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上组织了一次卖废纸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收集起来的废纸大概有四十多千克。请了班上力气最大的三个小朋友去卖,但最终的结果竟只以10千克的价钱卖给了小贩。我不解地问:“你们估计一下自己平时最多能拎多重的物体?”“大概有15千克左右。”“那么刚才你们三个人合起来拎的报纸重量还没有你平时一个人拎的那么重吗?”学生面面相觑,无从作答。我又联想起平时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全班共有学生45.5人。”“妈妈应付54.072元。”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们眼中的数仅是作为一种抽象的、毫无意义的符号而存在,45.5人也好,0.072元也好,它们本身在问题情境中所附着的意义对孩子来说是一片空白,那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一、在现实生活中获取数感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去试着感知、发现,主动地探索,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不能很好的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走走、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长度;教学重量单位时,可以到食堂去看看、称称各类蔬菜、肉类的重量,或去医务室称称自己的体重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数感的启蒙。这样通过让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在合作学习中交流数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而学生的学习都是从自己独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建构知识的。这就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建立数概念时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互启发,丰富对数的感知。
例如:在实际测量中,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出了花坛的长和宽。在课堂交流的时候,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卷尺量;有的学生先测出一块砖的长度,再数长和宽各包含多少块砖,用每块砖的长度乘砖的块数得到长和宽的长度;有的学生先测出1米长的绳子,再1米1米的量;还有的学生使用步测的方法。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长度,发展了距离感,也增进了数感。
三、在估算中发展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比如知道100页书大约有多厚,40分钟大约有多久,1米大约有多长等等。教师要经常训练学生正确地运用估计、大约、略小于、远大于、接近于某某之间等术语,可促进学生形成对数的感觉。学生一旦有意识的将一些抽象的数通过某些术语和其他的数产生联系,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各种问题中将数有机的结合现实内容。
四、在综合运用中升华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特别是在新授过后,良好的数感可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来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组织学生思考: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计算你们全班一个学期能节约多少钱?你们全校学生一年可节约多少呢?资助一位贫困学生上完小学六年需要500元,那么全校同学一年节约的钱可以资助多少位学生读完小学?又如:估计一下每片树叶的面积,进而再算出一棵树上树叶的总面积,如果在有阳光时大约25平方米的树叶能在一天里释放足够一个人呼吸所需的氧气,一棵普通的树一天里释放的氧气足够你们全校同学的呼吸吗?由此你对学校的绿化有何新的看法吗?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一个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也正是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理解和认识事物。
数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通过培养,在数学工作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操作、猜想等活动,培养学生敏捷精确的数感,让数学成为一种习惯,从而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们眼中的数仅是作为一种抽象的、毫无意义的符号而存在,45.5人也好,0.072元也好,它们本身在问题情境中所附着的意义对孩子来说是一片空白,那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一、在现实生活中获取数感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去试着感知、发现,主动地探索,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不能很好的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走走、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长度;教学重量单位时,可以到食堂去看看、称称各类蔬菜、肉类的重量,或去医务室称称自己的体重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数感的启蒙。这样通过让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在合作学习中交流数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而学生的学习都是从自己独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建构知识的。这就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建立数概念时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互启发,丰富对数的感知。
例如:在实际测量中,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出了花坛的长和宽。在课堂交流的时候,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卷尺量;有的学生先测出一块砖的长度,再数长和宽各包含多少块砖,用每块砖的长度乘砖的块数得到长和宽的长度;有的学生先测出1米长的绳子,再1米1米的量;还有的学生使用步测的方法。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长度,发展了距离感,也增进了数感。
三、在估算中发展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比如知道100页书大约有多厚,40分钟大约有多久,1米大约有多长等等。教师要经常训练学生正确地运用估计、大约、略小于、远大于、接近于某某之间等术语,可促进学生形成对数的感觉。学生一旦有意识的将一些抽象的数通过某些术语和其他的数产生联系,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各种问题中将数有机的结合现实内容。
四、在综合运用中升华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特别是在新授过后,良好的数感可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来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组织学生思考: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计算你们全班一个学期能节约多少钱?你们全校学生一年可节约多少呢?资助一位贫困学生上完小学六年需要500元,那么全校同学一年节约的钱可以资助多少位学生读完小学?又如:估计一下每片树叶的面积,进而再算出一棵树上树叶的总面积,如果在有阳光时大约25平方米的树叶能在一天里释放足够一个人呼吸所需的氧气,一棵普通的树一天里释放的氧气足够你们全校同学的呼吸吗?由此你对学校的绿化有何新的看法吗?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一个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也正是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理解和认识事物。
数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通过培养,在数学工作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操作、猜想等活动,培养学生敏捷精确的数感,让数学成为一种习惯,从而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