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丰富孩子们的童年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孩子们最初的人生。在孩子们金色生命的早晨,应该有阅读的滋养:应该有书香的熏陶。因为,阅读是形成文化积淀的源源清流,也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半壁江山。对于孩子们而言,有一些书、有一些故事,童年时读到了、听到了,也就永远地读到了;相反,童年时错过了、省略了,也可能是永远地错过了和省略了,成为一个人终生的缺失和遗憾。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孩子成为终身的阅读者是我们为师者最大的责任。在对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教育中,我们该如何为他们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呢?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激发阅读兴趣,吹响阅读的号角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兴趣开始。低中段的孩子们生性好动、缺乏自制力,不妨用精美诱人的绘画读本、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在低中段教学中,我告诉孩子们:“书本是一个精彩神奇的世界,有许多美妙的故事。谁能走进这个世界,谁就是咱们班的故事大王。”低中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求胜心切,为了争当“故事大王”。班级中的孩子们经常人手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看,阅读的号角分明“哒哒”地吹响了。
  
  二、投石问路,叩开阅读的大门
  
  1 由课文到书籍
  我们在学习《称象》一课时,当孩子们惊诧于曹冲年少奇才的智慧时,我告诉孩子们:“曹冲生活在三国时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像料事如神、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对朋友如手足有信义、对百姓极仁慈有爱心的刘备等。有人还专门写了《三国演义》,想认识这些英雄的小朋友不妨去看看。”不久,班级中就出现了漫画《三国演义》、儿童读物《三国演义》,还出现了不少小三国迷呢!此后,许多孩子还看了《水浒传》等小说,至于《西游记》,那更不在话下了。
  
  2 由寓言、神话到书籍
  寓言和神话在孩子们的阅读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有一次。因为讲到一个词语“叶公好龙”,孩子们不是很理解。我就给他们讲了“叶公好龙”的故事,并告诉他们我们学习的许多词语中,其实都隐藏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你们可以通过书本去了解这些故事。此后,在班级的一次“故事大王”的活动上,孩子们还讲了“一鸣惊人”、“女娲补天”等寓言、神话故事。
  
  3 由科学知识到书籍
  书籍除了带给孩子们娱乐以外,还带给孩子们知识。记得一次在和孩子们探讨“动物尾巴的用处”时,许多孩子拿出了自己带来的《十万个为什么(动物篇)》,以及《蓝猫淘气三千问》等书本,在书本中找到了很多关于动物尾巴的知识,有些科学知识是我也不曾想到的。看着孩子们相互借阅的样子,我心里一阵欣慰。
  
  4 由作者到书籍
  一些优秀的儿童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对孩子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而孩子们也在心里默默地喜欢着这些作家,会因为作家的影响而选择作品。
  其实,适合孩子们的课外读物有很多,关键是我们老师要懂得如何引导。正如梅子涵先生说的:“让我们都成为孩子阅读的点灯人,给孩子点亮一盏盏文学之灯,让它照亮着孩子长大。让孩子们更优秀、更完美。”
  
  三、搭建一个阅读平台,分享孩子们的快乐
  
  1 摘录好词好句,沉淀文化素养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许多孩子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喜欢把好的句子、词语记录下来,学以致用。有一次,我在课堂中让学生说几个比喻句。我们班级的殷徐佳站起来说:“金黄的落叶好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它们在秋风中跳圆圈舞。”真是一语惊人啊,我十分好奇:那么优美的句子她是怎么想到的?她十分自豪地说:“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就把它记了下来。”这时,许多孩子也纷纷拿出“阅读成果”给我看,原来在这不经意间,孩子们已经在阅读的路上迈出了一小步。
  
  2 评价人物,张扬独立的个性
  在孩子们的课外读物中,离不开活生生的人物。西方有一个谚语:“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孩子们不能井井有条、头头是道地评价书本中的人物,但他们幼小的心中,对不同的人物也有自己的看法。孩子们在课外读物中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方式,他们不受外人的意见而左右,完全率性而为。
  
  3 续写故事,感受生命的精彩
  阅读本是对生命的拓展,是促进生命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了真正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我努力在孩子们读与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有些儿童读物就给了孩子们试写的机会。如《丑小鸭》,有些孩子就续写了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以后的故事。
  在班级中,我们还为孩子们搭建了“故事大王”、“我是读书小能手”等舞台。通过阅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分享生命的精彩。
  当我们的语文教育开始回归阅读时,当阅读成为每个孩子的需要时,阅读的源源清流必将伴随这些幼小心灵的成长。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是个难题,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尝试,一定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孩子们慢慢地积累丰富的语言,相信在这温馨的书香氛围中,孩子们的童年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说明: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经历的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宰,学生也不再单纯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课堂应当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对课前的教学“预设”做恰当调整的动态“生成”过程。    一、数学课堂的课前“预设”    1.吃透
想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想像力特别丰富。儿童时期是培养想像力的黄金时期。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想像作文,要求我们“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想像作文给儿童的思维空间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开展想像作文呢?  1.仿写作文。  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进入情境,将儿歌中的人格美、故事美转化为学生思想的一部分,使学生情感
评价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什么样的评价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教学过程的指揮棒。新的数学课标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那么,如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贯彻和落实这些评价理
语文教学如何从儿童本位寻找视点,把握切入点,成为当前教师思考的不可或缺的主题。缤纷灿烂、色彩斑斓的语文教学本来会使课堂充满诗情画意、灵性进发,可是沉闷单调、索然无味依然充斥课堂。儿童是人生发展的宝贵时期,焕发儿童的天性,舒展儿童的烂漫,激发儿童的潜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审视课堂,儿童盲从化、理性化、成人化已成为阻碍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原因。让语文教学回归儿童本位,寻求阅读教学的敞亮
著名作家成君忆的一部管理学著作《水煮三国》把耳熟能详的“木桶理论”智慧延伸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箍水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因此,他得出结论: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名成员的能力,也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默契程度,这样才能均衡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强大的整体,企业才不会变成一个“漏水桶”。  “箍水桶”理论不仅是现代企
人们在按部就班生活和工作的同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或悲、或喜,或苦、或愁。这些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从而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又将直接影响到教师上课的状态和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心理。随着学校青年教师的逐步增多,对青年教师困惑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青年教师困惑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其中最普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让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寻找语文学习和思维活动的源头活水,充分享受语文的乐趣,这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体现综合——春城無处不飞花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指: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
基层学校校本培训现状及思考  金松青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给学校、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教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认真搞好校本培训工作,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手段和保障,推动课程发展的基础,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校本培训现状  目前,校本培训的口号已响彻每一所学校,各校都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并非是铁板一块,作为培训的双方,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具体操作
板演,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的一项特殊的学习实践活动,也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就是这样一种朴实的、实效的教学环节,现在无论是在平时的课堂上,还是在各级各类的研讨课、数学比武课上都用得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练习结果。我认为学生板演—数学课堂不应缺失,为了使板演紧密配合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浅见。    一、板演的优越性    1,有利于教师了
钻研教材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同样学历和能力的人,能否胜任教学工作,最基本表现是对教材的态度。在一般人看来最简单的知识,在老师看来却是最难的,难就难在不仅自己要理解,而且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让学生理解、把握、应用成为教师钻研教材的关键点。    一、深入——站在教师的高度读懂、读透、领会教材    读懂: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对于一个师范毕业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