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应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和终身发展,教学中要逐步帮助学生掌握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本文就自己一线教学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物理教学 学习方式 转变
江苏省从2005年秋开始推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基本上认识了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在形式上正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正在形成。本文就自己教学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几种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就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
接受式学习:教师的教学通过讲解知识、技能、概念、原理,学生通过习诵、模仿和做题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所谓探究学习,一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二是指导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如何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一)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因此要认真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深入研究课改精神,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为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营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1.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建立一种新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2.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可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的最高水平。”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中的事件或学生关心的自然现象、科技问题转化为物理研究的对象,从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丰富的问题充满课堂,如:用运动员跳远比赛的多媒体模拟演示引出位移与路程的区别问题等等.学生会感到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其学习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新知。
3.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与学生成为朋友,给学生安全感、自由感;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
(三)激发主动探究知识的内在动机。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倡导快乐阅读,激发兴趣。让学生订阅《物理学习报》,课外搜集物理学家有趣故事,到班上交流。他们认为学习物理太有趣了、太有用了,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进行自主探究的前提,因为这往往是学生发现和创造的萌芽。
比如:在“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教学中,可以事先不让学生预习,直接把学生带到实验室,把研究课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给弹簧秤、橡皮筋等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也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要尽量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行解决.在经历了“假设—实验—理论”的探索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领悟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发展了能力。
3.搭建成功舞台,享受乐趣。好奇心和成就感是人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中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例如,我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适时地采取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学生在回答出一个问题或成功解决一个问题时,就给他所在的小组加分。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高涨的状态,真正地从“要我学”上升到“我要学”的境界。
(四)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思维空间。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
1.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规范。新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还要特别注意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并让学生提一些更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多关注现实和世界、社会和人生,使物理真正成为有用的知识。
3.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知识基础,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具体指导。
4.优化作业设计。作业如果过于繁琐和机械,会抑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简明、灵活、开放和生动。
(五)生成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现代素质教学要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课堂内,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生成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增加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
总之,只要我们物理教师深入钻研课改精神,及时转变教育思想,牢固确立起新的教学理念,并把崭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上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积极讨论.并把这种教学方式延伸到课外,那么,中学物理学习方式就一定会“旧貌换新颜”。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肖川).
[2] 《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余文森).
【关键词】物理教学 学习方式 转变
江苏省从2005年秋开始推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基本上认识了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在形式上正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正在形成。本文就自己教学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几种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就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
接受式学习:教师的教学通过讲解知识、技能、概念、原理,学生通过习诵、模仿和做题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所谓探究学习,一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二是指导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如何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一)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因此要认真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深入研究课改精神,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为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营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1.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建立一种新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2.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可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的最高水平。”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中的事件或学生关心的自然现象、科技问题转化为物理研究的对象,从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丰富的问题充满课堂,如:用运动员跳远比赛的多媒体模拟演示引出位移与路程的区别问题等等.学生会感到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其学习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新知。
3.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与学生成为朋友,给学生安全感、自由感;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
(三)激发主动探究知识的内在动机。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倡导快乐阅读,激发兴趣。让学生订阅《物理学习报》,课外搜集物理学家有趣故事,到班上交流。他们认为学习物理太有趣了、太有用了,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进行自主探究的前提,因为这往往是学生发现和创造的萌芽。
比如:在“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教学中,可以事先不让学生预习,直接把学生带到实验室,把研究课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给弹簧秤、橡皮筋等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也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要尽量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行解决.在经历了“假设—实验—理论”的探索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领悟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发展了能力。
3.搭建成功舞台,享受乐趣。好奇心和成就感是人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中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例如,我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适时地采取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学生在回答出一个问题或成功解决一个问题时,就给他所在的小组加分。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高涨的状态,真正地从“要我学”上升到“我要学”的境界。
(四)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思维空间。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
1.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规范。新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还要特别注意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并让学生提一些更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多关注现实和世界、社会和人生,使物理真正成为有用的知识。
3.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知识基础,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具体指导。
4.优化作业设计。作业如果过于繁琐和机械,会抑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简明、灵活、开放和生动。
(五)生成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现代素质教学要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课堂内,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生成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增加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
总之,只要我们物理教师深入钻研课改精神,及时转变教育思想,牢固确立起新的教学理念,并把崭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上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积极讨论.并把这种教学方式延伸到课外,那么,中学物理学习方式就一定会“旧貌换新颜”。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肖川).
[2] 《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余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