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不要把经过千年劳动建成的大厦指给学生看,而要引导他制作建筑的材料,和他共同建筑,并教他建筑艺术。其实教学的真谛不在于教师把课上好、上精彩,关键在于让学生自己会学、乐学。教师应以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为己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帮助每个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凸显真我的风采。
一、关注教育良机,诱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单向注入式灌输教学,较少顾及学生的实际感受,更多的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缺乏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鉴于此,教师应创设特定教学情境,渲染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潜移默化地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思考、探索相关知识。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就能活泼起来,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我曾听过这样的故事,说是一个小孩因数学成绩差,而被安排坐在角落,上课很少得到老师的关注,造成这孩子更加自卑,不愿和同学交往,课堂上形同一木头人。后来,来了一位新数学教师,通过用心观察,从这小孩的眼神里读出他内心的想法,每节课上课前,总是有意摸一下他的头,对他微笑说上两句。不曾想,过了没几天,这小孩上课神采奕奕,也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这位教师凡他举手就一定让他发言,哪怕只答对了一部分,也当众表扬他。时间一长,他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学成绩越来越好,后来成为一名数学家。谈到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深情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教师,他就是我的太阳,他让我前方一片光亮。”
二、构造问题情境,激活学生自主思维
思维通常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疑惑,开始于矛盾。教学活动应以“问题为中心”,诱导学生提出并探究如何解决问题。我们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最根本的就是以问题穿插课堂教学,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充分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自主探索、力求创新的机会,相互合作、互动学习的平台。教学中的设疑可以在“奇”字上下工夫,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发展的有序性设置有一定层次、排列有序的问题情境,形成问题链扣,使学生在破解初始问题后,有种“一发不可收”的感觉,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力求解开所有问题链扣。特别要注重新课的引入,从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和已有的相关经验入手,思索寻求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利于破除思维定势,搭建让学生质疑的平台,使学生在思考中提问,在提问中进一步优化思维。
如我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中,设计了下列让学生课堂练习的计算题:65-47=;78-34=;81-43=;59-19=;54-45=;19-10=。在练习前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找出与今天讲解内容有关的习题。这时有学生说,有3道是不退位减法,其余3道是退位减法。这正是我设计问题的本意,即让他们能够辨别两位数在相减时是否要退位,然后用有关法则解答。正打算进一步教学时,一个学生把手高高举起似有问题要问。前面的同学们说的已经很完整了,难道他还有什么不懂吗?我于是让他说。“我认为比较特殊的该是54-45这道题。”我感到很是奇怪,追问:“为什么?”“这道题的两位数有点特殊,它们的个位和十位交换了位置。”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让学生发现此类题目计算规律的好机会。“那么是否所有个位和十位交换位置的两位数相差都是9呢?”我给了“63-36=;96-69=”让学生比较,学生讨论后发现,原来只有数字相差是1的两个数组成的此类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得数是9。学生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课堂上一片沸腾。于是,我索性把原本继续教学的时间全部用在研究这些题上,请学生有顺序地列出所有的这种类型的题,学生很快向我汇报:65-56=9;87-78=9;43-34=9等。可见,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作为教者,一定要相信学生的每次举手都是有价值的,很可能是问题的发现。
三、着力生成条件,促进自主学习
数学教育家波利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着力创造各种有利于数学知识有效生成的条件,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时,预先让每个学生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发现用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底之和等于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于是推导出了公式:梯形面积=(上底 下底)×高÷2。当教师提出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并加以一定的启发之后,有的学生便讲出自己的方法:将一个等腰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可见,教师只要能够创造知识的生成条件,就会使学生迸发自主创造的火花,就能得出创造性见解。教师应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讨论争辩、操作、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上,只有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由发展,教学才是成功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责编 周侯辰)
一、关注教育良机,诱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单向注入式灌输教学,较少顾及学生的实际感受,更多的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缺乏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鉴于此,教师应创设特定教学情境,渲染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潜移默化地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思考、探索相关知识。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就能活泼起来,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我曾听过这样的故事,说是一个小孩因数学成绩差,而被安排坐在角落,上课很少得到老师的关注,造成这孩子更加自卑,不愿和同学交往,课堂上形同一木头人。后来,来了一位新数学教师,通过用心观察,从这小孩的眼神里读出他内心的想法,每节课上课前,总是有意摸一下他的头,对他微笑说上两句。不曾想,过了没几天,这小孩上课神采奕奕,也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这位教师凡他举手就一定让他发言,哪怕只答对了一部分,也当众表扬他。时间一长,他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学成绩越来越好,后来成为一名数学家。谈到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深情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教师,他就是我的太阳,他让我前方一片光亮。”
二、构造问题情境,激活学生自主思维
思维通常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疑惑,开始于矛盾。教学活动应以“问题为中心”,诱导学生提出并探究如何解决问题。我们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最根本的就是以问题穿插课堂教学,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充分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自主探索、力求创新的机会,相互合作、互动学习的平台。教学中的设疑可以在“奇”字上下工夫,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发展的有序性设置有一定层次、排列有序的问题情境,形成问题链扣,使学生在破解初始问题后,有种“一发不可收”的感觉,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力求解开所有问题链扣。特别要注重新课的引入,从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和已有的相关经验入手,思索寻求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利于破除思维定势,搭建让学生质疑的平台,使学生在思考中提问,在提问中进一步优化思维。
如我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中,设计了下列让学生课堂练习的计算题:65-47=;78-34=;81-43=;59-19=;54-45=;19-10=。在练习前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找出与今天讲解内容有关的习题。这时有学生说,有3道是不退位减法,其余3道是退位减法。这正是我设计问题的本意,即让他们能够辨别两位数在相减时是否要退位,然后用有关法则解答。正打算进一步教学时,一个学生把手高高举起似有问题要问。前面的同学们说的已经很完整了,难道他还有什么不懂吗?我于是让他说。“我认为比较特殊的该是54-45这道题。”我感到很是奇怪,追问:“为什么?”“这道题的两位数有点特殊,它们的个位和十位交换了位置。”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让学生发现此类题目计算规律的好机会。“那么是否所有个位和十位交换位置的两位数相差都是9呢?”我给了“63-36=;96-69=”让学生比较,学生讨论后发现,原来只有数字相差是1的两个数组成的此类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得数是9。学生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课堂上一片沸腾。于是,我索性把原本继续教学的时间全部用在研究这些题上,请学生有顺序地列出所有的这种类型的题,学生很快向我汇报:65-56=9;87-78=9;43-34=9等。可见,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作为教者,一定要相信学生的每次举手都是有价值的,很可能是问题的发现。
三、着力生成条件,促进自主学习
数学教育家波利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着力创造各种有利于数学知识有效生成的条件,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时,预先让每个学生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发现用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底之和等于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于是推导出了公式:梯形面积=(上底 下底)×高÷2。当教师提出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并加以一定的启发之后,有的学生便讲出自己的方法:将一个等腰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可见,教师只要能够创造知识的生成条件,就会使学生迸发自主创造的火花,就能得出创造性见解。教师应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讨论争辩、操作、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上,只有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由发展,教学才是成功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责编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