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就有政治主张,伦理道德观,美学精神等,数千年来有无数的大家学者都对其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解析。因此,笔者拟从其美学观入手,对21世纪以来对《论语》中的美学思想研究做一番综述。
【关键词】:《论语》;孔子;美学
纵观从古至今对《论语》的研究,其中对政治主张,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思想的解析论述不胜其数,对儒家美学思想的探讨也有一定的数量。因此笔者拟对21世纪以来对《论语》当中的美学思想的研究做一番综述。
一、《论语》所体现的儒家美学思想
在研究《论语》美学思想的学术文章和专著中,有一部分是从宏观上对其进行整体探究分析的。
吕长元从研究《论语》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体现的孔子美学观出发,探讨了儒家的中和美学思想对消除当今伤感流行音乐及悲剧作品对大众进取精神的影响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王崛兴以《论语》中《先进第十一》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他篇章为辅,挖掘了孔子的传统美学思想。覃志航主要分类归纳了《论语》中的社会美思想,自然美思想和艺术美思想。丁筑兰认为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并对孔子的中和美思想,审美观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孔子美学的最终目标。王文戈认为孔子的美学思想是其伦理思想在美学方面的另一种表述,他所追求的“美”是和谐之美,这种美既有稳定性也有局限性。黄万获认为《论语》中的美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并且提出通过借鉴《论语》的美学精神来构建当代中国的美学是符合规律的。
二、《论语》中的具体美学
在研究《论语》美学思想的专著或论文中,学者们提炼出美学系统内的音乐美,文学美等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对《论语》的美学思想重新进行解读。
舒铁就从《论语》中诗乐的功能以及诗乐与仁、礼等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孔子美学的实践性与整体性。李钢从文学角度切入,展现了《论语》中的社会生态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以及文艺生态之美。廖瑜则通过分析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论述了《论语》中社会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原因和目的。于晓峰以接受美学思想及方法论为指导,梳理挖掘了《论语》中的接受美学思想。程传伟探析了“乐”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并探究了整部《论语》中“乐”的三重美学境界。李齐在《论语》中寻求当今人类的出路,《论语》中的“中”“和”体现了儒家的生态美学思想,对于我們构建和谐生态也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谭荣培,匡代军认为孔子美学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内审美,外审美以及理想的审美人格。边应东从美学视角出发,在君子的道德性与审美性两个层面对《论语》中的君子人格的特性,构建,境界以及其在现代的价值意义做了全面而又详细的阐述。张华江和张蜜以《论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所反映的孔子的生命美学思想进行了探究,结论为《论语》中生命美学的核心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鼓励人们追求自由诗意的生活,同时也强调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伦理、道德价值的一致性。
三、《论语》美学思想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把《论语》中的美学思想作为美学学科,学者们将其与伦理学,哲学等学科联系起来,做了一些跨学科的研究。
彭锋透过《论语》中的“礼后乎”的解读阐释了儒家思想中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最终认为儒家的美学思想是建构在伦理学之上的,并且在艺术与道德的基础部分与最高境界上,两者是同一的,互相融合的。常娟以《论语》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接受美学的阐释力。谭好哲将“里仁为美”作为儒家美学思想的元问题,并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证,在这一命题下作者以《论语》中有关美的言论和观点的解读阐述了孔子美学思想与仁学思想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里仁为美”这一美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普世价值,它既能对当代人类物欲膨胀的现象起到矫正作用并引导社会对美和善的追求,又能给当今以消费主义文化潮流和审美趣味趋于低俗化的文艺界指明方向。余开亮分析了《论语》中有关“美”的论述,并对其中“美”字的意义进行了剖析,最终认为孔子的美学思想是其道德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结合,学术界普遍认定的“孔子的美学思想是美善合一”,这句话中的两个“美”字有不同含义,前者指的是美学思想,后者指的是外在美,并且后者与前者是研究手段与研究目的的关系。
五、《论语》中的美学思想研究总结与展望
从整体上看,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21世纪以来国内对《论语》美学思想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成果的同时也有所不足。
首先是数量上不够多,学术界对《论语》中的美学思想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其次是研究缺乏创新,人云亦云的情况很多,选题的角度也缺乏新意;最后是学者们对国外学术界关于《论语》中的美学思想研究动态关注较少,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应当借鉴国内外所有优秀的学术观点以提高相关领域的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立雯:《新时期孔子美学思想研究综述》,《教育评论》1998年第3期。
[2]李钢,李金姝:《〈论语〉英译研究综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
[3]易玉香,夏毅辉:《近二十年来孔子经济思想研究综述》,《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吕长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中和美学思想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3年。
[5]王崛兴:《浅论〈论语·先进〉体现的孔子传统美学观点——从仁境美育、“损益”与仁政、中庸之美中再议》,《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6]覃志航:《〈论语〉体现的美学思想及启示》,《文教资料》2009年3月号下旬刊。
[7]丁筑兰:《文质相炳焕,垂辉映千春——〈论语〉的美学思想》,《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
[8]王文戈:《〈论语〉中的“美”的现代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9]黄万获:《浅论〈论语〉中的美学精神》,《西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0]舒铁:《〈论语〉中的诗乐——论孔子美学的实践性和整体性》,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9年。
[11]李钢:《〈论语〉文学性的三个美学指向》,《求索》2010年第9期。
[12]廖瑜:《从〈论语〉中管窥孔子思想中的社会美学》,《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3]于晓峰:《〈论语〉接受美学思想探析》,《南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4]程传伟:《论〈论语〉中“乐”的美学意蕴》,《文教资料》2010年6月号下月刊。
[15]李齐:《浅析〈论语〉中的“中”“和”所体现的生态美学思想》,《科技向导》2014年第30期
[16]谭荣培,匡代军:《〈论语·学而第一〉首章的美学解读》,《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7]边应东:《〈论语〉中的君子审美人格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1年。
[18]张华江,张蜜:《孔子的美学思想初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9]彭锋:《从“礼后乎”看儒家伦理的美学基础》,《中国哲学》2005年第2期。
[20]常娟:《接受美学的阐释力——透视〈论语〉解读兼及于丹现象》,《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21]谭好哲:《“里仁为美”: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元问题》,《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3期。
[22]余开亮:《孔子论“美”及相关美学问题的澄清》,《孔子研究》2012年第5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美学
纵观从古至今对《论语》的研究,其中对政治主张,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思想的解析论述不胜其数,对儒家美学思想的探讨也有一定的数量。因此笔者拟对21世纪以来对《论语》当中的美学思想的研究做一番综述。
一、《论语》所体现的儒家美学思想
在研究《论语》美学思想的学术文章和专著中,有一部分是从宏观上对其进行整体探究分析的。
吕长元从研究《论语》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体现的孔子美学观出发,探讨了儒家的中和美学思想对消除当今伤感流行音乐及悲剧作品对大众进取精神的影响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王崛兴以《论语》中《先进第十一》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他篇章为辅,挖掘了孔子的传统美学思想。覃志航主要分类归纳了《论语》中的社会美思想,自然美思想和艺术美思想。丁筑兰认为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并对孔子的中和美思想,审美观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孔子美学的最终目标。王文戈认为孔子的美学思想是其伦理思想在美学方面的另一种表述,他所追求的“美”是和谐之美,这种美既有稳定性也有局限性。黄万获认为《论语》中的美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并且提出通过借鉴《论语》的美学精神来构建当代中国的美学是符合规律的。
二、《论语》中的具体美学
在研究《论语》美学思想的专著或论文中,学者们提炼出美学系统内的音乐美,文学美等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对《论语》的美学思想重新进行解读。
舒铁就从《论语》中诗乐的功能以及诗乐与仁、礼等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孔子美学的实践性与整体性。李钢从文学角度切入,展现了《论语》中的社会生态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以及文艺生态之美。廖瑜则通过分析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论述了《论语》中社会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原因和目的。于晓峰以接受美学思想及方法论为指导,梳理挖掘了《论语》中的接受美学思想。程传伟探析了“乐”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并探究了整部《论语》中“乐”的三重美学境界。李齐在《论语》中寻求当今人类的出路,《论语》中的“中”“和”体现了儒家的生态美学思想,对于我們构建和谐生态也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谭荣培,匡代军认为孔子美学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内审美,外审美以及理想的审美人格。边应东从美学视角出发,在君子的道德性与审美性两个层面对《论语》中的君子人格的特性,构建,境界以及其在现代的价值意义做了全面而又详细的阐述。张华江和张蜜以《论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所反映的孔子的生命美学思想进行了探究,结论为《论语》中生命美学的核心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鼓励人们追求自由诗意的生活,同时也强调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伦理、道德价值的一致性。
三、《论语》美学思想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把《论语》中的美学思想作为美学学科,学者们将其与伦理学,哲学等学科联系起来,做了一些跨学科的研究。
彭锋透过《论语》中的“礼后乎”的解读阐释了儒家思想中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最终认为儒家的美学思想是建构在伦理学之上的,并且在艺术与道德的基础部分与最高境界上,两者是同一的,互相融合的。常娟以《论语》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接受美学的阐释力。谭好哲将“里仁为美”作为儒家美学思想的元问题,并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证,在这一命题下作者以《论语》中有关美的言论和观点的解读阐述了孔子美学思想与仁学思想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里仁为美”这一美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普世价值,它既能对当代人类物欲膨胀的现象起到矫正作用并引导社会对美和善的追求,又能给当今以消费主义文化潮流和审美趣味趋于低俗化的文艺界指明方向。余开亮分析了《论语》中有关“美”的论述,并对其中“美”字的意义进行了剖析,最终认为孔子的美学思想是其道德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结合,学术界普遍认定的“孔子的美学思想是美善合一”,这句话中的两个“美”字有不同含义,前者指的是美学思想,后者指的是外在美,并且后者与前者是研究手段与研究目的的关系。
五、《论语》中的美学思想研究总结与展望
从整体上看,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21世纪以来国内对《论语》美学思想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成果的同时也有所不足。
首先是数量上不够多,学术界对《论语》中的美学思想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其次是研究缺乏创新,人云亦云的情况很多,选题的角度也缺乏新意;最后是学者们对国外学术界关于《论语》中的美学思想研究动态关注较少,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应当借鉴国内外所有优秀的学术观点以提高相关领域的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立雯:《新时期孔子美学思想研究综述》,《教育评论》1998年第3期。
[2]李钢,李金姝:《〈论语〉英译研究综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
[3]易玉香,夏毅辉:《近二十年来孔子经济思想研究综述》,《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吕长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中和美学思想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3年。
[5]王崛兴:《浅论〈论语·先进〉体现的孔子传统美学观点——从仁境美育、“损益”与仁政、中庸之美中再议》,《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6]覃志航:《〈论语〉体现的美学思想及启示》,《文教资料》2009年3月号下旬刊。
[7]丁筑兰:《文质相炳焕,垂辉映千春——〈论语〉的美学思想》,《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
[8]王文戈:《〈论语〉中的“美”的现代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9]黄万获:《浅论〈论语〉中的美学精神》,《西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0]舒铁:《〈论语〉中的诗乐——论孔子美学的实践性和整体性》,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9年。
[11]李钢:《〈论语〉文学性的三个美学指向》,《求索》2010年第9期。
[12]廖瑜:《从〈论语〉中管窥孔子思想中的社会美学》,《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3]于晓峰:《〈论语〉接受美学思想探析》,《南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4]程传伟:《论〈论语〉中“乐”的美学意蕴》,《文教资料》2010年6月号下月刊。
[15]李齐:《浅析〈论语〉中的“中”“和”所体现的生态美学思想》,《科技向导》2014年第30期
[16]谭荣培,匡代军:《〈论语·学而第一〉首章的美学解读》,《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7]边应东:《〈论语〉中的君子审美人格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1年。
[18]张华江,张蜜:《孔子的美学思想初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9]彭锋:《从“礼后乎”看儒家伦理的美学基础》,《中国哲学》2005年第2期。
[20]常娟:《接受美学的阐释力——透视〈论语〉解读兼及于丹现象》,《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21]谭好哲:《“里仁为美”: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元问题》,《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3期。
[22]余开亮:《孔子论“美”及相关美学问题的澄清》,《孔子研究》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