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后如何和家长们互动交流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2008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家长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们在对孩子提出要求和期望的同时,自己也要加强学习,同时要客观理性,不急于求成,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身教重于言传,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也是家长的镜子。家长做好了榜样,好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为了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指导,为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点弯路,家长少点烦恼,家长和教师都应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关键词:家长;老师;家长会;学习进取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5-0006-02
  家长会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互动的一个很好的形式。通过家长会,家长可以了解学校情况,认识各任课教师,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大部分家长都会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家长会,这样既给了孩子面子,又配合了学校的工作。家长来是来了,那么,教师们有没有注意到开完家长会之后,家长们的表现有何不同吗?这其中又有何深意呢?
  据多年在农村初中做班主任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开完家长会后留下来的有以下几种家长。
  一、有一定的见识,对自己孩子的期望特别高的家长
  每个班都会有几个有一定见识,对自己孩子的期望特别高的家长。在他们眼里,自己孩子资质很好,如果目前成绩没有在班里拔尖,那么原因就是他们不够努力和粗心。他们会抓住家长会后和教师面谈的机会(平时也会时不时地电话联系)向教师尽量多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比如,课堂上是否积极投入,作业正确率如何,课后和同学们相处是否融洽,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对教师也是一再提出:对他们家孩子要严格要求。这部分家长在家长会后是不急于离去的。一般家長会一结束,班主任肯定是被一群家长围在中间,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询问,没有停歇,但是他们不急,他们会很有耐心地等在教室某一个角落观察教室环境布置,座位安排,如果桌子上有作业本,还会随手翻翻。等差不多只剩极少数几个家长了,他们会找到班主任,开始慢慢地谈。
  我们班H同学的爸爸就是这类家长。H同学初二转学而来,刚来的时候,因为我们现在所学教材和他原来学校不一样,所以成绩平平,但是从他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单元测试看得出,H同学比较努力,上课聚精会神,偶尔打个瞌睡。教师私下找他,他马上道歉,并说明情况,非常乖巧进取,教师除了提一点建议说不出别的话。他的作业写得清清楚楚,单元测试成绩稳步上升,一学期下来,他从成绩平平到期中的中等偏上,再到期末的班级前十。到初三上学期,他基本稳定在班级前五。
  一年半以来,他的家长主动打电话联系过班主任好多次,暑假也会联系教师,征求老师意见,“我们在学什么什么,接下来要怎么取舍学习内容”等。听得出,他对孩子的期望不是一般的高,每次家长会后的表现也是一样。遇到这样积极进取型的学生和家长,教师会觉得很开心,但是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不要对他的孩子过多称赞,要引导家长实事求是地确定期望值,以免家长会有更多更高的期望,有期望是好事情,但过高的期望就会造成孩子压力过大,万一达不到,家长就会很失望。教师对于孩子的缺点要点到为止,要不然家长接受不了,学生回家说不定会倒霉,然后学生就会想老师说了什么,这样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二、和孩子之间没能培养出很好的和睦互动关系的家长
  这类家长在家长会后也会很想和班主任沟通,一般以妈妈为主,他们找班主任,主要是为了倾诉,然后希望班主任给出建议。他们一般文化水平不高,在他们眼里,班主任是教育指导者,一定会给出有价值的建议,能让他们的问题迎刃而解。其实,哪有这么简单!A同学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位家长,A同学一直文静努力,成绩中等偏上,不善言辞,笔者听了A妈妈的诉说,了解了更多A同学在家的情况,她和妈妈一起生活,妈妈天天加班,晚上大约九点回家,A同学从小到大就是放学后独自一人在家。周日妈妈好不容易休息了,一堆家务等着她,母女之间交流很少很少,发展到现在,就算两个人都在家也无话可说。妈妈发现孩子什么都不和她说,一个人关在房间,甚至不经意间发现孩子有轻度抑郁的倾向。妈妈有点承受不住了。笔者很认真地听了A妈妈的倾诉。两年多的相处,教师们都很喜欢A同学,盼望着她能有好的发展、快乐的生活。A妈妈把这么私密的家庭事务都告诉班主任,说明她对班主任非常信任也充满期待。面对A妈妈期盼的眼神,笔者搜肠刮肚,从自己仅有的知识库中搜寻办法。
  时代发展太快了,家长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让孩子吃饱穿暖送学校就好,而要与时俱进,担负好家庭教育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孩子每一个阶段的成长中去,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多和孩子相处,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适时地给出有价值的指导意见,这样亲子关系就会和睦融洽,等你白了头,还能和孩子手牵手去散步逛街。
  教师也不再是以前的“知识传播者”,而应是教育的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学习,多读书,充实自己,跟上时代,使自己更好地胜任教育者的角色,遇到具体问题,能协助家长切实可行地解决问题。
  三、把小问题都放大,问题意识强的家长
  这部分家长对孩子非常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每一个细节,他们都想知道。他们有时会要求班主任帮他们私下拍点照片过过瘾,生怕错过了什么,怕老师隐瞒孩子什么问题,孩子在学校和谁玩,和谁交朋友都要了解清楚,他们非常焦虑,甚至有时候他们会故意挑出孩子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缺点,试探一下教师是否知情又有何看法。这时候教师要保持耐心,理解每一个做父母的不同心理,并实事求是地和家长分析学生的情况,如果学生本身没什么大问题,就适度宽慰家长,让他们对孩子适当放手,充分尊重,家长和孩子都可以生活得更快乐一点。
  四、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的家长
  这类家长平时在家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再没有别的要求。在他们看来,教育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家长只负责让孩子饿不着也冻不着,教师拿工资就是干教育这件事情的,孩子如果有什么问题,教师应该解决。教师告诉他们教育是需要家校合作的,他们就会向教师诉苦:自己小时候物质条件有多么匮乏,吃不好穿不好等。在他们看来,他们小时候没读好书的唯一原因就是受物质条件限制。他们还会强调,现在上班起早贪黑有多辛苦,却从来没有看到身边比他更努力、更辛苦的成年人。甚至有些家长会说:“我们孩子白天上学,放学后直接去晚托班,回家都要九点钟了,周末也得一天在培训机构上课做作业。”他们感觉这样的自己已经是很负责任的家长了,已经出很多钱了,已经很尽力了,接下来,孩子的教育是教师的工作,自己做不了更多的事情了。   这类家长普遍能力一般,平时不学习不思考,遇到孩子出现了问题,教师只能帮助他们想好具体的办法,而且办法要简单、可操作性强,但是教师还是要告诉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靠自己,只有参与了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才能对孩子有足够的、细致的了解,才能培養好亲子关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孩子,学校和教师都在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父母更是责无旁贷。如果家长对孩子还有所期待的话,就请行动起来,配合学校教师一起努力。要相信努力一定有回报!家长就是目送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现在不抓住机会,以后想陪伴孩子都没有机会了。
  家长会后有留下来的家长,也有马上就离开的家长。除了有事马上就走的家长,大体还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本身有主见,对孩子学习情况了如指掌,每天回家会和孩子聊天,看孩子作业本,平时发现问题会及时和老师沟通,所以开完家长会,基本上他们也没啥问题了。另一种就是对孩子没有任何想法的家长,往往他们的孩子也是问题多多,平时班主任联系这部分家长也是困难重重,要么换号码了,要么不接电话,要么接了电话表示自己很忙,就算愿意和教师聊几句,也是根本聊不到解决问题的点子上去。对于这类家长,教师要少批评,毕竟家长配合了,班主任工作难度系数就会下降,能配合一点是一点,不要强求他们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如果每次让他配合做一点点,就是一个进步。家长做了一点事情,也会有成就感,慢慢地他们就能配合班主任做更多的事情了。
  家长会让教师和家长直接面对面,教师们一般都会在家长会前备课,备好每个孩子的情况,备好考试情况分析,备好接下来努力的方向,这些是短期内就可以备好的课。但是,很多教师不知道会遇见哪样的家长,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教师要懂得及时调整沟通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多看书,对班级情况、学习情况多做笔记,发现问题及时找有经验的教师探讨,多从书中寻找理论依据和解决办法,这样才能在家长会后和家长们的直接交流中不怯场,做一个有成就感的、快乐的老师。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罗逸健.高中班主任角色定位的新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4):121-122.
  [3]杨根平.新教育实验背景下中学主题式家长会的实施及研究[J].新课程,2021(6):22-23.
  作者简介:王红芬(1973— ),女,江苏太仓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一题多解的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变式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小题蕴含的知识、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掌握与应用,让学生通过深切的体验与思考,深层次理解问题,真正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以2020年深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
摘 要:随着教学不断改革,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使学生在德育学习过程中明是非,辨真假。因此,学校与教师要不断地对德育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与改革,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在农村,学生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德育工作的开展难度增加了。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初级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难点以及相应的解
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目前社会需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型教学人才。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校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让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发生转变,充分发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作用,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95-02  在新课改背
摘 要:英语读后续写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对情感的表达力。基于此,本文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写作支架的有效搭建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写作支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4-0018-02  引 言  201
摘 要: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的基础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篮球运动对场地、道具的要求也在逐步降低。篮球运动因具有综合性、技巧性、娱乐性及对抗性等诸多特点,成功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如今,篮球运动已逐渐被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中。随着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体育课和篮球课教学也开始面临一些新的要求。本文从小学篮球运动教学出发,针对小学体育篮球运动教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在此背景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也得到了我国教育界和广大物理教师的关注。因此,教育者要切实从核心素养出发,通过“创设多元提问情境,引导学生树立物理观念”“构建生活化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开展相关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实践积极性”“强调科学实验观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法,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本文将从
摘 要:语音教学是指语言的发音教学,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语音知识,使其掌握规范的、标准的英语发音技巧,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效能感,并能学以致用。基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优化英语语音教学的现实意义,并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师应如何组织有效的语音教学活动,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音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意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