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如今的高校教育大众化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扩招规模不断增大,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日益严峻。所以,高度重视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在“十三五”时期,更是要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以及教育发展能力,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培养 调研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它可以为之增加源源不断的活力。本次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首先,自1999年,中国高等院校进行扩招以来,使得大学生从原本的“精英级”地位转变为了“大众化”趋势,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其次,在中国社科院2017年《社会蓝皮书》中所统计,2017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为90%,)非211院校的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这个数据相比2016届半年后本科就业率所统计的数据有所下降。同时,根据教育局所公布的数据,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本、专)总数约为529万,根据本研究的比例推算,2017届毕业后在国内读研人数为21.43万,毕业后就业人数达到434万,这些数据都反映出了我国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同时就业率的降低也反映出了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综合分析一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能力方面
工作能力是指从事某项工作时所需的基本工作能力,但是在近几年的实习公司的反馈情况来看,大学生在实习时表现的并不是特别乐观。有些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以及所要掌握的技能并不能与工作时所接轨,使得出现了一些“脱节”情况,这使得一些大学生的在职工作能力并不是很强。
2.供应方面
在前几年时,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趋向于毕业后找工作,当然,有些岗位还会负责毕业后分配,尤其在高校扩展后,招生规模增大,这就出现了毕业后出现的大量的应届毕业生的激烈竞争情况,使得很多高校毕业生出现找工作困难,失业等情况;同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还有政府、国家对高校大学生的大力支持,不少大学生顺应时代需求,选择了在校创业,使得有些需要高技能创新人才就业岗位出现空缺情况。
3.毕业招聘方面
无论是在每个高校每年毕业季所举办的就业洽谈会还是大型的人才中心所举办的各类招聘会,由于毕业生的迫切求职心理,使得招聘现场出现了水泄不通,人满为患的情况。然而就在这种大型的招聘会,也只有少量的应届毕业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同时也不够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耽误了最佳的就业时机。而在一些招聘公司中也体现出了一些情况,比如说,一些公司重视名牌院校,甚至打出只要名校毕业生的旗号;再者,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有些公司重视所谓的“求职包装”,这对于贫困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堪重负的;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存在性别歧视的情况等。
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1.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确立创业创新精神
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团队创新项目。在高校学生平时学习的设定的课程,要加强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增加学科实践机会,在高校里面积极建设创业孵化项目,促进学生的交流学习。
2.重视高校学生的特色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基本工作能力以及技能是决定学生进入求职的第一关,那么学生的踏实刻苦精神,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学习能力则是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所以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也是基友必要的。
3.实施全程职业规划指导,提高高校学生素质
从调研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对高校学生评价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平时积累,这些需要學生落实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绝不是毕业前可以迅速提高的。当然,现在的有些高校已经将职业规划从刚入学就开始进行指导,甚至还会请一些身边的人来定期的开展就业讲座,依此来传授面试技巧以及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培养政策
【2】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
【3】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6).
【4】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5】 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142.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培养 调研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它可以为之增加源源不断的活力。本次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首先,自1999年,中国高等院校进行扩招以来,使得大学生从原本的“精英级”地位转变为了“大众化”趋势,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其次,在中国社科院2017年《社会蓝皮书》中所统计,2017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为90%,)非211院校的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这个数据相比2016届半年后本科就业率所统计的数据有所下降。同时,根据教育局所公布的数据,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本、专)总数约为529万,根据本研究的比例推算,2017届毕业后在国内读研人数为21.43万,毕业后就业人数达到434万,这些数据都反映出了我国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同时就业率的降低也反映出了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综合分析一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能力方面
工作能力是指从事某项工作时所需的基本工作能力,但是在近几年的实习公司的反馈情况来看,大学生在实习时表现的并不是特别乐观。有些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以及所要掌握的技能并不能与工作时所接轨,使得出现了一些“脱节”情况,这使得一些大学生的在职工作能力并不是很强。
2.供应方面
在前几年时,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趋向于毕业后找工作,当然,有些岗位还会负责毕业后分配,尤其在高校扩展后,招生规模增大,这就出现了毕业后出现的大量的应届毕业生的激烈竞争情况,使得很多高校毕业生出现找工作困难,失业等情况;同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还有政府、国家对高校大学生的大力支持,不少大学生顺应时代需求,选择了在校创业,使得有些需要高技能创新人才就业岗位出现空缺情况。
3.毕业招聘方面
无论是在每个高校每年毕业季所举办的就业洽谈会还是大型的人才中心所举办的各类招聘会,由于毕业生的迫切求职心理,使得招聘现场出现了水泄不通,人满为患的情况。然而就在这种大型的招聘会,也只有少量的应届毕业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同时也不够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耽误了最佳的就业时机。而在一些招聘公司中也体现出了一些情况,比如说,一些公司重视名牌院校,甚至打出只要名校毕业生的旗号;再者,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有些公司重视所谓的“求职包装”,这对于贫困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堪重负的;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存在性别歧视的情况等。
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1.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确立创业创新精神
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团队创新项目。在高校学生平时学习的设定的课程,要加强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增加学科实践机会,在高校里面积极建设创业孵化项目,促进学生的交流学习。
2.重视高校学生的特色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基本工作能力以及技能是决定学生进入求职的第一关,那么学生的踏实刻苦精神,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学习能力则是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所以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也是基友必要的。
3.实施全程职业规划指导,提高高校学生素质
从调研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对高校学生评价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平时积累,这些需要學生落实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绝不是毕业前可以迅速提高的。当然,现在的有些高校已经将职业规划从刚入学就开始进行指导,甚至还会请一些身边的人来定期的开展就业讲座,依此来传授面试技巧以及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培养政策
【2】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
【3】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6).
【4】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5】 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