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中的“宠幸儿”

来源 :考试·高考数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年江苏省的数学高考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常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置,它可以与主干知识如函数、导数、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整合在一起,里面又涉及到不等式证明问题和参数取值范值问题,有效地检测中学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了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高中教材,本文就结合实例谈谈这类问题的一般求解策略.
  一、 数形结合法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充分说明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妙处,在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它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例1 已知函数y=f(x)=3x+6,x≥-2-6-3x,x<-2.若不等式f(x)≥2x-m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解: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y=2x-m及y=f(x)的图象,(如右图)由于不等式f(x)≥2x-m恒成立,所以函数y=2x-m的图象应总在函数y=f(x)的图象下方,因此,当x=-2时,y=-4-m≤0,所以m≥-4,故m的取值范围是[-4,+∞).
  注:解决不等式问题经常要结合函数的图象,根据不等式中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两个函数,利用函数图像的上、下位置关系来确定参数的范围.利用数形结合解决不等式问题关键是构造函数,准确做出函数的图象.
  二、 判别式法
  若所求问题可转化为二次不等式,则可考虑应用判别式法解题.一般地,对于二次函数f(x)=ax2+bx+c(a≠0,x∈R),有
  1) f(x)≥0对x∈R恒成立a>0Δ<0;2) f(x)<0对x∈R恒成立a<0Δ<0.
  例2 已知函数y=lg[x2+(a-1)x+a2]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设可将问题转化为不等式x2+(a-1)x+a2>0对x∈R恒成立,即有Δ=(a-1)2-4a2<0解得a<-1或a>13.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1)∪13,+∞.
  若二次不等式中x的取值范围有限制,则可利用根的分布解决问题.
  三、 最值法
  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求函数最值问题的一种处理方法,其一般类型有:
  1) f(x)>a恒成立a<f(x)min,2) f(x)<a恒成立a>f(x)max
  例3 已知f(x)=7x2-28x-a,g(x)=2x3+4x2-40x,当x∈[-3,3]时,f(x)≤g(x)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设F(x)=f(x)-g(x)=-2x3+3x2+12x-c,则由题可知F(x)≤0对任意x∈[-3,3]恒成立,令F′(x)=-6x2+6x+12=0,得x=-1或x=2
  而F(-1)=-7a,F(2)=20-a,F(-3)=45-a,F(3)=9-a,∴F(x)max=45-a≤0
  ∴a≥45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45,+∞).
  四、 分离参数法
  在不等式中求含参数范围过程中,当不等式中的参数(或关于参数的代数式)能够与其它变量完全分离出来并,且分离后不等式其中一边的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或范围可求时,常用分离参数法.
  例4 已知函数g(x)=λx-cosx在区间π3,2π3上是减函数.任意实数λ都有g(x)≤λt-1在π3,2π3上恒成立,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意知,函数g(x)=λx-cosx在区间π3,2π3上是减函数.
  ∴g(x)max=gπ3=π3λ-12,g(x)≤λt-1在π3,2π3上恒成立
  λt-1≥π3λ-12,
  ∴t≤π3+12λ(∵λ≤-1),∴t≤π3-12.
  注:此类问题可把要求的参变量分离出来,单独放在不等式的一侧,将另一侧看成新函数,于是将问题转化成新函数的最值问题:若对于x取值范围内的任一个数都有f(x)≥g(a)恒成立,则g(a)≤f(x)min;若对于x取值范围内的任一个数都有f(x)≤g(a)恒成立,则g(a)≥f(x)min.
  五、 变换主元法
  处理不等式恒成立的某些问题时,若能适时的把主元变量和参数变量进行“换位”思考,往往会使问题降次、简化.
  例5 对任意a∈[-1,1],不等式x2+(a-4)x+4-2a>0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分析:题中的不等式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但若把a看成主元,则问题可转化为一次不等式(x-2)a+x2-4x+4>0在a∈[-1,1]上恒成立的问题.
  解:令f(a)=(x-2)a+x2-4x+4,则原问题转化为f(a)>0恒成立(a∈[-1,1]).
  当x=2时,可得f(a)=0,不合题意.当x≠2时,应有f(1)>0f(-1)>0解之得x<1或x>3.故x的取值范围为(-∞,1)∪(3,+∞).
  由上可见,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因其覆盖知识点多,把不等式、函数、三角、几何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以覆盖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解法灵活等特点而倍受高考、竞赛命题者的青睐.另一方面,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涉及的“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对锻炼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有着独到的作用.但其核心思想还是等价转化,抓住了这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去领悟、体会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贾庆军《高中数学中学教材学习讲义》(必修4)汕头大学出版社2010
  2. 任志鸿《2011年高考全程复习优化设计》西苑出版社2010
  3. 李盘喜 于海洋《高中数学解题决策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在数学学习中,如果我们能够在问题中善于观察,发现新奇,探索规律,就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解题能力.比如数字“1”,在不同章节的知识里它常有多种不同的表示结果,若对它进行挖掘及灵活运用,可以使很多问题巧妙、快速地得到解决.现举例说明如下:  一、 三角函数求值问题.  例1 计算1+tan75°1-tan75°的值.  分析:因为“tan45°=1” ,所以原式可看成是tan45°+tan7
期刊
题目:(2011江苏卷18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M,N分别是椭圆x24+y22=1的顶点,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P,A两点,其中点P在第一象限,过P作轴x的垂线,垂足为C,连接AC,并延长交椭圆于点B.设直线PA的斜率为k.  (1) 当直线PA平分线段MN,求k的值;  (2) 当k=2时,求点P到直线AB的距离d;  (3) 对任意k>0,求证:PA⊥PB.  1. 命题背景:
期刊
一些新颖的题目的设计,既显示了命题者的数学智慧,也展示了数学试卷的种种“亮点”,为了实现命题的“能力立意”,也为了避免题海战术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我们该创设更多更好的问题情景.同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我们对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已有了新的认识,但在目前,用考试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还是一种主要的方法.而如何设计试题,使之符合课
期刊
高考命题的原则是“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每一个高考题目都有它的背景,其中蕴含的知识、方法、思想,就在我们非常熟悉的教材中,教材是高考试题的源泉,许多高考试题就是教材典型例习题的变式题.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必须重视教材,挖掘教材,注意教材知识的生长点,灵活运用教材,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从苏教版教材中选取几则数列题,供同学们参考.  一、 有关通项问题  题型一 利用S
期刊
在圆中,有这样两种类型:  第一类:圆C1:x2+y2+2x+8y-8=0,圆C2:x2+y2-4x-4y-2=0  ① 证明两圆相交;  ② 求两圆的交线所在的方程;  ③ 求过(2,3)且过两圆交点的圆的方程.  第二类:圆C1:x2+y2+4x-4y-5=0,圆C2:x2+y2-8x+4y+7=0  ① 两圆相切  ② 求过切点的公切线方程;  ③ 求过(2,3)且与两圆相切于上述切
期刊
笔者在阅读《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10年六月份中旬刊的《数列中的数学思想集萃》一文时,发现P15页中有如下的评注:不等式恒成立的常见问题是:f(x)≥a恒成立f(x)min≥a,f(x)≤a恒成立f(x)min≤a,f(x)>g(x)恒成立[f(x)-g(x)]min>0,或f(x)>g(x)恒成立f(x)min>g(x)max,可见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关键是求函数的最值.  阅读后,
期刊
【背景】肝脏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最主要的转移部位,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现阶段丰富的治疗手段及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策略得以使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复发,手术获益不佳。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恰当的诊疗是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多项研究提出临床评分评估患者的肿瘤负荷并进行个体化分层,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肿瘤负荷评分(tumor burden score,TBS)及衍生的肿瘤负荷评分区间(tumo
摘要:反思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学生对自己思维与学习过程的一种再思考.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针对学生在提高自身数学反思能力方面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反思,数学反思能力  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发展需要经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老师不光是知识的授予者,更应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所以说,数学学习不应是一种被动接收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构建的活动.反思才能有助于发
期刊
题目:已知可行域y≥0  x-y+2=0  x+y-2=0, 外接与x轴交于点A1、A2.定点M的坐标是(1,0)  (1) 求圆的方程.  (2) 点P为圆C上异于A1、A2的动点,过原点O作直线PM的垂线交直线x=2于点Q.判断直线PQ与圆C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期刊
高三学生要注意数学能力的培养,教师需在课堂上进行引领与指导,从一题中多练几个知识点,由一题中掌握多种解法,从变中减轻学生的压力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平常的教学中,需安排一定量的习题加以训练,题目可在例题条件或设问或解法上做一些拓展和延伸,对学生进行“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的变式训练,帮助学生彻底理解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变式思维的能力,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