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彻底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数学教师而言,解决好数学学困生的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困难的学生。在目前的农村中学,这类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大,研究这类学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数学学困生的特征
数学学困生除具有一般学生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表现在学习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欺骗教师和家长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2.学习品质差。学习品质一般指学习认真、踏实、勤奋、自觉的创造过程。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稳定的倾向;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起伏不定。其结果是态度消极,敷衍应付,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3.参与意识不强。这些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但对通过观察、推导,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他们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不重视,不愿参与探讨过程。这种心理妨碍了学生知识形成的系统性。同时,没有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结论终究不会形成牢固的知识概念。因而在使用知识时往往会出现“知识断层”现象。
二、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由家庭的、由社会的、由智力方面的、也由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
1.来自学生
首先,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如:轴对称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分不清哪个概念是研究两个图形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概念是研究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更不会画图形的对称性;又如,学困生对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容易记错混淆;其次,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与难点,阅读程度慢且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作业练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问,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最后,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变化也比较大,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来自教师
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考试竟争激烈,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数学,数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学习指导。
3.来自教材
与小学教材相比,初中数学教材结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新课程教材(北师大版、华师大版、人教版、浙教版),新教材要比旧教材更新颖、更有灵活性,但有的知识衔接不是很合理。
4.来自家庭
在农村中学,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初中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文凭,有的只是小学文化。他们的素质不是很高,管理子女的学习状况只是问其有无作业,主动来校了解子女读书情况不多;有的家长来校只是问孩子生活上的情况,很少主动向老师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更不要说检查子女的家庭作业完成的如何,也谈不上辅导子女的作业;还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甚至极个别的家长反对子女上学,认为打工挣钱才有用;更有甚者对子女根本不关心,任由学校管理,有时子女做错事还要到学校无理取闹等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情绪,读书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再加上学生的惰性、好玩的特点,学习更得不到巩固,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直线下降。
5.来自社会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承认,但由于我国对教育的投资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拜金主义触发的读书无用论”和“社会信息中的消极因素”等影响,使一些人认为读书没有大的用处,有部分人小学没毕业也照样发财,这也影响了一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解决策略
1.学习新课标、新教材,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加强了数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比较熟悉的,也有些是教师不熟悉甚至没有学过的。例如,新课程中加强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统计與概率”,加强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应用,强化了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运用,增加了“数学文化”的内容。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前提下,删减了传统中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在和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减去了什么,增加了什么。要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各个知识点,特别是要注意对保留的原教材内容的新要求。教学时要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出现的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拨高;防止采用“旧瓶换新酒”的办法处理原教材所保留的内容。对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盲目扩大范围,增加难度。
2.学习研究因材施教的能力。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的到不同的发展的重要理念,对教师的因材施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认真分析数学学困生的思维和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进步,在数学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紫金县乌石中学)
一、数学学困生的特征
数学学困生除具有一般学生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表现在学习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欺骗教师和家长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2.学习品质差。学习品质一般指学习认真、踏实、勤奋、自觉的创造过程。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稳定的倾向;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起伏不定。其结果是态度消极,敷衍应付,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3.参与意识不强。这些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但对通过观察、推导,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他们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不重视,不愿参与探讨过程。这种心理妨碍了学生知识形成的系统性。同时,没有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结论终究不会形成牢固的知识概念。因而在使用知识时往往会出现“知识断层”现象。
二、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由家庭的、由社会的、由智力方面的、也由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
1.来自学生
首先,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如:轴对称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分不清哪个概念是研究两个图形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概念是研究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更不会画图形的对称性;又如,学困生对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容易记错混淆;其次,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与难点,阅读程度慢且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作业练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问,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最后,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变化也比较大,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来自教师
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考试竟争激烈,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数学,数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学习指导。
3.来自教材
与小学教材相比,初中数学教材结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新课程教材(北师大版、华师大版、人教版、浙教版),新教材要比旧教材更新颖、更有灵活性,但有的知识衔接不是很合理。
4.来自家庭
在农村中学,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初中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文凭,有的只是小学文化。他们的素质不是很高,管理子女的学习状况只是问其有无作业,主动来校了解子女读书情况不多;有的家长来校只是问孩子生活上的情况,很少主动向老师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更不要说检查子女的家庭作业完成的如何,也谈不上辅导子女的作业;还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甚至极个别的家长反对子女上学,认为打工挣钱才有用;更有甚者对子女根本不关心,任由学校管理,有时子女做错事还要到学校无理取闹等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情绪,读书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再加上学生的惰性、好玩的特点,学习更得不到巩固,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直线下降。
5.来自社会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承认,但由于我国对教育的投资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拜金主义触发的读书无用论”和“社会信息中的消极因素”等影响,使一些人认为读书没有大的用处,有部分人小学没毕业也照样发财,这也影响了一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解决策略
1.学习新课标、新教材,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加强了数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比较熟悉的,也有些是教师不熟悉甚至没有学过的。例如,新课程中加强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统计與概率”,加强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应用,强化了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运用,增加了“数学文化”的内容。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前提下,删减了传统中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在和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减去了什么,增加了什么。要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各个知识点,特别是要注意对保留的原教材内容的新要求。教学时要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出现的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拨高;防止采用“旧瓶换新酒”的办法处理原教材所保留的内容。对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盲目扩大范围,增加难度。
2.学习研究因材施教的能力。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的到不同的发展的重要理念,对教师的因材施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认真分析数学学困生的思维和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进步,在数学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紫金县乌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