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教育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lan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学热”是近些年来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教师、家长、学生、社会都愈发意识到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文提出“唤醒”教育模式,以此从古诗文的形式到内容,实现教育理念与古诗文之间的水乳相融。
  关键词:唤醒教育;小学古诗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340
  
  一、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困境
  长久以来,小学古诗文教学多以机械、单一的形式示人。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师过于重视古诗文的内容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理解。从教学时间来看,课堂前20分钟多安排对字、词、句子的讲解,后20分钟则主要是学生的朗读、背诵时间。上述模式湮没了古诗文自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如《静夜思》被教师直白的讲成“作者一会抬头仰望明月,一会儿又低下头思念自己的故乡”,在这种味同嚼蜡般的讲解后,诗中那份冷清、淡雅的心境已被尽数破坏,诗中蕴含的美感则无从谈起。
  二、唤醒教育的本质内涵
  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德)认为: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来充盈人,启迪人心,进而上升到培育人的精神、安顿人的心灵的高度,从生命深处唤醒自我。在语文教学中,唤醒的应以学生为本,目标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而焕发出学生的潜能、责任感、创造力、审美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水平。
  究其实质,唤醒教育是促使学生意识的觉醒,唤醒学生内在的优秀品格,保护学生的善良不受侵蚀,发扬学生的自身独特优势。可以说,唤醒教育是为学生提供一种适合自己,且自己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小学古诗文教学与唤醒教育的契合
  (一)故事导入法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精挑细选的上乘佳作。并且很多作品背后都隐藏着动人的小故事。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差。若教师从上课伊始就串讲知识点,则学生们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做各种小动作等情况。借助故事导入法,则能牢牢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听觉神经,以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为例,汪伦因为此诗名传千古,原来李白旅居到汪伦家附近,汪伦久仰李白大名便写信邀请李白来家中做客。信中写到“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这么写信就是投其所好(李白喜欢饮酒作诗)。李白看罢信心想,赏美景、畅饮绝对是人生快事,于是欣然前往。岂不知,到达汪伦家才发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根本不存在,仅有汪伦用桃花潭水自己酿造的美酒,汪伦盛情款待李白时告知“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李白虽然被“愚弄”,但仍感动于汪伦的盛情。此时正逢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在汪伦的挽留下李白连住几天,并日日享受美酒款待。为李白饯行的当日,汪伦拍手踏歌,以《踏歌》相送。李白大受感动,于是写诗赠与汪伦,即:《赠汪伦》。后来,人们都用这首诗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借助故事导入,教师用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故事切入到《赠汪伦》,学生对于该诗的理解也就更为透彻。通过白话故事,让“高高在上”的古诗更贴近于我们的生活,调动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的方法较多,教师可以借助于当时季节背景,图片、视频、音乐等,让学生的想象展翅高飞。春天来了,教师可根据情况带领学生们到校外感受春天的气息,在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时,和大家分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田间地头,在溪边柳下,大家欣赏杏花、桃花,看争奇斗艳。看彩云美景,此时让大家吟诵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学生们的诗句伴随着春的气息随风飘扬。
  再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一诗,短短二十個字描绘出如画的风景和两个人的对白。该诗有较大的跳跃性和省略性,我们发问:为什么要找隐者(好朋友?求医问药?),问了童子什么(师傅去哪里了?去了多久了?他最近身体怎么样?。。。。)但本诗的字面含义非常模糊,留给我们很大的遐想空间。但从诗中我们又能勾勒出隐者的轮廓:松下、童子、山中、云深——隐者应该是一位长者,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大山中,屋前有一棵大松树……那隐者是干什么的呢?“采药”——说明他是一位药师、医生,“隐者”又说明,他可能是一位旷古奇才,只不过厌烦乱世,藏匿山中。但凡种种,让人浮想联翩。
  (三)重视吟诵
  “吟诵”一直以来就是吟诗作对的“标配”,“吟”——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地读;“诵”——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吟诵”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唤醒学生的独特感受,再以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为例,该诗新颖别致,在景物描述中明确了地点(黄四娘家),用压、舞、啼描述花、蝶、莺的神韵,同时使用“时时”、“恰恰”这两个韵律十足的词描绘出明快的画面和动感。全诗色彩浓重,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朗读时,辅以“吟”、“诵”更能让学生领悟那种美妙的意境。课堂上,教师要反复带领学生吟诵,并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吟诵的特点、技巧,并用心去感悟古诗文的内涵、意境,更好的把握诗歌的意蕴。
  总结
  唤醒教育应用于小学古诗文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悟古诗文的底蕴,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古诗文自身特点,当时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设计,选择合适的手段和方法,才能发挥唤醒教育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亦是他们与人交流的工具,更是他们学习其他领域知识的重要帮手。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但农村幼儿园语言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抓住农村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尝试将幼儿一日生活、学习、游戏活动充分利用起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提高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本文以农村小班幼儿为例,结合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分析与探讨,为农村
期刊
摘要:低段的古诗教学,重在朗读,在读中想象意境,在读中悟情。对字意、句意不作过分细致的的分析、讲解。只有通过读,多种形式的读,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让课堂熠熠生辉。  关键词:古诗;兴趣;朗读;写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325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民族精神的精华。“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
期刊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教育首在育人。如何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的育人功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学;品德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329     时光荏苒,踏上教坛成为班主任,将近十个春秋,这些时光如白驹过
期刊
摘要:本文中生本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数学知识学习的探索者、发现者和运用者,并在此过程中,真正为学生搭建学习空间和时间。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扮演好陪练的角色,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真正让学生在必要的时刻,接受数学教师的帮助,促进他们数学知识掌握能力、运用能力的增强,最终达到增强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生本理念;初中
期刊
摘要: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任何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就不仅需要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否则即使一时成功了也可能最终被社会淘汰。鉴于此,实际针对中职学生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们就有必要加强德育工作,努力研究多元有效策略,科学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思想品质显著提升。  关键词: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331     语文预习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预习的方式却值得深思。目前,应试的压力,促使数理化以无数的练习抢占时间,政史地用大量的记忆争夺精力。语文预习若仅仅就课文丢出几个问题,便以为学生会潜心思考,那未免太过于理想化了。于是我采用了这样一种预习方法:每篇课文学习之前,学生须交问题卡片,卡片上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预习课文后发现的几点问题,不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密切相关,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是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热情;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312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由于客观事物同人物的本性情绪相适应而吸引人造成的,表现为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情绪倾向。这充分说明幼儿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幼儿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愉快的体验,学习就会越学越想学,有兴趣的学习当然也就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兴趣;彩绘;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
期刊
摘要:目前,在学习型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探索、猜想、运用实现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为此,教师则要从三个方向考虑,即如何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如何才能让学生通过猜想发现活动实现自主学习、如何才能促使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本文也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学
期刊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为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就当前而言,初中生虽对信息技术课程抱有极大的兴趣,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吸收并内化的知识却少之又少,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就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作以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