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69-02
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但是,“文以载道”,语文这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思想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实施德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原则。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学课程标准也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德育目的,要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道德传统深厚的国家,素称礼仪之邦。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道德建设的主流。但在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方面,道德失范现象仍然存在,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社会不良风气或多或少影响着校园,而学生难以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界线,经常对一些“新”却腐朽的事物产生好奇。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以情动情,以认知为基础,晓之以理。保证学生的身心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使行为有正确的方向,具有实际效果。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汉语具有明白、精确、富有灵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的字形不仅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像力,它的创造能力也非常强,数量有限的汉字却组成了无穷的词汇,而以汉语言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更是魅力无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汉字的美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思想教育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精选的篇目,不少都蕴含着浓郁的爱国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懂得将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形成时代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思想教育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科学思想,让学生信仰并追求科学真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三)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描写亲情的文章也不在少数,教师可借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里面记叙了他与父亲之间的真挚感情。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默默地去理解和感受作者对父亲的那份深深的爱。继尔,让学生感受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学生的思想情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方式
(一)“润物无声"式渗透
这是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语文的学科特点,把德育渗透于语文课的教学全过程中,渗透于字、词、句、篇的讲解学习中。在品味语言美的同时,领略到作者的爱国情感、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等等。这种渗透是语文与德育的自然结合,是德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天门秀景(《望天门山》),“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的大江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江南初春(《惠崇春江晚景》)等。山川之美,能不陶冶出爱自然,爱祖国的性情吗?“夜阑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大作》),“醉里挑灯看剑,梦萦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等。报国之心,能不被理解、触动吗?而散文《大明湖》、《春》、《济南的冬天》、《海燕》、《荷塘月色》等,以瑰丽的语言、优美的文字描绘了山川景物的壮美。通过朗读感染的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悟“道”,沿着作者的感情轨迹,咀嚼佳句丽词,神游锦秀河山,领略自然风景。这样反复吟诵品味,能不因景动情,渐入佳境,萌发对神奇自然,美丽祖国由衷的热爱吗?语文学习过程中接触大量的优美诗文,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从而收到”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二)“水到渠成”式渗透
毫无疑问,语文课不是品德课,不能本末倒置。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也不能生搬硬套,机械说教,为德育而德育。像朱自清的《匆匆》,在阅读分析中,我们应重在把握其抒情散文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叹息、深思、呐喊,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那么,文章的主题“珍惜时间”,就自然而然地理性地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小说《孔乙己》中要揭露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只要抓住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的悲剧展示,立足于对比与描写的分析,也很自然地,水到渠成地得以凸现。有些文章,如《论语十则》、《走一步,再走一步》、《行道树》、《生命,生命》等,与学生的学习成长关系密切。宜在字、词、句、篇分析讲解后,总结全文或赏析特点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然引申,如教育他们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质疑创新的学习方法。这种联系、渗透,不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的空洞说教,而是在教材内容基础上的自然生发,水到渠成。
(三)“画龙点睛”式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重点句子或段落,其蕴含的哲理与精神特别引人深思,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如教《散步》可抓住“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等关键句子让学生感悟出中年人尊老爱幼,承前启后的人生责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中可抓住“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和“他的影子慢慢退去了黑色,变成了一个衣着美丽的孩子”的圆满结局有何启示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爱的伟大力量和“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的人生真谛。如《土地的誓言》一文中学生对“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一词和“在那田垄里埋葬过的欢笑”中的“埋葬”一词的含义可能是一知半解,教师通过适当点拨,学生对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止地向四下泛滥奔流和失去土地的凄苦、哀怨、悲愤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体会到了作者饱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震撼,这种抓重点词句段,通过点拨指导解释主题的方法,可谓“画龙点睛”。
(四)“古今辨证”式渗透
德育渗透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许多道德观念和思想精粹得到了更新,原来的精华也许已经成为了糟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辨证分析,正确引导学生。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赞扬了鲁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侠义精神。教师就要特别地向学生讲明封建社会的特定背景:官府贪赃枉法,社会暗无天日,鲁达不得已才拔刀相助,伸张正义。而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司法公正严明,我们千万不可凭着哥儿们义气,干一些违法乱纪的傻事。又如,《孔乙己》中提到的“君子固穷”(孔子语),而我们则要“穷则思变”。只有思变,才能有发展,有前途。再如,陶渊明、刘禹锡等人消极避世,洁身自好,那是他们不与封建统治阶级同流合污,在当时是值得称道。而现在处于人们生活安定,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就要排除这些消极因素,积极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教师古今辨证点拨,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观点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
总之,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的方式很多。只要我们从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着眼,把握语文的学科特点,运用适合教学的方法,就能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语文是德育的最好载体,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本身的德育资源,真正做到不仅教书,更要育人。当然这并不是要语文教师变成喋喋不休的老夫子。一切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文而异,选取恰当的时间,适宜的机会,巧借材料,融德育于其中,纳思想在其里,如春风化雨,于悄无声息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培养。
依据语文自身的特点,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妙加组合,巧于安排,精当点化,一切尽在不言中。“境界深处无琢雕,随意化成绕指柔。”当语文教学达到一定的境界,“无意中处处有意,方寸之间展才华”那么语文和德育才不是两张皮,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之作。“密不可分”的佳偶,天作之合,那便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德育教育的至高境界。
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但是,“文以载道”,语文这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思想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实施德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原则。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学课程标准也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德育目的,要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道德传统深厚的国家,素称礼仪之邦。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道德建设的主流。但在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方面,道德失范现象仍然存在,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社会不良风气或多或少影响着校园,而学生难以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界线,经常对一些“新”却腐朽的事物产生好奇。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以情动情,以认知为基础,晓之以理。保证学生的身心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使行为有正确的方向,具有实际效果。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汉语具有明白、精确、富有灵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的字形不仅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像力,它的创造能力也非常强,数量有限的汉字却组成了无穷的词汇,而以汉语言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更是魅力无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汉字的美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思想教育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精选的篇目,不少都蕴含着浓郁的爱国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懂得将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形成时代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思想教育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科学思想,让学生信仰并追求科学真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三)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描写亲情的文章也不在少数,教师可借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里面记叙了他与父亲之间的真挚感情。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默默地去理解和感受作者对父亲的那份深深的爱。继尔,让学生感受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学生的思想情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方式
(一)“润物无声"式渗透
这是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语文的学科特点,把德育渗透于语文课的教学全过程中,渗透于字、词、句、篇的讲解学习中。在品味语言美的同时,领略到作者的爱国情感、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等等。这种渗透是语文与德育的自然结合,是德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天门秀景(《望天门山》),“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的大江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江南初春(《惠崇春江晚景》)等。山川之美,能不陶冶出爱自然,爱祖国的性情吗?“夜阑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大作》),“醉里挑灯看剑,梦萦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等。报国之心,能不被理解、触动吗?而散文《大明湖》、《春》、《济南的冬天》、《海燕》、《荷塘月色》等,以瑰丽的语言、优美的文字描绘了山川景物的壮美。通过朗读感染的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悟“道”,沿着作者的感情轨迹,咀嚼佳句丽词,神游锦秀河山,领略自然风景。这样反复吟诵品味,能不因景动情,渐入佳境,萌发对神奇自然,美丽祖国由衷的热爱吗?语文学习过程中接触大量的优美诗文,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从而收到”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二)“水到渠成”式渗透
毫无疑问,语文课不是品德课,不能本末倒置。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也不能生搬硬套,机械说教,为德育而德育。像朱自清的《匆匆》,在阅读分析中,我们应重在把握其抒情散文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叹息、深思、呐喊,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那么,文章的主题“珍惜时间”,就自然而然地理性地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小说《孔乙己》中要揭露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只要抓住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的悲剧展示,立足于对比与描写的分析,也很自然地,水到渠成地得以凸现。有些文章,如《论语十则》、《走一步,再走一步》、《行道树》、《生命,生命》等,与学生的学习成长关系密切。宜在字、词、句、篇分析讲解后,总结全文或赏析特点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然引申,如教育他们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质疑创新的学习方法。这种联系、渗透,不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的空洞说教,而是在教材内容基础上的自然生发,水到渠成。
(三)“画龙点睛”式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重点句子或段落,其蕴含的哲理与精神特别引人深思,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如教《散步》可抓住“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等关键句子让学生感悟出中年人尊老爱幼,承前启后的人生责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中可抓住“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和“他的影子慢慢退去了黑色,变成了一个衣着美丽的孩子”的圆满结局有何启示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爱的伟大力量和“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的人生真谛。如《土地的誓言》一文中学生对“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一词和“在那田垄里埋葬过的欢笑”中的“埋葬”一词的含义可能是一知半解,教师通过适当点拨,学生对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止地向四下泛滥奔流和失去土地的凄苦、哀怨、悲愤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体会到了作者饱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震撼,这种抓重点词句段,通过点拨指导解释主题的方法,可谓“画龙点睛”。
(四)“古今辨证”式渗透
德育渗透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许多道德观念和思想精粹得到了更新,原来的精华也许已经成为了糟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辨证分析,正确引导学生。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赞扬了鲁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侠义精神。教师就要特别地向学生讲明封建社会的特定背景:官府贪赃枉法,社会暗无天日,鲁达不得已才拔刀相助,伸张正义。而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司法公正严明,我们千万不可凭着哥儿们义气,干一些违法乱纪的傻事。又如,《孔乙己》中提到的“君子固穷”(孔子语),而我们则要“穷则思变”。只有思变,才能有发展,有前途。再如,陶渊明、刘禹锡等人消极避世,洁身自好,那是他们不与封建统治阶级同流合污,在当时是值得称道。而现在处于人们生活安定,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就要排除这些消极因素,积极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教师古今辨证点拨,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观点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
总之,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的方式很多。只要我们从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着眼,把握语文的学科特点,运用适合教学的方法,就能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语文是德育的最好载体,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本身的德育资源,真正做到不仅教书,更要育人。当然这并不是要语文教师变成喋喋不休的老夫子。一切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文而异,选取恰当的时间,适宜的机会,巧借材料,融德育于其中,纳思想在其里,如春风化雨,于悄无声息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培养。
依据语文自身的特点,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妙加组合,巧于安排,精当点化,一切尽在不言中。“境界深处无琢雕,随意化成绕指柔。”当语文教学达到一定的境界,“无意中处处有意,方寸之间展才华”那么语文和德育才不是两张皮,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之作。“密不可分”的佳偶,天作之合,那便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德育教育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