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儿童眼中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儿童心中的梦想是神奇诱人的。参加游戏活动,他们会娓娓动听地讲给别人听;看见美丽的景色,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用稚嫩的线条、色彩画出五彩斑斓的画,可见,作画和语言成了儿童传达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虽然两种形式不同,却可以相互交流。文学中的想象、夸张在儿童画中已屡见不鲜,语文课中“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则是由画面进行语言训练的例证。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绘画与语言的相互交流呢?在实践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儿童在极富诱因的作画情况中画出了童趣迭出的画面,如能牵着他们的“情”,加以推波助澜的诱导,则能再次用语言文字打开他们的心扉。
1.自说其画,讲述所思。从儿童手中画出的画都包含着独特的观察和思考,我会仔细倾听孩子们的画面介绍,即使我一时听不懂或认为有不合理之处,也不枉加批评,同样会耐心听他们的“解说”。
在上《风筝》一课时,每个学生都画了场面各异的风筝和小朋友。我让他们结合画面告诉我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和哪些小朋友一起去放风筝的。他们都激动地讲着,突然,我见到一位同学画的风筝只有蚂蚁般大,便奇怪地问:“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么小的风筝怎么放呢?”这位学生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他告诉我,他的风筝不是小,而是上次放风筝的时候不小心拉断了线,结果风筝慢慢地越飞越高,越变越小。
可见,儿童在画面上画出了主要的,而简略了自以为次要的地方。如果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就会拓展其内容。
2.发展思维,畅所欲言。儿童思维活跃多变,他们满腔热情地组织画面,看着画好的“作品”,又会诱发更多的联想。此时应让他们尽情地说。例如讲授《我设计的车》一课,大家都临摹了书上的车,我问:“大家想一下,如果现在每人发一辆车,你想要什么样的车?”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要一辆外形像兔子一样的车,代表它的速度非常快。”有的说:“我想要一辆大象外形的车,因为它能乘坐很多旅客。”……瞧!他们的想法真了不起。
不要小看这些儿童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儿童根据画面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讲的每一个故事,不都是他们思维的火花在不断地闪烁吗?
3.描绘自然,书写生活。儿童画好一幅画,离不开想象力,更离不开观察力,因为引领他们走进自然和生活的正是一种投入,一种热爱,这种投入和热爱就是用来捕捉变化和细节的观察力。
如上《可爱的家乡》一课,源于一种自豪,许多学生都能把家乡的变化和特产组成一幅画。有一位学生把一个个“育苗场”和“大对虾”生动地组合起来。这位学生告诉我:他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但更希望我们的乡镇能走出中国,让全世界都了解家乡的海洋育苗发展。他们的话中展现出了爱家乡、爱祖国之情。后来,在我的引导下,他又画了一幅《赣榆走向世界》,不用多说,就能了解他那充满激情的心灵。
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走进自然,而由此不断产生的思维都能转化为真挚的语言。
4.组织语言,书面表达。学生看着自己的画面,如能把内心的感受、神往以书面的形式用语言表达出来,则会产生无限的韵味。如《画性格》一课,我让学生在画面右方写上自己的性格,结果大多数同学都是“画文如一”。再如《寻找春天的色彩》一课,看到儿童们都沉醉在美丽的画面上,便说:“大家画的春天都很迷人,能不能再添上几首优美的小诗呢?”同学们思考片刻后,写下了“美丽的春天,是春姑娘送来的礼物”“无数的嫩芽,给大地换上了新裳……”还有的写出了童话般美好的情景:“麦芽手拉着手围着我跳舞,春姑娘在我的窗前招手……”啊!很难相信,学生们一旦敞开心扉,用质朴的语言竟能描绘出如此绚丽多姿的春天。
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作绘画日记的训练——用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组成画面,然后用文字加以说明,可以写感受,也可补充,一两句也可以,几小段也无妨,目的就是将学生凝固的画面和舒展的文字相结合。实践证明,他们的绘画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提高。
美术课堂教学中,作为折射儿童心灵之门的儿童作画及言语表达,相互交流,互相激发,一定能拓展儿童的思维,使他们的理解记忆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都同时得到发展。
儿童在极富诱因的作画情况中画出了童趣迭出的画面,如能牵着他们的“情”,加以推波助澜的诱导,则能再次用语言文字打开他们的心扉。
1.自说其画,讲述所思。从儿童手中画出的画都包含着独特的观察和思考,我会仔细倾听孩子们的画面介绍,即使我一时听不懂或认为有不合理之处,也不枉加批评,同样会耐心听他们的“解说”。
在上《风筝》一课时,每个学生都画了场面各异的风筝和小朋友。我让他们结合画面告诉我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和哪些小朋友一起去放风筝的。他们都激动地讲着,突然,我见到一位同学画的风筝只有蚂蚁般大,便奇怪地问:“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么小的风筝怎么放呢?”这位学生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他告诉我,他的风筝不是小,而是上次放风筝的时候不小心拉断了线,结果风筝慢慢地越飞越高,越变越小。
可见,儿童在画面上画出了主要的,而简略了自以为次要的地方。如果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就会拓展其内容。
2.发展思维,畅所欲言。儿童思维活跃多变,他们满腔热情地组织画面,看着画好的“作品”,又会诱发更多的联想。此时应让他们尽情地说。例如讲授《我设计的车》一课,大家都临摹了书上的车,我问:“大家想一下,如果现在每人发一辆车,你想要什么样的车?”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要一辆外形像兔子一样的车,代表它的速度非常快。”有的说:“我想要一辆大象外形的车,因为它能乘坐很多旅客。”……瞧!他们的想法真了不起。
不要小看这些儿童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儿童根据画面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讲的每一个故事,不都是他们思维的火花在不断地闪烁吗?
3.描绘自然,书写生活。儿童画好一幅画,离不开想象力,更离不开观察力,因为引领他们走进自然和生活的正是一种投入,一种热爱,这种投入和热爱就是用来捕捉变化和细节的观察力。
如上《可爱的家乡》一课,源于一种自豪,许多学生都能把家乡的变化和特产组成一幅画。有一位学生把一个个“育苗场”和“大对虾”生动地组合起来。这位学生告诉我:他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但更希望我们的乡镇能走出中国,让全世界都了解家乡的海洋育苗发展。他们的话中展现出了爱家乡、爱祖国之情。后来,在我的引导下,他又画了一幅《赣榆走向世界》,不用多说,就能了解他那充满激情的心灵。
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走进自然,而由此不断产生的思维都能转化为真挚的语言。
4.组织语言,书面表达。学生看着自己的画面,如能把内心的感受、神往以书面的形式用语言表达出来,则会产生无限的韵味。如《画性格》一课,我让学生在画面右方写上自己的性格,结果大多数同学都是“画文如一”。再如《寻找春天的色彩》一课,看到儿童们都沉醉在美丽的画面上,便说:“大家画的春天都很迷人,能不能再添上几首优美的小诗呢?”同学们思考片刻后,写下了“美丽的春天,是春姑娘送来的礼物”“无数的嫩芽,给大地换上了新裳……”还有的写出了童话般美好的情景:“麦芽手拉着手围着我跳舞,春姑娘在我的窗前招手……”啊!很难相信,学生们一旦敞开心扉,用质朴的语言竟能描绘出如此绚丽多姿的春天。
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作绘画日记的训练——用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组成画面,然后用文字加以说明,可以写感受,也可补充,一两句也可以,几小段也无妨,目的就是将学生凝固的画面和舒展的文字相结合。实践证明,他们的绘画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提高。
美术课堂教学中,作为折射儿童心灵之门的儿童作画及言语表达,相互交流,互相激发,一定能拓展儿童的思维,使他们的理解记忆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都同时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