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最后的泪水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e87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最后的泪水》是作者途径新疆且末县与于田县间的途中拍摄的。烈日下,龟裂的的土地,低洼处只剩下了一小块水洼,恰似一只无泪的眼睛,只有周围的胡杨树在那里顽强地抗争。此时此刻,让人感受到水是那样的的珍贵。“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这句话如此直接、真实地涌上心头。
其他文献
“喝好茶,秋白露”  “寒露”前后四天是铁观音秋茶采制的最佳时机,福建泉州安溪县各个茶叶产区迎来各地茶商,有着中国茶叶第一镇之称的感德,更是热闹空前。  秋茶上市这几天感德镇一下子热闹起来,来自各地的茶商纷纷到感德设点收购茶叶,镇里的茶商还没出去,到感德镇收茶的车子就排起了长龙,每天上万名客商光顾。店铺不够用,许多茶商就在沿街租起了摊点,像这样一个摊点一天100元,还得提前预订。  茶市一开,在挤
期刊
宋代杰出的书画家、鉴赏家米芾,性极旷达,举止散淡不羁。此人富于收藏,宦游行止处,以船载书画自娱,大书“米家书画船”一旗于船头。虽说诗句中的米家船早已难觅踪迹,可就在福州南后街仍有这么一艘“米家船”历经百余年的风雨,满载三坊七巷的人文底蕴游曳于繁华市井之上。  “米家船”裱褙店的历史应上溯到清同治年间。1865年,福州近郊手艺人林金师慧眼相中今南后街32号这块宝地,不惜倾囊以购,开起一家裱褙店。林金
期刊
每到周末,福州于山公园门口被中老年人挤得水泄不通,路旁的行道树用铁丝牵了线,上面挂满了写着征婚信息的红纸条。不少人驻足翻阅,也有人三五成群地聊着天。十来个婚介摊位前人头攒动,就连“周易卜卦、算命抽签、摸手骨、青蛙精看姻缘”等摊位也都围满了人。每逢周三、周六、周日上午,福州于山公园浩然亭附近就有这样一场由市民自发组织的相亲会。  刚接近人群,记者就被婚介摊主以及大妈大叔们热情招呼,询问年龄、工作和电
期刊
宁化木活字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010年中国木活字印刷术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已发现的木活字印刷术仅存于浙江瑞安的东源村和福建宁化县。  活字印刷术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北宋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泥活字印刷。之后,元代初期农学家王祯于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创制木活字。“木活字”是用山梨木、荷树等雕成单字,因取材较方便,成本不高,制造起来又较简单迅速,所以成为中国
期刊
上下杭里的闽商往事  这里北接鼓楼,南临仓山,闽江穿流而过,是福州重要的交通枢纽,沉淀在历史长河的商业脉络,从古至今万商云集,千年繁华盛景,传承至今仍熠熠生辉。  “近市鱼盐干舸集,凌空楼阁万山低。”台江商圈,历来是福州商品批发的主要集散地,很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在福州城的历史记载中,台江因为傍依水路交通发达的闽江,很早以前开始就成了闽江流域的货物集散地,明末清初,风光旖旎的台江码头商业繁荣,码头
期刊
街巷幽深藏玄机一赖坊街巷  赖坊古村,背倚后龙山,前临文昌溪,只有一座象征性的城门楼,名叫镇安门。除此之外,村周围再没有其他的防御设施,然而,据村人介绍:赖坊立基近一千年来,却鲜有匪患骚扰的记录,这在历史上战乱频仍,匪盗猖獗的闽西地区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每当这时,村中老人会得意地告诉你:这是他们老祖宗赖五义的功劳,他老人家设计村落时,将村内街道按风水五行设计成了一个八卦迷魂阵,外人进来,只有死路,没
期刊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溯中央苏区县政和的革命斗争历史,人们会发现,这是一段血与火的历史,这是一段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  从1927年马列主义在东平凤池村燃起星星之火到1949年政和县解放,在那段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岁月里,党旗招展,红星闪耀,政和人民前赴后继,奋勇战斗,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革命斗争绚丽画卷,为政和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著名革命老区县和中央苏区县的光荣称号。政和的青山绿水之
期刊
畲银传奇  自唐代畲族迁入闽东以来,畲族银器制作便向世人展开了一幅悠远的历史画卷。明万历《福安县志》载,明宣德年间便有“三千来去客,四万打金人”的繁荣景象,福安银器由此制作日盛。  苗人说自己是蝴蝶妈妈的子孙,畲族则坚信自己是凤凰的后代。两个民族都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都为寻找土地而经历了漫长的颠沛流离。无独有偶,千百年来,他们都选择了用银器来镌刻自己民族的历史,用银饰来装点自己以及生活。  和苗银
期刊
虽然这是一张猫头鹰的“肖像照”,但作者起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Like a father》(像一位父亲)。和母亲相比,父亲给我们的印象大多是深沉、刻板、不苟言笑,就像这只表情古怪的猫头鹰,斜着眼神看着你,仿佛在责问:“孩子,别闹了,你又在玩爸爸的羽毛了!”
期刊
窗户是一个绘声绘色说故事的传递者。这张照片是作者在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拍摄的,大凉山的人们内心纯洁,在这个信息发达、人与人互相冷漠的时代,作者却从窗口的风景中看到了更多的人性与纯粹。作者希望将这份情感用相机更多的传递给其他人,也希望通过照片可以触动到有能力去帮助四川大凉山的人。作者说,这是摄影人的责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