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是教师,亦是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的却是不平凡的工作,每天面对的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活力与梦想,他们对我们充满信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他们终将成为自立的个体,家庭的支柱,社会的栋梁。而我们每一位教师除了青春流逝,其他什么也没有失去,我们的知识在教学中不断增长,我们的智慧在交流中不断充实,我们付出的爱换回了孩子们的尊敬,我们的理解换回了孩子们无限的信任。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茁壮成长。下面我将根据近两年从事的教学工作学习切身体会,结合我校学生的环境特点和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进行以下探讨交流。
一、以人为本的赏识教育理念
有一位伟大的父亲叫周弘,他以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了残疾的阴影,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勒,让女儿走上了一条超越身边所有健全同龄人的辉煌道路,成为了全国十佳少年、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留美硕士等。他成功的关键是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教育的瑰宝。
强制灌输一直以来都是低效的、暂时的的教育方式, 没有顾及到学生的主观欲望,反而会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逆反心理,也达不到预设的教育目的。因此,我们需把强制灌输式的德育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转移,改成赏识德育。
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关于老人与邻里小孩的故事,一群顽皮的孩子总喜欢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子玩,老人为此很恼怒,想了各种办法来制止,叫警察批评教育,叫父母,甚至威胁都没有任何效果,相反孩子们扔石头扔的更加频繁了。有一天老人灵机一动,将孩子们召集在一起告知孩子们他喜欢上了孩子们的行为,并给每人每天一元的报酬。孩子们都开心的接受了。随后老人也按照约定履行了,孩子们便把扔石子当成了一项工作。后来老人一天天的将报酬减少直到减至1角钱。这时的孩子们觉得没趣了,一角钱的报酬对他们来讲没有诱惑了,便集体罢工,从此再也不向老人家房子扔石子了。这就是无形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孩子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充分体验乐趣的同时也将这种乐趣转化为正能量的动力,缺点在不知不觉中变小消失,人格受到了尊重,自信心也会增强。
二、典型模范的激励教育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志向淡薄、基本处于没目标的状态,可适当地采用励志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就地取材,用实实在在的,以发生在身边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励志感人故事诠释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教育他们,使学生在榜样的氛围中不自觉地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在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喜欢偷懒,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与孩子进行谈话,与家长沟通都没有达到效果。于是在总复习的阶段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完善重点笔记本,每日完成对应的复习题。为了让这些懒惰的孩子扎实的过一遍基础知识,将他们搭配一名优等生作为该组的正副小组长。每日负责小组学生的重点知识检查和复习作业的查阅。同学们都很诧异,很质疑这些同学也能当组长。然而,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他们的表现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进。这种无穷的力量是直观的、形象的、鲜活生动的,它对人的激励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甚至可以延续到终身。
三、从关心的角度去感动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个性都很强,课堂上难免会有好动的孩子管理不好自己。近期班里感冒较严重,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让课堂秩序很难组织。我只好停下来组织课堂秩序,可孩子们越咳越起劲。于是,我便耐心的告诉他们,班里空间很小,这么多学生感冒,空气里弥漫了许多感冒细菌,这时很多孩子刻意的捂住自己的嘴巴,我紧接着说,为了让我们都快快好起来,没感冒的同学赶紧预防,尽量少说话。课堂上顿时安静了许多……感动是一把开启内心宝库的钥匙,是孩子成长的维生素。
四、换位思考的工作方法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与学生做知心朋友,才能实现与学生的良好沟通,从而能够更有效地纠正孩子的不听话行为。记得三年级第一学期时,班里出现了几组同桌上课很亲密,起初我用震慑的眼神示意,后来我又用某某桌请注意来警示,不但没有制止,两人更加无视课堂了。女生时不时偷懒不写作业,男生也不如往常认真了。甚至在一天的课堂上巡视的过程中不经意的发现两人拉着手,窃窃私语。我在旁边停顿了下,还是家长没看到继续完成教学任务了。课后本想叫俩人到办公室教育下的,但想了想那个年纪的自己也有点小心思,总喜欢跟班里白净的同学玩耍,最讨厌老师严肃的教训。我将自己的情绪瞬间抑制住了,我选择了单独跟女同学谈话,告诉她我上小学时也爱臭美,喜欢跟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玩耍,但希望她能够在不影响成绩的情况下做这些事。如果不想这事被家长知道,成为我们之间永恒的秘密,就用行动来向我表示。她表示会好好学习,并主动提出调换座位,我便与班主任沟通并调换了她的座位。观察了许久发现,她确实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很努力上进,她变成了一个踊跃发言,好学好问的孩子,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她母亲的协助,这位同学的母亲是全班与我沟通最及时的家长。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这位孩子由一位中下生变成了一位中上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她也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是我在人群中挤公车时唯一会给我让座位的那个小身影……
站在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处于不同的立场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作为老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和技巧,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以孩子的位置和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不仅如此,换位思考,还是一种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快速拉近和孩子心灵距离的有效方法。
总之,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尊重、关心和信任的关系,要尊重与理解孩子,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重,才能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积蓄更多的正能量,激励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进步。
一、以人为本的赏识教育理念
有一位伟大的父亲叫周弘,他以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了残疾的阴影,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勒,让女儿走上了一条超越身边所有健全同龄人的辉煌道路,成为了全国十佳少年、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留美硕士等。他成功的关键是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教育的瑰宝。
强制灌输一直以来都是低效的、暂时的的教育方式, 没有顾及到学生的主观欲望,反而会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逆反心理,也达不到预设的教育目的。因此,我们需把强制灌输式的德育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转移,改成赏识德育。
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关于老人与邻里小孩的故事,一群顽皮的孩子总喜欢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子玩,老人为此很恼怒,想了各种办法来制止,叫警察批评教育,叫父母,甚至威胁都没有任何效果,相反孩子们扔石头扔的更加频繁了。有一天老人灵机一动,将孩子们召集在一起告知孩子们他喜欢上了孩子们的行为,并给每人每天一元的报酬。孩子们都开心的接受了。随后老人也按照约定履行了,孩子们便把扔石子当成了一项工作。后来老人一天天的将报酬减少直到减至1角钱。这时的孩子们觉得没趣了,一角钱的报酬对他们来讲没有诱惑了,便集体罢工,从此再也不向老人家房子扔石子了。这就是无形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孩子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充分体验乐趣的同时也将这种乐趣转化为正能量的动力,缺点在不知不觉中变小消失,人格受到了尊重,自信心也会增强。
二、典型模范的激励教育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志向淡薄、基本处于没目标的状态,可适当地采用励志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就地取材,用实实在在的,以发生在身边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励志感人故事诠释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教育他们,使学生在榜样的氛围中不自觉地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在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喜欢偷懒,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与孩子进行谈话,与家长沟通都没有达到效果。于是在总复习的阶段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完善重点笔记本,每日完成对应的复习题。为了让这些懒惰的孩子扎实的过一遍基础知识,将他们搭配一名优等生作为该组的正副小组长。每日负责小组学生的重点知识检查和复习作业的查阅。同学们都很诧异,很质疑这些同学也能当组长。然而,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他们的表现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进。这种无穷的力量是直观的、形象的、鲜活生动的,它对人的激励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甚至可以延续到终身。
三、从关心的角度去感动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个性都很强,课堂上难免会有好动的孩子管理不好自己。近期班里感冒较严重,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让课堂秩序很难组织。我只好停下来组织课堂秩序,可孩子们越咳越起劲。于是,我便耐心的告诉他们,班里空间很小,这么多学生感冒,空气里弥漫了许多感冒细菌,这时很多孩子刻意的捂住自己的嘴巴,我紧接着说,为了让我们都快快好起来,没感冒的同学赶紧预防,尽量少说话。课堂上顿时安静了许多……感动是一把开启内心宝库的钥匙,是孩子成长的维生素。
四、换位思考的工作方法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与学生做知心朋友,才能实现与学生的良好沟通,从而能够更有效地纠正孩子的不听话行为。记得三年级第一学期时,班里出现了几组同桌上课很亲密,起初我用震慑的眼神示意,后来我又用某某桌请注意来警示,不但没有制止,两人更加无视课堂了。女生时不时偷懒不写作业,男生也不如往常认真了。甚至在一天的课堂上巡视的过程中不经意的发现两人拉着手,窃窃私语。我在旁边停顿了下,还是家长没看到继续完成教学任务了。课后本想叫俩人到办公室教育下的,但想了想那个年纪的自己也有点小心思,总喜欢跟班里白净的同学玩耍,最讨厌老师严肃的教训。我将自己的情绪瞬间抑制住了,我选择了单独跟女同学谈话,告诉她我上小学时也爱臭美,喜欢跟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玩耍,但希望她能够在不影响成绩的情况下做这些事。如果不想这事被家长知道,成为我们之间永恒的秘密,就用行动来向我表示。她表示会好好学习,并主动提出调换座位,我便与班主任沟通并调换了她的座位。观察了许久发现,她确实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很努力上进,她变成了一个踊跃发言,好学好问的孩子,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她母亲的协助,这位同学的母亲是全班与我沟通最及时的家长。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这位孩子由一位中下生变成了一位中上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她也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是我在人群中挤公车时唯一会给我让座位的那个小身影……
站在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处于不同的立场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作为老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和技巧,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以孩子的位置和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不仅如此,换位思考,还是一种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快速拉近和孩子心灵距离的有效方法。
总之,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尊重、关心和信任的关系,要尊重与理解孩子,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重,才能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积蓄更多的正能量,激励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