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钦州浦北县第二中学小学部 广西 535300)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
【关键词】 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27-02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打破上述僵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们试想一下:素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探讨,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做的。
1 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2 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3 选择适宜于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
曾有人说:“课本,课本,教学之本。”我们认为,学生才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如过多的讲授对一年级学生效果不大,因为他们年龄小,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将一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只会带来低效或负效。再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4 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 ,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5 大力采用生活化教学
由于数学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在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学习素材,并由此来开展我们的学习,为了使这一过程生动化和形象化,可以将其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大家能测出咱们学校的教学楼有多高吗?”这样的问题显然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但同时也可以引起他们极大的求知欲望,在此时我们可以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通过讲解,学生会对相似三角形和比例尺等相关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而我们便可以由此十分容易地开展“巧测教学楼高度”的第二课堂活动。
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中关于测量电视塔高度的一集,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大概知道其中的方法,之后教师再给大家进行详细讲解。待准备妥善之后,便可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在学校操场进行测量实践活动,最后将学生测量的结果进行整理,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再进行分析和讲解。通過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深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采取多种练习手段,适应学生心理特点
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对某一事物集中一段时间就开始分散、就不感兴趣、喜欢多变,这是小学生的又 一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应运用各种变换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兴趣发展,特别是一堂课的练习,切忌单调的 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低中年级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游戏进行教学 ,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如口算、笔算接力、组数对口令、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在高 年级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看谁解得快,看谁解法多,看谁编得又对又快(自编应用题)等办法,不仅能提起学 生学习精神,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7 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突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习惯影响着人的能力与性格的发展。就学习习惯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克服困难、质疑、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列为“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具体目标。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例如,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始,教师就要结合教材上的图有意识地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让学生明确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并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好习惯。又如,笔算教学中设计帮助小动物检查改正错题的活动,可使学生加深对笔算方法认识的同时领悟到“计算时要细心”。再如,放手让学生寻求解決问题的方法,并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请学生表达自己的方法、评价伙伴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进而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今天的数学教学中,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合作交流的习惯、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等等。因为,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过程中的动手摆摆、画画能够促进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合作交流可以开阔思路,丰富和完善其学习成果;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指导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应该怎么做,还需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既离不开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训练,也离不开与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作斗争。
8 进行多层面的奖励评价,强化学生的闪光点
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重视对学生多层面的奖励评价,比如组织学生定期评选发言最佳奖、思路最奇特奖、书写最认真奖、正确率最高奖、善于倾听奖、善于综合奖、善于协作奖、进步最快奖等等。这种多层面的奖励评价,可以大大拓宽表扬的范围,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成功的可能。而奖励给学生的可以是在班级板报上公开展示的荣誉称号,可以是一朵小红花,也可以是一张老师签名的小小书签,甚至是老师给买的一本书,或是建议家长购买图书进行奖励的通知书。虽然这些看起来是不起眼的,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珍贵的。它不仅大大强化了他们的成功意识,而且将时时激励他们对于数学学科投入更大的热情。数学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
【关键词】 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27-02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打破上述僵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们试想一下:素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探讨,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做的。
1 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2 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3 选择适宜于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
曾有人说:“课本,课本,教学之本。”我们认为,学生才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如过多的讲授对一年级学生效果不大,因为他们年龄小,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将一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只会带来低效或负效。再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4 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 ,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5 大力采用生活化教学
由于数学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在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学习素材,并由此来开展我们的学习,为了使这一过程生动化和形象化,可以将其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大家能测出咱们学校的教学楼有多高吗?”这样的问题显然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但同时也可以引起他们极大的求知欲望,在此时我们可以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通过讲解,学生会对相似三角形和比例尺等相关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而我们便可以由此十分容易地开展“巧测教学楼高度”的第二课堂活动。
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中关于测量电视塔高度的一集,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大概知道其中的方法,之后教师再给大家进行详细讲解。待准备妥善之后,便可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在学校操场进行测量实践活动,最后将学生测量的结果进行整理,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再进行分析和讲解。通過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深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采取多种练习手段,适应学生心理特点
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对某一事物集中一段时间就开始分散、就不感兴趣、喜欢多变,这是小学生的又 一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应运用各种变换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兴趣发展,特别是一堂课的练习,切忌单调的 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低中年级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游戏进行教学 ,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如口算、笔算接力、组数对口令、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在高 年级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看谁解得快,看谁解法多,看谁编得又对又快(自编应用题)等办法,不仅能提起学 生学习精神,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7 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突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习惯影响着人的能力与性格的发展。就学习习惯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克服困难、质疑、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列为“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具体目标。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例如,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始,教师就要结合教材上的图有意识地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让学生明确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并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好习惯。又如,笔算教学中设计帮助小动物检查改正错题的活动,可使学生加深对笔算方法认识的同时领悟到“计算时要细心”。再如,放手让学生寻求解決问题的方法,并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请学生表达自己的方法、评价伙伴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进而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今天的数学教学中,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合作交流的习惯、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等等。因为,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过程中的动手摆摆、画画能够促进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合作交流可以开阔思路,丰富和完善其学习成果;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指导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应该怎么做,还需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既离不开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训练,也离不开与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作斗争。
8 进行多层面的奖励评价,强化学生的闪光点
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重视对学生多层面的奖励评价,比如组织学生定期评选发言最佳奖、思路最奇特奖、书写最认真奖、正确率最高奖、善于倾听奖、善于综合奖、善于协作奖、进步最快奖等等。这种多层面的奖励评价,可以大大拓宽表扬的范围,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成功的可能。而奖励给学生的可以是在班级板报上公开展示的荣誉称号,可以是一朵小红花,也可以是一张老师签名的小小书签,甚至是老师给买的一本书,或是建议家长购买图书进行奖励的通知书。虽然这些看起来是不起眼的,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珍贵的。它不仅大大强化了他们的成功意识,而且将时时激励他们对于数学学科投入更大的热情。数学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