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客站的迷途之梦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yhua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快速地向特定的方向驶去,它奔跑的喘息声如同均匀的鼾声,传染了车厢里的大片旅客,一个个或歪着脖子,或“啄着米”,或仰天张着大嘴喘气。火车应该是世上少有的真正“从一而终”的事物,不然它怎么能让大半车厢的旅客安然神游。
  熟睡着,或假寐着,但当窗外的田野转换成林立的高楼,若即若离的城市喧闹突然把车厢内胶着着的安静撩拨了起来,此起彼伏的鼾声转为骚动的乐调,尤其是“上海新客站”几个大字驶进眼帘的时候,全车齐刷刷一副整装待发的模样。
  咯噔,火车终于停了下来。拖着一大堆的行李,人们争先恐后地挤向上海这块寸土寸金之地,推攘中,散发出一种原始的争夺气焰。火车对于第一次来上海的我而言,只有短暂的稳妥感,走出火车的那一刻,迎面吹来的冷风夹带着浓郁的迷失的气息,让我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懵懂地随着人流寻找出口,当经历了漫长地道的黯淡后,我期待的眼中出现的却是一片灰蒙蒙的天。杂乱的人群,杂乱的公交车,杂乱的商店。矮小而简陋的店门口,摆放着饱食灰尘的快餐;而小贩们吆喝着,面前放一矮凳,凳上放个盆,盆里或玉米或茶叶蛋或哈密瓜,却个个看起来灰头土脸。
  慌乱的广场吝啬得没有明确的指示牌。当我的目光在一个个站牌前失去方向时,一位面貌和善的老伯主动过来跟我打招呼:
  “找车啊!”
  “老伯,请问78路公交车哪里坐?”
  “我带你去,给我2块钱。”
  我愕然,更为迷茫。这就是国际化的上海吗?
  辗转问了许多人,终于在78路拥挤的公交车上占了两脚之地。上海新客站渐行渐远,但是那种迷途的感觉,却滞留了下来,夹杂着复杂的情感铭刻在脑海中。直至今日,每当路过上海新客站,那种渐渐淡忘的迷途感总会飘然而至。
  坐一号线到上海火车站下,还没出站,就能听见“发票发票发票”这种被某些人的牙齿剁得细碎细碎的声音,它们不停歇地强暴着周围人的耳朵,犹如唐僧嘴里的紧箍咒。走在南广场,不论何时总能看到一大堆拖着行李的旅人。广场边梧桐树的花坛成为候车人最佳的休息椅,钟塔下面的层层阶梯是天然的石凳。阳光灿烂的午后,有旅人让行李排排坐,然后枕着阳光以行李为床酣然入睡;有旅人在水泥地上铺上几张报纸,席地而坐,兴致盎然地玩着扑克,任由行人路过激起的灰尘不断侵袭,我自岿然不动。吃东西,睡觉,玩牌,聊天,南广场成为了天然的露天晒吧,各种口音的人们,各种样式的行李济济一堂,南广场成为南北各乡人颇佳的交友场所。倘若春运时节的某晚经过南广场,那时可得脚下留神,密密匝匝的人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一不小心就打扰了他们回家的美梦。一次,站在名品商厦门口远望火车站,只见“上海站”的橙黄颇为黯淡,如同一个疲惫的旅人,反而是近一点的“公共厕所”,闪着红色而明亮的光芒,煞是张狂。
  北广场,也即我第一次接触上海的地方,说实话,有一种勉为其难的广场的味道。北广场的地面分不清是混凝土,是柏油,还是水泥方砖,上面还粘着半个烧饼、果皮、痰水、塑料袋……如同一张京剧的脸谱,不过是被水弄糊了的,分不清颜色块系。北广场一直是小贩的乐土,他们如同那些黄牛一样,撵也撵不走,就像掉在地上的口香糖,粘在广场上怎么也弄不干净。每次坐上出租车去北广场,司机总要摇头叹息,十分钟的路程往往能学乌龟慢爬半个小时以上,连好脾气的上海的哥都跟我抱怨:“已经有只火车站,还要轧上一只客运中心,路又没扩建,哪能会勿堵?”
  12个月,我已经花了整整1年的时间去认识上海,走过法国梧桐斑驳的树影铺成的小路,仰望过奢华的顶级建筑,外滩,陆家嘴,人民广场,南京路,以及其他高耸着的水泥森林,它们一次次向我诉说着上海的繁华。是的,我似乎陶醉了,我似乎屈服了,我几乎要全盘接受它们给上海下的定义。可是,火车站的杂乱,旅人的匆忙,如同挥之不去的幽灵。第一次见到上海,是上海站北广场的形象,就像一个沾着灰尘,衣衫不整的女孩,这样的第一印象如此深刻,以致于当上海不断向我展示自己妩媚、高贵的女郎姿态时,我的脑中依然会浮现出有点邋遢的女孩的模样。上海新客站,让我在认识上海的路上迷途了,同时我一直迷惑的是,争先恐后从上海新客站涌出来的外乡人们,其中有多少人在上海的寻梦旅程中迷途了?
  希望只是一个梦,而且这个梦能快点醒来。
其他文献
虽然在采访前我们就已经了解到,这位新上任的荷兰驻上海总领事先生是一位“中国通”。不过,当看到他接过我们名片后的反应,还是令我们吃了一惊,他可以很清楚地读出我们名片上的中文名字。      会说中国话,或者了解一些中国历史文化的外国人已经不算希奇了,但真的能读会写的毕竟还是少见。再接过总领事递来的名片,上面居然是一个非常中国的名字——汪一力(Eric Verwaal)。    荷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期刊
陆在易的住所在一条幽静的路上,一片高大树木的阴蔽下,一幢红色的老式公房。敲门而进,一抬头便是堆积着的书籍。进入书房,只见一音响,一钢琴,一电脑,一书桌,各霸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间三把椅子“三足鼎立”,是陆在易特地为这次采访准备的。家虽大,但陆在易的活动空间基本锁定在书房这10来个平方米内,前期因添置音响设备而“改头换面”一番,不料因事务繁忙,成了“半成品”。然而,在我们看来,这里的凌乱和局促无一不
期刊
2007年春天。世界地球日。来自英美德日韩印等20多个国家的百余个家庭齐聚上海动物园绿意盎然的大草坪。主办方长宁区科委、上海动物园、虹桥国际学校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国际民族村,国际村展示了各国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经验以及各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呼吁人们携手共护地球家园。各国儿童在此流连玩耍,突破了肤色、语言和文化的藩篱。对他们来说,这是课堂之外的一堂生动的环保课,也是开阔眼界,放飞
期刊
心灵的旅行  胡凌虹    快速地穿梭于拥挤的街道,奔波于忙忙碌碌的工作,疲惫的上班族期待着长假的来临,然一到假日,各景点拥挤的人群让旅行变得烦人而扫兴。西藏,拉萨,欧洲……梦想周游世界,但费用昂贵,旅行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抱怨、苦闷,不如静下心来看看《在自己房间里旅行》,这本书对旅行的形式进行了重新定义,激发人对呆板的生活进行反观与思考。  《在自己房间里旅行》的作者是法国的萨米耶·德梅斯特,小
期刊
  
期刊
2007年4月23日晚,第1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上,一片喜庆的场面,来自全国各地的27名演员获得包括提名奖在内的各项白玉兰戏剧奖。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被授予了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晚会上他激情澎湃地朗诵了一首《满江红》,台上声情并茂,台下掌声雷动。与此同时,共有13名演员分获白玉兰主角和配角奖,其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郝平和辽宁人艺的张大静分列主角奖和配角奖榜首。今年
期刊
难忘月饼屑    这些年,每年过中秋,家中的月饼像被人冷落的怨妇丢在一旁,无人答理。尽管月饼的价格不菲,但吃到嘴里总觉得大同小异。说到吃月饼,30多年前的吃过的月饼屑倒是让我终身难忘的。  那年,我在一家食品店当会计。我们商店也经销月饼,月饼分广式、苏式、潮式等品种,广式最有销路,而营业员最喜欢卖苏式,原因就在于苏式月饼有一层屑,食品钳几个来回一折腾,苏式月饼已经瘦身不少,“卖相”自然也难看多了。
期刊
相忘于江湖  何菲    身处这座城市,不知你是否注意过这些细节:上海马路上行驶的轿车或公务车,银色和黑色占据主要部分。  上海男人喜欢用冷金属质感的ZIPPO打火机。冷艳卓绝的大卫杜夫的“冷水”进入中国香水市场时,首先征服的是上海熟女。  上海的冬天异常湿冷。上海公司的前台也总是冷冰冰。夜晚上海,城市透亮工程中写字楼的灯光是冷色的。清一色上海人聚集的PARTY或夜宴,气氛总是慢热或是不热。  《
期刊
在上海老弄堂里,大多的墙头或门上,几乎无一例外都挂有一只小小的牛奶箱。就是这只小小的牛奶箱,若是时光倒退三十年,它钉在那墙头上,却无法让人视而不见。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处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时期,余生虽晚,没赶上“上山下乡”的热潮,但条件艰苦、物资贫乏的那一段困顿期还是未能幸免。印象中那时的邻居,可没有几家是包月喝牛奶的,门上有资格挂牛奶箱的屈指可数。所以,门上的牛奶箱在我幼时的眼里,几乎就是“贵
期刊
早些年住杨浦区周家嘴路棚户区里,八十年代家里就有自建的两层楼房,在那时有楼房住已经是宽敞的,再在两层上加层,成为假三层犹如现在的“复式公房”。  那年头邻居之间是寸土必争,门前屋后山墙周边领土是慢慢地拓宽,从一个鸡棚,一个灶间,一段篱笆可以发展到一间楼房,房子是越来越大了,可街道的路面却是越来越狭窄,有些小弄堂的路只能一人侧身而过,犹如一线天。那时候家长们谈的最多的是,什么时候拆迁搬到新公房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