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很多教师都对创建和谐课堂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从目前来看,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完善。基于此,本文在此对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和谐课堂的构建思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进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注重对和谐课堂氛围的创建
和谐课堂是指充满和谐、活力氛围的课堂,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有更广阔思考问题的空间、有更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环境,实现师生积极主动的交流与互动,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建构初中语文和谐课堂中,其首要工作在于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和谐的气氛,并逐步放松自己的情绪。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纪律的要求较为严格,对学生的管控相对苛刻。这就导致初中语文课堂氛围相对压抑,远远谈不上和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感到紧张和拘束,不敢大胆地自由表达自已的观点,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也难以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注意自己的态度,应该始终以温和的态度面对学生,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姿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愿意亲近教师、信赖教师,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整好心态,转变观念,真正的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相信
学生的学习能力,大胆放手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验学习主人翁的成就感,并在教学的同时与学生一起讨论,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感到放松。
二、开放课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
如果老师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模式,开放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已观点。在教学中,老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摆正学生学习者的位置,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学习。这样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让学生更愿意主动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习,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快乐,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将语文学习当做一种烦恼和压力。
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济南的冬天》、《苏州园林》等课文时,教师可以把学习生字词的任务交给学生,并通过学生相互交流,达到对字词的理解;在讲授课文时,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后的感受,并结合自已的旅游经历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这样对于课文内容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技术早已逐步深入现代教育领域,并有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教学发展。因此,教师要构建初中语文和谐课堂就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具体地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换言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和谐。例如,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真实的图片,并搭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学生能够在舒缓的音乐下领略到罗布泊的美丽。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将文字性描述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变得更加主动,这就保持了课堂的活力,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建构了和谐课堂。
四、正确利用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应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利用课堂教学评价,真正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更积极的师生互动建立真正的和谐课堂。简单地说,教师要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才能满足更多学生的审美需要,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和谐。
例如,在《孔乙己》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探究,并且正确归纳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认为最后一句话是相互矛盾的。此时,教师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大家对这篇课文的理解非常透彻,说明大家的阅读能力和基础知识非常牢固。同时,大家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感情来分析课文最后一句话,相信你们能够正确理解这句话,并在日后的学习中有更多收获。”这样的评价首先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同时发挥了罗森塔尔效应、利用了期待与暗示的力量,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赞美。在此背景下,师生互动得到加强,整个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和谐,能够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表现得更加积极。
总的来说,构架和谐课堂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也是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和交流,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实验中学(517300)
一、注重对和谐课堂氛围的创建
和谐课堂是指充满和谐、活力氛围的课堂,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有更广阔思考问题的空间、有更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环境,实现师生积极主动的交流与互动,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建构初中语文和谐课堂中,其首要工作在于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和谐的气氛,并逐步放松自己的情绪。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纪律的要求较为严格,对学生的管控相对苛刻。这就导致初中语文课堂氛围相对压抑,远远谈不上和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感到紧张和拘束,不敢大胆地自由表达自已的观点,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也难以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注意自己的态度,应该始终以温和的态度面对学生,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姿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愿意亲近教师、信赖教师,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整好心态,转变观念,真正的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相信
学生的学习能力,大胆放手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验学习主人翁的成就感,并在教学的同时与学生一起讨论,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感到放松。
二、开放课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
如果老师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模式,开放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已观点。在教学中,老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摆正学生学习者的位置,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学习。这样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让学生更愿意主动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习,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快乐,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将语文学习当做一种烦恼和压力。
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济南的冬天》、《苏州园林》等课文时,教师可以把学习生字词的任务交给学生,并通过学生相互交流,达到对字词的理解;在讲授课文时,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后的感受,并结合自已的旅游经历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这样对于课文内容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技术早已逐步深入现代教育领域,并有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教学发展。因此,教师要构建初中语文和谐课堂就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具体地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换言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和谐。例如,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真实的图片,并搭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学生能够在舒缓的音乐下领略到罗布泊的美丽。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将文字性描述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变得更加主动,这就保持了课堂的活力,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建构了和谐课堂。
四、正确利用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应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利用课堂教学评价,真正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更积极的师生互动建立真正的和谐课堂。简单地说,教师要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才能满足更多学生的审美需要,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和谐。
例如,在《孔乙己》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探究,并且正确归纳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认为最后一句话是相互矛盾的。此时,教师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大家对这篇课文的理解非常透彻,说明大家的阅读能力和基础知识非常牢固。同时,大家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感情来分析课文最后一句话,相信你们能够正确理解这句话,并在日后的学习中有更多收获。”这样的评价首先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同时发挥了罗森塔尔效应、利用了期待与暗示的力量,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赞美。在此背景下,师生互动得到加强,整个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和谐,能够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表现得更加积极。
总的来说,构架和谐课堂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也是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和交流,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实验中学(51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