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诊断联合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心电图确诊,中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抑制早搏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0.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中药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及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关键词:心电图;益气活血稳心汤;心律失常
一、一般资料
1.1诊断依据心律失常性质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应包括较长的Ⅱ或V1导联记录。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必要时还可以用食管导联或右房内电图显示P波。经上述方法有意识地在QRS、ST和T波中寻找但仍未见P波时,考虑有心房颤动、扑动,房室交接处心律或心房停顿等可能。通过逐个分析提早或延迟心搏的性质和来源,最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发作间歇期体检应着重于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影、心血管造影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1.2检查检验
1.2.1体表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的最主要手段。临床上采用12导联心电图。可以从心脏的立体结构方面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和部位。然而12导联心电图由于记录时间短,不容易描记到短暂心律失常的图形。所以临床上常常采用P波清楚地导联(Ⅱ、Ⅲ、aVF和V1导联)较长时间描记,便于捕捉心律失常。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
1.2.2心电图监测 为克服心电图描记时间短,捕捉心律失常困难的缺点,人们采用心电图监测的方法诊断心律失常。①床边有线心电图监测:适用于危重患者。②无线心电图监测:便于捕捉患者活动后心律失常。③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心电图,连续记录24h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它的出现解决了只靠普通心电图无法诊断的心律失常问题。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④电话心电图:将心电图经过电話的途径传输到医院或监控中心,有助于了解患者工作和生活时的心律失常情况。
1.2.3动态心电图 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1.3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2013年11月患者1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3例,男性48例,女性45例,年龄53-72岁;对照组92例,男性47例,女性45例,年龄51-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4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在继续服用治疗原发病药物的同时,对照组予倍他乐克片,每次25mg,每日2次口服,同时口服心律宁片(中药苦参提取物苦参碱),3片/次,1日三次,疗程为一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稳心汤(处方组成:丹参9g,川芎12g,红花12g,桃仁12g,人参12g,黄芪15g,五味子12g,麦冬12g,玉竹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
1.5疗效标准
早搏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控制:早搏消失或基本消失,动态心电图无早搏或为偶发(小于30次/24h)。显效:早搏较前减少8%以上;有效:早搏较前减少30~80%之间或减轻一级;无效:用药后早搏无变化或减少<30%。
二.结果
抑制早搏疗效比较 治疗组93例,临床控制43例,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取得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92例,临床控制35例,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18例,取得总有效率80.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冠心病快速心率失常是由冠状A供血不足、微循环障碍引起,归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多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劳累过度、久病等致心之气阴亏损所致。治宜益气养心,治血通经,清热凉血,滋阴补肾。益气活血稳心汤中:配伍人参、五味子、黄芪、炙甘草等补中益气,生津安神;丹参、川芎、红花、桃仁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麦冬、玉竹养阴清热、润肺清心。诸药合用具有气气活血,生津安神之功。药理研究证明人参,黄芪、玉竹有强心作用,使心肌携氧能力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强;丹参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临床观察证实,该方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及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倍他乐克组,使用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提示中药抗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优势。临床观察证实,该方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及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倍他乐克组,使用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提示中药抗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66-1369;1469-1471.
[2]陈贵廷。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08-209;215-21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43-4
关键词:心电图;益气活血稳心汤;心律失常
一、一般资料
1.1诊断依据心律失常性质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应包括较长的Ⅱ或V1导联记录。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必要时还可以用食管导联或右房内电图显示P波。经上述方法有意识地在QRS、ST和T波中寻找但仍未见P波时,考虑有心房颤动、扑动,房室交接处心律或心房停顿等可能。通过逐个分析提早或延迟心搏的性质和来源,最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发作间歇期体检应着重于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影、心血管造影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1.2检查检验
1.2.1体表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的最主要手段。临床上采用12导联心电图。可以从心脏的立体结构方面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和部位。然而12导联心电图由于记录时间短,不容易描记到短暂心律失常的图形。所以临床上常常采用P波清楚地导联(Ⅱ、Ⅲ、aVF和V1导联)较长时间描记,便于捕捉心律失常。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
1.2.2心电图监测 为克服心电图描记时间短,捕捉心律失常困难的缺点,人们采用心电图监测的方法诊断心律失常。①床边有线心电图监测:适用于危重患者。②无线心电图监测:便于捕捉患者活动后心律失常。③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心电图,连续记录24h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它的出现解决了只靠普通心电图无法诊断的心律失常问题。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④电话心电图:将心电图经过电話的途径传输到医院或监控中心,有助于了解患者工作和生活时的心律失常情况。
1.2.3动态心电图 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1.3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2013年11月患者1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3例,男性48例,女性45例,年龄53-72岁;对照组92例,男性47例,女性45例,年龄51-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4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在继续服用治疗原发病药物的同时,对照组予倍他乐克片,每次25mg,每日2次口服,同时口服心律宁片(中药苦参提取物苦参碱),3片/次,1日三次,疗程为一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稳心汤(处方组成:丹参9g,川芎12g,红花12g,桃仁12g,人参12g,黄芪15g,五味子12g,麦冬12g,玉竹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
1.5疗效标准
早搏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控制:早搏消失或基本消失,动态心电图无早搏或为偶发(小于30次/24h)。显效:早搏较前减少8%以上;有效:早搏较前减少30~80%之间或减轻一级;无效:用药后早搏无变化或减少<30%。
二.结果
抑制早搏疗效比较 治疗组93例,临床控制43例,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取得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92例,临床控制35例,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18例,取得总有效率80.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冠心病快速心率失常是由冠状A供血不足、微循环障碍引起,归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多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劳累过度、久病等致心之气阴亏损所致。治宜益气养心,治血通经,清热凉血,滋阴补肾。益气活血稳心汤中:配伍人参、五味子、黄芪、炙甘草等补中益气,生津安神;丹参、川芎、红花、桃仁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麦冬、玉竹养阴清热、润肺清心。诸药合用具有气气活血,生津安神之功。药理研究证明人参,黄芪、玉竹有强心作用,使心肌携氧能力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强;丹参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临床观察证实,该方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及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倍他乐克组,使用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提示中药抗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优势。临床观察证实,该方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及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倍他乐克组,使用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提示中药抗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66-1369;1469-1471.
[2]陈贵廷。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08-209;215-21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