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以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而高更的名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正是毛姆笔下的主人公里特里克兰德的生命追寻,本文则试图从这一角度解读《月亮与六便士》之内核。
【关键词】:毛姆;月亮与六便士;高更;文明社会;本性
1897年,贫疾交加的印象派大师高更在自杀未遂之后创作了其巅峰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而在此前的二十年间,高更只身一人先后踏上马提尼克与大溪地两座热带岛屿,抛弃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寻求更简单的原始生活。这幅画,可以说既是多年以来对所追求的原始生活的综述,也是高更献给自己的墓志铭【1】。而基于他这段普通艺术家所未尝拥有的经历,二十年后的毛姆创作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毛姆坦言,小说中的主人公里特里克兰德正是以高更为原型。尽管两人生活细节并不完全一致,但诸如银行职务、抛弃家庭、大溪地等情节安排仍无处不显露着里特里克兰德对高更的演绎,换言之,即是《月亮与六便士》对“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追问。
一、我们从何处来?
毛姆在创作《月亮与六便士》时,采取了传记的写法,叙事上也广泛采用插叙与倒叙,体现出一种拼接和追踪感。在小说,以第一人称出现的作家首先便以自己进入伦敦作家交际圈为契机,交代了里特里克兰德夫妇的早期生活,彼时里特里克兰德尚未出走,他所生活的环境便是我们讨论的“来处”。
小说中描绘的19世纪末的欧洲,刚刚经历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们,追求着一种安逸平和而又具有丰厚物质条件的生活。文中的作家这样描述当时的伦敦生活——“我的朋友们过着老一套的生活,平淡无奇,再也引不起我的好奇心了。有时候我们见了面,不带他们开口,我就知道他们你要说什么话。就连他们的桃色事件也都是枯燥乏味的。我们这些人就像从起点站到终点站往返行驶的有轨电车,连乘客的数目也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2】”而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里特里克兰德按部就班地认识了妻子、组建了家庭、生儿育女并在一家证券所站稳脚跟。但即便如此,自幼变对绘画抱有追求的里特里克兰德仍然在中年之时抛弃家庭与工作,孤身前往巴黎。作者对于这段故事的描述采用了先设疑后解答的手法,自然是为了勾起读者的好奇心,但我们应该思考的是,除了刻板的物质生活,里特里克兰德还抛弃了或者说是逃离了什么?我想,他所逃离的,正是一种社会文明、一种社会秩序、一种道德和良心的理性。
作为社会的最小组成单位,家庭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纽带,而里特里克兰德所抛弃的伦敦家庭,正是维多利亚时代“理性”框定下的一种文明社会的符号。相反,很多年以后,他却在大溪地与当地土著姑娘再次组成家庭,这其中,隐喻着一种对理性秩序的冲破。康德言:“凡人立身行事,务使每一行为堪为万人楷模”,这样一种降生于文明社会伊始就被灌输的规范、秩序和公理长久以来统御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而当他们逐渐成为超越和禁锢人们的主宰时,里特里克兰德发起激烈的反抗。
这种反抗是对仍然处在礼规框架中的人而言所无法接受的,里特里克兰德夫人宁愿丈夫是因为情欲而抛弃她,因为这种理由尚能在她所处的社会站得住脚;儿子亲自出书伪造父母和睦的假象,因为那样才能有利于他无悖于社会规范而得到晋升。凡此种种,都与里特里克兰德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我们是谁?
关于里特里克兰德追寻的是什么,也就是他挣脱理性社会的缘由,毛姆笔下的伦敦作家一直都在追问,但一直都未得到确切地回答,最初在巴黎的烧烤摊上,里特里克兰德这样回答:“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3】
对于这里提到的不由自主,荣格曾有过详细而专注的研究,他把艺术创作的动力归结于一种“无意识”的自主行为,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艺术家只是作为其得以完成的工具而被无情地奴役,最后甚至抛弃家庭和既有的社会身份。
里特里克兰德夫人在回忆和丈夫最初相识过程的时候,曾提到丈夫再和她认识之前就有过做画,只是结婚之后这种艺术创作被压抑和搁置起来,而到了中年之时积蓄至爆发,这显然是毛姆在创作过程中故意显露的突兀和激烈感,事实上主人公的原型高更追求艺术的道路是相对平缓和符合邏辑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为里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艺术与美的追求,这种追求源自于他野性而原始的本能,源自于他对理想中的原始生活环境的情结,而从弗洛伊德的理论看,里特里克兰德的每一次艺术创作,都是他被压抑的欲望的感性显现与满足,这种满足存在于创作的过程之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每次创作之后便对他的画置之不理,甚至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与看法。
里特里克兰德的欲望还包含了对女性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原始的性的渴望,而在文明社会所伴之而来的礼节和束缚却令他憎恶,简单说,女性对于他而言只是泄欲的工具,他之所以在大溪地与爱塔重建家庭则是因为爱塔其恰好满足了他这种对女性的需求。由此,毛姆所体现的无视女性的精神低俗和统治欲望也多为评论家和读者抨击。
三、我们去向何处?
里特里克兰德最终去向何处呢?毛姆将他安排在大溪地度过余生。“这里的夜多么地美,你的灵魂好像都无法忍受肉体的桎梏了。你感觉到你的灵魂随时都可以飘升到缥缈的空际,死神的面貌就像你亲爱的朋友那样熟悉”。【4】毛姆不停强调着,一旦人的本性与社会理性发生冲突,理性会变得苍白无力。他认为人性的归宿在于精神的超脱——回归本真和释放自我【5】,而里特里克兰德也将在大溪地找回本来的自己。
但是他真的如愿了吗?我想没有。身附绝症的里特里克兰德在漆黑的创作了伟大的巨幅壁画最终离开人世,那幅画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成为后世的憧憬,但里特里克兰德的追寻或许并未实现,它只是在人与创作的死亡和毁灭中搁浅了,拟造出泊入归港的假象。
在小说中,大溪地至始至终都是一个与欧洲文明社会截然相反的原始天堂,但这并不意味没有秩序、没有规范,甚至连文明的到来也无可避免,如今,大溪地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所有发生在现代社会的也都无一例外的发生在大溪地。那么,毛姆所苦心营造的里特里克兰德殉道乡还存在吗?小说中的一个小角色布吕诺船长无意间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仿佛就是问题的回答。
“从某一个角度讲,我也是个艺术家。我在自己身上也深深感到激励着他的那种热望。打他的手段是绘画,我却是生活。”【6】
【1】《浅析高更著名作品的艺术特色》;杨燕 ; 《芒种》 ; 2013
【2】《月亮与六便士》第十七章;[英]毛姆(傅惟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月亮与六便士》第十二章;[英]毛姆(傅惟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月亮与六便士》第五十三章;[英]毛姆(傅惟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人类和人性归宿的拯救之路——《乌有乡消息》与《月亮与六便士》之主题分析》;马庆红 ;《东岳论丛》;2009
【6】《月亮与六便士》第五十四章;[英]毛姆(傅惟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关键词】:毛姆;月亮与六便士;高更;文明社会;本性
1897年,贫疾交加的印象派大师高更在自杀未遂之后创作了其巅峰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而在此前的二十年间,高更只身一人先后踏上马提尼克与大溪地两座热带岛屿,抛弃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寻求更简单的原始生活。这幅画,可以说既是多年以来对所追求的原始生活的综述,也是高更献给自己的墓志铭【1】。而基于他这段普通艺术家所未尝拥有的经历,二十年后的毛姆创作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毛姆坦言,小说中的主人公里特里克兰德正是以高更为原型。尽管两人生活细节并不完全一致,但诸如银行职务、抛弃家庭、大溪地等情节安排仍无处不显露着里特里克兰德对高更的演绎,换言之,即是《月亮与六便士》对“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追问。
一、我们从何处来?
毛姆在创作《月亮与六便士》时,采取了传记的写法,叙事上也广泛采用插叙与倒叙,体现出一种拼接和追踪感。在小说,以第一人称出现的作家首先便以自己进入伦敦作家交际圈为契机,交代了里特里克兰德夫妇的早期生活,彼时里特里克兰德尚未出走,他所生活的环境便是我们讨论的“来处”。
小说中描绘的19世纪末的欧洲,刚刚经历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们,追求着一种安逸平和而又具有丰厚物质条件的生活。文中的作家这样描述当时的伦敦生活——“我的朋友们过着老一套的生活,平淡无奇,再也引不起我的好奇心了。有时候我们见了面,不带他们开口,我就知道他们你要说什么话。就连他们的桃色事件也都是枯燥乏味的。我们这些人就像从起点站到终点站往返行驶的有轨电车,连乘客的数目也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2】”而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里特里克兰德按部就班地认识了妻子、组建了家庭、生儿育女并在一家证券所站稳脚跟。但即便如此,自幼变对绘画抱有追求的里特里克兰德仍然在中年之时抛弃家庭与工作,孤身前往巴黎。作者对于这段故事的描述采用了先设疑后解答的手法,自然是为了勾起读者的好奇心,但我们应该思考的是,除了刻板的物质生活,里特里克兰德还抛弃了或者说是逃离了什么?我想,他所逃离的,正是一种社会文明、一种社会秩序、一种道德和良心的理性。
作为社会的最小组成单位,家庭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纽带,而里特里克兰德所抛弃的伦敦家庭,正是维多利亚时代“理性”框定下的一种文明社会的符号。相反,很多年以后,他却在大溪地与当地土著姑娘再次组成家庭,这其中,隐喻着一种对理性秩序的冲破。康德言:“凡人立身行事,务使每一行为堪为万人楷模”,这样一种降生于文明社会伊始就被灌输的规范、秩序和公理长久以来统御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而当他们逐渐成为超越和禁锢人们的主宰时,里特里克兰德发起激烈的反抗。
这种反抗是对仍然处在礼规框架中的人而言所无法接受的,里特里克兰德夫人宁愿丈夫是因为情欲而抛弃她,因为这种理由尚能在她所处的社会站得住脚;儿子亲自出书伪造父母和睦的假象,因为那样才能有利于他无悖于社会规范而得到晋升。凡此种种,都与里特里克兰德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我们是谁?
关于里特里克兰德追寻的是什么,也就是他挣脱理性社会的缘由,毛姆笔下的伦敦作家一直都在追问,但一直都未得到确切地回答,最初在巴黎的烧烤摊上,里特里克兰德这样回答:“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3】
对于这里提到的不由自主,荣格曾有过详细而专注的研究,他把艺术创作的动力归结于一种“无意识”的自主行为,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艺术家只是作为其得以完成的工具而被无情地奴役,最后甚至抛弃家庭和既有的社会身份。
里特里克兰德夫人在回忆和丈夫最初相识过程的时候,曾提到丈夫再和她认识之前就有过做画,只是结婚之后这种艺术创作被压抑和搁置起来,而到了中年之时积蓄至爆发,这显然是毛姆在创作过程中故意显露的突兀和激烈感,事实上主人公的原型高更追求艺术的道路是相对平缓和符合邏辑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为里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艺术与美的追求,这种追求源自于他野性而原始的本能,源自于他对理想中的原始生活环境的情结,而从弗洛伊德的理论看,里特里克兰德的每一次艺术创作,都是他被压抑的欲望的感性显现与满足,这种满足存在于创作的过程之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每次创作之后便对他的画置之不理,甚至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与看法。
里特里克兰德的欲望还包含了对女性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原始的性的渴望,而在文明社会所伴之而来的礼节和束缚却令他憎恶,简单说,女性对于他而言只是泄欲的工具,他之所以在大溪地与爱塔重建家庭则是因为爱塔其恰好满足了他这种对女性的需求。由此,毛姆所体现的无视女性的精神低俗和统治欲望也多为评论家和读者抨击。
三、我们去向何处?
里特里克兰德最终去向何处呢?毛姆将他安排在大溪地度过余生。“这里的夜多么地美,你的灵魂好像都无法忍受肉体的桎梏了。你感觉到你的灵魂随时都可以飘升到缥缈的空际,死神的面貌就像你亲爱的朋友那样熟悉”。【4】毛姆不停强调着,一旦人的本性与社会理性发生冲突,理性会变得苍白无力。他认为人性的归宿在于精神的超脱——回归本真和释放自我【5】,而里特里克兰德也将在大溪地找回本来的自己。
但是他真的如愿了吗?我想没有。身附绝症的里特里克兰德在漆黑的创作了伟大的巨幅壁画最终离开人世,那幅画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成为后世的憧憬,但里特里克兰德的追寻或许并未实现,它只是在人与创作的死亡和毁灭中搁浅了,拟造出泊入归港的假象。
在小说中,大溪地至始至终都是一个与欧洲文明社会截然相反的原始天堂,但这并不意味没有秩序、没有规范,甚至连文明的到来也无可避免,如今,大溪地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所有发生在现代社会的也都无一例外的发生在大溪地。那么,毛姆所苦心营造的里特里克兰德殉道乡还存在吗?小说中的一个小角色布吕诺船长无意间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仿佛就是问题的回答。
“从某一个角度讲,我也是个艺术家。我在自己身上也深深感到激励着他的那种热望。打他的手段是绘画,我却是生活。”【6】
【1】《浅析高更著名作品的艺术特色》;杨燕 ; 《芒种》 ; 2013
【2】《月亮与六便士》第十七章;[英]毛姆(傅惟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月亮与六便士》第十二章;[英]毛姆(傅惟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月亮与六便士》第五十三章;[英]毛姆(傅惟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人类和人性归宿的拯救之路——《乌有乡消息》与《月亮与六便士》之主题分析》;马庆红 ;《东岳论丛》;2009
【6】《月亮与六便士》第五十四章;[英]毛姆(傅惟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