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是人生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是智力得到发展并为将来打下扎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尤其数学是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各学科的计算基础。所以在高中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以牢固的掌握并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已成共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是人生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是智力得到发展并为将来打下扎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尤其数学是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各学科的计算基础。所以在高中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以牢固的掌握并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已成共识。但很多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后,数学显得比较薄弱,普遍存在学不过手,学不落实,高耗低效的现象。数学,与其他学科比起来,有哪些特点?它要求我们具备什么样的主观条件和学习方法?本文将就数学学科的特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数学学习方法作简要的阐述,以指导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提高数学成绩。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与初中数学相比,理论更强,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提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通常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触及到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型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思维,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的急剧增加,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4、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增强
初中知识的独立性较强,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虽然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但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学得有点儿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出现,因此,注重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就成为了学习过程的着力点。
二、学习方法的改进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在开始学习高中数学时,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要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新授课,预习工作至少要和老师的讲课速度同步。因为高中的课堂容量大,知识点多,如果不预习,不去发现问题,听课就没有明确的方向。通过预习,了解内容梗概,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习题课,要课前去做,认真思考,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前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思考,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检验和矫正,这样才容易弄清问题的实质,检查自己的听课效果和迁移能力,解决的问题才容易持久保持,解题思维才容易形成。否则,上课时候只听老师分析评讲,顺其自然,不是自己发现问题和误区,不容易把知识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听过了,就过了,这是造成“上课听懂了,课后做不来”的主要原因。
3、课堂是接收知识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听课的效率与学习效果直接相关。用心领会教师的讲课思路、解题方法,对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新课,要弄清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前后联系、来龙去脉、基本方法、重点、难点、关键。对于习题课,要重点听清教师的分析过程。不仅要用耳听,还要用心领会,这样做是为什么,那样做又是为什么,自己当初没想出来或没做对原因在哪里,思考教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要从中学习数学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一般化、特殊化等,如何运用公式、定理,了解其中隐含着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勤于动笔,对重点知识做好记录。对于习题课,要做好改错工作,而且改错尽可能的仔细些。而有些同学在听课是往往只是听,不动手做笔记,或者觉得自己已经听懂了,就没必要笔记了,或只写个很简略的答案,这样,过几天复习时,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下次遇到还是不会做,学习效果自然就降低了。
4、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
解答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视了对它的挖掘,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题后,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只有勤反思,才能“站得高山,看得远,驾驭全局”,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数学学习,学生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河北省大名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是人生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是智力得到发展并为将来打下扎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尤其数学是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各学科的计算基础。所以在高中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以牢固的掌握并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已成共识。但很多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后,数学显得比较薄弱,普遍存在学不过手,学不落实,高耗低效的现象。数学,与其他学科比起来,有哪些特点?它要求我们具备什么样的主观条件和学习方法?本文将就数学学科的特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数学学习方法作简要的阐述,以指导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提高数学成绩。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与初中数学相比,理论更强,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提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通常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触及到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型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思维,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的急剧增加,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4、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增强
初中知识的独立性较强,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虽然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但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学得有点儿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出现,因此,注重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就成为了学习过程的着力点。
二、学习方法的改进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在开始学习高中数学时,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要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新授课,预习工作至少要和老师的讲课速度同步。因为高中的课堂容量大,知识点多,如果不预习,不去发现问题,听课就没有明确的方向。通过预习,了解内容梗概,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习题课,要课前去做,认真思考,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前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思考,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检验和矫正,这样才容易弄清问题的实质,检查自己的听课效果和迁移能力,解决的问题才容易持久保持,解题思维才容易形成。否则,上课时候只听老师分析评讲,顺其自然,不是自己发现问题和误区,不容易把知识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听过了,就过了,这是造成“上课听懂了,课后做不来”的主要原因。
3、课堂是接收知识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听课的效率与学习效果直接相关。用心领会教师的讲课思路、解题方法,对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新课,要弄清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前后联系、来龙去脉、基本方法、重点、难点、关键。对于习题课,要重点听清教师的分析过程。不仅要用耳听,还要用心领会,这样做是为什么,那样做又是为什么,自己当初没想出来或没做对原因在哪里,思考教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要从中学习数学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一般化、特殊化等,如何运用公式、定理,了解其中隐含着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勤于动笔,对重点知识做好记录。对于习题课,要做好改错工作,而且改错尽可能的仔细些。而有些同学在听课是往往只是听,不动手做笔记,或者觉得自己已经听懂了,就没必要笔记了,或只写个很简略的答案,这样,过几天复习时,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下次遇到还是不会做,学习效果自然就降低了。
4、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
解答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视了对它的挖掘,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题后,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只有勤反思,才能“站得高山,看得远,驾驭全局”,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数学学习,学生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河北省大名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