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教育是我国普通教育的开始,幼儿教育的好坏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教育方法的运用。正面教育是一种在幼儿教育中被广泛使用的教育方式,即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正面的积极肯定,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要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方式。在很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看来,这种正面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在幼儿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也符合教育现状的。正确使用正面教育的方式,教师将能够与幼儿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帮助教师更好的对班级进行管理,保障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正面教育;幼儿教育;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2-0075-02
【Abstract】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the beginn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ill have a crucial impact on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Therefore,in the proces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educational methods. Positive education is a widely used way of edu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that is,positive affirmation of children's behavior,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encouragement and praise as the main means. In the view of many educators and psychologists,this kind of positive education is effectiv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nd also in line with the status quo of education. The correct use of positive education,teachers will be able to establish a mor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ldren,help teachers better manage the class,and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Keywords】Positive education;Preschool education;Mode of Education
幼儿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在幼儿阶段能否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将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产生影响。教师在幼儿教育开展中采用正面教育的方式,在教育过程加入自己的情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教师的教育,培养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正面教育要求教师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具有一颗发现幼儿闪光点的眼睛,并且要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以身作则,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正面教育的方式,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幼儿未来的全面与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正面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1.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正面教育的意义
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正面教育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
(1)培养幼儿表现自我的自主性。正面教育要求教師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在幼儿正确回答了问题后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即使幼儿回答错误,也应该肯定幼儿敢于发言的精神,并引导幼儿找寻正确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幼儿正处于人生启蒙的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应当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幼儿从小树立自信心。正面教育旨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轻松包容的环境当中充分展现其鲜明的个性。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幼儿的特性,幼儿正处在天性释放的时期,表现欲较强,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展示机会。对于个别个性较为内敛害羞的孩子,教师需要予以细心的指导,通过鼓励逐渐让孩子敞开心扉。
(2)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身边环境的因素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教育方式的积极性,要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以换位思考和将心比心的方式,将真、善、美的精髓传播到幼儿的心中。家庭和学校是幼儿接受教育的两个主要场所。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就大大增加,想要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教师就必须要做到“立德树人”,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教师需要意识到,幼儿阶段的孩子模仿性很强,其头脑中的世界观价值观还不完善,对事物的判断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教师需要做到言行合一来向学生传递“真、善、美”的信息。
(3)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效果。近些年,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对于幼儿的教育也不能脱离素质教育的大方针。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为主,这在幼儿教育中尤其如此。正面教育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思维开发能力,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训练的过程,幼儿需要从小就进行素质教育的学习,通过父母及教师的言传身教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尽早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和教师在向孩子讲述一件事情的对错时,不应该秉持“唯结果论”的想法,认为只需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行了,素质教育这件事从来都没有捷径,孩子不仅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够引导他们逐渐形成个人的价值体系,提升素质教育的效果。 2.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正面教育的策略
(1)掌握正确的评价和倾听方式
在幼儿教育中,科学的评价和正确的倾听方式是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尤其是使用正面教育的教育方法时,教师应当对幼儿的日常表现进行正面且科学的评价,同时对于幼儿的一些心声的吐露要耐心的倾听,要表现出对幼儿的关心,不可漠视幼儿的积极表现而无动于衷,这样会伤害幼儿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始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尚缺乏对自身的了解,因此教师的评价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教师的评价以正面为主,幼儿就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而如果教师的评价过于刻薄和尖酸,幼儿也会产生不好的情绪,否认自己的积极做法,损害幼儿的信心。幼儿的心智不够成熟,也相对简单,外界的正面反馈能够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需要善用评价方法,以正面评价和鼓励为主,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从而开心地进行学习,久而久之,这些进步就能够积少成多,最终形成质的飞跃,幼儿也会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另外,正面教育的评价标准应当与成人有所区别。所谓科学的评价,是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段,不能够过分的要求幼儿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做。因此,正确开展幼儿的正面教育,教师应当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并针对性的进行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对外界事物保持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并且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方式成长,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取长补短,全面发展。例如,有时候幼儿之间的打闹是正常现象,教师在处理的时候不可以按照成人的思维一棍子打死,认定双方都有错。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教师一定要耐心去倾听幼儿的心声,弄清楚他们打架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去合理的解决幼儿之间的问题,才能够协调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帮助幼儿之间好好相处,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掌握批评和表扬的衡量尺度
当然,我们主张的正面教育也不仅仅只有正面。所谓正面教育就是要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该正面的时候要正面,该反面的时候也不能够过于宽容。批评和表扬就像是一个天平的两端,孰轻孰重,应该采取何种的处理方式,应当取决于教师的内心想法。对于幼儿来说,往往比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这种年龄段的特点应当纳入教师开展正面教育的考量。因此,教师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的时候,应当以正面的积极引导为主,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仅仅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家长的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对幼儿的行为多加关心,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他们行为的合理性,适当的提出表扬。当然,这种表扬有时候只是我们用来激励幼儿的一种方式,而不强求非要在幼儿做出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才可以表扬。有时候一味地鼓励会让幼儿止步不前,或者让他们有懈怠的念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学习心态,对于情绪低落、对自己信心不足的孩子一定要采取正面鼓励的措施,对于那些有一点点进步就放大无数倍而沾沾自喜的孩子,需要进行适当的“敲打”,为其敲响警钟,让其即使端正和改变学习态度。
当然,如果幼儿确实犯了相对严重的错误,我们也应该针对性的指出,进行批评教育。过度的宽容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所以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把握好尺度,对孩子的批评教育也应当适当进行。例如,孩子在清楚钱的概念时,有时候会犯错误从家里偷偷拿钱,这种行为相对严重,但是家长和教师也不能够直接用暴力去解决问题,这种处理方式会让幼儿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紧张,而且会给幼儿留下心里印象。因此,更好的处理方式是批评说教,让孩子清楚这种行为的严重性,并且监督孩子改正即可。
(3)掌握适度的鼓励和奖励方式
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鼓励和适当的奖励是他们分辨行为正确性的一种方式。教师和家长应当学会对孩子进行积极性鼓励,并且采用适当的奖励去激励他们继续做得更好。通过这种激励方式,幼儿们会对好的行为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由被動的向善变成主动的要做得更好,这也就促进了幼儿的良好成长。在进行适当奖励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当把握好生活中的机会,对幼儿进行因势利导。通过这种奖励的指引,教会幼儿一些生活的道理,帮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通过这种鼓励的方式去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教师需要注意,一味地采用物质上的鼓励,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养成一种“为了获得而努力”的习惯。有了这样的念头,幼儿的学习就会变得十分地被动。教师应当适当地变换奖励方式,通过精神或者知识上的奖励,让幼儿体会到更高一层次的愉悦,提高个人的学习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爱学习的好习惯。任何形式的鼓励与奖励都只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手段,并不是孩子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通过“适度”的控制,才能够让孩子常葆最纯粹的学习动力。
当代教育的要求不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实用型人才,而是培养那些有个人特色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幼儿的创新性思维对他们的成长来说尤为重要。而这种创新性思维,往往是从敢于表达开始的,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通过奖励的方式去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他们能够学会自主思考。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害怕回答错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通过一些奖励来鼓励孩子积极发言,比如“第一个回答的孩子奖励一朵大红花”之类的做法,虽然只是象征性的奖励,但是也能够激发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正面教育,教师和家长需要认识其中的重要意义,也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在正面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首先应该学会倾听幼儿的心声,尊重幼儿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力,其次,教师和家长应当清楚正面教育的含义,批评和表扬双管齐下,避免过度偏爱,最后,教师和家长也应该通过奖励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多方合力,共同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锦涛.面向生命成长的正面教育———以“增强生命的 韧性”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3):49-52.
[2]孟秀华.浅谈幼儿正面教育的重要意义[J].赤子(上中 旬),2017(06):271.
[3]李夏.小学生正面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正面教育;幼儿教育;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2-0075-02
【Abstract】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the beginn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ill have a crucial impact on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Therefore,in the proces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educational methods. Positive education is a widely used way of edu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that is,positive affirmation of children's behavior,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encouragement and praise as the main means. In the view of many educators and psychologists,this kind of positive education is effectiv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nd also in line with the status quo of education. The correct use of positive education,teachers will be able to establish a mor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ldren,help teachers better manage the class,and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Keywords】Positive education;Preschool education;Mode of Education
幼儿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在幼儿阶段能否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将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产生影响。教师在幼儿教育开展中采用正面教育的方式,在教育过程加入自己的情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教师的教育,培养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正面教育要求教师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具有一颗发现幼儿闪光点的眼睛,并且要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以身作则,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正面教育的方式,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幼儿未来的全面与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正面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1.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正面教育的意义
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正面教育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
(1)培养幼儿表现自我的自主性。正面教育要求教師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在幼儿正确回答了问题后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即使幼儿回答错误,也应该肯定幼儿敢于发言的精神,并引导幼儿找寻正确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幼儿正处于人生启蒙的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应当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幼儿从小树立自信心。正面教育旨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轻松包容的环境当中充分展现其鲜明的个性。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幼儿的特性,幼儿正处在天性释放的时期,表现欲较强,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展示机会。对于个别个性较为内敛害羞的孩子,教师需要予以细心的指导,通过鼓励逐渐让孩子敞开心扉。
(2)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身边环境的因素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教育方式的积极性,要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以换位思考和将心比心的方式,将真、善、美的精髓传播到幼儿的心中。家庭和学校是幼儿接受教育的两个主要场所。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就大大增加,想要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教师就必须要做到“立德树人”,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教师需要意识到,幼儿阶段的孩子模仿性很强,其头脑中的世界观价值观还不完善,对事物的判断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教师需要做到言行合一来向学生传递“真、善、美”的信息。
(3)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效果。近些年,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对于幼儿的教育也不能脱离素质教育的大方针。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为主,这在幼儿教育中尤其如此。正面教育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思维开发能力,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训练的过程,幼儿需要从小就进行素质教育的学习,通过父母及教师的言传身教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尽早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和教师在向孩子讲述一件事情的对错时,不应该秉持“唯结果论”的想法,认为只需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行了,素质教育这件事从来都没有捷径,孩子不仅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够引导他们逐渐形成个人的价值体系,提升素质教育的效果。 2.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正面教育的策略
(1)掌握正确的评价和倾听方式
在幼儿教育中,科学的评价和正确的倾听方式是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尤其是使用正面教育的教育方法时,教师应当对幼儿的日常表现进行正面且科学的评价,同时对于幼儿的一些心声的吐露要耐心的倾听,要表现出对幼儿的关心,不可漠视幼儿的积极表现而无动于衷,这样会伤害幼儿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始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尚缺乏对自身的了解,因此教师的评价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教师的评价以正面为主,幼儿就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而如果教师的评价过于刻薄和尖酸,幼儿也会产生不好的情绪,否认自己的积极做法,损害幼儿的信心。幼儿的心智不够成熟,也相对简单,外界的正面反馈能够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需要善用评价方法,以正面评价和鼓励为主,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从而开心地进行学习,久而久之,这些进步就能够积少成多,最终形成质的飞跃,幼儿也会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另外,正面教育的评价标准应当与成人有所区别。所谓科学的评价,是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段,不能够过分的要求幼儿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做。因此,正确开展幼儿的正面教育,教师应当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并针对性的进行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对外界事物保持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并且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方式成长,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取长补短,全面发展。例如,有时候幼儿之间的打闹是正常现象,教师在处理的时候不可以按照成人的思维一棍子打死,认定双方都有错。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教师一定要耐心去倾听幼儿的心声,弄清楚他们打架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去合理的解决幼儿之间的问题,才能够协调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帮助幼儿之间好好相处,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掌握批评和表扬的衡量尺度
当然,我们主张的正面教育也不仅仅只有正面。所谓正面教育就是要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该正面的时候要正面,该反面的时候也不能够过于宽容。批评和表扬就像是一个天平的两端,孰轻孰重,应该采取何种的处理方式,应当取决于教师的内心想法。对于幼儿来说,往往比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这种年龄段的特点应当纳入教师开展正面教育的考量。因此,教师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的时候,应当以正面的积极引导为主,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仅仅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家长的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对幼儿的行为多加关心,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他们行为的合理性,适当的提出表扬。当然,这种表扬有时候只是我们用来激励幼儿的一种方式,而不强求非要在幼儿做出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才可以表扬。有时候一味地鼓励会让幼儿止步不前,或者让他们有懈怠的念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学习心态,对于情绪低落、对自己信心不足的孩子一定要采取正面鼓励的措施,对于那些有一点点进步就放大无数倍而沾沾自喜的孩子,需要进行适当的“敲打”,为其敲响警钟,让其即使端正和改变学习态度。
当然,如果幼儿确实犯了相对严重的错误,我们也应该针对性的指出,进行批评教育。过度的宽容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所以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把握好尺度,对孩子的批评教育也应当适当进行。例如,孩子在清楚钱的概念时,有时候会犯错误从家里偷偷拿钱,这种行为相对严重,但是家长和教师也不能够直接用暴力去解决问题,这种处理方式会让幼儿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紧张,而且会给幼儿留下心里印象。因此,更好的处理方式是批评说教,让孩子清楚这种行为的严重性,并且监督孩子改正即可。
(3)掌握适度的鼓励和奖励方式
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鼓励和适当的奖励是他们分辨行为正确性的一种方式。教师和家长应当学会对孩子进行积极性鼓励,并且采用适当的奖励去激励他们继续做得更好。通过这种激励方式,幼儿们会对好的行为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由被動的向善变成主动的要做得更好,这也就促进了幼儿的良好成长。在进行适当奖励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当把握好生活中的机会,对幼儿进行因势利导。通过这种奖励的指引,教会幼儿一些生活的道理,帮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通过这种鼓励的方式去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教师需要注意,一味地采用物质上的鼓励,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养成一种“为了获得而努力”的习惯。有了这样的念头,幼儿的学习就会变得十分地被动。教师应当适当地变换奖励方式,通过精神或者知识上的奖励,让幼儿体会到更高一层次的愉悦,提高个人的学习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爱学习的好习惯。任何形式的鼓励与奖励都只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手段,并不是孩子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通过“适度”的控制,才能够让孩子常葆最纯粹的学习动力。
当代教育的要求不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实用型人才,而是培养那些有个人特色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幼儿的创新性思维对他们的成长来说尤为重要。而这种创新性思维,往往是从敢于表达开始的,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通过奖励的方式去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他们能够学会自主思考。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害怕回答错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通过一些奖励来鼓励孩子积极发言,比如“第一个回答的孩子奖励一朵大红花”之类的做法,虽然只是象征性的奖励,但是也能够激发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正面教育,教师和家长需要认识其中的重要意义,也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在正面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首先应该学会倾听幼儿的心声,尊重幼儿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力,其次,教师和家长应当清楚正面教育的含义,批评和表扬双管齐下,避免过度偏爱,最后,教师和家长也应该通过奖励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多方合力,共同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锦涛.面向生命成长的正面教育———以“增强生命的 韧性”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3):49-52.
[2]孟秀华.浅谈幼儿正面教育的重要意义[J].赤子(上中 旬),2017(06):271.
[3]李夏.小学生正面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