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显著。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安徽省高职高专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25-02
物流是21世纪中国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逐渐凸显。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各行各业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物流的重要因素,影响了物业业的快速发展。
高职高专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新的类型,承载着教育体系中培育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高职高专教育已经为我国物流建设培养了大批物流人才,但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存在不能完全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因此,研究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安徽省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发展现状及物流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现状
1、院校
截至2009年8月,我省56所高职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已达51所。包括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徽商职业学院等。
2、专业设置
物流专业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财经领域的工商管理大类,院校大多是在工商管理系或经济管理系下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大多专业学制为3年,属于文史类。如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现代经济管理系下设“物流管理”专业。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其管理工程系下设与物流相关的两个专业“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其管理工程系下设“物流管理”专业。
(二)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社会认识不足,政府投入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
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学生必须首先就职于物流基层岗位,积累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才有可能成为中高层物流人才。社会对高职高专评价普遍较低,认为只有成绩不够优秀上不了大学的“差生”才会进入高职高专学习,包括许多高职高专学生本人。社会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次,认为从事物流就是做运输、仓储、搬运、快递等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少、发展前景有限的工作。同时社会和各级政府没有给予职业教育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办学中,政府的教育政策和经费投入更偏向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通常参考《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一部具有客观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高等职业教育法》。
2、物流专业建设不成熟,课程设置没有突出行业和地域特色
高职专业培养人才应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因而专业建设应结合当地物流发展特点和经济需要。物流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理论研究体系仍不成熟,所包含知识较宽泛,专业设置课程多且杂。很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大多是简单模仿较成熟的工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交通运输管理等专业,没有突出行业特色,亦缺乏与实践要求的联接。职业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明确的定位。
3、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现代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匾乏严重制约了物流人才教育与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首先不少高职院校普遍缺少专业物流教师,大多是直接从交通运输、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转行而来,不少教师边教边学,物流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缺乏必要的物流新知识、新理论的了解。其次大部分教师是从院校毕业后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理论型教师,缺乏在物流企业实践的经验。最后,教师的年龄结构相对比较年轻,职称层次较低,缺乏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4、教材混乱陈旧
物流是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理论研究体系尚不成熟,而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物流教材种类繁多,但高水平教材不多,大多只是对过去及国外教材的低水平的重复甚至抄袭。不少院校使用的物流教材也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理论支撑和教学体系,没有从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角度出发,大多是各个院校及授课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喜好来选择教材,存在着概念太多、系统性不强、脱离实践、滞后行业先进理念的情况,精品实践教材极度匮乏。
5、毕业生实操能力差,流失严重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仍采用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校内模拟实验室还是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都存在着无法满足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有不少毕业生反应,他们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已经十分陈旧,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大多数物流专业毕业生不具备一毕业即上岗且能迅速满足岗位职业需求的能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的比例低,实操能力差。再加上部分学生对待工作岗位缺乏责任心和实干精神,只是片面追求高薪高福利和优越的企业工作环境。因此很多企业干脆拒绝选择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而宁愿选择学历更低的中职毕业生或者干脆对学历没有要求,只要具有实践经验即可。
物流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转行情况较为严重。在对往届物流专业毕业生的跟踪统计中发现:由于对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不满,毕业后1-2年转行做销售或其他服务行业比例大约占到毕业生比例的30%-40%左右,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二、安徽省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解决对策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高职高专教育,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各級政府应加大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工作,使人们能认识到高职教育也是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政府应逐步加大高职物流教育的资金投入,解决高职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不断增加高职物流教育必备的实验室和实训教学设施。同时,应给予高职院校的学习者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鼓励学生或在职者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或深造。尤其对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经济困难而成绩优异的学生,采取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措施手段鼓励学生上高职。
(二)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及“岗位群”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
现代物流业需要的是“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性”的复合型操作应用人才。对于高职物流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其职业定位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就业岗位,而是一个岗位群。高职高专物流专业重在培养高素质、操作型的一线工作人员和初、中级管理人员。
(三)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师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双师型”物流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目前高职物流教育师资偏重理论缺乏实践,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应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可以鼓励并给与相应的政策支持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地方政府和企业则应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院校可通过聘请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提供业内最新技术、管理方式,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先进的精品教材建设
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人才培养的载体。目前,不少院校使用的物流教材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大多是各院校及授课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选择教材,精品教材极度匮乏。可以组织各高校以及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编写物流教学的基础教材,出版一些精品教材,也可根据需要引进一些國外优秀的教材课本,翻译试用一段时间后修改形成自己的教科书。
(五)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
大多院校仍以授课老师理论讲解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且大多高职院校更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应用,以老师“教”为主,不能吸引学生去深入学习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很难满足企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物流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在物流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以学生“学”为主,通过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方式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拓展学生视野、扩大学习兴趣、加深实践体会、提高学习效果。
(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拓展校企合作新模式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逐渐开始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不少院校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徽商职业学院等相继投资数百万建立了物流模拟实验室,安装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财贸学院等则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建立了若干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依托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实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激活办学机制,这样才能逐步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沿着职业教育的方向健康、持续发展。行业或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配合”、“订单”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和“校企实体合作型”等参与模式,与院校建立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关系,不断寻找和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使双方在利益上找到平衡,并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
三、展望
我国高职物流教育任重而道远,物流业又是安徽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2009年11月17日,安徽省正式出台了《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2009年至2015年,将大力发展三大物流区域、构筑五大物流枢纽、建设五大特色物流中心、规划五个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力争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我省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规划提出了2009年至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的发展目标。
2011年2月安徽省出台的《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骨干示范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职教园区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兴办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双元化”办学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式教育。
安徽省高职物流教育必须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机制,建立起适应社会需要的、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物流高职教育体系,为安徽物流产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R\].合肥新闻网,2009-9-6.
\[2\]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中国发展门户网,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