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社区对脑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择2009 年1月-2010 年12月间在我社区中心慢病管理中脑卒中患者15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从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机体康复情况两方面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的FMA评分和Barher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脑卒中后患者实施循证康复护理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活动能力,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 循证护理;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后的康复护理对于该病的愈后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而循证护理( evidence-based nusring,EBN)是循证思想在护理实践中的扩展和应用,指护士将所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其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意愿,三者结合,制订出适合患者个体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 [1]。为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愈后,我中心对脑卒中后患者实施了循证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2009 年1月-2010 年12月间在我中心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2-76岁,平均56.5±6.5岁,其中男87例,女7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接受并愿意合作。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得,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循证方法 成立循证护理组,成员包括家庭医生、康复医生各1名、护士3名。
然后通过查阅资料、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寻找证据支持,对证据的真实性及临床实用性等作出综合评价,制定出最终的护理干预措施:
1.2.2 肢体功能的护理 要根据不同的疾病阶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康复训练,对早期和非稳定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病情稳定后即强调瘫痪肢体的正确体位摆放,指导患者保持患肢功能位,指导病人进行的功能训练遵循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到主动运动的过程[2]。
1.2.3 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康复治疗和护理的进展。脑卒中患者由于突然出现失语,极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要及时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疏导、支持、鼓励,增强其对康复治疗的信心。
1.2.4 健康教育 综合应用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示范性教育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开展有针对性、具体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等不良情绪,增强康复的信心[3]。
1. 3 效果评价 分别从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机体康复情况两方面对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患者心理状况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价。而机体康复状况采用FMA和Barther指数来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和Barther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MA评分与Barther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FMA与Barther指数评分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更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而循证护理是一种近年来出现的全新护理模式,强调护理服务应建立在证据基础上,要求护士必须通过临床实践和查找国内相关报道,把个人临床经验同外部所获得的最佳证据以及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最终制定出最佳的护理方案。该模式的核心是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而不是单凭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直觉等。此外,还起到激发护理人员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自身修养的作用[4]。
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残废率和再发率均高。如果不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急性期后的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患者的FMA和Barther指数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总之,对脑卒中后患者实施循证康复护理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等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机体活动能力,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玉娥.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0, 8(5):56-57.
[2]王淑文.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体位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9(9):24.
[3] 田美欣,杨淑萍,方习红.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单元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7-69.
[4]梁晓萍,黄五星,林静茹.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5( 2) : 234-235.
[5]董丽.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肢体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 33(5):343-345
【关键词】 循证护理;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后的康复护理对于该病的愈后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而循证护理( evidence-based nusring,EBN)是循证思想在护理实践中的扩展和应用,指护士将所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其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意愿,三者结合,制订出适合患者个体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 [1]。为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愈后,我中心对脑卒中后患者实施了循证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2009 年1月-2010 年12月间在我中心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2-76岁,平均56.5±6.5岁,其中男87例,女7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接受并愿意合作。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得,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循证方法 成立循证护理组,成员包括家庭医生、康复医生各1名、护士3名。
然后通过查阅资料、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寻找证据支持,对证据的真实性及临床实用性等作出综合评价,制定出最终的护理干预措施:
1.2.2 肢体功能的护理 要根据不同的疾病阶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康复训练,对早期和非稳定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病情稳定后即强调瘫痪肢体的正确体位摆放,指导患者保持患肢功能位,指导病人进行的功能训练遵循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到主动运动的过程[2]。
1.2.3 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康复治疗和护理的进展。脑卒中患者由于突然出现失语,极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要及时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疏导、支持、鼓励,增强其对康复治疗的信心。
1.2.4 健康教育 综合应用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示范性教育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开展有针对性、具体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等不良情绪,增强康复的信心[3]。
1. 3 效果评价 分别从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机体康复情况两方面对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患者心理状况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价。而机体康复状况采用FMA和Barther指数来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和Barther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MA评分与Barther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FMA与Barther指数评分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更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而循证护理是一种近年来出现的全新护理模式,强调护理服务应建立在证据基础上,要求护士必须通过临床实践和查找国内相关报道,把个人临床经验同外部所获得的最佳证据以及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最终制定出最佳的护理方案。该模式的核心是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而不是单凭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直觉等。此外,还起到激发护理人员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自身修养的作用[4]。
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残废率和再发率均高。如果不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急性期后的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患者的FMA和Barther指数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总之,对脑卒中后患者实施循证康复护理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等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机体活动能力,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玉娥.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0, 8(5):56-57.
[2]王淑文.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体位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9(9):24.
[3] 田美欣,杨淑萍,方习红.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单元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7-69.
[4]梁晓萍,黄五星,林静茹.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5( 2) : 234-235.
[5]董丽.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肢体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 33(5):34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