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旨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很多学生的学习目的仅仅是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在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我们的教育将是失败的。在此笔者分享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生活
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影响下,笔者对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相当关注。为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严格遵循信息技术知识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原则,围绕教材但不依赖教材,尽量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设置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强调信息技术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理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图片的处理内容时,我将班上同学的生活照片进行加工处理,装饰成很漂亮的艺术照,在导入新课时展示给学生,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探知欲立刻被调动了起来。在教第七章第一節声音的获取与加工时,教师将自己的录音配上优美的旋律播放给学生听,学生一听是老师的声音就非常的惊讶,很想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的热情可想而知。
二、 设置生活任务,唤起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任务驱动法”。这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完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一章节后,为了提高学生对本章知识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我特别设置了一节实践课。实践的内容为:为自己班级制作一部宣传作品,要求里面包含班级文化、班级特色、班级活动、师生简介等相关信息,其中的班级文化、班级活动要有相应的照片和视频,照片和视频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加工、处理。整部作品的制作分任务完成,每两位学生制作一张,最后将全班同学的作品合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任务刚刚布置下来,学生都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后来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他们渐渐地理清了思路,在各小组负责人的协调下,分工完成素材的准备工作,结果课堂上非常顺利地完成整部作品的制作与合成。在这个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以前所学知识的用处,明白了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流程与技巧,强化了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的意识。
任务可以强化意识,意识促进思维,思维影响能力,能力可以决定知识的应用范围。我们教师所要完成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总结生活应用,强化学生意识
这里所讲的总结分为两种,任务总结和课堂总结。
(一) 任务总结
任务总结主要是在完成一个操作任务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做的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中所包含的生活内容,协助学生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意识。
在每节课下课前五分钟,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并个人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同时小组交流本节课所得与困惑,让学生理解一个任务设置的意义比让学生盲目地多做一个任务效果要好得多。意识的强化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二)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一节课学习内容等情况的总结与反思。课堂总结中,如果能引导学生总结一下知识在生活和学习中该如何去应用,会强化学生对知识运用的意识,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很注重在课堂总结环节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一改以前只总结知识的做法,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何时何处能用到知识,怎样去用。比如,在学习“声音的编辑”时,课堂总结中我引导学生当需要录音、给录音配乐或是演出需要配乐而原来的音乐不符合要求时,就可以用GoldWave软件进行加工处理。学习“视频的获取与加工”时,课堂总结中我和学生共同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当获取到的视频(尤其是自己拍摄的视频)中有不需要的内容或是需要将两段视频拼接起来,都可以使用视频处理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有时还可以给已经录制好的视频加上特效,增加视频的可看性。
经过实践发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信息技术知识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学生逐步走近信息技术,他们不再认为娱乐是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知道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其实很广,可以是远程教育、虚拟生物实验、办公自动化、设计制作业、交通监控……部分学生已经能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有时还能帮助家人或亲戚朋友解决一些小困难;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要求也上了一个台阶,希望每节课都能学习到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学生的知识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就是在不断地强化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的。
参考文献:
[1]罗明.陶行知文集[C].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9.
[2]情境教学法[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68543.htm,2010,12.
[3]任务驱动法[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70229.htm,2010,5.
作者简介:
程爱红,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生活
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影响下,笔者对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相当关注。为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严格遵循信息技术知识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原则,围绕教材但不依赖教材,尽量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设置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强调信息技术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理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图片的处理内容时,我将班上同学的生活照片进行加工处理,装饰成很漂亮的艺术照,在导入新课时展示给学生,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探知欲立刻被调动了起来。在教第七章第一節声音的获取与加工时,教师将自己的录音配上优美的旋律播放给学生听,学生一听是老师的声音就非常的惊讶,很想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的热情可想而知。
二、 设置生活任务,唤起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任务驱动法”。这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完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一章节后,为了提高学生对本章知识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我特别设置了一节实践课。实践的内容为:为自己班级制作一部宣传作品,要求里面包含班级文化、班级特色、班级活动、师生简介等相关信息,其中的班级文化、班级活动要有相应的照片和视频,照片和视频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加工、处理。整部作品的制作分任务完成,每两位学生制作一张,最后将全班同学的作品合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任务刚刚布置下来,学生都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后来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他们渐渐地理清了思路,在各小组负责人的协调下,分工完成素材的准备工作,结果课堂上非常顺利地完成整部作品的制作与合成。在这个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以前所学知识的用处,明白了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流程与技巧,强化了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的意识。
任务可以强化意识,意识促进思维,思维影响能力,能力可以决定知识的应用范围。我们教师所要完成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总结生活应用,强化学生意识
这里所讲的总结分为两种,任务总结和课堂总结。
(一) 任务总结
任务总结主要是在完成一个操作任务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做的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中所包含的生活内容,协助学生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意识。
在每节课下课前五分钟,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并个人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同时小组交流本节课所得与困惑,让学生理解一个任务设置的意义比让学生盲目地多做一个任务效果要好得多。意识的强化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二)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一节课学习内容等情况的总结与反思。课堂总结中,如果能引导学生总结一下知识在生活和学习中该如何去应用,会强化学生对知识运用的意识,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很注重在课堂总结环节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一改以前只总结知识的做法,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何时何处能用到知识,怎样去用。比如,在学习“声音的编辑”时,课堂总结中我引导学生当需要录音、给录音配乐或是演出需要配乐而原来的音乐不符合要求时,就可以用GoldWave软件进行加工处理。学习“视频的获取与加工”时,课堂总结中我和学生共同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当获取到的视频(尤其是自己拍摄的视频)中有不需要的内容或是需要将两段视频拼接起来,都可以使用视频处理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有时还可以给已经录制好的视频加上特效,增加视频的可看性。
经过实践发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信息技术知识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学生逐步走近信息技术,他们不再认为娱乐是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知道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其实很广,可以是远程教育、虚拟生物实验、办公自动化、设计制作业、交通监控……部分学生已经能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有时还能帮助家人或亲戚朋友解决一些小困难;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要求也上了一个台阶,希望每节课都能学习到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学生的知识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就是在不断地强化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的。
参考文献:
[1]罗明.陶行知文集[C].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9.
[2]情境教学法[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68543.htm,2010,12.
[3]任务驱动法[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70229.htm,2010,5.
作者简介:
程爱红,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