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瓷器除了明清时期的,就属宋代为多,以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最为丰富。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收藏相似,都以宋代及明清官窑瓷器为强项。新中国成立以后,文物系统陆续收购、上级单位拨交给北京故宫部分藏品,不断充实着宋代瓷器的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数千件宋瓷中,以五大名窑及磁州、耀州、龙泉、吉州、建窑最为丰富,其他各地方窑口的瓷器也有一定的收藏。
汝窑
汝窑器物传世稀少,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数量较多。北京故宫收藏的汝窑器物主要有碗、盘、三足盘、三足尊、碟、洗等。窑址出土过类似的标本。其中以碗、三足盘、三足尊传世较少。三足盘是较为独特的器形,目前仅见故宫收藏有1件,盘底有刻乾隆御题诗一首。碗仅见3件,一为莲花式,腹较深,是宋代较为盛行的注碗形式,收藏于台北故宫;其余两件为口径在16-17厘米间的大碗,一件即为故宫收藏。三足尊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仿古器形,汝窑、官窑、定窑、龙泉窑等都有烧造。汝窑三足尊造型端庄,器物胎体较薄,质地细腻,呈香灰色胎,修坯精细,一丝不苟。釉色天青,釉面匀净滋润,有细小开片,是难得的汝窑精品。宫中收藏的器物有些刻“甲”“乙”“丙”“蔡”“风华”“寿成殿皇后阁”等表示等级、姓氏、宫殿名称的款识。由于汝窑烧造时间短,制品少,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的记载。目前汝窑器物传世不足百件,分别收藏在北京、台北故宫,上海博物馆,英、美、日等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手中。明早期景德镇御窑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大量仿制。明清时期所仿一般只注重模仿釉色。
官窑
北京故宫收藏的官窑器物主要有瓶、盘、碗、盏托、碟、洗、花盆及仿商周秦汉古铜与玉器造型的器物。洗有方、圆、葵口、折沿等各式洗;瓶有瓜棱、贯耳、胆式、弦纹瓶;盘有葵口、花式盘;碗有葵口、圆口碗等。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等色。釉面有开片,片纹较大,并有冰裂纹。有少数器物从造型、釉色、片纹上都难以与哥窑区分。胎土呈黑灰及黑褐色,胎较薄,施釉较厚,大部分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文献记载的官窑器特征基本吻合。器物多采用支钉支烧、洗有五至八个支钉痕,出土的支烧窑具有一至六个支钉的。宋代官窑器物,明、清时期御窑厂大量仿制,其中以雍正时期仿品质量最佳,有的已达到乱真的程度。
哥窑
哥窑器物传世数量不少,以北京、台北故宫收藏数量较多。其他博物馆及国外博物馆亦有收藏。北京故宫收藏的哥窑器形有瓶、炉、花盆、洗、盘、碗、罐等。器胎有薄有厚,胎质有瓷胎与砂胎,胎色为黑灰、深灰、浅灰、土黄;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各色。由于胎色较深,口与足出现“紫口铁足”的特点。釉面有细碎的片纹“鱼子纹”,片纹颜色有深有浅,深为黑色,浅为黄色,称为“金丝铁线”。
定窑
故宫收藏的定窑瓷器约300件,除少数唐、五代时期制品以外,其中绝大多数为宋金时期的。器物以白釉为主,也有少量黑釉和酱釉器。早期器物多光素无纹饰,北宋时期出现刻划花。划花,是定窑瓷器常见的装饰方法,在胎上划出各种纹饰,最常见的为萱草纹,此外有龙纹、鱼纹、荷花、叶等纹饰,划花线条自然流畅,具有较高的水平。印花于北宋中晚期至金代大量采用,定窑印花装饰直接取材于定州缂丝,纹样细腻成熟,纹饰清晰,花纹生动自然,代表了宋代印花装饰的最好水平。北京故宫收藏的弦纹三足尊、刻花龙纹瓶、洗、印花龙纹盘是宫廷用瓷的代表,其他如梅瓶、盏托、孩儿枕、印花大碗、划花大碗、印花盘等代表了定窑的最好水平。
钧窑
宋代钧窑系以禹县八卦洞窑为代表,器物分为官钧与民钧两类。钧釉,是一种窑变釉。民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是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有天蓝、月白、天青等色,有些器物带有紫红色斑块。官钧釉色有天蓝、月白、海棠红、玫瑰紫等,后两种为其名贵品种。北京故宫收藏钧窑瓷器数百件,大部分为民窑产品。民窑器物主要有瓶、罐、炉、钵、碗、盘、盏托、匜等。其中的蓝釉红斑碗、折沿盘、花口盘为其精美作品。官钧器物以陈设用器为主,器形有各式花盆、盆托、尊、鼓钉洗等。关于这部分器物的年代历来有不同看法,根据传世及出土资料,笔者以为官钧器物的年代有宋元之分。宋代器物占多数,其中的月白釉出戟尊、玫瑰紫釉尊、葵花式花盆、四方花盆、海棠式花盆、盆托、天蓝釉六方花盆、仰钟式花盆、菱花式盆托、葵花式盆托、鼓钉洗等都是精品。
磁州窑
磁州窑是北方地区烧制品种最多,装饰方法多样的瓷窑之一,以白地黑花最具代表性。白地黑花,首先在坯胎上施白色化妆土,然后用黑彩绘画纹饰,有些精品在黑彩上再划出花脉叶筋,最后施透明釉。花纹与地子黑白对比强烈,纹饰题材来自民间,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因而纹饰生动活泼、自然清新。故宫收藏有磁州窑器物数百件,以白地黑花品种最为丰富,其他有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黑花、黑釉、绿釉、黄釉、三彩等器物。其中的白地黑花大梅瓶、马戏纹枕、婴戏纹枕、虎纹枕为其难得的作品。
当阳峪窑
宋代当阳峪窑主要烧造白、黑、酱色釉、白釉剔花、绞胎器物。其中黑釉、酱釉水平很高。白釉剔花与绞胎瓷是该窑最具特色的品种。北京故宫收藏的白釉剔花小口瓶、长腹罐剔花中的几何纹样为宋代剔花中较为别致的。绞胎瓷唐代已经出现,到宋代以当阳峪窑为代表的一批瓷窑均烧制绞胎器物。当阳峪窑所烧绞胎最美,器物白褐相间,色调对比强烈,花纹呈美丽的羽毛状。
登封窑
窑址在河南省登封县曲河镇,始烧于唐,下限到元代,宋代为极盛时期,盛烧珍珠地划花品种,遗址遗留有大量瓶类标本,瓶身高达40厘米以上,珍珠地划花枕也散布极多。目前发现烧制珍珠地划花的有河南、河北、山西等省的十余处窑址,北方地区宋墓出土这类器物较多。此外该窑还烧制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黑釉、三彩及绿釉。刻柳斗纹钵是具有该窑特色的产品。故宫收藏的珍珠地虎纹橄榄式瓶,为登封窑的代表作品。
耀州窑
耀州窑创于唐,终于元,北宋为极盛时期,唐代烧制白釉、黑釉、茶叶末釉、素胎彩绘、三彩、花瓷等品种。宋代以烧青釉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等。曾一度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传世有凤纹枕、凤纹壶及龙凤纹碗标本。装饰有刻花和印花两种,刻花刀锋犀利,线条刚劲有力。印花纹饰丰富,对邻近地区瓷窑有较大影响,形成了一个耀州窑系。元以后烧制具有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黑花瓷器。故宫收藏有约400件耀州窑瓷器,其中的刻花花卉纹梅瓶、小口瓶、双耳瓶、药王像、镂空八方供器、 人形执壶、注壶注碗、刻花印花碗都是耀州窑的上乘作品。
景德镇窑
始于五代,石虎湾、杨梅亭、黄泥头等窑都烧青瓷和白瓷。宋代有很大发展,湖田、柳家湾、南市街、牛屎岭、杨梅亭等地都发现了烧制胎白细腻、色质如玉的青白瓷窑址。元代以湖田窑为中心,烧制驰名中外的青花、釉里红瓷器,卵白釉印花器产量很大。元以后成为我国的制瓷中心。故宫收藏有青白釉注壶、注碗、梅瓶、狮戏球枕、盒、印花盘、碟、洗等。
龙泉窑
创烧于三国时期,南宋为其鼎盛时期。元代在烧制大件器物的技术上取得成功,明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有一千多年的烧瓷历史。北宋时多用刻花与篦划纹装饰,南宋时为宫廷烧造瓷器,胎体洁白,釉色葱绿,粉青与梅子青釉是当时的名贵品种。同时仿烧官窑黑胎青瓷,造型多仿古代铜器、玉器式样。龙泉窑对邻近地区瓷窑影响较大,江西、福建、广东等省的一批瓷窑出现仿烧龙泉窑的产品。故宫收藏的龙泉窑瓷器数量较多,约有1300多件。宋代器物占有相当比重,有碗、盘、洗、炉、瓶多管瓶、凤耳瓶、八方贯耳瓶、弦纹瓶等。
越窑
越窑创始于东晋,终于宋代,唐、五代为鼎盛时期,窑址多分布在慈溪县上林湖滨湖地带,共发现窑址二十余处,遗物极其丰富。唐代器物胎较厚,器物有壶、瓶、罐、碗、盏托、杯、盘、盒、洗等,以秘色瓷质量最精。中唐以后出现划花、印花装饰,五代至宋刻划花大为盛行,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花卉、草虫等纹饰大量出现,鹦鹉纹、对蝶纹具有代表性,龙纹也有一定数量,是为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场之一。南宋时期烧制刻划花青瓷及乳浊釉青瓷。故宫收藏有宋代执壶、碗、盒、等。
吉州窑
窑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南7公里的永和镇,南宋为极盛时期。吉州窑烧制品种丰富,以黑釉剔花、鹧鸪斑、玳瑁釉、结晶花釉和剪纸贴花等装饰最具代表性;剪纸贴花,把民间的剪纸艺术移植到黑釉瓷器上,是吉州窑的独创。制作方法是将两种含铁量不同的釉料,先后两次施于同一件器物上,烧成后呈现两种不同的色调,底色浅淡,花纹深褐,地方特色浓郁。纹饰题材有花卉、飞凤,以及各式开光装饰。玳瑁釉,是吉州窑的特有产品,以其釉色如玳瑁而得名。玳瑁釉的制作方法是坯体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制成,生坯挂釉,采用膨胀系数不同的釉,烧制过程中釉层流动、龟裂、密集、填缝,便在黑釉中形成玳瑁状的斑纹。此外尚有白釉印花覆烧碗、白地赭彩、绿釉等品种,与北方定窑、磁州窑有密切关系。故宫收藏有吉州窑器物约百余件,有玳瑁釉瓶、罐、黑釉梅花纹梅瓶、剪纸贴花碗、白地褐花瓶、罐、盒等。
建窑
建阳窑是宋代黑瓷的著名产地,1954年发现。窑址在福建省建阳县水吉、芦花坪等地。宋代饮茶的“兔毫盏”就出产在这里。北宋后期建阳窑曾为宫廷烧制茶盏,发掘均出土了碗底刻“供御”与“进琖”的茶盏,文献记载从而得到了证实。兔毫盏是建窑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其特征是在黑釉上呈现棕黄色或铁锈色条文,形似兔毫。为黑釉中的名贵品种。其形成主要是在烧制过程中气泡将铁质带到釉面,在高温下釉层流动,富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文,冷却时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从而形成绚丽的兔毫斑。
1949年以来经过多次调查,共发现十余处窑址,并对水吉镇重点窑址进行了两次发掘,第二次发掘窑址时,发现黑瓷堆积层下有青釉堆积,表明建阳窑在烧黑瓷以前曾烧青瓷。1960年发现溪口乡与碗窑乡两处窑址。溪口乡是一处专门烧制青瓷的窑址,青瓷标本有印花鱼藻纹装饰;碗窑乡烧制青瓷与青白瓷,时代为宋。故宫收藏有建窑兔毫盏,胎色较深,有大小多式。
除上述瓷窑以外,故宫还收藏有河北临城、河南密县、禹县扒村、临汝、宝丰、山西介休、霍县、山东淄博、浙江金华、福建德化、江西南丰等窑的器物。有不少器物还没有确定窑口,但均可以归纳为南、北方八大窑系,为进一步搞清有些器物的窑口问题,我们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的调查窑址的工作,目前已经调查了北京市、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宁夏、甘肃、辽宁、内蒙古、浙江、福建地区的古窑址,调查工作还在继续当中。希望通过窑址调查,能够解决部分院藏瓷器的窑口问题。
汝窑
汝窑器物传世稀少,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数量较多。北京故宫收藏的汝窑器物主要有碗、盘、三足盘、三足尊、碟、洗等。窑址出土过类似的标本。其中以碗、三足盘、三足尊传世较少。三足盘是较为独特的器形,目前仅见故宫收藏有1件,盘底有刻乾隆御题诗一首。碗仅见3件,一为莲花式,腹较深,是宋代较为盛行的注碗形式,收藏于台北故宫;其余两件为口径在16-17厘米间的大碗,一件即为故宫收藏。三足尊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仿古器形,汝窑、官窑、定窑、龙泉窑等都有烧造。汝窑三足尊造型端庄,器物胎体较薄,质地细腻,呈香灰色胎,修坯精细,一丝不苟。釉色天青,釉面匀净滋润,有细小开片,是难得的汝窑精品。宫中收藏的器物有些刻“甲”“乙”“丙”“蔡”“风华”“寿成殿皇后阁”等表示等级、姓氏、宫殿名称的款识。由于汝窑烧造时间短,制品少,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的记载。目前汝窑器物传世不足百件,分别收藏在北京、台北故宫,上海博物馆,英、美、日等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手中。明早期景德镇御窑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大量仿制。明清时期所仿一般只注重模仿釉色。
官窑
北京故宫收藏的官窑器物主要有瓶、盘、碗、盏托、碟、洗、花盆及仿商周秦汉古铜与玉器造型的器物。洗有方、圆、葵口、折沿等各式洗;瓶有瓜棱、贯耳、胆式、弦纹瓶;盘有葵口、花式盘;碗有葵口、圆口碗等。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等色。釉面有开片,片纹较大,并有冰裂纹。有少数器物从造型、釉色、片纹上都难以与哥窑区分。胎土呈黑灰及黑褐色,胎较薄,施釉较厚,大部分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文献记载的官窑器特征基本吻合。器物多采用支钉支烧、洗有五至八个支钉痕,出土的支烧窑具有一至六个支钉的。宋代官窑器物,明、清时期御窑厂大量仿制,其中以雍正时期仿品质量最佳,有的已达到乱真的程度。
哥窑
哥窑器物传世数量不少,以北京、台北故宫收藏数量较多。其他博物馆及国外博物馆亦有收藏。北京故宫收藏的哥窑器形有瓶、炉、花盆、洗、盘、碗、罐等。器胎有薄有厚,胎质有瓷胎与砂胎,胎色为黑灰、深灰、浅灰、土黄;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各色。由于胎色较深,口与足出现“紫口铁足”的特点。釉面有细碎的片纹“鱼子纹”,片纹颜色有深有浅,深为黑色,浅为黄色,称为“金丝铁线”。
定窑
故宫收藏的定窑瓷器约300件,除少数唐、五代时期制品以外,其中绝大多数为宋金时期的。器物以白釉为主,也有少量黑釉和酱釉器。早期器物多光素无纹饰,北宋时期出现刻划花。划花,是定窑瓷器常见的装饰方法,在胎上划出各种纹饰,最常见的为萱草纹,此外有龙纹、鱼纹、荷花、叶等纹饰,划花线条自然流畅,具有较高的水平。印花于北宋中晚期至金代大量采用,定窑印花装饰直接取材于定州缂丝,纹样细腻成熟,纹饰清晰,花纹生动自然,代表了宋代印花装饰的最好水平。北京故宫收藏的弦纹三足尊、刻花龙纹瓶、洗、印花龙纹盘是宫廷用瓷的代表,其他如梅瓶、盏托、孩儿枕、印花大碗、划花大碗、印花盘等代表了定窑的最好水平。
钧窑
宋代钧窑系以禹县八卦洞窑为代表,器物分为官钧与民钧两类。钧釉,是一种窑变釉。民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是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有天蓝、月白、天青等色,有些器物带有紫红色斑块。官钧釉色有天蓝、月白、海棠红、玫瑰紫等,后两种为其名贵品种。北京故宫收藏钧窑瓷器数百件,大部分为民窑产品。民窑器物主要有瓶、罐、炉、钵、碗、盘、盏托、匜等。其中的蓝釉红斑碗、折沿盘、花口盘为其精美作品。官钧器物以陈设用器为主,器形有各式花盆、盆托、尊、鼓钉洗等。关于这部分器物的年代历来有不同看法,根据传世及出土资料,笔者以为官钧器物的年代有宋元之分。宋代器物占多数,其中的月白釉出戟尊、玫瑰紫釉尊、葵花式花盆、四方花盆、海棠式花盆、盆托、天蓝釉六方花盆、仰钟式花盆、菱花式盆托、葵花式盆托、鼓钉洗等都是精品。
磁州窑
磁州窑是北方地区烧制品种最多,装饰方法多样的瓷窑之一,以白地黑花最具代表性。白地黑花,首先在坯胎上施白色化妆土,然后用黑彩绘画纹饰,有些精品在黑彩上再划出花脉叶筋,最后施透明釉。花纹与地子黑白对比强烈,纹饰题材来自民间,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因而纹饰生动活泼、自然清新。故宫收藏有磁州窑器物数百件,以白地黑花品种最为丰富,其他有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黑花、黑釉、绿釉、黄釉、三彩等器物。其中的白地黑花大梅瓶、马戏纹枕、婴戏纹枕、虎纹枕为其难得的作品。
当阳峪窑
宋代当阳峪窑主要烧造白、黑、酱色釉、白釉剔花、绞胎器物。其中黑釉、酱釉水平很高。白釉剔花与绞胎瓷是该窑最具特色的品种。北京故宫收藏的白釉剔花小口瓶、长腹罐剔花中的几何纹样为宋代剔花中较为别致的。绞胎瓷唐代已经出现,到宋代以当阳峪窑为代表的一批瓷窑均烧制绞胎器物。当阳峪窑所烧绞胎最美,器物白褐相间,色调对比强烈,花纹呈美丽的羽毛状。
登封窑
窑址在河南省登封县曲河镇,始烧于唐,下限到元代,宋代为极盛时期,盛烧珍珠地划花品种,遗址遗留有大量瓶类标本,瓶身高达40厘米以上,珍珠地划花枕也散布极多。目前发现烧制珍珠地划花的有河南、河北、山西等省的十余处窑址,北方地区宋墓出土这类器物较多。此外该窑还烧制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黑釉、三彩及绿釉。刻柳斗纹钵是具有该窑特色的产品。故宫收藏的珍珠地虎纹橄榄式瓶,为登封窑的代表作品。
耀州窑
耀州窑创于唐,终于元,北宋为极盛时期,唐代烧制白釉、黑釉、茶叶末釉、素胎彩绘、三彩、花瓷等品种。宋代以烧青釉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等。曾一度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传世有凤纹枕、凤纹壶及龙凤纹碗标本。装饰有刻花和印花两种,刻花刀锋犀利,线条刚劲有力。印花纹饰丰富,对邻近地区瓷窑有较大影响,形成了一个耀州窑系。元以后烧制具有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黑花瓷器。故宫收藏有约400件耀州窑瓷器,其中的刻花花卉纹梅瓶、小口瓶、双耳瓶、药王像、镂空八方供器、 人形执壶、注壶注碗、刻花印花碗都是耀州窑的上乘作品。
景德镇窑
始于五代,石虎湾、杨梅亭、黄泥头等窑都烧青瓷和白瓷。宋代有很大发展,湖田、柳家湾、南市街、牛屎岭、杨梅亭等地都发现了烧制胎白细腻、色质如玉的青白瓷窑址。元代以湖田窑为中心,烧制驰名中外的青花、釉里红瓷器,卵白釉印花器产量很大。元以后成为我国的制瓷中心。故宫收藏有青白釉注壶、注碗、梅瓶、狮戏球枕、盒、印花盘、碟、洗等。
龙泉窑
创烧于三国时期,南宋为其鼎盛时期。元代在烧制大件器物的技术上取得成功,明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有一千多年的烧瓷历史。北宋时多用刻花与篦划纹装饰,南宋时为宫廷烧造瓷器,胎体洁白,釉色葱绿,粉青与梅子青釉是当时的名贵品种。同时仿烧官窑黑胎青瓷,造型多仿古代铜器、玉器式样。龙泉窑对邻近地区瓷窑影响较大,江西、福建、广东等省的一批瓷窑出现仿烧龙泉窑的产品。故宫收藏的龙泉窑瓷器数量较多,约有1300多件。宋代器物占有相当比重,有碗、盘、洗、炉、瓶多管瓶、凤耳瓶、八方贯耳瓶、弦纹瓶等。
越窑
越窑创始于东晋,终于宋代,唐、五代为鼎盛时期,窑址多分布在慈溪县上林湖滨湖地带,共发现窑址二十余处,遗物极其丰富。唐代器物胎较厚,器物有壶、瓶、罐、碗、盏托、杯、盘、盒、洗等,以秘色瓷质量最精。中唐以后出现划花、印花装饰,五代至宋刻划花大为盛行,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花卉、草虫等纹饰大量出现,鹦鹉纹、对蝶纹具有代表性,龙纹也有一定数量,是为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场之一。南宋时期烧制刻划花青瓷及乳浊釉青瓷。故宫收藏有宋代执壶、碗、盒、等。
吉州窑
窑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南7公里的永和镇,南宋为极盛时期。吉州窑烧制品种丰富,以黑釉剔花、鹧鸪斑、玳瑁釉、结晶花釉和剪纸贴花等装饰最具代表性;剪纸贴花,把民间的剪纸艺术移植到黑釉瓷器上,是吉州窑的独创。制作方法是将两种含铁量不同的釉料,先后两次施于同一件器物上,烧成后呈现两种不同的色调,底色浅淡,花纹深褐,地方特色浓郁。纹饰题材有花卉、飞凤,以及各式开光装饰。玳瑁釉,是吉州窑的特有产品,以其釉色如玳瑁而得名。玳瑁釉的制作方法是坯体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制成,生坯挂釉,采用膨胀系数不同的釉,烧制过程中釉层流动、龟裂、密集、填缝,便在黑釉中形成玳瑁状的斑纹。此外尚有白釉印花覆烧碗、白地赭彩、绿釉等品种,与北方定窑、磁州窑有密切关系。故宫收藏有吉州窑器物约百余件,有玳瑁釉瓶、罐、黑釉梅花纹梅瓶、剪纸贴花碗、白地褐花瓶、罐、盒等。
建窑
建阳窑是宋代黑瓷的著名产地,1954年发现。窑址在福建省建阳县水吉、芦花坪等地。宋代饮茶的“兔毫盏”就出产在这里。北宋后期建阳窑曾为宫廷烧制茶盏,发掘均出土了碗底刻“供御”与“进琖”的茶盏,文献记载从而得到了证实。兔毫盏是建窑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其特征是在黑釉上呈现棕黄色或铁锈色条文,形似兔毫。为黑釉中的名贵品种。其形成主要是在烧制过程中气泡将铁质带到釉面,在高温下釉层流动,富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文,冷却时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从而形成绚丽的兔毫斑。
1949年以来经过多次调查,共发现十余处窑址,并对水吉镇重点窑址进行了两次发掘,第二次发掘窑址时,发现黑瓷堆积层下有青釉堆积,表明建阳窑在烧黑瓷以前曾烧青瓷。1960年发现溪口乡与碗窑乡两处窑址。溪口乡是一处专门烧制青瓷的窑址,青瓷标本有印花鱼藻纹装饰;碗窑乡烧制青瓷与青白瓷,时代为宋。故宫收藏有建窑兔毫盏,胎色较深,有大小多式。
除上述瓷窑以外,故宫还收藏有河北临城、河南密县、禹县扒村、临汝、宝丰、山西介休、霍县、山东淄博、浙江金华、福建德化、江西南丰等窑的器物。有不少器物还没有确定窑口,但均可以归纳为南、北方八大窑系,为进一步搞清有些器物的窑口问题,我们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的调查窑址的工作,目前已经调查了北京市、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宁夏、甘肃、辽宁、内蒙古、浙江、福建地区的古窑址,调查工作还在继续当中。希望通过窑址调查,能够解决部分院藏瓷器的窑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