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阅读课堂的高效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氛围是提高对话有效性的前提,问题的设计是提高对话有效性的关键。因此,本文针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有效对话研究与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有效对话;平等对话;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之一。对话理论认为:师生有效对话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交流沟通能力。师生对话的有效性决定了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对师生对话教学理解上的偏差,当前中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无效对话现象:问答式对话。主要表现为对话过程形式化,对话仅限于“对不对”“是不是”等不需要思维的问答式。通常情况下,教师抛出此类正反疑问句时,学 生并不会真正进行思考,而是条件反射地给出肯定回答。无意义对话,主要表现为对话偏离教学目标,脱离文本。尽管在课程设计中适当加入一些发散性的话题可能会有利于学生注意力更好地集中,但过多无意义对话会导致有效的课程时间大大缩短,偏离语文教学的目的,背离文章主题,不利于教学效果的良好实现。强制性对话,表现为教师在对话中通过暗示、纠正等方法,“逼迫”学生说出教师预设的答案。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会设置对话“陷阱”,诱导学生说出教师设定好的答案,使师生间的对话失去平等性,也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浅层次对话,对话问题琐碎、简单,缺乏深度,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不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独立地思考,使学生无法更好地触及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深层意义。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减少无效对话,提升对话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对话关系
创设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消除畏惧心理,主动参与对话,从而提高师生对话的有效性。科学现代的教育中,不应过度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只有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二、精心设计对话问题
话题的确立,直接影响对话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对话活动能否广泛而深入开展。话题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使他们以充沛的感情、极大的兴奋投入到对话中,努力表达自己的见解、感悟和体验,话题的设计要做到:
(一)围绕学习目标,突出重难点
教学设计的核心,就是学习目标的设计,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要为实现学习目标而服务,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堂的高效。因此,师生对话问题设计应紧紧围绕目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突破重难点,使每个问题都有价值。
(二)话题要解决学生所需
问题应解决学生的疑惑,学生会的不用讲,学生疑惑的重点讲,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有所收获,实现师生对话的高效。为了解学生预习的困惑,教师要及时统计预习反馈卡中学生的共性问题,作为课堂上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话题应有层次性
根据学生水平、能力的不同层次,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对话的机会,均有所收获。
(四)主问题应少而精,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阅读课很大程度上就是思维训练课。高效的语文课堂就是学生思维获得最大训练的课堂,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对话要有一两个主问题,由主问题散发出去涵盖全篇,问题需具有一定的思考性。不能简单地回答“对错”“是否”,而要经过多层思考,才能有所发现。避免满堂问,如果问 题过于琐碎,就无法突出重点。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就失去思考的价值。
(五)话题应具开放性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让学生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在必要时,改变角度看问题。”开放性问题思维的多向性、答案的灵活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学生不用担心说错答案,对话的积极性会更高。
三、采用多种对话形式
师生对话形式应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根据话题,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教师提问,指定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共同回答;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后与教师交流;师生辩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教育的成功在于学生能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质疑可以激活课堂,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升华。没有探索的发问,没有疑惑的眼神,也就没有对疑问的回应和解释后的喜悦。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质疑,大胆提问,这才是师生对话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叶小军.初中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2]王爱久.让对话绽放智慧之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
(编辑:郭恒)
【关键词】有效对话;平等对话;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之一。对话理论认为:师生有效对话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交流沟通能力。师生对话的有效性决定了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对师生对话教学理解上的偏差,当前中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无效对话现象:问答式对话。主要表现为对话过程形式化,对话仅限于“对不对”“是不是”等不需要思维的问答式。通常情况下,教师抛出此类正反疑问句时,学 生并不会真正进行思考,而是条件反射地给出肯定回答。无意义对话,主要表现为对话偏离教学目标,脱离文本。尽管在课程设计中适当加入一些发散性的话题可能会有利于学生注意力更好地集中,但过多无意义对话会导致有效的课程时间大大缩短,偏离语文教学的目的,背离文章主题,不利于教学效果的良好实现。强制性对话,表现为教师在对话中通过暗示、纠正等方法,“逼迫”学生说出教师预设的答案。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会设置对话“陷阱”,诱导学生说出教师设定好的答案,使师生间的对话失去平等性,也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浅层次对话,对话问题琐碎、简单,缺乏深度,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不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独立地思考,使学生无法更好地触及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深层意义。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减少无效对话,提升对话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对话关系
创设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消除畏惧心理,主动参与对话,从而提高师生对话的有效性。科学现代的教育中,不应过度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只有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二、精心设计对话问题
话题的确立,直接影响对话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对话活动能否广泛而深入开展。话题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使他们以充沛的感情、极大的兴奋投入到对话中,努力表达自己的见解、感悟和体验,话题的设计要做到:
(一)围绕学习目标,突出重难点
教学设计的核心,就是学习目标的设计,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要为实现学习目标而服务,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堂的高效。因此,师生对话问题设计应紧紧围绕目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突破重难点,使每个问题都有价值。
(二)话题要解决学生所需
问题应解决学生的疑惑,学生会的不用讲,学生疑惑的重点讲,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有所收获,实现师生对话的高效。为了解学生预习的困惑,教师要及时统计预习反馈卡中学生的共性问题,作为课堂上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话题应有层次性
根据学生水平、能力的不同层次,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对话的机会,均有所收获。
(四)主问题应少而精,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阅读课很大程度上就是思维训练课。高效的语文课堂就是学生思维获得最大训练的课堂,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对话要有一两个主问题,由主问题散发出去涵盖全篇,问题需具有一定的思考性。不能简单地回答“对错”“是否”,而要经过多层思考,才能有所发现。避免满堂问,如果问 题过于琐碎,就无法突出重点。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就失去思考的价值。
(五)话题应具开放性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让学生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在必要时,改变角度看问题。”开放性问题思维的多向性、答案的灵活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学生不用担心说错答案,对话的积极性会更高。
三、采用多种对话形式
师生对话形式应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根据话题,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教师提问,指定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共同回答;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后与教师交流;师生辩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教育的成功在于学生能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质疑可以激活课堂,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升华。没有探索的发问,没有疑惑的眼神,也就没有对疑问的回应和解释后的喜悦。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质疑,大胆提问,这才是师生对话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叶小军.初中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2]王爱久.让对话绽放智慧之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