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倡导和统编版教材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学又掀起了一股新的教改热潮,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统编版教材体系和苏教版教材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沿袭分单元组织教学的基础上,统编教材的单元编排加强了内容的整合,对课程目标的定位更具体,其中单元导语中“语文要素”的提出,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提供了“脚手架”,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开展教学时,要将单元“语文要素”渗透到教材学习的全过程,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让阅读教学向更深处漫溯。
一、单元入手,明晰语文要素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要注意的是:本套教科书按照阅读与表达并重同时推进的思路综合编排。单元设计尽可能考虑单元内部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使之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将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发展落到实处。教材对各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分为:普通单元和特殊单元。各种单元类型在各学段的分布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单元类型,把握好单元特点,明晰单元语文要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教学。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有关“提问”的策略单元,这种特殊单元的学习方式与普通阅读单元,特别是苏教版的阅读课文的学习完全不是一回事,单元导语首先提出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单元安排的4篇课文,依次要求学生达到“提出你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问”“提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的学习目标,整个单元的学习就是一种“提问”能力的训练,课文只是一个能力习得的载体。如果这个单元再按苏教版课文学习的方式去品析课文,就与整个教材和单元目标背道而驰了。因此,在统编教材的教学中,要把握单元特点,凸现语文素养,明晰单元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语文学习。
二、走进文本,找准要素训练点
语文要素,即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简称“语文要素”),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导语中都会明确提出本单元要训练的语文要素,每篇课文有落实语文要素训练的内容,课后思考练习题围绕着单元训练的要素提出问题,“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的重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提炼,“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大多是对单元“语文要素”加以实践运用,这就是普通阅读单元的构成方式,了解这一编排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时,应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找准语文要素训练点,适时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
例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教学时要以此为训练重点,展开学习。学习第1课《草原》,要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联想生活中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第2课《丁香结》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读懂文中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形状和气味的基础上,想到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的特点;第3课的学习,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想象所描绘的画面。
三、运用要素,提升阅读素养
知道了语文要素在统编教材中的重要性,我们就要在教学中落实要素的训练,但要注意的是,要素的训练过程是结合不同文体、不同课文内容展开的,空泛的语文要素训练课必然是无趣的,也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人文内涵的基础上有机渗透要素训练,既要把语文课上得有激情、有意思,又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教学时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明晰要素,有机渗透。教学时要有单元整体意识,将单元的语文要素,渗透到每一课的教学中。例如,在执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一课时,先要弄清本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再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围绕中心句,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了万物在夏天生长迅速的特点。教学本单元第2篇课文《盼》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作者围绕“盼”这个中心安排了哪些事情。结合文中“盼”的事例、“盼”的心理、“盼”的环境,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安排事例的写法。这样结合具体课文内容的要素训练,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2.紧扣要素,重点训练。单元语文要素,是整个单元语文学习和能力训练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灵活施教,但不能偏离重点开展教学。如,执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一课,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就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时,用找关键语句的方法去概括片段意思,让学生知道有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意思,有时候在末尾或中间。
3.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在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语文要素的训练要贯穿始终,要素的学习和培养过程要逐层推进,不能随意跳过去,做到有机渗透,学用结合。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祖国的河山。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学习第1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让学生知道有的段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在学习第2篇课文《海滨小城》时,学生要尝试借助關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到学习第3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最后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以此培养学生围绕中心表达的能力。
四、横纵关联,让阅读走向深入
统编版每册教材每个单元都有需要重点训练的语文要素,即使是同册书同样的语文要素,不同单元不同课文内容,训练要求也要有所区别。例如,“想象”这一语文要素,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求“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景、物展开想象和联想;第七单元是“艺术想象”,要求“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单元中的几篇课文都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绘画、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生要通过想象感受各种艺术形式的美。两种想象方式既有共通之处,又有所区别,教师在语文要素训练时,要加强横向联系,降低学习坡度,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时,除了横向联系,还需要纵向关联,不同年级,同一语文要素之间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明确不同年段的训练要求,将能力训练向纵深推进。比如“默读”这一语文要素,二年级要求“开始学习默读”;三年级要做到“默读时尽量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带着问题默读”;四年级以后要求“提高默读的速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总之,统编教材从方法、能力和习惯三个维度安排语文要素,增强了目标的指向性、训练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新教材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人文主题的桎梏,增强目标意识和语文要素意识,用好语文要素这一“脚手架”,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结合不同的课文内容做到横向联系、纵向深入,有机渗透语文要素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一、单元入手,明晰语文要素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要注意的是:本套教科书按照阅读与表达并重同时推进的思路综合编排。单元设计尽可能考虑单元内部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使之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将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发展落到实处。教材对各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分为:普通单元和特殊单元。各种单元类型在各学段的分布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单元类型,把握好单元特点,明晰单元语文要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教学。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有关“提问”的策略单元,这种特殊单元的学习方式与普通阅读单元,特别是苏教版的阅读课文的学习完全不是一回事,单元导语首先提出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单元安排的4篇课文,依次要求学生达到“提出你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问”“提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的学习目标,整个单元的学习就是一种“提问”能力的训练,课文只是一个能力习得的载体。如果这个单元再按苏教版课文学习的方式去品析课文,就与整个教材和单元目标背道而驰了。因此,在统编教材的教学中,要把握单元特点,凸现语文素养,明晰单元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语文学习。
二、走进文本,找准要素训练点
语文要素,即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简称“语文要素”),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导语中都会明确提出本单元要训练的语文要素,每篇课文有落实语文要素训练的内容,课后思考练习题围绕着单元训练的要素提出问题,“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的重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提炼,“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大多是对单元“语文要素”加以实践运用,这就是普通阅读单元的构成方式,了解这一编排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时,应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找准语文要素训练点,适时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
例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教学时要以此为训练重点,展开学习。学习第1课《草原》,要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联想生活中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第2课《丁香结》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读懂文中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形状和气味的基础上,想到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的特点;第3课的学习,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想象所描绘的画面。
三、运用要素,提升阅读素养
知道了语文要素在统编教材中的重要性,我们就要在教学中落实要素的训练,但要注意的是,要素的训练过程是结合不同文体、不同课文内容展开的,空泛的语文要素训练课必然是无趣的,也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人文内涵的基础上有机渗透要素训练,既要把语文课上得有激情、有意思,又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教学时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明晰要素,有机渗透。教学时要有单元整体意识,将单元的语文要素,渗透到每一课的教学中。例如,在执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一课时,先要弄清本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再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围绕中心句,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了万物在夏天生长迅速的特点。教学本单元第2篇课文《盼》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作者围绕“盼”这个中心安排了哪些事情。结合文中“盼”的事例、“盼”的心理、“盼”的环境,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安排事例的写法。这样结合具体课文内容的要素训练,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2.紧扣要素,重点训练。单元语文要素,是整个单元语文学习和能力训练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灵活施教,但不能偏离重点开展教学。如,执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一课,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就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时,用找关键语句的方法去概括片段意思,让学生知道有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意思,有时候在末尾或中间。
3.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在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语文要素的训练要贯穿始终,要素的学习和培养过程要逐层推进,不能随意跳过去,做到有机渗透,学用结合。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祖国的河山。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学习第1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让学生知道有的段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在学习第2篇课文《海滨小城》时,学生要尝试借助關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到学习第3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最后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以此培养学生围绕中心表达的能力。
四、横纵关联,让阅读走向深入
统编版每册教材每个单元都有需要重点训练的语文要素,即使是同册书同样的语文要素,不同单元不同课文内容,训练要求也要有所区别。例如,“想象”这一语文要素,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求“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景、物展开想象和联想;第七单元是“艺术想象”,要求“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单元中的几篇课文都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绘画、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生要通过想象感受各种艺术形式的美。两种想象方式既有共通之处,又有所区别,教师在语文要素训练时,要加强横向联系,降低学习坡度,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时,除了横向联系,还需要纵向关联,不同年级,同一语文要素之间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明确不同年段的训练要求,将能力训练向纵深推进。比如“默读”这一语文要素,二年级要求“开始学习默读”;三年级要做到“默读时尽量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带着问题默读”;四年级以后要求“提高默读的速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总之,统编教材从方法、能力和习惯三个维度安排语文要素,增强了目标的指向性、训练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新教材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人文主题的桎梏,增强目标意识和语文要素意识,用好语文要素这一“脚手架”,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结合不同的课文内容做到横向联系、纵向深入,有机渗透语文要素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