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索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真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k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探索式教学应运而生,这种教学以提出数学问题为起点,经过观察、发现、实验、猜测、验证、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探索性活动,成功地解决问题,并应用于实践,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尝试与反思。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兴趣,培养问题意识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要解答的问题往往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机械地呈现给学生,学生感受不到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或价值,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和发展。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对问题的发现也就谈不上对问题的探究,而问题往往产生于学生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来探索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创设情境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创设情境的形式要多样化,可结合生活创设情景、借助演示或操作创设情景、通过讲述故事或事件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现场表演创设情景等。在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先请各组长领取准备好的礼物6块橡皮和7枝铅笔,再提出问题:要把这些礼物分给小组每一个成员(3人小组),你打算怎样分?……学生就在这个问题的启发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活动,并根据分发的过程列出了相应的算式,讨论了为什么这样分,这样列式,体验了余数产生的过程,从而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这样教学,改变了单纯的计算教学模式,创设了与学生密不可分的生活情境,加强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数学的趣味性。又如:在探索三角形的特性时,呈现自行车的三角、洗脸架、房梁架等,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用力拉四边形框架和三角形框架,比较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比直接把结论灌输给学生效果好得多。
  二、学生自主探索,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急于得到结果,常用简单的方式,让学生沿着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和信息通道顺利地到达知识的彼岸,用牺牲学生的思维强度来获得所谓的教学效果。其实,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正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在“迷惑不解”到“豁然开朗”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实现再创造。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用3、4、5三张数字卡片分别摆出能被2整除、能被5整除和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之后,提出数学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少学生一开始就寻“个位特征”,但猜测很快被推翻,因为个位是0-9中任一数字的数都可能被3整除和不能被3整除,探索一时陷入困境,同学们愁眉紧锁……后来有学生大胆地另辟蹊径:找各位数字之和的特征,经过大胆的猜测和大量的验证,终于找到了答案,顿时,同学们喜笑颜开。学生经历了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了自己的猜想,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学到了数学思想和方法,既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又体味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张扬。
  在探索式教学中,不仅注意让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探索数学在小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探索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甚至探索现有知识的错漏和不足,还要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增加学生独立思维的含量。例如学生在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如用量角器测量、剪拼、折拼、沿长方形(正方形)对角线分三角形……让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他们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大胆尝试、探索创新、建构数学知识,训练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的奇妙,体会成功的快乐。
  三、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数学思维,培养实践创新精神
  波利亚说:探索,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取向的活动。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用现成模式模仿照搬。正如富兰克林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展示给我看的,我会记住;我参与其中的,我会理解和应用。有效的探索不仅仅是回答问题,也不仅仅是寻求正确答案,探索还意味着发展探究技能,养成探究的态度和习惯,使学生能终身不断地寻求知识,追求真理。在教学“克的认识”时,让学生用天平称一袋奶糖的重量(重454克)。当学生把砝码逐一放入另一个盘里,天平仍不平衡时(大小砝码加起来仅为389克)同学们个个抓耳挠腮,“砝码不够了,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有人利用刚称出的橡皮、桃子、图钉等当作砝码放入另一个盘里,称出了奶糖的重量,学生们顿时喜上眉梢,欢呼雀跃,因为他们在实践中发扬了创新精神,还尝到了成功的的喜悦。又如:在认识三角形后设计练习:请你从1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这四根小棒中选出三根围成三角形,刚开始学生以为有四种围法,但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只有三种围法:(1)4厘米、5厘米、8厘米;(2)4厘米、8厘米、10厘米;(3)5厘米、8厘米、10厘米。组织讨论:为什么4厘米、5厘米、10厘米围不成三角形?最后在争论中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否则三角形不存在。这个结论的得出不正是学生认真探索、积极拓展思维的结果吗?再比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给教室地面铺地砖当采购员,问:你需要知道哪些数据(或条件)?你怎样解决?正是通过这些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的成功解决,让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得到新发展。
  总之,探索式教学既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策略,也是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思维、质疑、探索、实践、体验,通过自己收集、整理、加工、描述信息材料等,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领悟数学规律、思想和方法。探索式教学中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识的积极态度与情感,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
其他文献
阅读不仅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手段,更是认识自然和社会、完善人格、滋养心灵、提升自我发展空间的有效方式。阅读教育是学校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的主要形式与重要手段,对学生提高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增强整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学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围绕"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课题研究,笔者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教育管理学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学生要有爱。爱,是对学生进行一切教育的开始,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当班主任的日子里,我不仅在播种着知识和爱,同时也在加倍地收获着感动和幸福。  一、倾注真情,用爱心感染学生。  爱心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体会到思想教育之舟,必须借助感情之水,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认为阅读教学的设计应从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出发,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使其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点燃智慧的火花。  下面我试以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第19课《秦兵马俑》第二课
一、孩子的生活缺少宽容  今天的孩子们是幸运的,有无数的机会,也有无数的选择。但毫无疑问,他们又是负重而疲惫的,满眼是无情的竞争和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伤害无处不在。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谁打你了,你就打回他。"作为幼教老师经常都会遇到孩子们之间的磕磕碰碰,这些原因各类各样,但他们终归一点都不是故意去伤害对方。有些家长还很条条是道说:"没办法社会就是
【摘 要】针对残疾儿童身心特点,在思想、学习、生理和心理诸方面对学生实施积极地引导,善于启发学生进行心理操练,教师应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师生同学习,共成长。  【关健词】关爱教育 心理操练  关爱是对学生实施积极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毋庸置疑,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尤其是对于那些生理或,"理上有着种种残疾的孩子们而言,关爱教育尤显重要。关爱是残疾儿童生存之希望,是他们理想之火花,更是他们成才之阶梯。现结
一直以来,“作文”,都被当做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最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老师怕作文,因为作文最能体现语文教学历来最受诟病的“少慢差费”,任你劳神苦思去批阅讲评,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依然如故”;学生怕作文,因为写作文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作业,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好不容易写了一篇,能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自己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把握。“会不会写作文,那是天
【摘要】阅读是一种视觉、听觉乃至触觉多种感官的整合活动,作为幼儿教师应善于借助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阅读情趣,使幼儿在听、看、说、做中激发阅读兴趣,获取知识,在充满情感的语言氛围中灵性阅读,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快乐成长。下面,本文着重试述早期阅读中"感受阅读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 早期阅读 能力 感受 快乐成长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命题来自于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纲要》提出--教育内容要"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环境中的教育因素,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游戏,从教育实践中思考总结有效的经验,将游戏、教学、课程进行整合,创建符合幼儿发展的
【摘要】从现在全国的九年义务教育现状来看,现在的初中生对于学习的专注力不够,而家长对于所谓的成功式教育的理解也存在着诸多误区,"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往往会让我们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大打折扣。"学习如何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如何体现人性化、个性化"这些疑问都在国家教育部实施的一轮又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中,逐步体现出来。作为高中教育下 "小三门"学科之一的美术专业,如何在"大三门"的影响阴影下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职业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质自然就成了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也是培养小学师资的中等师范学校最为关注、直接需要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师范数学教学应该怎样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走进新课程、适应新课程呢?  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要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