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把一些不容易完成的教学内容和难以掌握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模式化,使其变得好操作,老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使教和学都可以掌控,做到教有成效,学有效果。这个模式不是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教学模式建构是建立在对所教学内容实质性东西的把握,是对一些规律性东西的模式化。建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应该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好掌控的问题好操作化。
应用题教学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教学的难点,其中分数应用题教学又是难点中的难点。这是探讨这个教学模式的意义所在。
首先,要找到建构分数应用题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数应用题教学和其他应用题教学一样,是建立在对分数乘除法意义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
分数乘法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分数乘整数,它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另一个意义是: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下面讨论的分数乘法的意义只是针对后一个,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都是对在这种意义的应用。首先,在学生对分数乘法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抽象出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学中,要抓住“一个数”和“它的几分之几”这两个关键性的东西,让学生做到充分认识。并强调这个“几分之几是占谁的”,“占谁的”,才能用“谁”乘几分之几。例如:求5的3/4是多少?如何列式?生:5×3/4。师:为什么?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甲数的3/4是多少呢?生:甲×3/4。同样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这就是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列式的理论根据。例如:一条路120米,修了这条路的1/4,修了多少米?教师可以画图引导学生说出:求修了多少米,就是求120米的1/4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很容易就可以列出算式。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相同就不加说明了。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就是建构分数应用题教学模式的的理论基础。
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也就是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会用乘法,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会用除法,乘法除法都教完了,两种应用题都不会了(当然不是全部)。这里就说明一个问题,学生解题不是建立在对分数乘除法意义正確理解的基础之上,只是简单的模仿。突出强调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作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列式的根据尤为重要。只有学生解题做到有理有据,才能克服这种列式的盲目性,做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把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字叙述的表面和简单的模仿层面。为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建构模式的必要性。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们先让学生找出表示数量关系的一句话,例如:甲数是乙数的1/4,也就是包含“几分之几”的那句话。为了便于讲解,我们把这个比率意义的“几分之几”(也就是表示两个数或数量关系的分数),叫做“分率”,把含有“分率”的这句话,叫做“分率句”。让学生用一个等式表示出甲乙两数的关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乙数的1/4就是:乙数×1/4,再把“是”换成“等号”,很容易就得出等式:甲数=乙数×1/4。让学生分析这个等量关系,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求甲数就是求积,列式为:乙数×1/4。求乙数就是求一个因数,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为:甲÷1/4。如果求这个“几分之几”,根据除法的意义,同样得出算式:甲÷乙。这样,首先让学生做到列式的有理有据。
在学习复杂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只要让学生把关系转化一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甲数比乙数少1/4”,让学生把它变为:甲是乙的(1-1/4),(如果不好理解,这里可以结合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就可以得出关系了,即甲=乙×(1-1/4)。这样就把复杂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转化成前面学习的简单应用题了。当然根据“甲数比乙数少1/4”,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说出:“甲数比乙数少1/4,还表示甲比乙少的占乙的1/4。”这样还可以得出:“甲比乙少的=乙×1/4”。这样一句话可以得出两个关系,用来解决不同的问题。例如:告诉“男生人数占全班的2/5”,学生很容易得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1-2/5)”。这样就可以得出:“男生人数=全班人数×2/5”和“女生人数=全班人数×(1-2/5)”两个关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等量关系,作为解答应用题的列式根据。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解题步骤归纳为以下几点:1.找分率句(含有表示数量关系的那个分数,即“分率”的那句话)(很容易吧!);2.根据分率句得出等量关系(很容易吧!);3.分析等量关系找出问题和条件列出算式(不难了吧!);4.求出问题写答语(会计算就可以做得到吧!)。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吧!。这样,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模式就建立起来了。教师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稍加训练,学生就可以应用这种解题模式,正确灵活的解决乘除法应用问题了。应该注意的是,教师要强调以上解题步骤,一定让学生先找到数量关系,再结合数量关系,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是求积还是求因数,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选择正确的方法列算式。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根据问题寻找条件的解题思路。
这样一个等量关系贯穿始终,所有的单纯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就都可以解决了。至于综合应用题,只是只是在此基础上,综合了前面学习的其他关系或增加了解题的步骤。
总之,分数应用题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建立在对概念的实质性认识,和对分数应用题解题规律的正确把握基础之上的。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就是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等量关系式,是这个模式的关键。在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理解概念意义、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教学的目的是认识概念和应用概念在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为概念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东西,是在大量的实例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本质性的东西。也只有在教学中尽可能的还原这个抽象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大量的实例和现象中去认识它的本质,才能达到对概念的真正认识。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没有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就没有正确的思维。应用题的教学正是建立在对概念含义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是概念含义的应用。概念的含义是应用题列式的理论根据,在应用中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概念含义的理解,它们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这也是教材中先安排概念教学,然后才是应用教学的教学实质,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割裂概念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联系。教学模式只是辅助达到这种目的的一种手段。
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把一些不容易完成的教学内容和难以掌握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模式化,使其变得好操作,老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使教和学都可以掌控,做到教有成效,学有效果。这个模式不是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教学模式建构是建立在对所教学内容实质性东西的把握,是对一些规律性东西的模式化。建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应该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好掌控的问题好操作化。
应用题教学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教学的难点,其中分数应用题教学又是难点中的难点。这是探讨这个教学模式的意义所在。
首先,要找到建构分数应用题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数应用题教学和其他应用题教学一样,是建立在对分数乘除法意义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
分数乘法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分数乘整数,它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另一个意义是: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下面讨论的分数乘法的意义只是针对后一个,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都是对在这种意义的应用。首先,在学生对分数乘法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抽象出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学中,要抓住“一个数”和“它的几分之几”这两个关键性的东西,让学生做到充分认识。并强调这个“几分之几是占谁的”,“占谁的”,才能用“谁”乘几分之几。例如:求5的3/4是多少?如何列式?生:5×3/4。师:为什么?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甲数的3/4是多少呢?生:甲×3/4。同样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这就是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列式的理论根据。例如:一条路120米,修了这条路的1/4,修了多少米?教师可以画图引导学生说出:求修了多少米,就是求120米的1/4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很容易就可以列出算式。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相同就不加说明了。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就是建构分数应用题教学模式的的理论基础。
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也就是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会用乘法,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会用除法,乘法除法都教完了,两种应用题都不会了(当然不是全部)。这里就说明一个问题,学生解题不是建立在对分数乘除法意义正確理解的基础之上,只是简单的模仿。突出强调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作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列式的根据尤为重要。只有学生解题做到有理有据,才能克服这种列式的盲目性,做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把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字叙述的表面和简单的模仿层面。为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建构模式的必要性。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们先让学生找出表示数量关系的一句话,例如:甲数是乙数的1/4,也就是包含“几分之几”的那句话。为了便于讲解,我们把这个比率意义的“几分之几”(也就是表示两个数或数量关系的分数),叫做“分率”,把含有“分率”的这句话,叫做“分率句”。让学生用一个等式表示出甲乙两数的关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乙数的1/4就是:乙数×1/4,再把“是”换成“等号”,很容易就得出等式:甲数=乙数×1/4。让学生分析这个等量关系,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求甲数就是求积,列式为:乙数×1/4。求乙数就是求一个因数,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为:甲÷1/4。如果求这个“几分之几”,根据除法的意义,同样得出算式:甲÷乙。这样,首先让学生做到列式的有理有据。
在学习复杂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只要让学生把关系转化一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甲数比乙数少1/4”,让学生把它变为:甲是乙的(1-1/4),(如果不好理解,这里可以结合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就可以得出关系了,即甲=乙×(1-1/4)。这样就把复杂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转化成前面学习的简单应用题了。当然根据“甲数比乙数少1/4”,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说出:“甲数比乙数少1/4,还表示甲比乙少的占乙的1/4。”这样还可以得出:“甲比乙少的=乙×1/4”。这样一句话可以得出两个关系,用来解决不同的问题。例如:告诉“男生人数占全班的2/5”,学生很容易得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1-2/5)”。这样就可以得出:“男生人数=全班人数×2/5”和“女生人数=全班人数×(1-2/5)”两个关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等量关系,作为解答应用题的列式根据。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解题步骤归纳为以下几点:1.找分率句(含有表示数量关系的那个分数,即“分率”的那句话)(很容易吧!);2.根据分率句得出等量关系(很容易吧!);3.分析等量关系找出问题和条件列出算式(不难了吧!);4.求出问题写答语(会计算就可以做得到吧!)。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吧!。这样,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模式就建立起来了。教师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稍加训练,学生就可以应用这种解题模式,正确灵活的解决乘除法应用问题了。应该注意的是,教师要强调以上解题步骤,一定让学生先找到数量关系,再结合数量关系,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是求积还是求因数,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选择正确的方法列算式。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根据问题寻找条件的解题思路。
这样一个等量关系贯穿始终,所有的单纯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就都可以解决了。至于综合应用题,只是只是在此基础上,综合了前面学习的其他关系或增加了解题的步骤。
总之,分数应用题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建立在对概念的实质性认识,和对分数应用题解题规律的正确把握基础之上的。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就是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等量关系式,是这个模式的关键。在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理解概念意义、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教学的目的是认识概念和应用概念在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为概念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东西,是在大量的实例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本质性的东西。也只有在教学中尽可能的还原这个抽象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大量的实例和现象中去认识它的本质,才能达到对概念的真正认识。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没有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就没有正确的思维。应用题的教学正是建立在对概念含义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是概念含义的应用。概念的含义是应用题列式的理论根据,在应用中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概念含义的理解,它们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这也是教材中先安排概念教学,然后才是应用教学的教学实质,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割裂概念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联系。教学模式只是辅助达到这种目的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