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从特色课程建设向课程文化发展的实践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ware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舟山实验小学的核雕课程文化建设是江苏省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项目,也是学校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实施推进的过程中,学校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通过项目化的方式,逐步形成核雕课程文化,并基于此发展、积淀为学校课程文化。学校在核雕课程建设过程中,实现了课程基地建设从项目到全息,课程样态建构从范例到模型,文化发展提升从专项到整体的跨越,为乡村学校课程能力建设与课程文化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关键词:核雕课程;课程文化;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0B-0013-03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舟山实验小学是苏州市吴中区的一所乡村小学。学校“核雕课程文化”建设项目于2015年9月正式立项为江苏省教育厅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努力以“道器相融”的宗旨打造文化底色,在核雕课程文化的物态建设、常态建设、资源库建设及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核雕课程文化建设项目,学校走出了一条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到学校课程文化初步发展、凝练、建构的实践路径。
  一、课程基地建设——从项目到全息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1],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室环境能够产生很好的影响。最好的情况下,一个惹人喜欢的环境至少能够让学生建立对该科目的好感[2]。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程基地是课程实施的专用空间,是影响教与学的重要因素。进行核雕课程建设,打造集知识性、观赏性、体验性于一体的课程基地是课程开发物态建设中的关键内容。基于此,在前期调研、察访的基础上,我们着手进行核雕课程基地的建设。第一,我们在原有专用教室的基础上,进行校内资源的统整,规划建设了核雕工坊,用于分类选修课程的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体验核雕在精雕细刻间蕴藏的精致文化,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善于求精”的品质。第二,通过文献资料的参阅和核雕村走访的记录,营建了核雕文化陈列馆,展示了核雕的历史发展、代表人物、作品及核雕创作、鉴赏等内容,使学生走一遍,就能对苏州舟山核雕文化有所了解。第三,在基地建設时放宽视野,充分挖掘地域资源,在舟山核雕村建立了课程基地,并在舟山核雕村建立了专家(李晓青、须培金、任敏华)工作室,使核雕课程基地融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空间于一体;融通识学习、技能实践、文化体悟于一体;融学校教育、社区发展、学生需求于一体。
  核雕课程基地的建设,促进了核雕课程计划的有效实施,也使我们初步掌握了课程基地建设的基本技术:从校内建设到校外开辟,从有机拓展到整合优化。由此,学校根据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需求,就课程基地建设,形成了从项目化建设到全息化培育的基本格局。如通过专用教室的改造,专业基地的专门建设等方式,我们先后建成无线电课程基地(包括校外的绿光农场、太湖之星)、防震减灾体验室、苏州乡土植物科普馆等课程基地,使课程教学能在课程基地中进行;确立了把专家工作室建在课程基地的思想,先后建成了李超书法工作室,苏春敏器乐学习实践室,于丽娟舞蹈工作室,使课程实施的空间、师资更有保障,使课程实施的效能更有保证。我们以努力把校园建设成课程基地为宗旨,从建筑风格、造景布局的苏式化开始,到乡土植物的种植、文化廊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呈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并重的课程实施理念,真正使校园处处成为育人之处。
  二、课程样态建构——从范例到模型
  华师大课程与教学所所长崔允漷教授说过,“课程建设是一项专业而完整的实践”。课程建设既要符合科学性,也要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核雕课程是学校课程规划中校本“香山”兴趣类课程中香山工艺课程中的一项。在项目启动后,我们把重点放在规范课程建设流程之上,着力把核雕课程打造成校本“典范”课程。
  第一,编写课程纲要。学校以发展适应性教育为考量,进行核雕课程纲要的研究和撰写,使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安排、课程教学的方式和课程评价的设计更加科学。经过连续几个学期的打磨,核雕课程纲要逐渐完善,并在2016年举行的全国校本课程纲要设计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第一名。第二,整理教学内容。学校根据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着眼于课程学习的衔接和上升,通过文献查阅和走访记录等方式,请教材编写经验丰富的专家主持,请学校教师、工艺大师共同参与,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舟山核雕》教材的编写。《舟山核雕》教材的问世,为课程进行分层选修的教学实施提供了内容依据,也保障了学生对于核雕知识、文化的学习。第三,寻求校本课程师资。核雕属于微雕工艺,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性强,文化性突出,不是一般的教师能够胜任教学的。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尝试“1 1”教师的组成方式(1位专家 1位专职或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突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而以实践体验和感悟为主,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第四,努力变革课程评价方式。学校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实践项目,对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同时关注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工艺学习情况的评定,多进行过程性、展示性评价,评价更加客观、多元。第五,建设和完善课程平台。学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建立了核雕课程文化专题网站,建设了核雕课程学习展评、核雕展示与义卖、少先队核雕研究活动等平台,建立了核雕文化研究微信平台,举行核雕文化节活动,使课程的外延扩大,也使核雕课程建设的成果在更广层面推广。
  以核雕课程为范,学校建立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模型,用以规范其他校本课程的实施,使所有校本课程的实施从规范不断走向专业。根据核雕课程建设形成的课程建设规程,也为学校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运作提供了借鉴。
  三、文化发展提升——从专项到整体
  核雕课程文化建设项目的启动,我们将之视为助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打开学校工作新局面的有力抓手,建设特色文化校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难得机遇。在核雕课程文化建设的带动下,学校文化发展的整体格局逐步形成。   1.德育发展:细节见精神。德育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点,学校少先队在核雕社团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启示,根据学校德育实际(生源渠道多方面,生源背景多元),确定了“细节见精神”的德育方向,不仅做到德育全课程化、全活动化和全员化,更从点滴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教师发展:专注显本领。核雕教师团队建设“1 1”的教师提高模块化方式(1个学校专兼职教师 1个校外特聘高级导师)对全校教师队伍建设起到明显的示范與推动作用。我们专门建立了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和教研导师的教学助推团队,建立每两周一次的专题教研与课程实施培训制度,请课程专家、教学专家定期进行“工作坊”指导或“对话式”交流,老师们普遍反映“不但开阔了视野,而且学到了可操作的实用教学方法”。
  3.教学方式:体验出真知。核雕文化的传承指向实践和精神,在核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多地采用实践体验的方式来进行。由此,我们将体验式教学由核雕课程的学习延展到其他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建构体系。如语文学科注重言语体验,数学学科注重实践体验,英语学科注重情境体验,科学学科注重探究体验,艺术学科注重审美体验……
  4.环境建设:精致融智慧。核雕文化蕴含着苏州精致文化的意蕴,也融汇着厚重的“工匠精神”,学校建筑格局本身具有浓郁的苏州味道。以核雕文化“道器相融”为核心理念,我们把环境建设作为教育影响师生的重要载体,从学校风貌到班级布置,再到一草一木,一字一画,让每棵树木、每个角落、每个区域体现绿化与文化紧密相融,让一块墙壁、每一个橱窗都能展现出学校教育教学的真实场景和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风采,使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平等、对话、尊重的氛围中享受和谐之美。
  学校课程能力建设的主体是学校,这是一个综合化、凝聚化、合作化的团体式主体[3],包括了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专家。在乡村小学学校课程能力建设和课程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核雕课程建设和核雕课程文化的样态化发展,使舟山实验小学走出了一条项目化发展之路,也使得舟山实小从项目向文化的实践,成为一个新的文化样本。
  参考文献:
  [1]雅思贝尔斯(德),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1.
  [2]埃里克·詹森(美),尹莉莉、马慧、屈文妍,译.超级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18.
  [3]杨九俊,彭钢,万伟.学校课程能力的实践创新与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 2017(2).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摘要:台湾高校培养的学生以其优秀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宽广的国际化视域得到世人的认可。本文以台湾旅游类高校空乘人才培养的成功典范——国立高雄餐旅大学为例,从人文化、专业化、企业化、国际化四个方面论述了该校航空暨运输服务管理系培养专业人才的特色,借鉴了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措施,并提出了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空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台湾;国立高雄餐旅大学;空乘;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很幸运,今天贲友林老师用我们班孩子上课《找规律》。  正式上课前,有一份预习材料需要完成,13号的辰辰未能完成这份作业。我想不会就不会吧。我之前在网络上看过贲老师的课,也读了一点他的书,我想给他的课堂一个真实的预习状态。  课的一开场贲老师的提问并不难回答,预习单上其实有不少孩子写出了所发现的规律,但是举手的只有两个同学。在这样的会场中,孩子们难免有点紧张。兴许是出于调动课堂气氛的考量,贲老师潇洒
近日,看到央视关于历届高考状元后续发展的调研报告,结果是大多数的状元后来都“泯然众人矣”。看完后感慨良多:为什么这些长于纸面成绩的“学霸”,却没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精英型科研人才?这或许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  现行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精心设计教案、研究学情,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尽在掌握之中,课堂教学成为封闭有序的线性一维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学生不需要话语权,个性与创造性逐渐消失。教
摘要: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是根据该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界定课程内容及实践环节,同时确定其开设的先后顺序。按以下步骤实施: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界定中高职阶段知识、技能、素质及能力分阶段要求;建立“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实现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顺利衔接。  关键词: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摘要:本研究基于一堂以“记忆”为内容的公开课,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展示一节课的前期思考、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反思,在此过程中,探讨教师是如何通过教学设计甄选教学内容,尝试寓“情”于教,将“情感”因素融入知识教学,在情境教学模式下,以达到情感目标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情感;叙事研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08C-0048-04  
摘要:教师科学指导学生自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金钥匙,是师生实现双赢课堂的法宝。教师应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积极探索指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自学英语,为学生开启英语自学之门。  关键词:中学英语;自学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2-0067-04  “五严”背景下,学校的办学行为愈发规范化,学生在校集中学
摘要:郭文红老师是一名出色的数学教师,为了提升自己,她主动申请当班主任,希望给孩子的将来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她创造性地在班上开展了许多让孩子们难忘的活动——班级日记、家长讲座、学生颁奖、社会实践、走向大自然……让孩子的童年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妙趣横生。取得成就之后,她不愿意重复自己,继续把难题当课题,研究如何把评语写出个性,研究怎么把偶发事件变成教育契机,研究怎么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尊严,研究如何
摘要:从1983年,起我园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从分科教学向综合课程改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幼儿园综合课程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四大模式之一。经过30多年的探索、研究、总结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我园独到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框架、课程方法、课程组织形式和评价体系,以主题来建构幼儿经验的课程模式也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幼教课程模式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我们梳理出综合课程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摘要:终身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理念。基于终身教育“面向人人”、“服务需求”和“开放融合”的理念,并结合江苏省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创新教育实践,课题组首先构建了“终身教育理念下校企共赢创新机制研究”的总体框架,然后通过实施“校企人才培养共赢”和“产品技术研发共赢”,探究了终身教育理念下,如何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员工培训相结合、高校科技研发与企业技术攻关相结合,实现校企共赢人才培养的
摘要: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习得,离不开诵读。无论是经典诗词的浸润,还是文学名篇的体悟,或是课文内容的把握,都需要在诵读的基础上,去理解、巩固和拓展。初中时代是学生诵读的黄金时光。针对当前部分初中生诵读状态较差、效率较低的现状,教师可以在激励教育理念的主导下,制定励志的标语,以目标激励、竞争激励、加星激励、榜样激励等形式,提高学生诵读效率,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激励教育;核心素养 ;诵读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