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
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决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4发出思维的火花的。
2.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
3.提高直觉思维的敏锐性
猜测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打破思维定势、打破形式逻辑的束缚,大胆猜测合情推理、对其结果可以严格论证。要具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类比、探索等方式进行猜测。
4.數学的美是激发直觉思维的诱因
美的意识能唤起和支配数学直觉,纵观古今,数学上的许多发现和创举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看无不遵循美的创造规律。数学美集中表现在数学本身的简单性、对称性、相似性、和谐性、奇异性等。在数学中让学生体验和领略数学的内在美,着意培养审美意识,是提高直觉能力的重要一环。
5.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直觉思维
通过深入的观察、联想,由形思数,由数想形,利用图形的直观诱发直觉,对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思维大有帮助,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
要把数、形之间的转化作为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当面对表示题目信息的“数”有明显意义的问题时,要求学生能直觉想象出相应的图形,利用“形”的直观来寻找解题途径。运用丰富的数学知识的语言――数学名词、术语、符号等,让学生不但熟悉这些语言、还应善于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比喻等手段阐释抽象难懂的原理。
三、在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的作用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直觉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着潜在开发学生智力意义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1.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直觉的洞察力很重要。例如,在学习异面直线的概念时,学生容易把分别在两个不同平面内的直线,错误的认为是异面直线,这就是由于缺乏对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直觉洞察力与判断力。
2.在推理判断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直觉的判断和想象,不能将积存在大脑里的思维元素充分调动、组合、变换,迅速的作出决策。
3.直觉思维在搜索发现数学解题途径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直觉的形成离不开思维的迅速概括与高度的浓缩,因此,解题中直觉思维的形成常常是多种逻辑思维方法的综合转换,反复应用,高度浓缩产生质变的结果。
总之,直觉思维是一种科学素质,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他的直觉思维水平的高低。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并把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刘云章,马复辟.数学直觉与发现[M].安徽教育出版社.
[3]王小莉.《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7):60-60.
[4]张寄洲.《上海中学数学》.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