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对偏远山区乡村义务教育的重视,现在每年都有很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自愿到偏远山区的乡村学校进行支教和留在当地的学校执教,使得我国现在偏远山区乡村学校义务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这些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手型教师,所以对于研究初中数学概念课上教师的提问行为具有重大意义。
關键词:初中数学;概念课;课堂提问;
1.研究背景
教师课堂的提问行为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的课堂提问行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并积极参与课堂中教师学生问答的互动活动,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能及时获取学生对课堂中教师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
2.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研究概述
全莉娟在研究中发现,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创造性思维问题等高水平认知的问题。沈建红等[5]提到在日常教学课堂上提问次数太多可能会降低课堂的效率。
2.1 提问的作用与类型
谈文丽认为课堂提问的功能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供教学的提示,教学生学习三类功能。
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Bloom)根据学生的思维活动程度,把课堂提问分成知识性、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性、评价性提问。1972年Francis Hunkings在布鲁姆的分类基础上,将问题分为命令、注意、延展、任务四类。
2.2 提问的策略
威伦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提了9个策略建议。克拉克等研究表明,提问要能发挥有效作用需满足“好的问题”、“良好的提问先决条件”、“良好的提问技巧”三个要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不应该拘于固定的形式。
本文以灵丘县赵北中学2014-2016年初中数学概念课中的日常教学课堂的录像为基础,选取其中六节初中数学概念课对中央财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教师与灵丘县赵北中学教师概念课的课堂提问行为进行研究,为以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到偏远山区的乡村学校支教时在初中数学概念课上提问行为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具体的建议。
3.研究结论
(1)课堂提问次数偏高
通过研究发现,灵丘县赵北中学教师在初中数学中的代数、几何、统计概念课上平均每节课的课堂提问为177次,中央财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教师在初中数学中的代数、几何、统计概念课上平均每节课的课堂提问达到了220次。教师在初中数学概念课堂上总的提问次数是比较惊人的。
(2)教师以理解性、应用性提问为主
研究发现,在初中数学概念课中的代数课、几何课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教师提理解性问题的次数和比重都比灵丘县赵北中学教师提理解性问题的次数多和比重高。在统计课上灵丘县赵北中学教师提应用性问题的次数和比重比中央财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教师提应用性问题的次数和比重高。
(3)学生回答以理答为主
研究发现,在灵丘县赵北中学的数学概念课中的代数课、几何课、统计课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教师和灵丘县赵北中学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后,学生理解性的回答的次数占整节课上提问总数的一半以上,所以学生回答以理答为主。
通过行为比较研究,发现中央财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教师和灵丘县赵北中学教师在初中数学概念课上提问行为存在问题,下面就其在初中数学概念课上提问行为的改进提出几点建议。
(1)合理控制课堂提问次数
\过多的提问次数,学生会产生厌答情绪感。所以在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减少一些无意义与低效的提问。
(2)增加开放性、追问性问题
任课教师在初中数学概念课堂上的提问应该适当减少封闭性、非追问提问的次数,适当增加开放性、追问的提问次数。教师在初中数学概念课上提的开放性、追问性的问题要具有意义且真正能激发学生思维,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开放和追问。
(3)提高管理性、创造性提问的比例
任课教师在初中数学概念课堂上的提问应该尽量减少理解性、应用性提问的次数,适当提高管理性、创造性提问的比例,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概念课产生浓厚学习兴趣,使得原本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数学概念课变成充满学习乐趣的一门课。
(4)减少无答、增加创答的次数
任课教师在初中数学概念课堂上的提问应该尽量减少学生出现的无答的次数,学生无答的次数多了以后,会让学生感觉到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枯燥无味,最终导致失去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任课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提问后,学生创答的次数,尤其是在初中数学课,虽然这样学生会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回答未必完整,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考的魅力与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 Dillon, J. T. Questioning and teaching: A Manual of Practice. New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88.
[3] 全莉娟等.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0):14-15.
關键词:初中数学;概念课;课堂提问;
1.研究背景
教师课堂的提问行为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的课堂提问行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并积极参与课堂中教师学生问答的互动活动,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能及时获取学生对课堂中教师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
2.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研究概述
全莉娟在研究中发现,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创造性思维问题等高水平认知的问题。沈建红等[5]提到在日常教学课堂上提问次数太多可能会降低课堂的效率。
2.1 提问的作用与类型
谈文丽认为课堂提问的功能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供教学的提示,教学生学习三类功能。
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Bloom)根据学生的思维活动程度,把课堂提问分成知识性、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性、评价性提问。1972年Francis Hunkings在布鲁姆的分类基础上,将问题分为命令、注意、延展、任务四类。
2.2 提问的策略
威伦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提了9个策略建议。克拉克等研究表明,提问要能发挥有效作用需满足“好的问题”、“良好的提问先决条件”、“良好的提问技巧”三个要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不应该拘于固定的形式。
本文以灵丘县赵北中学2014-2016年初中数学概念课中的日常教学课堂的录像为基础,选取其中六节初中数学概念课对中央财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教师与灵丘县赵北中学教师概念课的课堂提问行为进行研究,为以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到偏远山区的乡村学校支教时在初中数学概念课上提问行为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具体的建议。
3.研究结论
(1)课堂提问次数偏高
通过研究发现,灵丘县赵北中学教师在初中数学中的代数、几何、统计概念课上平均每节课的课堂提问为177次,中央财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教师在初中数学中的代数、几何、统计概念课上平均每节课的课堂提问达到了220次。教师在初中数学概念课堂上总的提问次数是比较惊人的。
(2)教师以理解性、应用性提问为主
研究发现,在初中数学概念课中的代数课、几何课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教师提理解性问题的次数和比重都比灵丘县赵北中学教师提理解性问题的次数多和比重高。在统计课上灵丘县赵北中学教师提应用性问题的次数和比重比中央财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教师提应用性问题的次数和比重高。
(3)学生回答以理答为主
研究发现,在灵丘县赵北中学的数学概念课中的代数课、几何课、统计课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教师和灵丘县赵北中学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后,学生理解性的回答的次数占整节课上提问总数的一半以上,所以学生回答以理答为主。
通过行为比较研究,发现中央财经大学的支教大学生教师和灵丘县赵北中学教师在初中数学概念课上提问行为存在问题,下面就其在初中数学概念课上提问行为的改进提出几点建议。
(1)合理控制课堂提问次数
\过多的提问次数,学生会产生厌答情绪感。所以在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减少一些无意义与低效的提问。
(2)增加开放性、追问性问题
任课教师在初中数学概念课堂上的提问应该适当减少封闭性、非追问提问的次数,适当增加开放性、追问的提问次数。教师在初中数学概念课上提的开放性、追问性的问题要具有意义且真正能激发学生思维,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开放和追问。
(3)提高管理性、创造性提问的比例
任课教师在初中数学概念课堂上的提问应该尽量减少理解性、应用性提问的次数,适当提高管理性、创造性提问的比例,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概念课产生浓厚学习兴趣,使得原本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数学概念课变成充满学习乐趣的一门课。
(4)减少无答、增加创答的次数
任课教师在初中数学概念课堂上的提问应该尽量减少学生出现的无答的次数,学生无答的次数多了以后,会让学生感觉到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枯燥无味,最终导致失去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任课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提问后,学生创答的次数,尤其是在初中数学课,虽然这样学生会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回答未必完整,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考的魅力与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 Dillon, J. T. Questioning and teaching: A Manual of Practice. New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88.
[3] 全莉娟等.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