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ip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译林版英语6A Unit8 Chinese New Year为例,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节日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小学英语;渗透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总目标重要构成之一,包含文化意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要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标》)指出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而传统节日是民族国家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用英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学科素养。
   笔者于2020年11月24日参加了常熟市小学英语阅读专题活动,并开设公开课Chinese New Year。本课出自译林版英语6A Unit8 Chinese New Year。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在香港的Anna通过邮件的形式向中国大陆的Su Hai介绍了她在香港过春节的计划,展示了香港不同时段——除夕之前、除夕、大年初一和大年初二的春节习俗。本论文结合教学实例与相关理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探讨。
   一、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文化对比分析
   《英语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体验、比较、对比等多种方式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比较研究法是科学研究方法之一。“有比较才有鉴别”,这一设计推动了学生的思维向高阶发展,帮助学生关注文化中的差异与融通。
   如下图所示,除夕之前中国香港和内地的春节习俗。A部分表示香港仅有的习俗,如制作蛋糕等;B部分表示内地仅有的习俗,如做豆腐;C部分表示内地和香港相同的节日习俗,如买新衣,除尘纳新。课例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共同学习,首先,阅读并提取信息,摘录Anna在香港于四个时间段——除夕之前、除夕、大年初一和大年初二的活动计划;其次,谈论我们内地相应时间段的春节习俗;再次,比较两地的文化习俗异同;最后,完成韦恩图并分享。
   二、巧用课文图片,深挖文化内涵
   《课标》二级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图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文本中,Anna提到除夕这一天,香港人会去花市买花,邮件中一并附上了“金橘”“中国水仙”和“梅花”的图片,但没有对此详细叙述。笔者解读文字内容之余,充分关注与利用图片,挖掘图片蕴藏的信息,即挖掘了鲜花果实的寓意,并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与匹配。通过阅读和小组讨论,学生领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上花果的文化内涵:金桔寓意财富和好运;水仙为团聚;梅花寓意五福。
   三、创设真实语境,促进文化输出
   本课例中,笔者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呈现了笔者在赴英修学期间结识的一位英国学生的来信,信件中该英国学生询问中国的春节习俗。这为学生创造了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电子邮件格式,以及语言结构和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介绍中国春节习俗文化,讲述中国节日文化故事,从而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拓展文化广度,实现学科育人
   束定芳指出,在外语基础教学阶段,对文化内容的导入必须遵循适合性原则。所谓适合,主要指教学内容的适度,应该考虑到该文化项目的代表性问题。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就应该详细讲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拓宽阅读,增加文化知识积累。
   在阅读后的环节中,笔者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图片与词组导入了祖国大江南北的春节习俗文化。这一设计引领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多样性,拓宽了文化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讲述中国丰富的春节习俗与文化。在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学生总结并形成“一个中国,一个中国新年!热爱它,传承它!”的价值观,培育了中国情怀,坚定了文化自信。
   在本课例中,笔者探讨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即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文化对比分析;巧用课文图片,深挖文化内涵;创设真实语境,促进文化输出;拓展文化广度,实现学科育人。以此,学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升了文化对比分析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峰,齐讯.英语(六年级上册)[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4.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姚梦怡(1989.03—),女,汉族,本科,江苏常熟人,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对客家山歌进行创新,一歌多唱,既能传承客家山歌的传统风格,也给客家山歌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会,让孩子们爱唱客家山歌,爱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   关键词:客家山歌;小学;一歌多唱;创新   民歌反映了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独特的文化,它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民歌中有一朵艺术奇葩,它就是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歌谣,自唐宋以来已经有1
摘 要:语言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其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策略   文化差异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给学生的跨文化语言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受不同文化的冲突和影响,学生无法使用西方文化的思维理解英语
摘 要:STEM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热门教育理念,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它倡导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跨学科融合式教育。但STEM教育具有周期性长、综合性强的特点,仅在课堂上实施开展存在一定局限性。小学科技活动作为丰富学生校园科技生活、提升学生科学综合素养的重要媒介,为STEM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效平台。   关键词:科技活动;STEM教育;科学素养   STEM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概念,近
摘要:教师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主要介绍初中化学微课教学的具体功能。   关键词:以微见著;初中化学;微课;功能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发展需要,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对学生进行教导,以便调动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一、微课可以清晰地展现化学中的微观世界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正在改变着每一个人生活。而微课,作为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产物,也给当前教育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微课作为教育界新兴的一大热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相关学者的关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许多教师在语文课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变化却不大,很多仍处于无序教学或随意教学的状态,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和层次性都不够。如果能将微课运用于小学写作课堂,那么也将是我
摘 要:通过调查法、研究法、文献法等方法探讨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价值与策略。实践结果表明,差异化教学能够突出学生主体性,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对于提升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结合实践结果简要阐述差异化教学的实践策略,分别是依据学生语文水平进行分层教学,立足学生思维差异进行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   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变通教学,即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实现全
摘 要:许多语文老师教授新课前都会布置学生预习,但经常发现预习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为了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实施中,不断实践,不断修改预习方法。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总结出提高预习有效性的方法;其一是教给正确的预习方法;其二是教师做好预习检查。学生有效地预习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指导性。   关键词:充分读文;借助工具书;预测质疑;考查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以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合作学习;运用实践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已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一种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逐漸形成。   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教学,并不仅仅是将学生进行任意性的小组
摘 要:课堂永远是师生互动与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空间,是点燃学生学习智慧的火把。在今天的课堂中,如何凸显有效的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适时知进,适时知退”,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给力助推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听课感悟   寒冬已至,雪花飘飘,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来临之际。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冒着严寒,迎着风雪,怀揣探索高效课堂的梦想,前往庆化和南街小学听课学
“应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是小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笔算除法中最后一个课时的内容。通过对这节课的反复钻研,我在研究数学教学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思考。   一、研学之道,必本于思   研究学问,以思考为根本。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本单元主要围绕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展开教学,共10个例题。本节课教学例9、例10。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口算除法、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