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趣味阅读能够令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魅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有所收获与成长。本文围绕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激励持续阅读、读书交流活动等方面,对引导中高年级学生课外趣味阅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读书交流活动
课外阅读是促进中高年级学生开发智力、发展个性、提高阅读水平、增长见识、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自学能力与独立精神、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有效方式。要使学生真正积极、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一定要凸显课外阅读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引导中高级学生课外趣味阅读,让学生在快乐读书中实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课外趣味阅读而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无疑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只有学生自身具有强烈兴趣,才会主动进行课外阅读,进而在阅读中收获乐趣,感受快乐,体验阅读魅力。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既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为生动丰富的画面内容,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与主动性。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民间故事传说《宝莲灯》时,利用多媒体以及课外活动两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前,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与宝莲灯相关的动画片、电影、电视等的片段,向学生布置收集周围人讲的宝莲灯相关民间故事的任务,要求学生将他们听到的故事整理成记录卡,带到课堂来交流。这样,学生在课前便对阅读产生了积极兴趣,在课堂上又受到了多媒体动画、电影等的感染,对《宝莲灯》这一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再要求学生阅读宝莲灯相关的故事书籍时,学生将会在阅读中真正有所收获。
二、合理指导学生阅读
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阅读的趣味性,除了要激发他们的兴趣之外,更要指导他们以科学、正确、有效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快乐书读吧”栏目的推荐阅读,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合理设计与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进行自主阅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点拨。例如指导学生阅读《灰尘的旅行——中国科普作品精选》时,在学生阅读之前,可以布置简单的阅读思考问题:山谷为什么会讲话?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设置简单的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阅读。在问题驱动下,学生阅读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更加能够把握其中要点,从中收获情感共鸣,增长见识,培养思维能力。
三、激励学生持续阅读
在长时间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往往会逐渐失去阅读耐性,导致阅读活动难以顺利推进。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学生持续阅读,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源源不断地收获正向反馈,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民间故事时,可以依据民间故事情节模式化、民间故事主人公具有相似特征、民间故事中的动物有固定形象等特征,来引导学生延伸阅读,从课内读过的一本书,去读完具有相似特征的另外几本书,使学生在阅读民间故事时读得更深入、更投入,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为激励持续阅读,教师也可以设置小组竞赛阅读、课外知识明星栏、阅读之星等比拼形式,鼓励学生交流阅读进展,分享不同阶段的感受,教师对学生们的阅读体验和总结进行评价,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激励,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促使学生愿意读、喜欢读、主动读,长期坚持阅读。
四、组织读书交流活动
课外趣味阅读与课堂阅读最大的区别在于摆脱了课堂的限制,能够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支持阅讀,进而丰富阅读趣味性和实践性,强化学生们基于阅读的心得交流,让阅读更具开放性和共享性,而非学生独自一人默默完成阅读。这样,阅读的趣味性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学生能够在交流活动中互相推荐优秀书籍,分享阅读体验,共同剖析故事起因结果,强化阅读参与感的同时深化阅读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欧洲民间故事《参天树》《爱父亲如盐》《尼伯龙根之歌》等时,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这些文本,制作相应的读书卡,对故事主要内容进行简单复述,在班级通过分享读书卡的方式,相互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教师组织开展班级故事会,让学生熟记一个故事并以自己的语言,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讲出故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故事进行适当丰富或改编;教师根据实际阅读情况,组织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内容表演课本剧。例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可以根据《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的特点,适合表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表演,通过演情节、猜情节的形式,共同感受阅读延伸出来的乐趣。
综上可知,快乐读书是符合中高年级学生身心特征的读书方式,也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教育形式。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趣味阅读时,一定要将学生放在首要地位,充分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令学生感受乐趣为重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能够真正在课外趣味阅读中快乐读书。
参考文献:
[1]杨敬女. 小学语文中年级课外趣味阅读的有效指导[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1):19.
[2]季海华. 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趣味性阅读探究[J]. 学苑教育,2016(14):60.
关键词: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读书交流活动
课外阅读是促进中高年级学生开发智力、发展个性、提高阅读水平、增长见识、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自学能力与独立精神、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有效方式。要使学生真正积极、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一定要凸显课外阅读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引导中高级学生课外趣味阅读,让学生在快乐读书中实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课外趣味阅读而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无疑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只有学生自身具有强烈兴趣,才会主动进行课外阅读,进而在阅读中收获乐趣,感受快乐,体验阅读魅力。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既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为生动丰富的画面内容,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与主动性。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民间故事传说《宝莲灯》时,利用多媒体以及课外活动两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前,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与宝莲灯相关的动画片、电影、电视等的片段,向学生布置收集周围人讲的宝莲灯相关民间故事的任务,要求学生将他们听到的故事整理成记录卡,带到课堂来交流。这样,学生在课前便对阅读产生了积极兴趣,在课堂上又受到了多媒体动画、电影等的感染,对《宝莲灯》这一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再要求学生阅读宝莲灯相关的故事书籍时,学生将会在阅读中真正有所收获。
二、合理指导学生阅读
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阅读的趣味性,除了要激发他们的兴趣之外,更要指导他们以科学、正确、有效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快乐书读吧”栏目的推荐阅读,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合理设计与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进行自主阅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点拨。例如指导学生阅读《灰尘的旅行——中国科普作品精选》时,在学生阅读之前,可以布置简单的阅读思考问题:山谷为什么会讲话?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设置简单的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阅读。在问题驱动下,学生阅读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更加能够把握其中要点,从中收获情感共鸣,增长见识,培养思维能力。
三、激励学生持续阅读
在长时间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往往会逐渐失去阅读耐性,导致阅读活动难以顺利推进。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学生持续阅读,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源源不断地收获正向反馈,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民间故事时,可以依据民间故事情节模式化、民间故事主人公具有相似特征、民间故事中的动物有固定形象等特征,来引导学生延伸阅读,从课内读过的一本书,去读完具有相似特征的另外几本书,使学生在阅读民间故事时读得更深入、更投入,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为激励持续阅读,教师也可以设置小组竞赛阅读、课外知识明星栏、阅读之星等比拼形式,鼓励学生交流阅读进展,分享不同阶段的感受,教师对学生们的阅读体验和总结进行评价,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激励,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促使学生愿意读、喜欢读、主动读,长期坚持阅读。
四、组织读书交流活动
课外趣味阅读与课堂阅读最大的区别在于摆脱了课堂的限制,能够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支持阅讀,进而丰富阅读趣味性和实践性,强化学生们基于阅读的心得交流,让阅读更具开放性和共享性,而非学生独自一人默默完成阅读。这样,阅读的趣味性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学生能够在交流活动中互相推荐优秀书籍,分享阅读体验,共同剖析故事起因结果,强化阅读参与感的同时深化阅读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欧洲民间故事《参天树》《爱父亲如盐》《尼伯龙根之歌》等时,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这些文本,制作相应的读书卡,对故事主要内容进行简单复述,在班级通过分享读书卡的方式,相互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教师组织开展班级故事会,让学生熟记一个故事并以自己的语言,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讲出故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故事进行适当丰富或改编;教师根据实际阅读情况,组织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内容表演课本剧。例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可以根据《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的特点,适合表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表演,通过演情节、猜情节的形式,共同感受阅读延伸出来的乐趣。
综上可知,快乐读书是符合中高年级学生身心特征的读书方式,也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教育形式。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趣味阅读时,一定要将学生放在首要地位,充分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令学生感受乐趣为重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能够真正在课外趣味阅读中快乐读书。
参考文献:
[1]杨敬女. 小学语文中年级课外趣味阅读的有效指导[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1):19.
[2]季海华. 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趣味性阅读探究[J]. 学苑教育,2016(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