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教师特别的爱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需要教师特别的爱。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我时常感悟着陶行之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感人肺腑的话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特别的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沒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的爱,教学也就没有激情。课堂上师生间如果没有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
  师爱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种爱来达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不能过分呵护,需要的是关注,从放手实践中,不断地让学生唤醒自己、磨炼意志、增强力量;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不能放任不管,听之任之,要加以正确引导,倾注我们的心血,贡献我们的人生智慧;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要改善环境,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并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 “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只有这样的 “爱”,才能爱出师生间的“师生谊”,才能更深刻地领悟爱出“爱满天下”的陶氏风范。
  为人师表是师爱的重要体现,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情操的人。教师树立自身美好形象最重要,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影像。做教师的,加强思想修养,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还有谈吐的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是决不为过的。做老师对学生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耐心和细心。对教育者而言,爱心是教好学生的前提,耐心是教好学生的保证,细心是教好学生的关键。三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密不可分,不可厚此薄彼,这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我更加坚信,师爱不具备立竿见影的时效性,它讲求长期的、细微的和无私的奉献。在这长期施爱的过程中,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心灵的沟通达到教育的目的。
  老师们常说“爱生如爱子”,但要真正能做到这一点 ,需要教师特别的付出!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然而,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道德教育里很少有教心的,即培植人的善心,包括良心、爱心、同情心、怜悯心。师爱不能只作为一种理念挂在教师的嘴上,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把这种无形的师爱具体地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关心和教育上,让这伟大的师爱物化到学生的心里。
  老师们特别的师爱,需要“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在启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理想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反思不断认识自我,养成独立思考与独立行动的能力,由此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并担负起对自身与社会的责任 。师爱更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她能融化学生冰冻的心灵,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她能燃起学生的希望之火,扬起学生前进的风帆。如果将孩子们比做卫星,那么,成功的教育就如同运载火箭,让孩子们在星箭分离后自主地在求知的轨道上运行。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们教师用特别师爱的甘露去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灵!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外研社 Book 7选修 Module 3 Reading and vocabulary 《Oliver Asks for More》  2.教材处理  这是一堂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人对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积累和思考进行设计的一堂阅读课。该课创造性地选择了授课内容,采用“整体感知—细节理解—归纳总结”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实验和探究。  该课的中心话题围绕小说《Oli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并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数学思考:经历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过程,学会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体会消元思想的运用,思考数学中“多元”化“一元”的思想与方法。  3.问题解决:通过学习,能迅速在所给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择一个系数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并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4.情感态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期刊
课堂是焕发师生生命力的开放场,一节语文课上得是否精彩往往取决于学生的表现,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自由地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思考、理解和质疑,即能够做到个性化表达,我认为这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最大的精彩!  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经常会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堂发言的人数逐渐减少,少数学生成了“发言专业户”,大部分学生成了“旁听者”。有些学生虽然鼓起了勇气举起了手,但是在表达时,往往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说
期刊
总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极为繁琐,既要管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要管卫生纪律,还要管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但工作中最令我们头疼的还是遇到问题学生,也就是差生,特别是那种纪律散漫的学生。他们往往大错不犯,却小错不断。当你找他谈话,他只当耳边风,当你大发雷霆,他只看你笑话。但你又不能不管他,反而还要花更多时间在他身上,因为神圣的职责告诉我们: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如何关爱后进生,下面结
期刊
第一部分 核心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体验性阅读,感受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3.培养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人与自然(动物)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习任务:  任务一:赏读课文描写天鹅破冰求生的段落,抓住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任务二:“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挂”为谁而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认识透镜,知道凸透镜的作用。  (2)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2)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協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2
期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比较,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发展数感。  3.使学生经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估算的价值,感受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增强数学的运用意识。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1.有效的支持策略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小班刚开学的时候,孩子对美工区角中提供的油画棒,水彩笔还有一些纸愿意去涂涂画画,但时间一长,有的孩子坐着一动不动,有时甚至没人愿意去美工区角。  2.如何去解读和评价幼儿的作品,激发进一步创作的欲望  小班上学期的孩子正处于涂鸦期, 色彩敏感期,对身边各种颜色充满兴趣;他们不懂得绘画的含义,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
期刊
摘要:努力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既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也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保持学校活力,促进校园和谐,凝聚发展力量,提升办学水平的现实需要。要实现这一转变并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师团队素质的全面提升。一年来,我校主要从师德师风、业务能力、个性特长三个方面着手,在教师积极主动的前提下致力于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鲜活的溪水,不竭的源泉。这是我国著名诗人龚自珍先生的一句诗。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那么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源泉,引发写作的溪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探索,认识到“体验生活,唤醒欲望”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当下学生写作难题的有效手段。  写作欲望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伏尔泰说过:“没有真正的需要,便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学生之所以对写作缺乏兴趣,是因为没有把写作当成自身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