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jjuan86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失去了工作主动性和动力,导致情绪低落,工作消极被动,影响身心健康和职业成就感。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整理,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背景和价值出发,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原因、解决措施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乡村;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我国乡村教师人数众多,他们肩负着乡村教育的重任,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然而由于他们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差,教学条件艰苦,教育对象复杂,乡村教师是教育战线中最容易倦怠的群体。
  1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
  “职业倦怠”是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是指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體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惫和耗竭的状态,失去了工作主动性和动力,导致情绪低落,工作消极被动,影响身心健康和职业成就感表现为经济待遇中的缺失,管理制度下的失意和师道尊严上的失格。
  2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研究可以分为五个方面:教育对象复杂、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社会期望高、人际关系失调、专业成长和发展。
  第一个是教育对象复杂。乡村教师面对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教廷教育的缺失,行为散漫难以管理。
  第二个是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乡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同时带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还要进行早晚自习的管理和学校行政事务的管理,每天承受的工作压力已远超过个人心理承受范围,但所获工资不高,付出和收获并不是成正比。
  第三个是社会期望高。家长和社会将越来越多的期望放在教师身上,学生的学习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都要由教师来负责,过高的期望使得教师不知所措。
  第四个是人际关系失调。由于教师的工作性质,属于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过少,无法和更多的人交流相处,导致人际关系失调。
  第五个是专业成长和发展。在信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如果不及时充电,再多的知识储备也会很快捉襟见肘。由于乡村经济困难,乡村教师很少外出进修学习,专业得不到发展,产生职业倦怠。
  3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措施
  对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解决措施,分为国家、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
  第一个是国家层面。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依法保障乡村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教师的平均工资,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待遇优势和吸引力。其次,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国家要把尊师重教落实在实处,在全社会掀起尊师重教的教育热。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与教学评价体系。
  第二个是学校层面。首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要有配备优良的教育硬件设施,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公平的竞争平台,有令人信服的职称评聘制度。其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打破领导与被领导的局面,近距离接触教师,拉近关系,真心沟通,了解教师需求。最后,为教师提供更多专业发展的机会,使其在乡村教育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并且职业培训形式要丰富。教师通过自己努力实现自我需求,可以降低职业倦怠,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第三个是教师层面。首先,乡村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乡村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善于发现兴奋点,以有效对工作的积极性加以调动来实现对自身情绪的调节,实现对自身职业倦怠的缓解;乡村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学会进行自我肯定来调节自身的工作情绪。其次,要培养积极情绪,提高自我在日常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体察,可以回忆记录当天的愉快事件,用积极思维取代消极思维。最后,要树立乡村教师职业理想,将优秀的教师作为自己效仿和学习的榜样。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善待乡村教师就是善待乡村的未来,减少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能够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扎根乡村教育,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侯中太,蔡永红.农村教师生存困境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2,(10):第32-35页.
  [2]赵新亮.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全国23个省优秀乡村教师的实证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19,(11):第81-87页.
  [3]张莉莉,林玲.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的境遇:倦怠与坚守——对97位村小、教学点骨干教师的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01):第16-20页.
  [4]杜振林.当代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第21页.
  [5]龙敏.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N].科学导报,2018-06-22(B02).
  作者简介:柴颖(1997.0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实际生活就是全部课程,而课程就是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生活和课程的融入,在对武术校本课程进行积极地开发后,对其进行强效推广。事实上,在农村学校的课程教学中开发和推广武术校本课程,不仅能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还能够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发展。  关键词:武术课程;农村小学;推广  武术既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武术进校
期刊
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各个领域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发生着转变,其中尤其是对于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将要步入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分水岭”,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将德育元素融入课堂的教学信念,除了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以及应用一定文化知识以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要逐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确保其身心能够在生活学习中能够健康成长,
期刊
摘要:师生沟通在中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针对当前中学师生的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从心理学理论的基本视角出发,试图为中学阶段师生的沟通提供新思路。中学教育阶段的师生沟通工作应掌握实用心理学沟通技巧,关注学生情感需要,优化师生沟通环境,强化沟通效果,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沟通;中学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师生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一、提出背景  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1]核心素养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学科特色核心素养,依托于具体学习领域的知识体系;二是跨学科的共通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合作和沟通、社会交往,以及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等;三是自我发展
期刊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不断拓展和深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走向了品牌化的建设道路。本文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小小”系列社区志愿服务为例,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品牌化建设进行探究,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品牌化建设的主要路径和突破方向。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育人的重
期刊
摘要: 在乡村中学学生的基础差对学习失去信心的现象非常严峻。其主要原因: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缺失;不好的社会风气;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教学资源不均衡和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不全面等。解决对策主要有:建立家长培训机制,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家庭教育, 提高乡村教师教学水平,从小培养良好习惯。  关键词:乡村中学生;基础差;学习失去信心;辍学  一、乡村中学学生基础差对学习失去信心心理导致
期刊
摘要:目前,教育教学趋势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基于此,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牢牢把握当下的教育机会,以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授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实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下面,笔者将依据自身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这份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与现实生活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我们不同的个体在数学学习中会得到不同的发展。即存在个性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顾及到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特别在指导探究理解时,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心
期刊
摘要:高中生处于成长的转型期,也是身心发展的分化期,高中生比初中生、小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意识,思想更加活跃,同时比义务教育阶段面对更多的学习压力,对未来的担忧,对当前学习、生活的思考,更容易衍生诸多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日益受到重视,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令人担忧。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高中,有4500多名学生,地理位置偏僻,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时常出现,通过课题研究,及时解决我校学
期刊
摘要:如何陶冶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一直困扰着许多小学美术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其实蕴含了许多美的因素,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来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前言:  “审美教育”又称为“美育”或是“美感教育”,其主要指的是教师在相关的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为学生提供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