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笔者就说明文教学的枯燥、无味等现象进行分析,对如何让说明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进行探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说明文2、让说明文教学洋溢浓浓语文味3、做好说明文教学的情感领悟。
1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说明文
说明文是中学教材中很重要的一种文体,占整个教材内容的比例较大,从社会实际使用价值来看,这种文体的文章越来越重要。因此教会学生会读、善读说明文很有必要。但以往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它只是教给学生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而不是教给学生关于说明文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学生既然没了兴趣,也就不可能培养出较高的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甚至会产生厌倦阅读说明文的情绪。笔者根据多年来对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探讨,认为要使学生喜欢阅读说明文、善于阅读说明文、能独立阅读说明文,必须教给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说明文的方法。
1.1 从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入手,教给学生说明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使他们明确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步骤。教课文前先布置让学生围绕说明文基本常识进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这样教完一篇又一篇课文,学生就逐步掌握了说明文的阅读基本步骤,并养成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1.2 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到的阅读说明文的知识、技巧、能力的机会。进一步熟练运用学到知识的能力,熟能生巧,在运用中发现新的规律,进而达到创新式地阅读说明文的目的。要注意的是选择训练材料时,教师要选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有一定趣味的、难度适中的文章,设计有针对性的系列化的练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把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逐步掌握多种不同的特点说明文,在这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全过程的参与设计、指导、点拨。
这样,学生一方面掌握了自主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乐于学习说明文,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
2 让说明文教学洋溢浓浓语文味
很多语文老师认为说明文枯燥无味,不值得花太多时间细细品味。因此说明文教学就变成了浮光掠影的常识课,语文味尽失,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又成了老师的单方说教,课堂将更加“活”不起来。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枯燥无味的低谷,洋溢浓浓语文味,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
2.1 诵读文字,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美感
说明文,语言比较平淡,似乎读不出什么味道,其实,说明文也需要诵读。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不折不扣地感受文章的美。其实说明文注重说明,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为含蓄。赞美之情,感慨之意,忧虑之思,并不一定浮现在字面上,而是渗透在字里行间,这就更加需要反复朗读才能沉入其中。只有读出了正确的语气语调,才能更好地感受文章的美感。
2.2 品读咀嚼——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包括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词句,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文的教学就是要抓住这些词进行咀嚼、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说明文用词之艺术。
如教学《鲸》,我们以第一自然段为例,研究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引导学生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中我们教师可将句中的具体数字改成“很重”、“很长”等概括性叙述语言,让学生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还有,可以出示思考练习中第三题的三句话,让学生说一说:有无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3 做好说明文教学的情感领悟
品味文本,滋养情感。平时学说明文的时候,我们往往只注重说明知识的落实。其实文章都渗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往往都带有灵性和人文情趣的。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站着读者,那边的桥站着作者,通过这一桥梁,读者也会和作者见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科普文也不例外,知识点很容易把握,可所表达的情感也很强烈。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文字中的情感。上述的设计,既落实了“写”的语文形式训练,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教育又自然渗透其中。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结合“研讨与练习”四,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罗布泊已经消失了,可悲剧仍没有消失。有首歌这样唱:美丽的月牙泉,你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可如今月牙泉变成了盈寸之余,随时都可能干涸;美丽辽阔的青海湖,是天鹅栖息的乐园,却正慢慢被分割成许多小湖(投影月牙泉、青海湖卫星照片)。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当然,氛围活跃的课堂离不开多媒体辅助教学,也离不开教学艺术的支撑,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机智、抑扬顿挫的语调、寓教于乐的幽默、求“新”猎“奇”的创造。笔者只是从课堂授课策略及内容上浅谈了如何使说明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1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说明文
说明文是中学教材中很重要的一种文体,占整个教材内容的比例较大,从社会实际使用价值来看,这种文体的文章越来越重要。因此教会学生会读、善读说明文很有必要。但以往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它只是教给学生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而不是教给学生关于说明文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学生既然没了兴趣,也就不可能培养出较高的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甚至会产生厌倦阅读说明文的情绪。笔者根据多年来对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探讨,认为要使学生喜欢阅读说明文、善于阅读说明文、能独立阅读说明文,必须教给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说明文的方法。
1.1 从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入手,教给学生说明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使他们明确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步骤。教课文前先布置让学生围绕说明文基本常识进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这样教完一篇又一篇课文,学生就逐步掌握了说明文的阅读基本步骤,并养成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1.2 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到的阅读说明文的知识、技巧、能力的机会。进一步熟练运用学到知识的能力,熟能生巧,在运用中发现新的规律,进而达到创新式地阅读说明文的目的。要注意的是选择训练材料时,教师要选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有一定趣味的、难度适中的文章,设计有针对性的系列化的练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把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逐步掌握多种不同的特点说明文,在这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全过程的参与设计、指导、点拨。
这样,学生一方面掌握了自主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乐于学习说明文,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
2 让说明文教学洋溢浓浓语文味
很多语文老师认为说明文枯燥无味,不值得花太多时间细细品味。因此说明文教学就变成了浮光掠影的常识课,语文味尽失,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又成了老师的单方说教,课堂将更加“活”不起来。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枯燥无味的低谷,洋溢浓浓语文味,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
2.1 诵读文字,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美感
说明文,语言比较平淡,似乎读不出什么味道,其实,说明文也需要诵读。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不折不扣地感受文章的美。其实说明文注重说明,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为含蓄。赞美之情,感慨之意,忧虑之思,并不一定浮现在字面上,而是渗透在字里行间,这就更加需要反复朗读才能沉入其中。只有读出了正确的语气语调,才能更好地感受文章的美感。
2.2 品读咀嚼——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包括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词句,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文的教学就是要抓住这些词进行咀嚼、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说明文用词之艺术。
如教学《鲸》,我们以第一自然段为例,研究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引导学生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中我们教师可将句中的具体数字改成“很重”、“很长”等概括性叙述语言,让学生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还有,可以出示思考练习中第三题的三句话,让学生说一说:有无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3 做好说明文教学的情感领悟
品味文本,滋养情感。平时学说明文的时候,我们往往只注重说明知识的落实。其实文章都渗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往往都带有灵性和人文情趣的。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站着读者,那边的桥站着作者,通过这一桥梁,读者也会和作者见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科普文也不例外,知识点很容易把握,可所表达的情感也很强烈。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文字中的情感。上述的设计,既落实了“写”的语文形式训练,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教育又自然渗透其中。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结合“研讨与练习”四,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罗布泊已经消失了,可悲剧仍没有消失。有首歌这样唱:美丽的月牙泉,你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可如今月牙泉变成了盈寸之余,随时都可能干涸;美丽辽阔的青海湖,是天鹅栖息的乐园,却正慢慢被分割成许多小湖(投影月牙泉、青海湖卫星照片)。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当然,氛围活跃的课堂离不开多媒体辅助教学,也离不开教学艺术的支撑,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机智、抑扬顿挫的语调、寓教于乐的幽默、求“新”猎“奇”的创造。笔者只是从课堂授课策略及内容上浅谈了如何使说明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