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四川省推行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改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学校的课程意识普遍增强,教学行为初步出现了积极地变化,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师生关系初步呈现,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的意识正在逐步增强,“校本研究”也已初步形成风气。然而,新课程实施过程涉及方方面面。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老师们为之感到迷茫。为此,我结合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一些思考。
1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新教材内容太多,而课时安排不够,加之学校不够重视,教学课时严重不足,导致盲目赶进度,无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行为。练习和讲评没时间,造成学得的知识不能很好的巩固和应用。如必修一不仅知识难度大,而且内容繁多,加之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高初中的衔接出现较大空白,课堂上老师还得补充许多基础知识,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思考活动时间、空间少,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存在很大困难。
1.2 探究性教学的课堂组织遇到各种挑战,学生自主学习的度难以把握。“探究性学习”是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老师都提出了很多担心:一是地理课时本来就十分紧张,担心探究性学习效率不高,在发言交流时,往往花很长时间才讨论到问题的本质上去,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影响考试成绩。二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很活跃,使教师感到课堂难以驾驭。三是学生活动难以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新课标较适合小班制的教学管理,而在许多高中学校,班额都比较大,分组讨论显得比较乱,在小组活动中,有的同学始终很活跃,占主导地位,有的同学不擅发言,越来越消极,势必造成严重的两级分化。四是教学设备问题,许多学校教学设备非常缺乏,要开展问题探究难度很大。五是对学生的要求太高,高中生大多为住校生,活动课的准备在学校难以找到物质材料,需要上网查找资料的内容大部分学生无法完成,加之课后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准备时间太长,甚至影响到课后作业的完成,部分学生感到做探究影响了学习,逐渐丧失了积极性。六是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对学生的不同看法、不同答案得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若遇到老师一时无法作答的情况得有充分的心里准备。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许多老师把“问题研究”当成常规课来“讲”,或根本不组织研究的现象。
1.3 学业水平考试其实是高中会考的“翻板”,老师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中进入新课改后,学生的学习科目和内容更多,任务更重,许多学生不能有效兼顾地理学科的学习,甚至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考试评价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相对滞后,教学实施过程中普遍有所顾虑。
1.4 教材与配套的练习有些脱钩,教材讲授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有些概念、方法介绍得不一定到位,可是配套的练习却很难,需要用到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比较多,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要求也很高,综合性强,学生感觉难度很大。甚至有些习题还是老教材上的内容。
1.5 对课标,不同教材版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知识点的取舍和教学要求的把握也有很大的差异,应如何把握知识点的取舍和确定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与高考的关系如何?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对教学的深、广度把握不一定准确。现行地理教材对地理老师的要求太高了,而事实上地理老师的素质条件是难以达到的。有些问题新老教材的表述有一定的差异,许多老师怕考试丢分,往往把新老教材上的内容都给学生讲到,增加了教学难度。新问题、新知识多,许多知识不好讲解,教参上也没有明确的答复。如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为什么是冬季多雨?又如我国华南地区发生旱灾的季节及原因,在不同的版本上,表述有很大的差异,且在教辅上的表述也不一致。这让老师在教学中赶到非常困惑。
2 对策思考
2.1 充分挖掘每一个45分钟,结合新课改大力打造“高效智慧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要做到这点,课前必须充分研究教材和新课标,灵活安排,适当取舍,精讲精练。认真抓好“备、议、讲、练、评”六大常规教学环节,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争取学校将地理教学课时设置由目前的每周2课时调整为每周3课时。
2.2 做一个学习型教师,课改给我们最深的感触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鉴于此,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
2.3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通过不断研究,就改进教材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积极撰写学术性论文向有关教材编写部门反应。同时,通过与教材编写人员联系,和他们一起探讨教材中的一些问题。多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地理教学研讨活动。
2.4 做一个交流型教师,在年级地理备课组内教师之间开展在个人钻研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尤其要是加强地理案例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努力营造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通过同伴互助提高全组地理老师的地理教学素养与能力。
2.5 做一个创新型教师,尝试施行新的教学方式,但要避免流于形式以及忽视和抛弃传统教学方式走极端,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积极稳妥地探索新教法,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更好的求知和成长。
总之,地理教师是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体,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跟上新课程的步伐,进而推进新课程的落实。
1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新教材内容太多,而课时安排不够,加之学校不够重视,教学课时严重不足,导致盲目赶进度,无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行为。练习和讲评没时间,造成学得的知识不能很好的巩固和应用。如必修一不仅知识难度大,而且内容繁多,加之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高初中的衔接出现较大空白,课堂上老师还得补充许多基础知识,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思考活动时间、空间少,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存在很大困难。
1.2 探究性教学的课堂组织遇到各种挑战,学生自主学习的度难以把握。“探究性学习”是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老师都提出了很多担心:一是地理课时本来就十分紧张,担心探究性学习效率不高,在发言交流时,往往花很长时间才讨论到问题的本质上去,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影响考试成绩。二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很活跃,使教师感到课堂难以驾驭。三是学生活动难以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新课标较适合小班制的教学管理,而在许多高中学校,班额都比较大,分组讨论显得比较乱,在小组活动中,有的同学始终很活跃,占主导地位,有的同学不擅发言,越来越消极,势必造成严重的两级分化。四是教学设备问题,许多学校教学设备非常缺乏,要开展问题探究难度很大。五是对学生的要求太高,高中生大多为住校生,活动课的准备在学校难以找到物质材料,需要上网查找资料的内容大部分学生无法完成,加之课后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准备时间太长,甚至影响到课后作业的完成,部分学生感到做探究影响了学习,逐渐丧失了积极性。六是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对学生的不同看法、不同答案得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若遇到老师一时无法作答的情况得有充分的心里准备。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许多老师把“问题研究”当成常规课来“讲”,或根本不组织研究的现象。
1.3 学业水平考试其实是高中会考的“翻板”,老师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中进入新课改后,学生的学习科目和内容更多,任务更重,许多学生不能有效兼顾地理学科的学习,甚至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考试评价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相对滞后,教学实施过程中普遍有所顾虑。
1.4 教材与配套的练习有些脱钩,教材讲授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有些概念、方法介绍得不一定到位,可是配套的练习却很难,需要用到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比较多,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要求也很高,综合性强,学生感觉难度很大。甚至有些习题还是老教材上的内容。
1.5 对课标,不同教材版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知识点的取舍和教学要求的把握也有很大的差异,应如何把握知识点的取舍和确定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与高考的关系如何?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对教学的深、广度把握不一定准确。现行地理教材对地理老师的要求太高了,而事实上地理老师的素质条件是难以达到的。有些问题新老教材的表述有一定的差异,许多老师怕考试丢分,往往把新老教材上的内容都给学生讲到,增加了教学难度。新问题、新知识多,许多知识不好讲解,教参上也没有明确的答复。如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为什么是冬季多雨?又如我国华南地区发生旱灾的季节及原因,在不同的版本上,表述有很大的差异,且在教辅上的表述也不一致。这让老师在教学中赶到非常困惑。
2 对策思考
2.1 充分挖掘每一个45分钟,结合新课改大力打造“高效智慧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要做到这点,课前必须充分研究教材和新课标,灵活安排,适当取舍,精讲精练。认真抓好“备、议、讲、练、评”六大常规教学环节,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争取学校将地理教学课时设置由目前的每周2课时调整为每周3课时。
2.2 做一个学习型教师,课改给我们最深的感触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鉴于此,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
2.3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通过不断研究,就改进教材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积极撰写学术性论文向有关教材编写部门反应。同时,通过与教材编写人员联系,和他们一起探讨教材中的一些问题。多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地理教学研讨活动。
2.4 做一个交流型教师,在年级地理备课组内教师之间开展在个人钻研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尤其要是加强地理案例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努力营造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通过同伴互助提高全组地理老师的地理教学素养与能力。
2.5 做一个创新型教师,尝试施行新的教学方式,但要避免流于形式以及忽视和抛弃传统教学方式走极端,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积极稳妥地探索新教法,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更好的求知和成长。
总之,地理教师是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体,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跟上新课程的步伐,进而推进新课程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