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育对于人才培养起到的作用相对较为基础,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促使学生成人成才。尤其是文人画作品的鉴赏、解读,其本质上可以将文人画的文化内涵、艺术特征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学校在使学生接受思想与精神教育的同时,也可以立足于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审美教育,使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优秀艺术作品之中的道德素养、情感内涵。此外,教师还需要对相应的教育方法、鉴赏解读角度特征有充分的认识。
关键词:美术教学;文人画作品;艺术解读;鉴赏
通过美术教育进行人才培养,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艺术水平等方面的优化和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视听,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加深入,了解艺术的表现。这样的教育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解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了解艺术背后的情感特征,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追求更美好、更丰满的精神世界,形成情感共鸣。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具备着较好的效果,对人才培养、人格塑造、艺术能力培养都会带来积极影响,尤其是要对文人画作品进行深入理解。
一、文人画作品的特点
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文人畫作品的占比相对较大,凭借着丰富的内涵、较强的艺术张力,其艺术鉴赏和解读的价值也相对较为明确,对于学生素养培养、能力提高会带来关键性的影响作用[1]。从文人画艺术作品的本质角度来说,相应作品有别于传统的宫廷绘画、民间绘画,主要是泛指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的画作,其自身的历史价值相对明确,艺术价值也较为突出,可谓是贯穿了中国绘画史。凭借着淡雅的风格、丰富的精神内涵,在现如今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文人画仍然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艺术价值是不容小觑的。因其主要是由历朝历代的文人所创作,故而这一类作品也被称为“士夫画”。文人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萌芽发展,逐渐普及,经过唐朝长期的整合、沉淀,至宋朝时期走向了丰满、全面和系统,开始成为艺术领域中的主流。此后的历史发展中,无数的文人画作品都绽放着自身独特的艺术色彩,表达着丰富、丰满的道德内涵,诉说着文人的内心与精神世界。其非但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更是人类艺术瑰宝,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取得的艺术效果相对较好,时至今日的美术教学仍然可以对其进行深刻的解读。通过解读文人画的艺术特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内涵,了解其自身的特点和特征,掌握更多历史、艺术知识,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通过艺术作品丰富自身审美知识,提升精神方面的追求。
二、文人画作品的风格
文人画作品的风格总体上来说是相似的,但是在艺术手法运用、情感与精神世界表达方面却有着较大的不同之处,其本质上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更加鼓励和欣赏在艺术中变革、创新、自成一派的清流[2]。从题材方面来看,一般都是以景物、人物为主,尤其是附带着较丰富的精神、道德与素养等内涵的各种现实存在的景物,更是文人画不可或缺的题材。比如《千里江山图》和《溪山行旅图》,其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围绕着相应的景物所描绘出来的,这种特点特征相对较为突出。在风格方面,往往推崇淡雅、宁静,而且富有内涵,故而像梅兰竹菊、松柏、荷花等元素经常会被当作文人画主题或者是出现频率较高且不可或缺的陪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美术教育推崇、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并对文人画进行深入的解读,文人画本质上就不拘泥于形式,而且相对接近现实,又高于现实。不同时代的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其作品也是独具一格的,并不是接近的、相似的,一方面不鼓励重复别人,另外一方面其还在不断努力进行自我更新。同时,文人画在艺术风格方面还具备较强的联动性、联系性,往往集合了书、画、印和诗词的特点,通过对每一个细节的赏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的能力,注重人品、艺术、精神世界和道德修养浑然一体。这样的特征和内涵与现代人才培养也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因此通过文人画的风格解读,也可以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教育、教学,发挥美术教育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三、文人画作品的创作背景
文人画的创作背景与古代社会发展有着高度的关联性,反映着以士大夫为主的群体在精神世界、精神思想等方面的追求,体现着独有、独到的艺术方面追求与取向。通过学习和鉴赏,可以拉近欣赏者与作者之间的精神距离[3]。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精神内涵的深入,可以让原本枯燥、单调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全面、多样和生动,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立足于情感、精神的角度进行艺术欣赏,提高自身艺术欣赏的能力和水平。文人画作品往往具备着一定的主题性,而形成这样的主题归根结底还是历史背景和作者经历所导致的。在特定历史发展和时代背景下,一些能力较强、道德水平较高的文人,难以将自身的能力回馈、报答于社会,受到外界的挫折和他人的排挤,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情绪的表达开始由艺术的方式进行抒发。通过对画作的深入了解、深入学习,有效地鉴赏解读之后,学生的总体了解程度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因此鉴赏的过程中,尤其是要了解其精神内涵,从内涵的角度进行欣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立足于作品精神,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精神内涵,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审美、艺术素养。
四、文人画作品的内涵
从内涵角度来说,文人画的本质是不随波逐流,在不断变化的世俗生活和各种与道德相矛盾的事件中保持自己、维持自己,美术教育在进行解读、鉴赏的过程中,通过内涵的分析,也可以取得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4]。文人画主要的内涵是以物寄情、彰显个性和精神、艺术创作与道德素养的结合。以物寄情就是将各种各样的自然景物赋予一定的精神色彩,比如把冬季盛开的梅花看作是希望、高雅的象征物,把松柏看作是坚韧不拔的象征物,把荷花看作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象征物。这样的观点、看法也充分体现在了文人画创作方面,对文人画的创作加以丰富,用画作的形式展示作者的内心追求。比如宋代画家文同的很多作品都是与竹子相关,他看重了竹子的坚贞不屈、节节高升,也将自己的品格与画作的主题相契合,将竹子看作自己,将自己的品德品行也看作竹子一般,用事物、景物寄托自己的感情。彰显个性和精神就是从自己与众不同的角度出发,彰显自身的特色、特点。同样都是文人画中的竹子,郑板桥的作品就以清秀为主,而徐渭的竹子作品以奔放、饱满为主。这种不同的表现使作品精神内涵也各具差异。根据精神内涵的不同,显示出了作品特点的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自身特色。文人画中,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画作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更深刻的地方在于,往往其本质上存在着较强的更新性,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因精神内涵、情感不同,所表达的内容也有着鲜明的差异之处。艺术创作与道德素养的结合就是在艺术方面道德素养的升华,像宋代梁楷作品《秋柳双鸦图》,其本质上就体现出了对美好道德和天下大同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现实情况的不满。通过艺术创作,表达丰富多样、多姿多彩的内涵,更是丰富了人们的视听,让总体的艺术得到了升华,上升到了精神与道德层次。 五、文人画的审美价值
在審美价值方面,文人画往往并不华丽,相比之下其以素雅、淡薄著称,其精神内涵在具备张力的艺术画作中直观、直接地体现出来,又等待鉴赏者去深度挖掘、深刻理解,既呼之欲出,又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5]。在审美方面,文人画往往更加注重淡薄、淡雅,同时也注重创新,根据不同的主题,表达的内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特色和特点各有不同,在艺术方面存在着返璞归真的特征。在现代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文人画仍然是一股清流,可以在冗杂的艺术信息中,给学生一种宁静感、淡雅感,使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刻反思、深度了解和剖析。
六、文人画的现代教育意义
美术教育本质上起到了立德树人的作用,尤其是在文人画鉴赏的过程中,深刻了解其内涵,了解其特色和特征,也可以引起学生更有深度的思考,起到更加积极的教育作用[6]。文人画始终以崇德向善为主题,其淡雅的风格配合历史背景、作者经历等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美术语言,深刻了解、鉴赏其内涵。在这样的情况下,美术教育能够取得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也相对较为突出,尤其是在现阶段艺术走向快餐化、快捷化的情况下,文人画作品的欣赏、解读更是有着自身特殊性、独特性价值与意义,起到的作用也非比寻常。由此可见,学校还需要对相应的教育内涵、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充分挖掘,高度重视其自身的具体特点,发挥相应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起到人才培养、教育的作用,提升教育的综合质量和教育的全面性。
七、结语
在现阶段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文人画的特点、风格、背景、内涵、审美价值和现代教育意义,契合学生特点在美术教育中有效进行解读,才能取得更加满意的教育效果,提升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力加,张馨月.思乡曲:《鹊华秋色图》单元设计[J].中国中小学美术,2020(增刊1):70-74.
[2]王子庸.超越笔墨将绘画变成一种纯粹精神性的东西:略论北鱼对文人画的新贡献[J].名作欣赏,2019(19):142-143.
[3]孙禹.“似与不似”和“诗化的自然”:浅谈郑岱美术创作的“文人画”气质[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9(1):6-23,110.
[4]王银飞.美术作品“文学式”解读的多途径展示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3):87.
[5]李雪.当代文人画新形式:丰子恺题画诗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9):22-23.
[6]李奕彤.文人画之艺术特征:以徐渭《榴实图》为例[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9(8):30-32.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美术教学;文人画作品;艺术解读;鉴赏
通过美术教育进行人才培养,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艺术水平等方面的优化和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视听,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加深入,了解艺术的表现。这样的教育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解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了解艺术背后的情感特征,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追求更美好、更丰满的精神世界,形成情感共鸣。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具备着较好的效果,对人才培养、人格塑造、艺术能力培养都会带来积极影响,尤其是要对文人画作品进行深入理解。
一、文人画作品的特点
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文人畫作品的占比相对较大,凭借着丰富的内涵、较强的艺术张力,其艺术鉴赏和解读的价值也相对较为明确,对于学生素养培养、能力提高会带来关键性的影响作用[1]。从文人画艺术作品的本质角度来说,相应作品有别于传统的宫廷绘画、民间绘画,主要是泛指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的画作,其自身的历史价值相对明确,艺术价值也较为突出,可谓是贯穿了中国绘画史。凭借着淡雅的风格、丰富的精神内涵,在现如今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文人画仍然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艺术价值是不容小觑的。因其主要是由历朝历代的文人所创作,故而这一类作品也被称为“士夫画”。文人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萌芽发展,逐渐普及,经过唐朝长期的整合、沉淀,至宋朝时期走向了丰满、全面和系统,开始成为艺术领域中的主流。此后的历史发展中,无数的文人画作品都绽放着自身独特的艺术色彩,表达着丰富、丰满的道德内涵,诉说着文人的内心与精神世界。其非但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更是人类艺术瑰宝,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取得的艺术效果相对较好,时至今日的美术教学仍然可以对其进行深刻的解读。通过解读文人画的艺术特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内涵,了解其自身的特点和特征,掌握更多历史、艺术知识,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通过艺术作品丰富自身审美知识,提升精神方面的追求。
二、文人画作品的风格
文人画作品的风格总体上来说是相似的,但是在艺术手法运用、情感与精神世界表达方面却有着较大的不同之处,其本质上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更加鼓励和欣赏在艺术中变革、创新、自成一派的清流[2]。从题材方面来看,一般都是以景物、人物为主,尤其是附带着较丰富的精神、道德与素养等内涵的各种现实存在的景物,更是文人画不可或缺的题材。比如《千里江山图》和《溪山行旅图》,其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围绕着相应的景物所描绘出来的,这种特点特征相对较为突出。在风格方面,往往推崇淡雅、宁静,而且富有内涵,故而像梅兰竹菊、松柏、荷花等元素经常会被当作文人画主题或者是出现频率较高且不可或缺的陪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美术教育推崇、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并对文人画进行深入的解读,文人画本质上就不拘泥于形式,而且相对接近现实,又高于现实。不同时代的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其作品也是独具一格的,并不是接近的、相似的,一方面不鼓励重复别人,另外一方面其还在不断努力进行自我更新。同时,文人画在艺术风格方面还具备较强的联动性、联系性,往往集合了书、画、印和诗词的特点,通过对每一个细节的赏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的能力,注重人品、艺术、精神世界和道德修养浑然一体。这样的特征和内涵与现代人才培养也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因此通过文人画的风格解读,也可以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教育、教学,发挥美术教育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三、文人画作品的创作背景
文人画的创作背景与古代社会发展有着高度的关联性,反映着以士大夫为主的群体在精神世界、精神思想等方面的追求,体现着独有、独到的艺术方面追求与取向。通过学习和鉴赏,可以拉近欣赏者与作者之间的精神距离[3]。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精神内涵的深入,可以让原本枯燥、单调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全面、多样和生动,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立足于情感、精神的角度进行艺术欣赏,提高自身艺术欣赏的能力和水平。文人画作品往往具备着一定的主题性,而形成这样的主题归根结底还是历史背景和作者经历所导致的。在特定历史发展和时代背景下,一些能力较强、道德水平较高的文人,难以将自身的能力回馈、报答于社会,受到外界的挫折和他人的排挤,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情绪的表达开始由艺术的方式进行抒发。通过对画作的深入了解、深入学习,有效地鉴赏解读之后,学生的总体了解程度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因此鉴赏的过程中,尤其是要了解其精神内涵,从内涵的角度进行欣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立足于作品精神,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精神内涵,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审美、艺术素养。
四、文人画作品的内涵
从内涵角度来说,文人画的本质是不随波逐流,在不断变化的世俗生活和各种与道德相矛盾的事件中保持自己、维持自己,美术教育在进行解读、鉴赏的过程中,通过内涵的分析,也可以取得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4]。文人画主要的内涵是以物寄情、彰显个性和精神、艺术创作与道德素养的结合。以物寄情就是将各种各样的自然景物赋予一定的精神色彩,比如把冬季盛开的梅花看作是希望、高雅的象征物,把松柏看作是坚韧不拔的象征物,把荷花看作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象征物。这样的观点、看法也充分体现在了文人画创作方面,对文人画的创作加以丰富,用画作的形式展示作者的内心追求。比如宋代画家文同的很多作品都是与竹子相关,他看重了竹子的坚贞不屈、节节高升,也将自己的品格与画作的主题相契合,将竹子看作自己,将自己的品德品行也看作竹子一般,用事物、景物寄托自己的感情。彰显个性和精神就是从自己与众不同的角度出发,彰显自身的特色、特点。同样都是文人画中的竹子,郑板桥的作品就以清秀为主,而徐渭的竹子作品以奔放、饱满为主。这种不同的表现使作品精神内涵也各具差异。根据精神内涵的不同,显示出了作品特点的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自身特色。文人画中,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画作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更深刻的地方在于,往往其本质上存在着较强的更新性,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因精神内涵、情感不同,所表达的内容也有着鲜明的差异之处。艺术创作与道德素养的结合就是在艺术方面道德素养的升华,像宋代梁楷作品《秋柳双鸦图》,其本质上就体现出了对美好道德和天下大同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现实情况的不满。通过艺术创作,表达丰富多样、多姿多彩的内涵,更是丰富了人们的视听,让总体的艺术得到了升华,上升到了精神与道德层次。 五、文人画的审美价值
在審美价值方面,文人画往往并不华丽,相比之下其以素雅、淡薄著称,其精神内涵在具备张力的艺术画作中直观、直接地体现出来,又等待鉴赏者去深度挖掘、深刻理解,既呼之欲出,又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5]。在审美方面,文人画往往更加注重淡薄、淡雅,同时也注重创新,根据不同的主题,表达的内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特色和特点各有不同,在艺术方面存在着返璞归真的特征。在现代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文人画仍然是一股清流,可以在冗杂的艺术信息中,给学生一种宁静感、淡雅感,使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刻反思、深度了解和剖析。
六、文人画的现代教育意义
美术教育本质上起到了立德树人的作用,尤其是在文人画鉴赏的过程中,深刻了解其内涵,了解其特色和特征,也可以引起学生更有深度的思考,起到更加积极的教育作用[6]。文人画始终以崇德向善为主题,其淡雅的风格配合历史背景、作者经历等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美术语言,深刻了解、鉴赏其内涵。在这样的情况下,美术教育能够取得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也相对较为突出,尤其是在现阶段艺术走向快餐化、快捷化的情况下,文人画作品的欣赏、解读更是有着自身特殊性、独特性价值与意义,起到的作用也非比寻常。由此可见,学校还需要对相应的教育内涵、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充分挖掘,高度重视其自身的具体特点,发挥相应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起到人才培养、教育的作用,提升教育的综合质量和教育的全面性。
七、结语
在现阶段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文人画的特点、风格、背景、内涵、审美价值和现代教育意义,契合学生特点在美术教育中有效进行解读,才能取得更加满意的教育效果,提升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力加,张馨月.思乡曲:《鹊华秋色图》单元设计[J].中国中小学美术,2020(增刊1):70-74.
[2]王子庸.超越笔墨将绘画变成一种纯粹精神性的东西:略论北鱼对文人画的新贡献[J].名作欣赏,2019(19):142-143.
[3]孙禹.“似与不似”和“诗化的自然”:浅谈郑岱美术创作的“文人画”气质[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9(1):6-23,110.
[4]王银飞.美术作品“文学式”解读的多途径展示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3):87.
[5]李雪.当代文人画新形式:丰子恺题画诗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9):22-23.
[6]李奕彤.文人画之艺术特征:以徐渭《榴实图》为例[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9(8):30-32.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