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传统耻感文化的断层、耻感教育缺失,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学生缺乏明确的价值取向,道德意识薄弱等原因,造成高职学生耻感意识的缺失。加强和改进耻感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知耻能力,营造文明健康的外部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耻感意识成为当前高职学生耻感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耻感;耻感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68—02
关于“耻”的论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形成一种影响中华民族个性的耻感文化。“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诸如此类先哲的名言在古籍中比比皆是,可见古人非常重视臣民的“耻感意识”的培育。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虽然党和国家一再强调加快公民道德建设,制定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提出了“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但是国民的道德素质仍令人担忧,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接班人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耻感意识逐步淡化,荣辱不分,缺乏对“耻”的正确理解,以至于不知何为“耻”,做出了一些列道德败坏的行为,因此培育自觉的耻感意识是当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耻感、耻感意识、耻感教育
“耻”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多指羞耻心、知耻心。当前学者们对耻感虽有许多不同的注解,但都趋向于认同耻感是一种“自我取向”的情感,即羞耻者认为负性事件反映个人无能或不道德,包含着对自己的否定。例如有学者提出“耻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避辱心理,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1 “耻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免耻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2 笔者认为耻感是个体的思想和言行违背社会公认的是非观、善恶观和荣辱观在内心形成的一种痛苦、懊恼、自责的负面心理情感体验。个体“耻感”的心理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加深并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思想时,耻感意识就产生了。耻感意识的形成是个体将知耻感和羞耻感内化与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外部力量即教育的推动。耻感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以知耻明非、知耻明善、知耻明辱为主要内容,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教育的过程。
二、当代高职学生耻感意识淡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精神风貌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着令人扼腕叹息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有所不同,课程设置上偏重智能技术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部分高职生的耻感意识相当缺乏。笔者认为高职生耻感淡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既有学生自身价值取向不明确,道德意识薄弱,也有学校德育功能弱化、社会和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传统耻感文化的断层和耻感教育的缺失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精髓之一,曾经是华夏民族道德与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中华儿女重要精神食粮和内心信仰,曾极为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格选择,形成根深蒂固的羞耻观念并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经济一体化及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西方外来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以至于有些人鄙弃中国传统文化、崇洋媚外,校园内外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逐渐盛行,漠视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传统的耻感文化出现了断层。另外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重智轻德倾向,耻感教育“缺席”状态较为普遍。虽然学校强调德育,但是道德教育并不重视“耻感”教育,加上教学方法内容老套陈旧,教育效果不佳。导致学生对“耻”理解不清晰,不到位,知耻能力较为缺乏,道德评判标准模糊,乃至荣辱不分等失范行为。
(二)社会不良文化思潮及高等教育不端现象的负面影响
国民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道德评判标准模糊,社会公德底线缺失,围观冷漠心态暴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社会不公、是非颠倒、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等威风邪气不断蔓延,这种社会现实状况极大地冲击了大学生的视野极其内心道德信念,动摇了学生原本朴素的道德思想。另外,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下学校教育管理也出现一些不端现象。例如,行政权力之争下的一些桃色事件、贿赂事件,有损职业道德的学术造假、舞弊活动,学生日常管理中掺杂的人情买卖、利益交换等不良行为,学生们在这种环境下耳濡目染,耻感心理的逐渐扭曲,耻感意识逐步淡化。
(三)高职学生自身价值取向不明确,道德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市场经济导向下人们对利益的追求逐渐压倒其他价值目标,社会整体出现了道德标准混乱和公德底线的缺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代高职学生普遍出现精神信仰真空状态,价值取向不明确,缺乏理性的道德评判标准。部分高职生厌恶甚至排斥学校开展的道德教育以及耻感教育,认为老师讲大话唱高调没有实际意义。更不会主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耻感文化,了解耻的涵义及重要性并将他们内化为情感意志,约束规范自身的行为。同时当代高职生缺乏内省意识,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他们的理想比起本科大学生来得薄弱些,更缺乏主动思考人生和思考道德修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三、高职学生耻感意识培养路径探讨
(一)加强和改进耻感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知耻能力。近代教育学家龚自珍说过“教之耻为先”,说明耻感教育的重要性,耻感教育应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当前要改变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耻感教育缺失的现状,不仅要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将耻感意识的培育纳入到德育的重要范畴里,也需要执教的两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需要寓教于乐,组织形式多样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改进高职学生耻感教育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1、教学策略。耻感意识的形成是个体将知耻感和羞耻感内化与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外部力量即教育的推动。“美国著名道德心理学家詹姆斯·威尔迪认为,个体的道德行为、道德敏感性往往通过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表现出来。”3 知耻明非、知耻明善、知耻明辱这一耻感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学生知识结构情况、专业等结合起来,将理论灌输融入于学生关注的热点从而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将传统耻感文化与时代特点鲜明的“八荣八耻”相融合,使学生明白是非、善恶、美丑及其分界,培养学生对“耻”认知及把握,从而形成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要通过设计丰富的耻感体验活动,让学生获得的耻感知识上升为一种道德意志。此外,可以将尊严教育引入到耻感教育中来,引导学生形成自尊、自信、自律、自爱、自强的优秀品格,同时也无形当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耻感意识。 2、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在耻感意识较为缺失的状态下,不能也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道德是有层次性的,从不做坏事、不损人利己到做好事、助人为乐,再到爱集体、爱祖国,到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这些显然是属于不同层次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或表现。”4 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及人知等实际情况,制定梯级的耻感教育目标,循序渐进地从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和要求着手,逐渐提高要求,实现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接地气”,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不是一味地空泛的道德说教。
(二)营造文明健康的外部环境。这里所说的外部环境,既包括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的校园环境,又包括校园外的社会大环境。高职生耻感意识的培育固然需要加强和改进耻感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努力,文明健康的社会大环境和知耻明荣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环境可以育人。当前应该加强公民耻感教育,利用舆论媒体等渠道努力营造惩恶扬善、尚荣知耻的良好舆论氛围,倡导坚持是非分明、善恶有界的价值取向,激励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让全社会明白什么应该坚持、什么应该反对,什么应该倡导、什么应该抵制,明白做人的底线和社会公德的最大容忍度。同时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还需要外部法律的约束,要在全社会形成无耻受罚的社会共识。而积极向善、知耻明荣的校园环境的营造则需要学校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团委、团总支及各类社团协会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学生喜爱的活动营造尚荣明耻的氛围。一方面要创新养成教育,制定科学完善的道德评价和奖惩标准,将学生的品行表现纳入到学生综合成绩的考核体系内,形成一种外在的他律制度,使学生的耻感意识更为牢固。
(三)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耻感意识。耻感意识是个体认知、认同并内化而成的。不仅需要外在教学式的理论灌输和积极环境因素影响,还需个体自觉并持续养成内省的习惯,在学习掌握社会认同的道德规范和是非善恶标准的基础上,寻找差距,审视自身的问题和不足,逐步改进,自觉养成知耻尚荣的道德情感,日积月累规范言行举止努力上升为一种美德。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要求与个体的欲望会不断产生冲突,这就需要积极去引导学生养成内省自察的习惯,尽力压制各种非理性、非道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苏海生.当代大学生耻感缺失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
[2]张伏力.大学生“耻感”现状及其培养[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10).
[3]杨峻岭,任凤彩.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依据及其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4]汤舜.大学生耻感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探索,2010,(3).
关键词:耻感;耻感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68—02
关于“耻”的论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形成一种影响中华民族个性的耻感文化。“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诸如此类先哲的名言在古籍中比比皆是,可见古人非常重视臣民的“耻感意识”的培育。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虽然党和国家一再强调加快公民道德建设,制定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提出了“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但是国民的道德素质仍令人担忧,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接班人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耻感意识逐步淡化,荣辱不分,缺乏对“耻”的正确理解,以至于不知何为“耻”,做出了一些列道德败坏的行为,因此培育自觉的耻感意识是当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耻感、耻感意识、耻感教育
“耻”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多指羞耻心、知耻心。当前学者们对耻感虽有许多不同的注解,但都趋向于认同耻感是一种“自我取向”的情感,即羞耻者认为负性事件反映个人无能或不道德,包含着对自己的否定。例如有学者提出“耻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避辱心理,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1 “耻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免耻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2 笔者认为耻感是个体的思想和言行违背社会公认的是非观、善恶观和荣辱观在内心形成的一种痛苦、懊恼、自责的负面心理情感体验。个体“耻感”的心理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加深并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思想时,耻感意识就产生了。耻感意识的形成是个体将知耻感和羞耻感内化与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外部力量即教育的推动。耻感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以知耻明非、知耻明善、知耻明辱为主要内容,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教育的过程。
二、当代高职学生耻感意识淡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精神风貌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着令人扼腕叹息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有所不同,课程设置上偏重智能技术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部分高职生的耻感意识相当缺乏。笔者认为高职生耻感淡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既有学生自身价值取向不明确,道德意识薄弱,也有学校德育功能弱化、社会和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传统耻感文化的断层和耻感教育的缺失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精髓之一,曾经是华夏民族道德与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中华儿女重要精神食粮和内心信仰,曾极为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格选择,形成根深蒂固的羞耻观念并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经济一体化及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西方外来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以至于有些人鄙弃中国传统文化、崇洋媚外,校园内外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逐渐盛行,漠视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传统的耻感文化出现了断层。另外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重智轻德倾向,耻感教育“缺席”状态较为普遍。虽然学校强调德育,但是道德教育并不重视“耻感”教育,加上教学方法内容老套陈旧,教育效果不佳。导致学生对“耻”理解不清晰,不到位,知耻能力较为缺乏,道德评判标准模糊,乃至荣辱不分等失范行为。
(二)社会不良文化思潮及高等教育不端现象的负面影响
国民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道德评判标准模糊,社会公德底线缺失,围观冷漠心态暴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社会不公、是非颠倒、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等威风邪气不断蔓延,这种社会现实状况极大地冲击了大学生的视野极其内心道德信念,动摇了学生原本朴素的道德思想。另外,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下学校教育管理也出现一些不端现象。例如,行政权力之争下的一些桃色事件、贿赂事件,有损职业道德的学术造假、舞弊活动,学生日常管理中掺杂的人情买卖、利益交换等不良行为,学生们在这种环境下耳濡目染,耻感心理的逐渐扭曲,耻感意识逐步淡化。
(三)高职学生自身价值取向不明确,道德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市场经济导向下人们对利益的追求逐渐压倒其他价值目标,社会整体出现了道德标准混乱和公德底线的缺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代高职学生普遍出现精神信仰真空状态,价值取向不明确,缺乏理性的道德评判标准。部分高职生厌恶甚至排斥学校开展的道德教育以及耻感教育,认为老师讲大话唱高调没有实际意义。更不会主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耻感文化,了解耻的涵义及重要性并将他们内化为情感意志,约束规范自身的行为。同时当代高职生缺乏内省意识,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他们的理想比起本科大学生来得薄弱些,更缺乏主动思考人生和思考道德修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三、高职学生耻感意识培养路径探讨
(一)加强和改进耻感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知耻能力。近代教育学家龚自珍说过“教之耻为先”,说明耻感教育的重要性,耻感教育应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当前要改变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耻感教育缺失的现状,不仅要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将耻感意识的培育纳入到德育的重要范畴里,也需要执教的两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需要寓教于乐,组织形式多样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改进高职学生耻感教育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1、教学策略。耻感意识的形成是个体将知耻感和羞耻感内化与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外部力量即教育的推动。“美国著名道德心理学家詹姆斯·威尔迪认为,个体的道德行为、道德敏感性往往通过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表现出来。”3 知耻明非、知耻明善、知耻明辱这一耻感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学生知识结构情况、专业等结合起来,将理论灌输融入于学生关注的热点从而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将传统耻感文化与时代特点鲜明的“八荣八耻”相融合,使学生明白是非、善恶、美丑及其分界,培养学生对“耻”认知及把握,从而形成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要通过设计丰富的耻感体验活动,让学生获得的耻感知识上升为一种道德意志。此外,可以将尊严教育引入到耻感教育中来,引导学生形成自尊、自信、自律、自爱、自强的优秀品格,同时也无形当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耻感意识。 2、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在耻感意识较为缺失的状态下,不能也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道德是有层次性的,从不做坏事、不损人利己到做好事、助人为乐,再到爱集体、爱祖国,到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这些显然是属于不同层次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或表现。”4 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及人知等实际情况,制定梯级的耻感教育目标,循序渐进地从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和要求着手,逐渐提高要求,实现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接地气”,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不是一味地空泛的道德说教。
(二)营造文明健康的外部环境。这里所说的外部环境,既包括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的校园环境,又包括校园外的社会大环境。高职生耻感意识的培育固然需要加强和改进耻感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努力,文明健康的社会大环境和知耻明荣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环境可以育人。当前应该加强公民耻感教育,利用舆论媒体等渠道努力营造惩恶扬善、尚荣知耻的良好舆论氛围,倡导坚持是非分明、善恶有界的价值取向,激励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让全社会明白什么应该坚持、什么应该反对,什么应该倡导、什么应该抵制,明白做人的底线和社会公德的最大容忍度。同时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还需要外部法律的约束,要在全社会形成无耻受罚的社会共识。而积极向善、知耻明荣的校园环境的营造则需要学校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团委、团总支及各类社团协会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学生喜爱的活动营造尚荣明耻的氛围。一方面要创新养成教育,制定科学完善的道德评价和奖惩标准,将学生的品行表现纳入到学生综合成绩的考核体系内,形成一种外在的他律制度,使学生的耻感意识更为牢固。
(三)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耻感意识。耻感意识是个体认知、认同并内化而成的。不仅需要外在教学式的理论灌输和积极环境因素影响,还需个体自觉并持续养成内省的习惯,在学习掌握社会认同的道德规范和是非善恶标准的基础上,寻找差距,审视自身的问题和不足,逐步改进,自觉养成知耻尚荣的道德情感,日积月累规范言行举止努力上升为一种美德。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要求与个体的欲望会不断产生冲突,这就需要积极去引导学生养成内省自察的习惯,尽力压制各种非理性、非道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苏海生.当代大学生耻感缺失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
[2]张伏力.大学生“耻感”现状及其培养[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10).
[3]杨峻岭,任凤彩.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依据及其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4]汤舜.大学生耻感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探索,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