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阳光体育是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教育为核心,培养高校学生智力发展、思想发展以及品质发展,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经验,可以看出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体育教学模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阳光体育是现阶段高校学生体育教学新型教学策略之一,本文以推行阳光体育教学规划为主,分析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策略,以此来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以培养高校学生体育兴趣为主,实现高质量体育教学。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体育教学;策略]
以阳光体育为背景,分析我国高校当前体育教学中的缺失,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新型的教学维度与内容完善体育教学,以此才能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基于此,本文以阳光体育计划文化宏观背景,解析了大学生体育学习创新路径及方法,现做如下分析。
一、创新教学情境,建设多维度教学,打造教学新颖性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应以阳光教学计划为主,以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为核心,创新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使高校体育教学具有新颖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体育项目在不断更新与发展,相对来说社会体育投入资金比较高,高校体育教学无法与其媲美,若要使高校体育教学成果与社会体育发展进程相当,就要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使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具有新颖性。考虑到高校体育教学资金投入问题,可以先从具有新颖度且资金投入较低的体育教学项目入手,合理设计与规划体育教学项目,使其达到预期的个性化教学效果,以此才能培养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例如,瑜伽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能实现大范围的空中瑜伽,也很难大量投入瑜伽设备。但是,瑜伽项目本身具有较高的可开发度,瑜伽的类别有很多:阴瑜伽、艾扬格瑜伽、流瑜伽、哈他瑜伽、阿斯汤哥瑜伽,每一个类型都有一定的差别,在学生选择瑜伽项目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瑜伽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从而开展不同种类的瑜伽教学。
二、调整活动比例,制定训练原则,创新教学节奏性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中,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于当前新课标对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来看,体育教学有必要引入阳光体育概念,这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改革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必经之路。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自身具有强烈的工具性,也就是说体育教学是用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实现了体育的工具性,同时体育教学也富有其他学科所具备的人文性,全面的体育教学应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合二为一。但是,当前体育教学的问题是学生喜欢体育,但是对于上体育课却缺乏兴趣,这就是体育教学人文性的缺失,只注重工具性的实践而忽略了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传达给学生终身体育精神。对于学生来说,对于体育锻炼是没有明确认知的,对于体育素质的培养也是茫然失措的,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在改革与创新中要讲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融合。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体育教学。
将体育教学项目以运动量为基准,分为运动量较小的体育项目和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项目。针对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在拓展技能训练之后,可以为大学生增加高强度的训练内容,在原有教学活动基础上开展对抗性较强的赛事活动,以此能够提升大学生整体体育训练质量。针对运动量较大的项目,在适当引入柔韧性训练、协调度训练,为之后高强度的训练做基础。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以体育训练周期性规律为主,在确保大學生体能得到强化后,再开展具有复杂性、高难度、运动量较高的体育教学项目,以此才能帮助大学生适应体育教学,满足学生对于训练节奏强度的具体要求。
三、规划学习内容,完善运动要素,使教学具有收获性
首先,阳光体育的应用应以科学合理为基础。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进行设计。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辅助学生选择与自身学习能力相匹配的学习层次。若发现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出现与自身学习能力不相符的情况,应及时帮助学生更正。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应满足体育知识维度的拓展,教学内容与运动要素的设计要以运动技能的获取为主,才能使体育教学具有收获性。当体育教学过程中知识维度在不断延伸与拓展,学生自然就会掌握体育运动规律,这将对学生终身的体育精神与运动习惯产生深远影响,也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学与训练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引入阳光体育教学理念,教学活动的创新要以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针对不同体育能力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体育学习项目,以此来提升大学生与体育项目之间的适应性与默契度。以阳光体育为背景,分析我国高校当前体育教学中的缺失,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新型的教学维度与内容完善体育教学,以此才能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设计与创新过程中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技能差异、兴趣差异,以此才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体育教学,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满意度也会随之增加,阳光体育最终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阳光体育对于高校大学生体育教学来说,是本质上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作出努力,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上有所改变,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校阳光体育,这是体育教学结构的重组,通过教学要素的优化帮助体育教学挖掘更具现实意义的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夏洪涛,郁建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1):86-89.
[2]张慧斌.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8):4 6.
[3]陈丽波.新常态下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地位及意义的再阐释[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2):2-3.
[4]刘荣华,王丽娟,焉口佩,张小强.我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09):118-122.
[5]金安铭,杨锐,王棋,王浩,吕春双.“阳光体育”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32(05):61-64.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体育教学;策略]
以阳光体育为背景,分析我国高校当前体育教学中的缺失,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新型的教学维度与内容完善体育教学,以此才能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基于此,本文以阳光体育计划文化宏观背景,解析了大学生体育学习创新路径及方法,现做如下分析。
一、创新教学情境,建设多维度教学,打造教学新颖性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应以阳光教学计划为主,以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为核心,创新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使高校体育教学具有新颖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体育项目在不断更新与发展,相对来说社会体育投入资金比较高,高校体育教学无法与其媲美,若要使高校体育教学成果与社会体育发展进程相当,就要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使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具有新颖性。考虑到高校体育教学资金投入问题,可以先从具有新颖度且资金投入较低的体育教学项目入手,合理设计与规划体育教学项目,使其达到预期的个性化教学效果,以此才能培养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例如,瑜伽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能实现大范围的空中瑜伽,也很难大量投入瑜伽设备。但是,瑜伽项目本身具有较高的可开发度,瑜伽的类别有很多:阴瑜伽、艾扬格瑜伽、流瑜伽、哈他瑜伽、阿斯汤哥瑜伽,每一个类型都有一定的差别,在学生选择瑜伽项目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瑜伽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从而开展不同种类的瑜伽教学。
二、调整活动比例,制定训练原则,创新教学节奏性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中,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于当前新课标对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来看,体育教学有必要引入阳光体育概念,这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改革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必经之路。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自身具有强烈的工具性,也就是说体育教学是用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实现了体育的工具性,同时体育教学也富有其他学科所具备的人文性,全面的体育教学应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合二为一。但是,当前体育教学的问题是学生喜欢体育,但是对于上体育课却缺乏兴趣,这就是体育教学人文性的缺失,只注重工具性的实践而忽略了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传达给学生终身体育精神。对于学生来说,对于体育锻炼是没有明确认知的,对于体育素质的培养也是茫然失措的,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在改革与创新中要讲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融合。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体育教学。
将体育教学项目以运动量为基准,分为运动量较小的体育项目和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项目。针对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在拓展技能训练之后,可以为大学生增加高强度的训练内容,在原有教学活动基础上开展对抗性较强的赛事活动,以此能够提升大学生整体体育训练质量。针对运动量较大的项目,在适当引入柔韧性训练、协调度训练,为之后高强度的训练做基础。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以体育训练周期性规律为主,在确保大學生体能得到强化后,再开展具有复杂性、高难度、运动量较高的体育教学项目,以此才能帮助大学生适应体育教学,满足学生对于训练节奏强度的具体要求。
三、规划学习内容,完善运动要素,使教学具有收获性
首先,阳光体育的应用应以科学合理为基础。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进行设计。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辅助学生选择与自身学习能力相匹配的学习层次。若发现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出现与自身学习能力不相符的情况,应及时帮助学生更正。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应满足体育知识维度的拓展,教学内容与运动要素的设计要以运动技能的获取为主,才能使体育教学具有收获性。当体育教学过程中知识维度在不断延伸与拓展,学生自然就会掌握体育运动规律,这将对学生终身的体育精神与运动习惯产生深远影响,也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学与训练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引入阳光体育教学理念,教学活动的创新要以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针对不同体育能力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体育学习项目,以此来提升大学生与体育项目之间的适应性与默契度。以阳光体育为背景,分析我国高校当前体育教学中的缺失,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新型的教学维度与内容完善体育教学,以此才能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设计与创新过程中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技能差异、兴趣差异,以此才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体育教学,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满意度也会随之增加,阳光体育最终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阳光体育对于高校大学生体育教学来说,是本质上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作出努力,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上有所改变,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校阳光体育,这是体育教学结构的重组,通过教学要素的优化帮助体育教学挖掘更具现实意义的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夏洪涛,郁建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1):86-89.
[2]张慧斌.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8):4 6.
[3]陈丽波.新常态下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地位及意义的再阐释[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2):2-3.
[4]刘荣华,王丽娟,焉口佩,张小强.我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09):118-122.
[5]金安铭,杨锐,王棋,王浩,吕春双.“阳光体育”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32(0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