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卡文化器物图案中的文化崇拜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fylu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纳斯卡文化因纳斯卡河谷而得名,大约盛行于公元前二百年至公元六百年,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一百年至公元七百年,是由帕拉卡斯文化基础上继承而来。纳斯卡时期农耕和海洋渔业生活较为发达,其纺织品制作精细,彩陶图案神秘而丰富,被誉为宗教万神殿里的宗教图像词典。其器物上的植物纹、神人纹、虎首人身纹、美洲虎纹、鱼纹、鸟纹等,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图腾崇拜、生殖、多产崇拜等文化寓意。本文通过对这些出土器物上图案的图形解读,阐述其文化崇拜的内涵寓意。
  关键词:纳斯卡文化;器物;图案;文化崇拜
  安第斯山脉的分割使秘鲁形成为三个部分:东部地区为亚马逊雨林;西部地区是干旱无雨的海岸;中部地区则是白雪皑皑的山脉。多样的环境造成秘鲁多样生存的物种生态,秘鲁先民在干旱和海岸地区建造灌溉系统,种植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水果,饲养牲畜家禽;在沿海海岸地区进行农作物种植和渔猎。早期艰难的条件与生活使人类与自然关系紧密相关,人们在劳作中为每一个劳作收获而欢欣,并将其刻画在器物、纺织品之上;人们幻想着具有凶猛动物一样的力量,可以像鸟一样的飞翔,所以开始把凶猛的虎豹、凶猛的海洋动物、飞翔的鸟等刻画在彩陶、织物、金饰品上……经过历史的长期积淀,形成古古秘鲁文化独特的文化崇拜。纳斯卡文化因纳斯卡河谷而得名,大约盛行于公元前二百年至公元六百年,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一百年至公元七百年,是由帕拉卡斯文化基础上继承而来。纳斯卡时期农耕和海洋渔业生活较为发达,其纺织品图案制作精细,彩陶图案神秘而丰富,被誉为宗教万神殿里的宗教图像词典。迄今为止还有在高空才能看得清全貌的纳斯卡地画,其神秘的文化寓意一直令今天的研究学者着迷。
  一、文化崇拜内容
  纳斯卡文化早期的器物图案题材内容偏向于写实,题材描绘多为表现当地的农耕、渔猎、战争、宗教祭祀生活,彩陶、纺织品、金饰品、皮挂件等器物上表现的多是玉米纹、果实纹、人物纹、合欢树纹、美洲虎、鸟纹、逆戟鲸纹、鱼群纹、甲壳动物纹等,另外亦有宗教信仰中出现的神人形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居民日常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神崇拜有关。
  (一)农耕生活中的文化崇拜
  在出土的彩陶和纺织品图案中可以看到许多刻画着玉米、蕃茄、种子、木薯等植物果实的图案,以及可以提供肉食和皮毛的羊驼纹,这是古代秘鲁农耕生活的一种表现。
  玉米是古代秘鲁主要的粮食来源并且还可以用来酿造出玉米美酒,因此在出土的纳斯卡文化双流陶瓶中,鹦鹉啄玉米图案是器物上一种常见图形。在秘鲁古老的传说中,是鹦鹉发现了玉米这一可食用的物种。因此鹦鹉啄玉米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象征意义,与祭祀活动和神话联系在一起。在另一个双流提梁陶瓶上部则装饰着一头尖一头圆的果实造型的图案,而且果实的纹样各种各样,表现出秘鲁先民种植的种类丰富的农作物,陶瓶下半部则装饰着似粮仓一样的拱形图形。
  在农业史上通常认为秘鲁是番茄的最早种植者,在出土许多人物造形陶罐上都可以看到刻画着人手持番茄的图形,人物的额头有时会刻画着南美洲常见的植物仙人掌。
  除此之外还有陶罐上出现的当地百姓日常生活中饲养的羊驼形象和合欢树纹的陶罐,从图像上看,金合欢属于豆科植物,叶子带有尖刺,其纤维可以用来编织物品。合欢树上的豆荚刻画错落有致,金合欢的叶子、豆荚寥寥几笔,稚拙而自由。
  (二)海洋生活中的文化崇拜
  秘鲁寒流使得秘鲁沿岸海域成为世界最大渔场之一,丰富的鱼类和虾贝类,是秘鲁沿海百姓的主要工作和生活来源。在出土的陶器、纺织品、皮挂件上,会出现逆戟鲸、鲨鱼等凶猛的生物。逆戟鲸,又被稱为杀人鲸,长着尖尖的背鳍,常常被描绘在上面,甚至在陶罐上还有将美洲虎和逆戟鲸一同彩绘在罐体上的。人类对凶猛动物的崇拜,背后是一种对强大力量的追崇。
  鱼是纳斯卡文化器物中描绘海洋生活出现较多的生物图像,是秘鲁沿岸地区重要的食物和贸易资源,对鱼的刻画描绘经常出现在陶罐之上。在出土的一个通高22.2厘米,最大直径17.5厘米的平底陶罐上彩绘着一个鱼群造型,众多几何形的鱼重复排列环绕着整个陶罐,显示出海洋鱼类数量的丰富。在另一个高度13厘米,最大直径14.5厘米的敞口陶杯上,几何形的鱼则是颠倒错落排列,鱼的图像造型更加抽象,被描绘着像人一样有着两个大大的眼睛、倒梯形的嘴巴和半边锯齿状的尾巴,形态诡异。把生物拟人化刻画是纳斯卡文化中器物例如陶罐上常用的手法,在一个球形状的甲壳类动物纹陶瓶上,一个类似蟹类的生物被描绘成长着人一样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无论是对普通的赖以生存的鱼的拟人描绘,还是对逆戟鲸的刻画,都反映出海洋生活中鱼类与人的生活的息息相关。在人对海洋生物的依赖中,拟人化去描绘它们,这是一种动物崇拜中追崇生命、渴望丰收的表现。
  (三)描绘宗教与神的图腾崇拜
  1、飞翔的鸟与神
  鸟类能够飞翔,中国商朝就是把鸟作为自己部族的图腾象征,认为自己部族皆是从鸟演化而来,鸟是自己的祖先。在纳斯卡出土的器物上同样可以看到描绘有许多鸟的图形符号,并且鸟的图像符号跟代表超自然的神或祭司、美洲虎、权杖联系在一起,这些神人或祭司头部、眼睛周围被装饰描绘成羽毛状排列,身后带羽翼的形象,这大概是在表述他们统治着天空、地面和海洋。
  例如在出土的一个通高23.6厘米,宽17.6厘米,口径1厘米的神人形陶瓶上,瓶子的身体为神人形象,神人头戴猫科纹饰图像的帽子,身体左右两侧装饰有羽毛状菱形纹。在纳斯卡文化另外一个通高11厘米,最大直径20.3厘米的飞翔人物纹陶碗上,则描绘有三个飞翔的人物形象,人物头戴鸟冠,手执权杖,身体上有硕大的鸟的羽翼。在一个通高17.9厘米,最大直径15厘米的双耳陶瓶上,描绘有两只鸟,鸟的大大的嘴里衔着战俘头颅的图像,鸟的身上同时刻画着猫科动物的脸部形象。或者亦有在像鸟类能够飞翔的人物陶瓶上,人物脸部则刻画有猫科动物的脸部特征。人、飞翔的鸟的头冠羽翼、美洲虎的脑袋合为一体,这样的图形表明鸟在这个时期的文化中具有神秘非凡的力量,亦表明人渴望拥有鸟的飞翔的超人能力。纳斯卡文化中也曾出土鲜艳的羽毛扇,扇子为明亮的黄色与蓝色相间,这样的扇子被推测为祭司所拥有,在祭祀的仪式上可能用来象征飞翔的超能力。[1]这样的装饰符合早期人类社会生活中动物崇拜的社会文化现象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晚期出土的器物与纺织品图案中,图像的描绘已经由早期的写实演变为后期的更加复杂化、虚构的综合形象,表现特征为神、人、动物形态杂糅在一体的图案形态特征。例如在一个长度54厘米,宽度141厘米的驼毛织成的毯子上,用平针技法绣着二十九个人物,边缘地带人物装饰也与中心图案近似。人物形象皆带着猫科形象的夸张头饰,细长的蛇形状的装饰带从嘴里流出。每一个人像皆手执权杖,权杖一头是口吐长舌的猫科动物的脑袋,另一头是双头的鸟形图案。从宗教的意义上来讲,将人和具有超凡能力或力量的凶猛动物合体,其实是统治者或者代表宗教的祭司的各种不同变体,这种变体后的图像仿佛化身为同样具有超凡能力的神怪,彷如加了鸟形的头冠或翅膀就可以会飞翔,或者就会代表天上超人类的力量;加了美洲虎的头像在身上就具有了美洲虎的力量和凶猛。
  2、美洲虎崇拜
  美洲虎又称为美洲豹,古印加文化中出现许多的美洲虎、鸟的图像图形符号,有很多鸟形状的器形,器物上面彩绘美洲虎纹或鸟纹。“对于统治者来说,这种猫科动物是生命的始祖,是使其家族统治合法化的根本。与这种动物结缘甚至要寻求体貌上的近似:西班牙殖民前的不少部族常常要使头骨变形以便使自己的头部按照美洲豹的头型成长。”[2]在纳斯卡出土的许多人形陶器上可以看到这种头部扁平变形的男子形象,据记载这是早期习俗中婴儿从出生后被两块木板绑紧挤压头部形成。
  在许多器物上,将美洲虎加到人像装饰上,是一种权力的表现。在手执权杖的人像描绘上,具有权力的人像头上通常都会刻画装饰一顶猫科动物形帽冠,以显示权力加力量的象征。在一个通高17cm,最大直径11.6厘米的陶杯上,彩绘着一个鸟形状眼睛,红色圆点耳朵具有猫科动物特征的人物,伸直的手臂两侧则同时刻画着四个猫科动物脸型图形。在另一个通高17.6cm,最大直径14.6厘米的扁球状双耳陶瓶上,刻画着两只长有虎首人身的图像,其双手抓着一个人类的头颅,伸出长长的舌头,做出张嘴欲吃状。在古代秘鲁,美洲虎是统治者、大祭司、巫师顶礼膜拜的动物。“事实上,美洲虎与祭司的关系十分密切,有的印第安部落甚至使用一个词语来称呼他们。”[3]在出土文物中发现的用混合的金铜制成的猫科动物形头饰印证了器物中描绘的祭司头戴猫科动物头饰圖案的真实性。黄金是地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具有太阳的强大能量,闪闪发光的美洲虎金头饰成为祭司神力的附加物。
  3、蛇的崇拜
  蛇在纳斯卡文化中是一个神奇的动物,蛇出现在器物图案上常常是和神联系在一起。在一个高度17厘米,最大直径13.7厘米描绘女人的人形陶瓶上,蛇是刻画在女人身披的带有神话图案的斗篷上,这样的斗篷非常像是祭祀用的礼服。神话图案描绘的是一个类似鸟的神怪,尖尖的嘴里伸出长长的双头蛇,双头蛇的嘴里吐出长长的蛇信子。具有超能力、能够飞翔的鸟和凶猛的蛇在一起,更加是一种具有超自然力量的象征。在出土的纳斯卡纺织品图案中,蛇是出现在神人的手里,或者如上面例子中提到神人的嘴里吐出的长长的蛇形状的带子。但如果说是蛇,其身体上又带有很多条腿,看起来又像是蛇的变体——龙。这点和中国的龙非常相似,龙在中国是能够呼风唤雨的神怪,而神龙是由蛇演变而来。在早期南美洲文化中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在公元七百年至九百年的中央高原文化中,有代表雨神“特拉洛克”的陶像,雨神左手手执一个象征丰收的玉米,右手手执一条象征雷电和雨水的蛇。”[4]雨水在早期农耕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保障丰收的必然条件,神人或者祭司最主要的职责、作用就是为人们求得风调雨顺,如果和权杖、玉米等一起出现在神人或祭司手里,无疑就是代表丰沛雨水的寓意。
  二、文化崇拜的寓意与寄托
  在古老的文化器物图案中,图案纹样总是担当着特定的内涵象征的角色,首先是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必需事物来表述丰收、多产的寓意,又或者是通过现实或想像中的凶猛、强大、恐怖的动物形象表述能够风调雨顺控制自然、具有力量的寓意,由此积淀产生出“有意味的形式”,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形成不同地域民族特有的伟大艺术瑰宝,世界上的古老文明文化皆是如此。
  (一)丰收、生殖、多产的文化崇拜寓意
  纳斯卡文化器物中在表现农耕生活内容上反复出现的玉米、蕃茄、种子、木薯等农作物,除了是对当时当地生活的一种表现反映内容之外,还是彼时人类希望借助于玉米、蕃茄、种子、木薯等形象传达丰收、多产的寓意。另外器物上也经常会出现蝌蚪、青蛙的图形,如在一个通高19.8厘米,最大直径15.2厘米的敞口陶罐上,用赭石、土红彩绘着一个头戴蝌蚪头饰的男子,男子口吐长舌,舌上面又有三只青蛙。敞口罐的外壁上还彩绘有许多的蝌蚪、青蛙、鱼、鸟,青蛙、蝌蚪、鱼因其数量众多总是具有多产的文化寓意,就此涵义来说和中国民俗传统文化中多子、多产、丰收、吉庆有余的文化寓意也相当近似。另外纳斯卡文化出土器物上多有描绘男性、女性生殖器官的陶罐,例如在一个猫科动物形人物纹陶杯上刻画男性生殖器官,生殖器官的刻画表达出纳斯卡文化历史文明早期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人们对于生殖繁衍、多产的崇拜。
  (二)美洲虎崇拜与强大力量的文化寓意
  对古秘鲁时期的人们来说,美洲虎是南美洲最强大的肉食动物,一直以来都是恐怖、强壮、凶猛的象征,具有神秘、超凡的力量。在出土的纺织品上会看到许多与农作物一起出现的猫科动物,农作物与猫科动物放置在一起,或许是早期力量弱小的人们想借助于美洲虎的力量、凶猛表述对土地的保护,而具有了凶猛、强大力量的保护,则自然具有了丰收和多产的寓意象征。
  在宗教信仰中,早期各个民族的祭司都是代表着人类,又是能够通天的代表。纳斯卡文化时期拥有双重身份的祭司常常借助美洲虎的力量代表统治者震慑族群,又表现出神秘力量的拥有。所以在纳斯卡出土器物的图像上常常出现人、美洲虎、飞翔的鸟、权杖以及祭祀场合的排箫乐器就容易理解了。虎首人身、人首虎身、吐出的长舌、猫科动物皮毛上点状的符号,这些图形皆具有超自然和虚构的特征。   三、结束语
  纳斯卡文化中的图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的农耕、渔猎、纺织生活,以及部族之间的战争、祭祀、祈祷场面。对于纳斯卡文化时期的古代秘鲁人民来说,无论是表现自然的写实题材,还是抽象变形的题材,纳斯卡器物中表现的多是现实中的生活图像再经过变形和想象的组合。在这些图形中,宗教与力量,自然与超自然,神圣与世俗生活,人类与动物,现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带给后世人们伟大的艺术享受以及无尽想象的神秘涵义。对于后人来说,了解纳斯卡时期的古老的文化崇拜、原始神话,才是理解古代秘鲁民族文化最直接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博物馆,失落的经典:印加人及其祖先珍宝精粹[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吕章申编,印加人的祖先——公元一至七世纪的古代秘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4月,P117.
  [3]墨西哥国家历史学院,美洲豹崇拜[M],文物出版社,2006年7月.
  [4]上海博物館,哥伦比亚前西班牙时期黄金艺术[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9月.
  [5]王世申,秘鲁文化[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4月.
  [6](美)布朗,安第斯之谜:寻找黄金国,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7]Kathleen Berrin,”spirit of Ancient Peru:treasures from the Museo Arqueologico Rafael Larco Herrera”[M],London:Thames & Hudson,1997.
  [8]Michael E.Moseley,”The Incas and their ancestors:the archaeology of Peru”[M],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1.
  注释:
  [1]吕章申主编,印加人的祖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4.
  [2]莎莉·贝尔穆德斯,美洲豹崇拜,文物出版社,2006,7.
  [3]吕章申主编,印加人的祖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4,P292.
  [4]莎莉·贝尔穆德斯,美洲豹崇拜,文物出版社,2006,7.P120.
  作者简介:李敏,(1967-),女,杭州,汉族,籍贯上海,教授,文学硕士,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本文系课题:古代秘鲁纳斯卡文化器物中的装饰图案研究,2016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Z16JC118。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档案不仅是地方体育事业发展的文件记录,也是地方体育事业发展和各项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据。认真做好体育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体育部门的发展和职能发挥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將针对基层体育部门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基层体育部门;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体育档案管理是基层体育部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效发挥体育档案的价值就必须认真做好对体育档案的管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中国古代法律和道德在社会统治中功能和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古代法治与德治的互补协调关系。明确了“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控制、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两种手段,他们密切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法治;德治  引言  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其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而与世界其他法系相区别。其中既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我们今天建
期刊
摘要:工控技术为我国的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自动化方案。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组态控制技术的发展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初探了工控机的软件系统、结构和分类,以及组态控制技术的基本发展。  关键词:工控机;自动化;组态控制  Ⅰ.工控机  工控机(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IPC)即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
期刊
摘要:由于中西方民族文化发展的异同,表示动植物的一些词汇既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不同的文化标识。在汉英翻译中,译者可采取形象直译法、移植形象阐释法、转换形象归化法,及舍弃形象意译法等方法来进行翻译。既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想通性,又体现了文化的独特性。  关键词:动植物词汇;文化内涵;翻译方法  一、引言  美国的翻译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指出:“翻译就是用译入语复制出。”在“复
期刊
摘要: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也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发展,所以中小学的教育与安全就尤为的重要。中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学习与生活,学校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作用,校舍的安全建设直接关系到了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教育基础建设财务工作更是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将深入的研究分析现存的校舍安全及财务管理等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期刊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并且“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参见百度百科《黑洞》)。一般说来,普通黑洞是由恒星塌缩形成的,可以称其为恒星黑洞,以下的讨论假设黑洞没有自旋。  一、史瓦西半径不是黑洞的视界半径。  史瓦西半径的含义是:黑洞周围的光,到达这个距离,都会被吸入其中,其它物质更跑不出来,因此该半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阐释孔子的“庶富教”思想,进而探究其当代价值。指出在已经“庶之”,“富之”的今天,“教之”就显得尤为重要。继而从社会主体即“人”的角度阐释了“教育”在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庶富教”;思想;教育;文化  一、孔子的“庶富教”思想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古人讲:“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宣部理论局局长刘汉俊这样评价孔子:“孔子是人類的慧根,孔子是世界的福根,孔子是唯一
期刊
摘要:体系化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大陆法系法学科建构的标志。体系化不仅提升了法学科的稳定性、理性和拓展性,同样也能使法学科对生动的社会现实保持开放。法学科的体系化与实证主义法学观密切相关,是法学家希望藉由体系建构来促成法系统以及法学科系统独立自足的持续努力。本文选取德国行政法作为法学科体系建构的考察样本,尝试归纳成功的法学科体系建构的核心要素和基本过程。中国行政法学的整体发展,有赖于对既有制度与学理的体
期刊
摘要:共产党人必须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适时提出和正确处理社会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判断,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转化,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在跨文化交流领域研究的日益深入,跨文化交流活动对我国文化外推的基础性作用也逐渐显现。本文从两种不同的文化入手,深入且广泛的分析两种文化的陌生感,致力于消除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的偏见和误解,从而更好的认知文化的多元性,以便于研究如何将我国文化进行合理的外推。本主题的探讨有利于加深人们对于跨文化交际活动在文化外推中基础性作用的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夏令营;文化外推  近些年来,对于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